烈日下八旬老夫妻守著油鍋賣小吃,有人同情,有人卻說活該

2020-12-20 愛化妝的小布丁

前兩天小編在網上看到一條視頻,視頻標題是「80歲阿婆,路邊賣小吃替兒子還債」。這麼大歲數了還要工作賺錢,真心太不容易了,得知擺攤掙錢的原因後更是讓人唏噓不已,烈日下八旬老夫妻守著油鍋賣小吃,原來這樣頤養天年的年紀還在替兒還債!有人同情,有人卻說活該,究竟是為什麼呢?

80歲的奶奶身體依然健朗。她跟87歲的老伴連續7年,每天擺攤,賣一種叫做「油墩子」的小吃。和所有賣油墩子的人一樣,支一口不深的油鍋,將少許調稀的麵糊倒入橢圓形的鐵勺中,加入蔥花、蘿蔔絲,再復以麵糊放入油鍋。先舀一勺麵糊鋪滿勺底,再放入蘿蔔絲,最後再舀一勺麵糊鋪在蘿蔔絲上面,放入油鍋中,等到油墩子煎至金黃色後,再用模子在鍋邊輕輕一敲,使油墩子滑入熱油中炸透。這種街邊小攤上的油墩子,一口一個香脆,在寒氣逼人的冬天吃起來,更是暖胃又暖心!而且一個油墩子也不算貴,所以吃的人是相當多。但是這炎炎夏日,我們這些吹著空調的年輕人尚且不願做飯,80多歲的老夫妻卻要守著油鍋每日做這樣的小吃,身體怎麼能吃得消?

很多人都好奇,這麼大年紀了怎麼還擺攤賣小吃?這位奶奶說:「還債啊,兒子做生意倒閉了,兒子把我房子賣掉,給人家投資,沒賺到就倒閉了。我就為了救他……我兒子身體不好,才47歲,我就拼著老命求人家,一共90多萬。」

一位好心人同情這對老夫妻,覺得他們太不容易了,所以經常來看他們,這位奶奶說:「我要有你這樣的兒子就好了。」好心人說:「那你吧我當成你兒子就好了。」可老奶奶卻說:「我哪裡有這樣的福氣,我自己親生的兒子已經七年沒來看我了。」

聽到這裡滿是心酸。早該頤養天年的年紀,每天日夜操勞。無論嚴寒還是酷暑,每日對著油鍋,炸2塊5一個的油墩子。滿腦子想的是替我兒子還債,替兒子減輕負擔。然而更讓人心酸的是,兒子賣掉爸媽的房子又讓爸媽代為還債的兒子,已經7年沒來看過父母了,甚至連基本的逢年過節的探望和問候都沒有。

網友對這對八旬夫妻的行為也是評論不一,有的說「可憐天下父母心」,而更多的人對父母的教育有更多的思考。這位奶奶年近80歲了依然如此護著兒子,一句「他才47歲」就讓人大跌眼鏡,可想而知年輕的時候肯定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造成今天的狀況難道跟他們當初的教育沒有關係嗎?教會了索取但沒教會感恩,到現在還把他當小孩子一樣,老年悲慘這不是「種豆得豆」的道理嗎?所以有尖銳的網友直接說道:「同情但活該!」而她兒子表現也是教科書式的。

所以我們所有做父母的也一定要警惕,保護孩子如果太過度,可能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害了他。他會很容易被養育成無助、依賴、自私、能力低下的孩子。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漂亮的你和帥氣的你點評,你的點評是小編最大的肯定,祝每位看官天天開心!喜歡小編的話,可以關注小編哦!每天都會有驚喜跟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炸魚時,有人裹麵粉,有人直接下油鍋,教你正確做法,金黃又酥脆
    油炸食物,被現在很人多認炸魚時,有人裹麵粉,有人直接下油鍋,教你正確做法,金黃又酥脆為不健康,因為吸油所以慢慢的在餐桌上退出了。但是像一些油炸豆腐、油炸饃作為小吃很深受大家的喜愛。油炸小黃魚,是一道小吃,也是一道下酒菜,所以是愛喝酒朋友的最愛。
  • 蘇州老夫妻賣小吃40年成地標,顧客蹲點才能吃到,3大桶不抗賣
    蘇州老夫妻賣小吃40年成地標,顧客蹲點才能吃到,3大桶不抗賣說起蘇州,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風景美如畫的城市,到處有是古香古色,生活節奏慢,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去蘇州旅遊。而在蘇州,也有不少的美食小吃,比如蘇式湯麵、鍋貼、餛飩等都是很值得一嘗的。
  • 老夫妻賣面30年,每天只賣200碗,有人出高價多買一碗被老闆婉拒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位三十年如一日賣面的老夫妻,三十年來他們從來沒有改變過,一直都在這個小鎮上賣面。這對夫妻從小就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所以對那片土地有著很深的感情,所以一直也沒有離開過。老夫妻賣面30年,每天只賣200碗,有人出高價多買一碗被老闆婉拒。大叔做的面並不單一,根據顧客的需求有牛肉麵、或者海鮮面、雞腿麵等很多種,顧客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吃什麼。
  • 八旬老夫妻在破船屋風雨半世紀 相濡以沫了近半個世紀
    八旬老夫妻在破船屋風雨半世紀 相濡以沫了近半個世紀時間:2016-04-12 21:42   來源:花邊星聞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旬老夫妻在破船屋風雨半世紀 相濡以沫了近半個世紀 在越南首都河內,有一對生活在紅河上的老夫妻。他們年近八旬,相濡以沫了近半個世紀,卻從未有過一個婚禮。
  • 鎮江老夫妻倆賣特色小吃,每天下午三點出攤,很多人從小吃到大
    鎮江城市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卻藏有眾多美食,就連路邊攤上賣的小點心,也是鎮江人很喜歡吃的,只可惜一些傳統的特色小吃都快要吃不到了。現在小朋友可吃的零食比以前多多了,油墩子也許不在他們的選擇範圍內兒,已經長大了的人也很少再吃,所以做油墩子的小攤也比以前少了很多,鎮江有一對老夫妻仍然在街頭賣這種特色小吃油墩子,每天下午3點出攤,有人說這種東西自己從小吃到大,雖然現在不常吃,可是路過看到有賣的,還是會忍不住買來嘗一下。食物是可以承載記憶的,吃了這小時候吃過的美味,過去的情景便歷歷在目浮現在眼前。
  • 70多歲老夫妻街頭賣「生蠔煎」小吃,小小一份就要20,但沒人嫌貴
    從小在閩南海邊長大的我,對於家鄉這些小吃還是非常有感情的,其中讓我百吃不厭的當屬「蚵仔煎」,「蚵仔」可能外地的朋友聽不懂,其實就是海蠣,屬於海鮮,只不過大家印象中的海鮮大部分為蝦蟹魚類罷了。海蠣煎當時的畫面讓我很有印象,那就是我頭一次見到有人做「生蠔煎」,說到這個生蠔,其實它就是海蠣,只不過個頭不一樣,海蠣和生蠔都屬於牡蠣,是同一物種,只不過生活的海域或者其他因素導致
  • 老夫妻做這種即將失傳的小吃,一元一盤,一天至少也掙100多塊
    老夫妻做這種即將失傳的小吃,一元一盤,一天至少也掙100多塊說起美食,大到五星級酒店的頂級美味,小到街頭巷尾的特色小吃,不管是哪一種,對於吃貨來說,美食不分貴賤,只要好吃,哪怕是不起眼的路邊攤依然能吃出米其林的感覺!
  • 老夫妻夜市裡賣「獨家」小吃,10元8串,出攤好多年生意一直火爆
    老夫妻夜市裡賣「獨家」小吃,10元8串,出攤好多年生意一直火爆!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美食也不分高低貴賤,不管是高檔餐廳裡面的一些美食,還是路邊小吃攤上面的一些小吃,只要是好吃的食物,就可以被稱作為美食,味道美味的美食,他可以給人帶來我的學生的滿足感,同時也可以治癒不好的心情,如果每個人的口味和喜好是有所不同的,只要是自己喜歡吃的,也都可以稱作為美食,今天我們來跟大家分享的是一種小吃,如果想知道老爸是也對夫妻,他們每天也都會在夜市攤裡面準備一些食材和所用到的工具夜市街裡面擺攤賣這樣的小車
  • 怪大叔每天擺攤賣小吃,生意好的不得了,有人出錢他卻不賣!
    怪大叔每天擺攤賣小吃,生意好的不得了,有人出錢他卻不賣!這是一個大叔每天在街頭擺攤賣小吃,一個一個的小球球的味道非常好,喜歡吃的人非常多,而且這個做工也非常複雜,做出來的東西好吃,大叔的生意一直很火。生意這麼好有的人出錢大叔卻不賣,是因為大叔每天只賣一鍋,賣完以後就沒有了,大叔說一天只能做這麼多想吃也沒有了,因為這種東西糯米丸子一天做的多了在賣的時候在過裡加熱的時間成了口感就不好了,阿叔是一個非常追求完美的人有的人說口感不好,他們也願意買,但是大叔就是不願意賣,寧願不掙錢也不要賣不好吃的東西,所以因此大叔有了一個外號就叫怪大叔。
  • 香港「黃絲」被澳門拒絕入境,有人直言「活該」
    有人直言「活該」,稱讚澳門警察做得好,「黃絲」自己做錯事,不能怪別人;有人怒批,這些「文宣怪」整天散播假消息推其他人去死,還覺得自己沒問題,真是可笑。還有人說,澳門都去不了,更別說回內地了,「黃絲」現在才知道攤上事了。有評論稱,在任何國家或地區,都不歡迎暴亂分子入境,像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但裡面並沒有允許暴徒移民美國條款,這本身就說明美國只是在利用暴徒而已。
  • 蘭州正寧路小吃街:擁擠到爆,有人卻說是專做外地人生意的地方
    到蘭州,當地朋友帶我們去正寧路小吃街,不想這裡人山人海,絕對是小編看過的最熱鬧、最擁擠的小吃街。由於蘭州回族多,正寧路有很多清真食品,基本各種清真小吃都有,看得新奇和花眼。但也有西北獨特的比較粗狂吃法,這裡賣的羊頭、羊蹄,是不是太直接了.....各種小吃品種不少,雖然遊人很多,但是店家還是都在熱情的招呼客人前來。
  • 6-8元一碗的雲南鄉村米線,便宜又好吃,有人卻說貴了
    6-8元一碗的雲南鄉村米線,便宜又好吃,有人卻說貴了!現在的人對吃是越來越重視,做得好不好吃,只看去吃的人多不多就知道了,雖然生意紅火,但是掙得都是辛苦錢,現在只要想賺錢,就要肯吃苦。最近到雲南旅遊了一圈,那邊氣候挺好,我不喜歡去那些很有名的景點,喜歡到他們當地人生活的地方轉一轉,感受一下當地的民俗風情和地方飲食文化,其實這樣收穫也不小,發現了家當地路邊攤小吃,6-8元一碗的雲南鄉村米線,既便宜又好吃,可是吃完聊天的時候,有人卻說貴了!生活如此苟且,唯有美食不可辜負。美食對於吃貨來說,總有抵擋不了的誘惑。
  • 八旬老夫妻樓頂養松400多盆花費20多萬 修身養性
    在皇宮社區,八旬老人華南森和老伴韓秀英在自家的屋頂上養了400多盆松,十分壯觀。華老告訴記者,自己和老伴退休20多年,養松只是為了修身養性。華南森表示,他在這片松樹的環繞下覺得十分開心。但與長在土裡的松不同,盆栽的松更加注重形態美,「很難長成山上松樹那麼粗壯。」而盆栽的土每隔兩三年也要全部換掉,因為土是特殊材質的,價格比米還要貴。  為買松曾跑多個城市  最貴重的是羅漢松大阪松  為買到合適的松,老兩口經常長途跋涉。
  • 老人誠心賣小吃,有人假掃碼月虧2000元,貪小便宜可取嗎
    現在有很多老爺爺老奶奶都會在學校周邊或者是小區街上面賣小吃,而且他們賣的小吃一般都會非常實惠,經常有新聞說某某老大爺20年來一直都沒有漲價,物價都已經翻了幾倍了,但是老人們賣的這些小吃依然沒有改變價格,這種小吃本身就已經非常便宜了,所以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年輕人們都喜歡光顧這些老人的攤子
  • 有人竟然同情李白在《將進酒》中的遭遇,你真的敢同情他的遭遇嗎
    最近看到,有人竟然同情李白在《將進酒》中的遭遇?李白需要我們同情嗎?我們有資格同情李白嗎?帶著這三個疑問,且聽筆者娓娓道來。李白的主要成就是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後無來者。李白被後世譽為「詩仙人」,號「謫仙人」,還是位劍仙。
  • 老夫妻街頭賣豆腐腦,10元一碗,自己都嫌貴,生意卻火的不行!
    老夫妻街頭賣豆腐腦,10元一碗,自己都嫌貴,生意卻火的不行!街頭一對老夫妻在那賣豆腐腦賣了好多年,10元一碗生意卻火的不行,有人開玩笑說你們怎麼賣這麼貴,別人家的才5元一碗,老夫妻也是笑笑說其實我們自己也嫌貴蛋是裡邊的東西成本太貴,也就這樣賣了,天天在那路過今天我就想看看到底是怎麼做的,下面看看老夫妻賣的豆腐腦生意為什麼那麼好,看看怎麼做的?
  • 美女賣「萬人迷」小吃,10元5個,有人買了1蒸籠,還說撿到寶了
    說起民間小吃大家都非常喜歡,民間小吃匯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也是一種民間藝術的體現,大家提起民間小吃都非常熱衷,每個地方的民間小吃都是當地飲食文化的一種特色,美女賣「萬人迷」小吃,10元5個,有人買了1蒸籠,還說撿到寶了。
  • 國外街頭的爆款小吃「旋風土豆」現做現賣,網友:盜版中國小吃?
    國外街頭的爆款小吃「旋風土豆」現做現賣,網友:盜版中國小吃?對於吃貨來說,每一種好吃的美食小吃都是不能放過的。現如今走到哪裡都可以看到很多種美味的小吃,在國外的街邊也可以看到很多種小吃,圖中這一種小吃大家有吃過沒呢?
  • 上海這家老字號的鮮肉月餅只賣5塊錢一隻,有人卻說這是「奢侈品...
    淮海中路上不缺網紅店,排隊現象也時常見;但很多店門口的排隊是「一陣風似的」,一直在排隊的卻只有那麼幾家店,而光明邨大酒家門口的隊伍永遠是最長的,365天不間斷:五條隊伍分兩側排開,排熟菜、排半成品、排堂吃、排點心、排鮮肉月餅……曾有人為了買盒鮮肉月餅最長排過8個小時,也曾有人為了預訂包房頭天晚上就帶著板凳來
  • 漳州護河人:烈日下的「煎」守 守護這片綠水
    原標題:烈日下的堅守 「煎」守,只為守護這片綠水盛夏時節,驕陽似火,酷熱難耐,人們都儘量減少了外出。但在河道旁,依舊常常能看到一些手提垃圾袋,反覆彎腰撿拾河道垃圾的身影。陳麒麟就是其中之一。烈日當空,反覆幾趟下來,陳麒麟臉上已經掛滿了汗水。迎著刺目的陽光搜索著河邊的草叢,陳麒麟眯著眼說道:「這些瓶瓶罐罐的還簡單點,上次我和同事一起從河邊打撈一輛共享單車那才費力呢。如果發現一些現場無法解決的問題,就要及時上報河長,河長辦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處置。」徒步巡查完幾個河段,已臨近中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