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窯之外的龍泉青瓷有多美?

2020-12-24 人民網

原標題:五大名窯之外的龍泉青瓷有多美?

宋代龍泉窯青釉印花雙魚紋洗 故宮博物院藏

  鈞窯 、汝窯 、官窯、 定窯、 哥窯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但作為海外絲綢之路重要「使者」的龍泉青瓷竟然沒有入選五大名窯之列,這是為何?

耿寶昌先生向浙江省博物館贈送展覽題字「天下龍泉」

  日前,故宮博物院三任院長為史上最大規模的龍泉青瓷大展揭幕,霸屏全網,年近百歲的業界泰鬥耿寶昌更是親題「天下龍泉」。

  是什麼成就了龍泉青瓷的美名?

  有一個傳說,是關於世界上最美麗動聽的名字,故事的主角就是青瓷。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部分龍泉青瓷

  相傳十六世紀晚期,一個阿拉伯商人從中國購了一批龍泉青瓷來到巴黎,但遺憾的是他並未記住名字。某日他受邀參加當時巴黎市長女兒的婚禮,並把美麗的青瓷作為禮物贈送給新娘,這件流青滴翠,玲瓏剔透的中國瓷器讓當時在場的人無不讚嘆,但卻叫不出瓷器的名字,並想為它取一個世界上最美麗動聽的名字。

  這時舞臺上傳來優美的情歌,原來是正在演出的舞臺劇《牧羊女亞司泰來》,男主人公雪拉同和情人牧羊女邊歌邊舞,雪拉同身上那件碧青華麗的衣裳飄忽在市長眼前,異常美麗。他心中豁然一亮:雪拉同的衣裳與中國的寶貝相似,雪拉同的藝術形象與中國寶貝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他把青瓷高高舉起,大聲喊道:「雪拉同,中國的雪拉同!」

大英博物館藏龍泉青瓷

  從此後,龍泉青瓷「雪拉同」的美名蜚聲歐洲,歐洲人以「雪拉同」作為最珍貴的禮品贈送朋友,表示相互的深情厚意,如同雪拉同與牧羊女那樣純潔高尚的愛情。

  這是一個喜劇色彩濃鬱的西方故事,但在「雪拉同」的誕生地中國,卻流傳著另外一個感人至深的悲壯傳奇。

  這是一個關於祭碗窯的故事,故事的主人是一個名叫葉青姬的美麗姑娘。

原始青瓷燒制窯爐龍窯

  葉青姬的父親葉老大帶領窯工們燒制一批宮廷祭用瓷,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燒了一窯又一窯,都是些歪頭劈腦的廢品。眼看工期將到,窯主發怒,宮廷派來的監工更是惱羞成怒,揚言這最後一窯再不成功,就要把葉老大一家和所有窯工全部問斬。

  善良、剛毅的葉青姬,為了拯救父親、家人和相濡以沫的窯工們,縱身祭窯。失去女兒的葉老大強忍悲痛,對燒窯更加謹慎,千百次嘗試之後終於燒制出溫潤如玉、清脆韻致、明滑透亮的青瓷,這分明就是葉青姬的化身!

  為了紀念葉青姬,窯工們稱她為「九天玄女」,世世代代供奉在窯場中,同時將貢品瓷器以龍泉方言稱作「青瓷」,諧音「青姬」。

  美好與悲壯,讚美與崇敬,讓龍泉青瓷成為了世界的傳奇。

明代龍泉窯青釉凸花纏枝蓮紋尊 故宮博物院藏

  出土龍泉青瓷的宋、元、明時期遺址遍布全國各地,出現在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甚至出現龍泉青瓷完整器傳世。

  但為什麼燒制年代最長、窯址分布最廣、生產規模和外銷範圍最大的龍泉青瓷沒有進入到中國古代五大名窯中?龍泉哥窯和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有什麼千絲萬縷的關係?

  2009年的時候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世界陶瓷類唯一一個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化遺產的項目,那1700年前龍泉青瓷是如何創燒出來的?

  這些正是中國美術學院手工藝術學院院長周武所重點研究和關注的課題,三年前雅昌講堂就曾經專題拍攝周武所講授的《龍泉窯的歷史——生長的傳統》,其中包括遺址地理、溯源、傳承,以及現當代龍泉青瓷作品體系和賞析等,從考古學、藝術學和工藝學等多個角度看龍泉窯,近百張高清資料圖片,濃縮為這套《龍泉窯的歷史——生長的傳統》一課,在故宮博物院龍泉青瓷大展之際,為您特別定製一場關於龍泉青瓷的文明穿越之旅。

龍泉市永和橋

  1、一座橋,一門手藝

  浙江省龍泉近郊有一座永和廊橋,廊橋是中國一個非常獨特的人文建築,是一個非常值得人思考的一種帶著中國人生活方式的獨特建築,從這樣的建築裡其實可以喚醒一個對村落的歷史和記憶,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建築形態。

遂寧宋瓷博物館

  2、聽故事,說歷史

  二十七年前的一個秋天,四川遂寧金魚村的一個叫王世倫的村民,54歲那年正在自己的農地裡一鋤一鋤地翻著地,像往常一樣忙著農活,突然他的鋤頭碰到了一個神秘的硬物,黑油油的泥土當中露出了外形奇特的瓷器,於是他輕輕地刨開了上面的泥土,發現了許多排列有序、形態萬千,發著幽光的瓷器……這批宋瓷,不僅僅是龍泉窯,裡面也有湖田窯。

龍泉青瓷的器型演變

  3、追根溯源

  溯是一種回望,帶著再認識和審視的一種觀看;流是手工歷史文化的河流;探是梳理與研究,源是故事的一個發端。從五代末到北宋早期龍泉窯青瓷開始探討,以龍泉青瓷典型器物切入,從造型、釉色、紋飾三個角度看龍泉青瓷之美。

現代龍泉青瓷作品

  4、唯一的龍泉窯

  龍泉窯在世界人類非遺陶瓷類別裡是唯一的一個陶瓷類項目,周武教授認為現當代龍泉青瓷可以按照學院和產地來分,相對來說廠區這些陶瓷藝人比較注重傳統技藝的傳承和創新。看多位廠區藝人、國大師,以及院校藝術家的作品,看他們各有什麼不同。

故宮「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覽

  四集專業課程之後,掌握了關於龍泉青瓷的歷史和傳承,那麼到底世界範圍內有多少龍泉青瓷完整器傳世?中國哪些博物館藏有頂級龍泉瓷器?帶著疑問,一起走進故宮博物院「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現場,獲得最真實的答案。

(責編:潘佳佳、魯婧)

相關焦點

  • 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 龍泉青瓷特點
    對於一些比較喜歡收藏古董的人來說,他們家裡有各種各樣的古董,那麼,如果你們想要在這方面有更好的了解的話,一定要在網上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看一下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是什麼,因為這兩種之間有一定的區別的,所以一定要先看一下,此外,龍泉青瓷的特點有哪些。
  • 五大名窯:中國陶瓷文化的象徵
    為此,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於今年金秋,在恢復中華歷史名窯生產50周年之際,汝、官、哥、鈞、定和磁州窯、耀州窯、景德鎮、宜興陶瓷等歷史名窯的代表聚首著名的青瓷之都——浙江省龍泉市,「龍泉宣言」就這樣誕生了。  記:五大名窯作為中國的傳統工藝在世界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今也要申遺了,您如何認識五大名窯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活動的意義?
  • 查田鎮溪口村舉行宋代五大名窯哥窯傳統燒制技藝復燒點火儀式
    查田鎮溪口村舉行宋代五大名窯哥窯傳統燒制技藝復燒點火儀式   浙江在線杭州9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郭海峰)為弘揚龍泉青瓷哥窯文化,恢復南宋龍泉青瓷工匠為宮廷燒制哥窯傳統燒制技藝
  • 龍泉青瓷 |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為什麼能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1976年,韓國從全羅南道新安海底元代沉船打撈的瓷器有16792件,其中龍泉青瓷就有9639件,此外,還有青白瓷、黑釉瓷和其他雜釉瓷,可見,龍泉窯在當時的產量首屈一指。明早期,龍泉青瓷隨著鄭和船隊下西洋,作為大明王朝的國禮進入沿途各國的皇宮內院。可以說龍泉青瓷以主角的身份參與開拓了海上「陶瓷之路」。也正因為瓷器的大量出口,世界各地對中國的稱呼從支那、支尼(絲綢之國)變成了China(瓷器之國)。
  • 宋代五大名窯是怎樣排序的
    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宋代是一個名窯迭出,引人遐想,令人神往的時代。宋代五大名窯在我們今日現實生活中幾近傳奇,它們風姿各異,各具特質,宛若高手過招,相比後來景德鎮一枝獨秀似乎更加精彩。儘管給五大名窯排序有些無聊,或可藉機理理宋代名窯之間的關係。元人引宋人葉寘(zhì)《坦齋筆衡》中提到「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江南則處州龍泉縣窯,質頗粗厚。政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
  • 宋朝興起的龍泉窯,元朝達到高峰,元朝的龍泉青瓷有哪些特點?
    龍泉窯雖然是是宋朝興起的名窯,但到了此後的元朝,中國結束了宋、金、西夏等多政權對峙的分裂,在商業貿易的繁榮下,龍泉窯才發展到生產高峰。那么元朝時期的龍泉窯生產的龍泉青瓷又有哪些特點呢?,元朝生產出的龍泉青瓷粗壯高大,胎體厚實。
  • 宋代名窯,你知道多少?
    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河南省禹縣,古屬鈞州,故名鈞窯。創燒於北宋,盛於北宋晚期。鈞窯屬北方青瓷系統,其獨特之處是使用窯變色釉,燒出的釉色青中帶紅,釉中有「蚯蚓走泥紋」的曲折線也是鈞釉的特徵之一,盆、託及尊等宮廷使用器物底部均刻一個由一到十的數字。
  • 龍泉青瓷小鎮,吃當地小吃,用青瓷杯喝咖啡,給我全新體驗
    中國青瓷小鎮,又叫披雲青瓷文化園,位於龍泉市上垟鎮,離龍泉市區40公裡,是以中國龍泉青瓷文化為主題打造的文化旅遊景區。披雲公司購得了1957國營龍泉瓷廠舊址,那裡也曾經是龍泉青瓷的發祥地,在這個基礎上打造的青瓷文化園,是我們此次春節旅行的一個主要景點。
  • 龍泉青瓷寶劍賦
    (以「青瓷雋永,寶劍輝煌」為韻)蘇紹康    青瓷雋永,寶劍輝煌。引龍泉之靈氣,曜吳越之烈光①。陶釉含章,其質溫如潤玉;鋼鋒積勢,其威冷若秋霜。已而柔剛相濟,今古同芳。傳國之珍泰美,承天之祜綿長。柄刻璇璣,代有樞庭魁士;窯容戊己,普存麟德坤綱②。
  • 展訊| 龍泉青瓷與龍泉寶劍即將亮相於上海之巔
    《時代與經典——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精品展》展出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的經典之作;《一代龍泉——8090青年藝術展》則以青瓷文化為基點,展示現代和當代龍泉青瓷的年輕創造。兩個展覽相輔相成,在上海中心大廈標誌這座文化高度的時代地標中,展現千年龍泉青瓷和寶劍藝術的經典傳承與時代創新的風貌。
  • 定窯、鈞窯、哥窯、景德鎮窯……有關宋代名窯,這裡有清晰的解讀
    有關宋代名窯,我們或許聽過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建窯…許多名詞,如不了解其中內涵,聽多了,人也被繞暈了。名窯有兩個說法。一則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二則八大窯系:北有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南有景德鎮窯系、龍泉窯系、建窯系、越窯系。五大名窯之說,源於古文獻記載,始見於明代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
  • 五大名窯:官哥定汝鈞
    中國五大名窯是正式開創了燒制的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的「瓷器」時代,事實上,在宋朝以前我國的燒制實用器皿與觀賞器皿絕大多數都是陶器,是不同的種類,所以說,五大名窯的到來是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時代的到來。1鈞窯宋著名瓷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內的八卦洞。享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盛譽。
  • 瓷器每個人都見過,那五大名窯你知道嗎,難道這些瓷器是破碗爛盆
    早在6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會後期,咱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了製造和使用彩陶了,先秦兩漢時的陶瓷器的製造技術已經相當高超,到了兩晉隋唐新的瓷器新的品種不斷出現,唐代的瓷器製造工藝出現了那種令人耳目一新的飛躍,那麼就來說說這五大名窯一古代定窯這定窯是唐宋時代的著名的一個瓷窯,是在河北省的曲陽縣
  • 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
    原標題: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龍泉自古人文昌盛,有青瓷之都、寶劍之邦的美譽,龍泉溪位於甌江上遊,水運暢通,燒製成的龍泉青瓷通過水運直抵溫州港口,優越的自然環境為龍泉窯生產青瓷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燒制龍泉青瓷的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最大的青瓷名窯。因此龍泉以「瓷韻繞九州,一劍傳千古」聞名遐邇。
  • 中國五大名窯
    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獨有的國寶瓷器,憑藉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複雜的配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湖光山色、雲霞霧靄、人獸花鳥蟲魚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國成立後,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懷下,鈞瓷的恢復燒制工作開始,鈞瓷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鈞瓷生產工藝與水平都得到了劃時代的提升,不斷的作為國禮現身世界。
  • 今年第3次去故宮,良渚玉琮&龍泉青瓷,幸福感爆棚為哪般?
    北宋開始有了琮式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宋官窯和龍泉窯,正好在「龍泉青瓷」展裡有更多呈現。乾隆皇帝對玉琮喜愛至極,宮內收藏都「難逃魔掌」,被各種「改造」。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
  • 〖龍泉片語〗河濱遺範——點燃龍泉青瓷的文化自信
    言歸正傳,且來挖挖這座「文化富礦」——一、它自帶光華,閃爍著龍泉青瓷的從模仿到創新的文化自覺遍觀兩宋名窯,敢於以「河濱」為招牌進行品牌營銷者,只此一家。放眼四周,此時有能力競爭的名窯唯龍泉與湖田耳,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龍泉窯主們怎會錯過?要搶市場份額,不僅要有拿得出手的特色產品,還要質精物美的口碑……這種市場邏輯,古今概莫能外。也許是這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喚醒了龍泉瓷人的集體意識。其二,順應文人士大夫內斂含蓄的文藝氣質。
  • 253件龍泉青瓷展現海上萬裡行
    該展覽分為「青瓷出龍泉」「青瓷行萬裡」「青瓷傳古今」三個部分,通過龍泉窯分布與特徵分析、出水與出土龍泉瓷器對比、龍泉瓷器經由海上絲綢之路行銷東南亞和東亞多個國家和地區等內容展示,反映了我國古代瓷器傳播的廣袤範圍與流行面貌。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辛禮學介紹,中國瓷器的對外輸出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中的最大宗物品。
  • 龍泉青瓷沒有開片都是新物件?馬未都手裡就有一件,價值百萬真品
    而在瓷器的類目裡,龍泉青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種從1700年前就開始燒制的瓷器,歷史非常悠久,經歷歲月卻經久不衰,到了宋朝更是到達鼎盛時期,而要論中國陶瓷史燒制年代最長的青瓷歷史名窯,也是非龍泉青瓷。能經過歲月洗禮,保存下來的龍泉青瓷並不多,通常在進行鑑定瓷器的時候,行家們總是會提到一個詞,那就是開片。
  • 作為五大名窯之一,哥窯為何如此神秘?讀完這篇文章你都就懂了
    它和鈞瓷、汝窯、定窯、官窯並成為北宋的五大名窯,同時它也是中國最具盛名的瓷器之一。但也就是這種著名的宋朝瓷器,其實它卻是一個十分神秘的瓷器品類,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不用著急,本文將為你一一道來。從這些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與哥窯相關的三個概念:哥哥窯、哥窯和龍泉哥窯,這三種稱呼指代的是否都是哥窯,專家們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