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片語〗河濱遺範——點燃龍泉青瓷的文化自信

2020-12-12 廣州龍泉堂

近日,看到朋友發的一塊瓷片:河濱違範。

作為廣東人,馬上就能想到,「違」是遺字的同音。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下音頻裡廣東白話的讀音。

(廣東白話曾被北方同胞譏笑為「鳥語」,殊不知,正是這「鳥語」保留了大量唐宋古音,其中的入音,在當代普通話裡是聽不到的。)

饒有興趣地讀了幾遍,突然意識到,「河濱遺範」款在龍泉青瓷史上,也算得上一個現象級的存在,其背後隱藏一個文化富礦。

「河濱遺範」是南宋早期-中期流行於龍泉窯的一種裝飾風格,是以這四個字的圖章陰文印於器物內底,廣泛使用於盤、碗、爐、豆等帶有平底的器物之上。

(南宋龍泉窯河濱遺範款蓮子把杯,圖片來源於網絡)

至於「河濱遺範」怎麼理解,不妨先看看下圖的一個解釋: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裡將「河濱」理解為舜燒陶的「河濱」,沒毛病。而「遺範」的解釋則值得商榷。隨便查查詞典可知,「遺範」是一個固定詞組,可指遺像、遺願、遺志等,總之代表精神賡續,理解為陶模之「範」,可能失之於狹。

至於開頭提到那個違字,現代漢語詞典裡註解,「遺」為多音字,在表示贈送意時,可讀「wei」,而表示遺失、遺留意則讀「yi」。但根據廣東白話讀音,無論是什麼意思,這個字都讀「wei」。上圖的詮釋,讀對了音卻會錯了意,遺與違並非通假字。寫成違,當是窯工筆誤,遺字在宋音中就讀「wei」。

言歸正傳,且來挖挖這座「文化富礦」——

一、它自帶光華,閃爍著龍泉青瓷的從模仿到創新的文化自覺

遍觀兩宋名窯,敢於以「河濱」為招牌進行品牌營銷者,只此一家。

雖說龍泉窯當是從五代開始就進入貢瓷名單,但北宋時期排在它前面的至少有越、定、耀、汝、官(北官)等諸多名窯,可龍泉窯居然打出了「河濱」這個招牌,居然還遍地開花地打,居然還成功逆襲了。

比如下圖,可以看出,官宦之家的定製款也有「河濱遺範」,可見當時此款至少得到了層次較高的圈層認可。

(南宋早期龍泉窯瓷片,圖片來源於《龍泉青瓷裝飾紋樣》)

而這一片,簡直是自信心爆表。

(南宋早期龍泉窯瓷片,龍泉青瓷裝飾紋樣研究所藏)

一提「河濱遺範」,就不得不提安徽博物館所藏紀年款「河濱遺範」出筋花口碗(見下圖)。下圖這篇刊於2007年的文章將其初斷為1010年燒制,2012年同一家雜誌刊登了另一文,又將其斷為1250年,跨度之大,令人無語。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仔細看,這隻產於金村的花口碗,底部露胎,泥餅墊燒,雖已施石灰鹼釉,卻還是厚胎薄釉,當屬於南宋早期產品。碗底墨書「庚戌年」,有學者將其斷為1130年,是比較合理的。

(安徽博物館藏,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一年,韓世忠在黃天蕩大戰金兀朮之後,「己未,帝詣開元寺,朝辭九廟神主,宰執百官皆扈從。自渡江至是,始有此禮。」

這一年,漂泊海上的南宋朝延終於迎來了和平的曙光。

這一年(前後),一直在模仿一直在跟風的龍泉窯,華麗轉身,主動創新。

那麼,這突如其來的自信源自何處?

思來想去,「關鍵變量」可能有這幾個:

其一,為了抓住機遇搶佔市場。

靖康之後,北方名窯因戰爭暫時停燒。南方越窯已沒落,平江府還在交戰區,而位於山區遠離戰場的龍泉窯可謂得天時地利。放眼四周,此時有能力競爭的名窯唯龍泉與湖田耳,這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龍泉窯主們怎會錯過?

要搶市場份額,不僅要有拿得出手的特色產品,還要質精物美的口碑……這種市場邏輯,古今概莫能外。

也許是這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喚醒了龍泉瓷人的集體意識。

其二,順應文人士大夫內斂含蓄的文藝氣質。

北宋末年,隨著文人畫的興起,印章鑑賞也隨之流行。在這種大背景之下,龍泉瓷人抓住機遇,把印章文化嫁接於瓷器裝飾。

比如這時流行的還有「崑山片玉」、「金玉滿堂」等款,含蓄內斂,頗得文人士大夫雅文化之精髓,或託古思幽或吉語送福,不是廣告勝似廣告,巧妙造勢,神來之筆。

其三,與耀州窯工有關。

吳越文化裡,越人先祖可追溯到夏啟後裔,考察不到舜的文化源流,且在宋徽宗以前,南方也沒有祭窯神習俗。倒是千裡之外的耀州窯,在北宋熙寧年間就有窯神被敕封,而耀州窯的窯神廟裡正是以舜為主神供奉。

龍泉在北宋中期曾經學習過耀州窯的刻花工藝,有耀州窯工南下,來到龍泉,為顯擺自家傳承,打出「河濱遺範」招牌,想來也在情理之中。當然,這也僅是我個人的一種猜測,缺少考古證據支持。

總之,相比於隔壁湖田窯流行的在器底刻「某家盒子記」,在南宋早期有幾百條窯口的龍泉窯沒有單打獨鬥,各自為戰,而是資源共享,共同打造出「河濱遺範」這個品牌,可以說連廣告都帶著滿滿的情懷……

還記得那句「哥喝的不是酒,而是寂寞」嗎?其實,現代奢侈品營銷裡有個規律,越是高端品牌,其LOGO越不顯眼。以此類推,不得不令人懷疑,「河濱遺範」款創意就算不是哪位龍泉進士的手筆,也必是得了營銷或傳播學高手指點。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下:

「河濱遺範」款只流行於金村、大窯、石隆、溪口等產區,而龍泉東區幾乎不見這四個字,代之以「鳳樓奇範」的印文款。可見宋人雖然沒有商標法、版權法,但並不缺乏品牌意識。

(南宋龍泉窯東區瓷片)

二、它自帶窗口,展示著兩宋早中期書法藝術

龍泉青瓷器上的文字始見於北宋,內容多為吉語和一些諸如燒制時間、工匠姓名、地名等標記。

但北宋時期文字裝飾,無論刻劃還是墨書,都比較隨意、潦草,與「河濱遺範」款的精工不可同日而語。

根據個人所能找到的瓷片圖,「河濱遺範」有方框、圓框和無框等多種,而字體就更為豐富,篆、隸、草、行、楷書皆有,雖然有的模印清晰,有的比較模糊,但總體來看,這些字刻劃有力,布白合理,從一個側面展示了當時流行的書體。

下圖這片,典型的行楷,頗有幾分蘇大學士墨寶的飄逸。

再看這片,像不像我們今天常用的宋體?

徐建偉先生專門收集了一個窯口的「河濱遺範」瓷片,也是各種邊框、字體俱全。想來這種裝飾方法之於當時的龍泉窯,就是一種流行文化,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類似於文革時期戴毛主席像,有各種材質樣式,但如果不戴個像章,哪好意思出門?

三、它自帶線索,伴生著龍泉黑胎的秘密

請看這張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是沈嶽明先生講課的圖片,他觀察到龍泉黑胎與「河濱遺範」款之間存在某種「親密性」:

其一,他通過上海博物館和牛津大學,對溪口瓦窯垟和小梅瓦窯路、大窯出土的黑胎標本進行熱釋光年代測定,基本處於1121—1171年之間。

其二,對安徽博物那隻碗底有墨書紀年的「河濱遺範」款碗進行了考證,認定此「庚戌年」為1130年,既不是北宋,也不是南宋晚期。

其三,讓我們知道了在專燒官器的瓦窯垟和小梅(瓦窯路)窯址同樣有「河濱遺範」款的存在。

瓦窯垟窯址的考古報告在網上找不到,公布的瓷片圖有限,不知瓦窯垟所出「河濱遺範」款是什麼胎色,秦大樹先生所著《龍泉窯》一書中倒是收錄了小梅窯所出一塊灰黑胎的「河濱遺範」款瓷片標本(見下圖)。

(小梅窯出瓷片,圖片來源於《龍泉窯》)

先不去置喙沈嶽明先生關於龍泉黑胎的觀點,至少我們知道,「河濱遺範」款與龍泉黑胎的生產有一定的相關性。

青姬愚見:之所以龍泉黑胎與「河濱遺範」款遺存相生相伴,可能是因為這種裝飾風格屬於特定歷史時期龍泉窯特定的文化符號或者品牌符號,龍泉(東區除外)幾乎所有窯口都曾使用。這種符號所代表的龍泉形象是如此令人印象深刻,以至於生產官器的窯口也要嘗試一二。

四、它自帶通道,連接起海外龍泉的技術傳播

龍泉青瓷在宋元時佔據了海外出口瓷的半壁江山,自然也引來了海內外不計其數的模仿者。比如,越南北河府安越縣某窯場上就立有「濱陶舜器」的石碑,且當地出品的青瓷與龍泉一脈相承,很可能是明代以後龍泉生產沒落,窯工到此傳藝。

綜上所述,「河濱遺範」款是南宋早中期龍泉窯的一種專用LOGO,雖然它只使用於南宋早期——中期,在龍泉窯普遍使用厚釉工藝後便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但它打造出龍泉青瓷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點燃了龍泉瓷人自主創新的文化自信,開啟了龍泉窯走向青瓷高峰的時代序幕。

相關焦點

  • 龍泉黑胎青瓷可能就是明清文獻中所述的哥窯
    之後我們把小梅出土的跟瓦窯垟窯址出土的做了比較:器型上,溪口瓦窯垟窯址內器型更為豐富些;窯具方面,小梅鎮小學校後窯址內未發現支釘窯具和盞形的窯具,溪口瓦窯垟窯址內發現少量支釘窯具,有盞形、橢圓形窯具等;小梅鎮小學校後窯址內多為玻璃釉、多細小開片,溪口瓦窯垟窯址內有較多的汝濁釉殘片,開片相對較大;小梅鎮小學校後窯址內出土的胎色有黑、淺黑、深灰、淺灰、米黃等,胎色較淺的僅見於「河濱遺範」碗,窯址內出土的沒有白筋
  • 從茶、香、文房、陳設之器,看龍泉青瓷在宋元明時期的發展
    展覽既梳理了北宋到明代的龍泉青瓷的發展脈絡,又反映出宋、元、明三代士大夫生活起居的文化縮影。展期將至4月21日。明代 鏤空套瓶中國近代陶瓷專家陳萬裡曾說,「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
  • 一眼千年,「鎮館之寶」的龍泉青瓷全在這(上)(附語音講解)
    今天,我們把被各博物館列為「鎮館之寶」的龍泉青瓷做個匯總,一共是11件,其中三件是日本國寶,這期就重點介紹這三件。>南宋溫州博物館(中國浙江)9淡青釉蓮瓣紋帶蓋五管瓷瓶一級文物北宋龍泉青瓷博物館(中國浙江)10龍泉青瓷劃花月影梅紋碗一級文物宋末元初臨海市博物館(中國浙江)11粉青釉鳳耳瓶一級文物
  • 〖龍泉片語〗太后有旨:用龍泉
    所以,千萬別隨便拿只南宋龍泉的蓮瓣碗就說跟太后同款。瓷器是易碎品,破損數量與使用頻率成正比,而生活中用處最多的瓷器,當然就是吃飯喝茶的器具了,如此推,大量龍泉窯青瓷破損,說明了其在皇后宅裡尋常用。那近侍的女官有沒有可能使用龍泉青瓷的陳設器呢?別的青姬不敢妄言,至少作為禮器的龍泉窯鬲爐是不大可能。
  • 讓龍泉青瓷成為世界級瓷器 全面打響「世界青瓷·龍泉智造」品牌
    「龍泉青瓷化身友誼的使者,見證世界重要時刻。這時候,我是真正理解了作為龍泉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這些話的含義。」10月7日,半閒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湯偉接受記者採訪時,深有感觸地說。  「半閒堂」成立於2013年,以傳承青瓷文化為宗旨,專注於高品質青瓷的設計研發、生產和宣傳推廣,是龍泉唯一一家國家用瓷生產企業。
  • 【聚焦節慶】第九屆中國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文化旅遊節開幕
    、浙江省文化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旅遊局、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龍泉市委、龍泉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九屆中國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文化旅遊節在龍泉大劇院隆重開幕。   黃志平在開幕式上致辭,他代表中共麗水市委、麗水市人民政府對文化旅遊節的開幕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說,「處州十縣好龍泉」,龍泉是著名的中國青瓷之都、寶劍之邦。「麗水三寶」中龍泉就有「兩寶」,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是麗水文化最為璀璨的明珠。龍泉還興盛著源遠流長的香菇文化、靈芝文化、茶文化和竹文化。久遠的歷史文化遺產、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旅遊資源,已成為龍泉極為珍貴的發展優勢。
  • 龍泉青瓷 |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為什麼能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燒制青瓷與其他陶瓷一樣,是水、火、土的技術與藝術的結合,需優質的原料、高超的技藝和燒成技術,同時還需天時、地利、人和,諸多因素缺一不可。由於宋代宮廷文化對青瓷審美的獨特要求,龍泉宋代窯工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終於以天才的智慧創造了粉青、梅子青厚釉,形成了青釉配製、多次施釉、厚釉燒成乖口開片控制等龍泉青瓷獨特的燒制技藝,燒制出如玉的哥、弟窯青瓷,名震國內外,把青瓷燒制水平推向歷史頂峰。
  • 〖三十六天罡〗——(城隍廟)
    地址:黃浦區方浜中路249號〖廣州城隍廟丨天佑城〗(祖上庇蔭)地址:武功縣都街(都城隍府)〖西安都城隍廟丨天傷城〗(元氣大傷)地址:韓城市金城區隍廟港〖青島城隍廟丨天英城〗(生不逢時)地址:歷下區東華街五號〖寧波城隍廟丨天異城〗(異鬼異象)
  • 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
    原標題:熹谷文化創始人:最念是家鄉龍泉青瓷龍泉自古人文昌盛,有青瓷之都、寶劍之邦的美譽,龍泉溪位於甌江上遊,水運暢通,燒製成的龍泉青瓷通過水運直抵溫州港口,優越的自然環境為龍泉窯生產青瓷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燒制龍泉青瓷的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最大的青瓷名窯。因此龍泉以「瓷韻繞九州,一劍傳千古」聞名遐邇。
  • 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 龍泉青瓷特點
    對於一些比較喜歡收藏古董的人來說,他們家裡有各種各樣的古董,那麼,如果你們想要在這方面有更好的了解的話,一定要在網上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看一下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的區別是什麼,因為這兩種之間有一定的區別的,所以一定要先看一下,此外,龍泉青瓷的特點有哪些。
  • 【防控疫情 線上展覽十】 浙江省博物館「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
    、流布、使用情況和技術傳播,旨在立體化地呈現龍泉青瓷文化的全球化圖景,也是浙江省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同仁近十年來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晚唐、五代時期,受越窯技術的影響,龍泉地區已開始生產青瓷;到了北宋中晚期,龍泉窯已經漸成規模;南宋時期,坐擁天時地利人和的龍泉窯迎來了鼎盛;元代龍泉青瓷生產規模空前壯大,風行全國,走向世界;明代中期朝廷的海禁政策致使海外貿易被迫中斷,龍泉窯的瓷業生產也因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創;新中國成立後,時代的召喚點燃了不滅的窯火,龍泉青瓷迎來了振興。
  • 「龍泉青瓷展示角」落戶韓國首爾 講述青瓷故事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12月8日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落成啟動,展出45位龍泉青瓷藝術大師精心創作的龍泉窯青瓷精品,全面展示千年龍泉青瓷的厚重之美。龍泉今年啟動海外「龍泉青瓷展示角」推廣計劃,以青瓷為媒,編織一張體現傳統文化內涵與薪火相傳技藝和諧相融的文化網絡。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龍泉青瓷展示角」成為推廣落地的第一站,將通過互動展覽、文旅交流、學術對話等方式,凝聚文化共識,促進民心相通,增進文旅貿易。
  • 展訊| 龍泉青瓷與龍泉寶劍即將亮相於上海之巔
    活動期間將在上海中心大廈寶庫文化中心展出龍泉青瓷藝術與寶劍文化的頂級佳作、舉辦系列非遺文化傳承與時代創新的焦點文化論壇,以龍泉藝術為契機和載體,掀起中國非遺文藝復興的浪潮。《時代與經典——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精品展》展出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的經典之作;《一代龍泉——8090青年藝術展》則以青瓷文化為基點,展示現代和當代龍泉青瓷的年輕創造。兩個展覽相輔相成,在上海中心大廈標誌這座文化高度的時代地標中,展現千年龍泉青瓷和寶劍藝術的經典傳承與時代創新的風貌。
  • 〖思考部落〗新興的河輪旅遊 如何避免「還沒開始就結束了」的市場尷尬?
    不過由於尚屬於新型產品,且售價較高,河輪包船商亦存在很大的銷售壓力。那麼河輪產品究竟好不好做?拋開C端客戶的認知度不說,河輪產品在業內包船商、分銷商的眼裡的認可度高嗎?河輪產品距離大規模市場化還有多遠的路要走?郵輪(海輪)在國內市場經過近幾年的市場發展,產品越做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痛點也愈發明顯:在郵輪產品大規模起量前,便陷入了價格戰。
  • 龍泉青瓷 | 龍泉青瓷的品茗杯竟然這麼好看!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了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今年年初時候,星巴克門店推出一款貓爪杯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一些咱們具有代表性的杯子種類,並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吧! 那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究竟是什麼杯? 鬥笠杯
  • 龍泉青瓷——青於外,美於魂
    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不斷深入,帶有含蓄和東方內斂氣質的美則愈加受到人們的推崇和喜愛。而在瓷器中,龍泉青瓷無疑是這種美的代表。 蘭宗民 《冰裂品茗杯》 宋朝是龍泉青瓷盛行之時,彼時道教中淡泊質樸、順應自然的審美追求以及宋人對清幽雋永的文人氣質的提倡
  • 八月新開|〖春在〗陸悅坊,江南沁涼心
    更何況那麼雅致的【陸悅坊】〖春在心間〗人生何處不紅塵,紅塵早已入光陰。小而美的陸悅坊有備而來,清而雅的〖春在〗乘風而去,春在第三家店,在八月的光陰裡入戶陸悅坊。〖春在〗本季六大招牌夏季新菜〖夏〗,〖秋〗都來得文質彬彬。
  •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展覽時間地點及門票價格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  龍泉青瓷是中國古代瓷業發展史上的著名品類,它於北宋時期開始形成自身風格,南宋、元至明代早期是龍泉窯生產的全盛時期,乳濁釉青瓷成為產品特徵之一。龍泉青瓷因其質量精美,從北宋末至明代早期,產品一直上貢宮廷。  展覽介紹:  本次展覽以龍泉青瓷為視角,闡述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鑑與發展,共展出來自42家國內外文博機構的文物833件(組)。
  • 遊甌江山水詩路 品千年龍泉青瓷—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在龍泉舉行
    這次大會為期3天,分「瓷韻匠心·論道篇」「雨過天青·品瓷篇」「好物大賞·樂購篇」「天下龍泉·賡續篇」四大部分,30項子活動,凸顯龍泉青瓷「人類非遺」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地特色,推動龍泉打造成獨具匠心的文化名城。
  • 聽,青瓷在說話!海外首個龍泉青瓷展示角在首爾啟幕
    海外首家「龍泉青瓷展示角」日前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正式成立,45件龍泉窯青瓷精品將通過互動展覽、文旅交流、學術對話等形式向韓國民眾展示龍泉青瓷的文化內涵、歷史沿革和燒制技藝,進一步深化中韓陶瓷藝術交流和互學互鑑。此次活動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首爾中國文化中心、龍泉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