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普洱茶老字號消失很多年後又復活,傳承的是配方嗎?

2020-12-20 老李說茶

清朝商業街

熟悉普洱茶的朋友都知道,從清朝開始,一直到建國後,普洱茶都是由私人商號進行生產和銷售。建國之後,由於國家進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眾多私人私人商號也從此消失。現今在普洱茶界被稱為「古董茶」的號級茶,就是這些私人商號流傳下來的茶葉。這些年隨著改革開放,很多商號也開始復活,有的還是由當年商號的後人創建,那麼這些新創建的茶號和幾十年前的商號還存在歷史的傳承嗎?

普洱茶

在我們大眾的印象中,所謂的傳承一般由兩個方面:一個是文化品牌的傳承,一個就是大眾理解的所謂秘方傳承。文化品牌傳承自不必說,秉承先人做茶的精神,傳承先人的品牌,不僅有利於快速提高知名度,而且對產品的銷售有很多好處,這也是很多人搶註老字號的原因。但對於所謂的秘方傳承就不那麼簡單了。

首先在茶這個行業,特別是普洱茶,和大眾所理解的中醫藥配方不同,由於其單一性,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神秘配方。這也是目前普洱茶講的都是山頭、古樹、純料的原因,茶葉追求的主要是品質。當然除了某些生產工藝至今還被列為國家機密,掌握在少數國營大廠之外。其實從1950年改制之後,普洱茶生產逐漸正規化、工廠化。現今的普洱茶工藝是在中茶公司成立之後,集各家所長,總結提煉出的一套更加科學的生產工藝。市場上的普洱茶不管是老字號還是新品牌,大部分茶葉都來源於此。因此,兩者除了在品牌文化和拼配方式不同之外,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區別。

普洱茶

總之一句話:茶和藥不同,作為一種生活中常見的飲品,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有好壞之分,有幹倉溼倉之分,也有拼配方式之分,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生產配方之分!

品茶,說茶,普及茶葉知識,更多茶葉問題敬請關注老李說茶!

相關焦點

  • 百年老茶背後的百年老字號今安在否?普通人所不知道的行業秘密!
    很多朋友有時看普洱品牌的時候會發現不少普洱品牌都是宣傳自己是傳承清代的老字號,但是與不是了,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首先為什麼那麼多普洱品牌宣傳自己是老字號呢?我相信這其實不難理解,天下嚷嚷皆為利來。說自己傳承來源於清朝貢茶,說出來多有B格,而且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藉助這些品牌殘存的老茶(萬一有留存的話,實際上假貨更多,甚至有些直接就是編造出來的老茶),比重新建立一個新品牌更容易,君不見多少老茶拍賣出天價後,馬上就有人去搶註新品牌,所以老字號這個本身就是一個免費的金漆招牌,你可以用,我也可以用!第二關於普洱那些百年老字號其實還有沒存活到現在的?
  • 普洱茶百年老字號重塑品牌
    12月24日,百年老茶號陳昇福元昌第三家直營旗艦店在西雙版納景洪開業,百年老字號重新走向市場後,面對的不僅是老茶客,也要走向大眾消費市場,培育年輕消費群。年輕大眾消費市場的培育也是普洱茶乃至國內茶行業面臨的問題,且看這個百年老字號是如何打動年輕消費群體的。
  • 普洱茶中的高端配方茶是什麼樣子的?
    每一個喝普洱茶的茶友在拿到一款茶新茶的時候,都會習慣性的聊一下這款普洱茶的原料產地,同時問一問原料是拼配的還是純料的茶這種問題。可能對於新接觸普洱茶的茶友來說,拼配這個詞並不是很熟悉,我們今天來說一下什麼叫做配方普洱茶。
  • 1998年【紅絲帶普洱茶】年深久遠已經成為絕世珍品!
    這樣命名主要是因為它的年份是1998年和茶餅之間的彩帶,所以命名98紅絲帶! 在以前,「紅絲帶」是香港商人從國營茶廠訂購普洱茶的獨有標記。正品紅絲帶茶一般都是品質較高的好茶。
  • 普洱茶制茶大師郭少華女士:懷感恩之心 以初心傳承經典
    日前,郭少華女士接受了媒體採訪,暢談了自己與普洱茶的不解之緣以及這些年的心路歷程。堅守傳統:矢志傳承經典制茶工藝郭少華,漢族人,1964年5月11日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元昌號車間老廠長、原青餅配方萌芽先驅者、國標指定普洱茶專家、八八青餅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 大三元翻生了 其他消失的餐飲老字號呢?
    「一盅兩件」造就了廣州大部分的餐飲老字號,茶樓文化,也一直為遊客們所津津樂道。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老字號們,大多因經營不善而從廣州的地圖上消失。大三元,就是其中一間。大三元的復建,讓曾見證過其鼎盛時期的老廣州人感到振奮的同時,也讓街坊們關心起,這些年被時代拋在身後的其他老字號們:雲香酒樓、惠如樓、成珠樓……這些曾在廣州叱詫風雲的餐飲老字號,也會再一次回來嗎?
  • 廣州80年老字號,大同酒家復活了!食客卻說非常遺憾……
    網絡資料圖而就在上周日(8月12日)一條消息在朋友圈炸開成立近80年的大同酒家在天河中信廣場「復活」了大同酒家前身為廣州園酒家,1938年由日本人中澤親禮等人開設,是長堤上僅存的食肆老字號。1942年,因酒家虧損易主,招牌也改用在香港已負盛名的「大同酒家」牌子。
  • 復興古號,世代傳承
    雲南是世界茶樹原產地,更是普洱茶的故鄉。自三千多年前就有了雲南濮人向周武王進獻茶葉的記載,那時候還沒有「普洱茶」的說法,可以看出普洱茶發展歷史之悠久。歷經三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變遷,流淌出獨特而豐富的文化內涵。
  • 香港老字號:傳承與創新並進 留住香港記憶
    新華社香港1月14日電(周雪婷 李雯迪)走過許多城市後再回到香港,很多人不得不感嘆這是一座有著自己獨特「味道」的城市。茶餐廳、涼茶鋪、糖水店……這些深藏在香港小巷深處的老字號店鋪不僅讓很多老食客吃到記憶裡的味道,也讓新食客感嘆名不虛傳。這背後離不開香港老字號店鋪經營者一代代的傳承。
  • 最常被問到的7條普洱茶知識,快了解一下!
    很多人愛喝普洱茶,但初入門會有很多疑問,以下是茶友常問的普洱茶相關知識,一起了解一下。1、生茶會慢慢轉化成熟茶嗎?「生茶几年能轉成熟茶?」「生轉熟」這一概念在坊間流傳已久,事實上生普洱茶怎麼存都不會變成熟普洱茶,生茶存久了,只會變成老生茶,而熟茶是經過渥堆發酵的工藝而製成。老生茶和熟茶在一些地方有重合點,生茶存久會像熟茶一樣不苦澀,湯色紅濃。但時間並不能替代工藝,如大米存久會變成陳米,而不會變成大米飯一樣的道理。2、如何區分生熟普洱茶?
  • 白水清事茶25周年代表作,2012年易武麻黑上新!傳承百年宋聘配方
    宋聘號茶莊成立於光緒初年,始設於雲南石屏南正街,駐廠六大茶山重鎮易武,民國初年擁有半條街十多間店面,茶業生意盛極一時,以「茶魁」之名聞於四方。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普洱藏家」掌柜魯文鋒老師,就來說說一款借鑑百年宋聘配方,白水清親制的12年易武麻黑!
  • 普洱茶裡的芳華歲月——退役軍人夏海波的茶葉傳承夢
    芳時戎裝戍邊,踏幾許風塵,裝滿家國情懷;中年解甲歸鄉,曾用來拿槍的雙手,託起了傳承中華文化的雄心。這就是夏海波,一名安徽廬江籍退役軍人。  把青春獻給了祖國  1996年,年僅18歲的夏海波響應國家號召,懷著滿腔熱血前往雲南思茅市(現普洱市)應徵入伍。
  • 雲南普洱茶老字號建莊280周年 將打造「極致普洱」
    人民網昆明7月27日電 (薛丹)一盞燈、一壺茶、一卷書來細思量,以茶養性,以茶會友,這是古代很多文人墨客的生活寫照。26日下午,雲南「易武同慶號」建莊280周年暨「同慶號十二席」大中華區普洱茶席巡禮展演活動在舉行,與會嘉賓們聚品佳茗,一同領略普洱茶的魅力。
  • 普洱茶是紅茶嗎?你可能認錯它很多年了!
    普洱茶現在是很多茶友家中常備的茶品,普洱茶的味道醇厚,越泡越甘醇,越泡越有韻味,普洱的顏色是有情調的暗紅色,很多人就會認為普洱茶是紅色的,那是不是就是紅茶的一種呢?小編這就來告訴你:答案是否定的。要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要先知道紅茶是什麼。
  • 你真的認識「普洱茶」嗎?
    生普洱茶與熟普洱茶的認識誤區很多人對於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的認識是——生普洱茶性寒涼,喝了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熟普洱茶不僅味道厚潤,且具有養胃的功效。那麼問題來了——1975年以前,普洱茶只有一種,即「生普洱茶」。如果生普洱茶真的會引起胃部不適,並不適合大眾品飲,為何古人沒有摒棄這種茶葉製作工藝,反而從東漢時期傳承至今兩千多年?
  • 普洱茶知名品牌哪家強?如何看待正宗普洱茶品牌?
    魯文鋒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收藏了百年宋聘號、1952年甲級紅印、50年代無紙紅印、88青餅等珍品老茶。如今,魯文鋒闢有《普洱老茶講堂》欄目,整理髮布在威: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普洱茶市場上各種品牌林林總總,多如牛毛。
  • 特色月餅消失五六十年 老福州吳勇鴻:「復活」鯉魚餅
    日前,記者來到閩式傳統糕餅生產企業百餅園位於倉山的生產車間,了解鯉魚餅的製作過程和這家老字號掌門人吳勇鴻領銜「復活」鯉魚餅的故事。  鯉魚餅再現  車間裡,剛壓製成形的鯉魚餅,很快被送入烤箱烘焙,大約10分鐘取出,刷上金燦燦的蛋黃液,再次烘焙。  工人告訴記者,有了中途上色,最後的鯉魚餅色澤會更加誘人。
  • 呼籲建立普洱茶標準嘜號平臺
    95年名巖茶業同勐海茶廠的購銷合同1976年雲南省茶葉公司召開了全省普洱茶生產會議,規範了普洱茶嘜號,餅茶為4位,頭兩位為該系列茶配方創製年份,第三位為茶料等級,第四位為茶廠編號最初制訂下來也只有這四家
  • 穿越百年復活「消失的名菜」,驚現鎮海樓!
    穿越百年復活「消失的名菜」,驚現鎮海樓!」首發儀式10月23日晚,由中國大酒店、廣州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鎮海樓之夜——「留住鄉愁」金秋詩會暨「消失的名菜」首發儀式在鎮海樓廣場隆重舉行。
  • 傳承千年茶文化 普洱茶封茶儀式在昆明舉行
    普洱茶封茶儀式舉行 段曉瑞 攝雲南網訊(記者 段曉瑞)一塊塊珍藏版普洱茶在莊重的封茶儀式後,被放入樟木箱留存,獨具魅力的茶文化在代代相傳中歷久彌新。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封茶儀式在昆明市紫雲青鳥文化創意園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