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有時看普洱品牌的時候會發現不少普洱品牌都是宣傳自己是傳承清代的老字號,但是與不是了,今天就給大家說一說。
首先為什麼那麼多普洱品牌宣傳自己是老字號呢?我相信這其實不難理解,天下嚷嚷皆為利來。說自己傳承來源於清朝貢茶,說出來多有B格,而且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藉助這些品牌殘存的老茶(萬一有留存的話,實際上假貨更多,甚至有些直接就是編造出來的老茶),比重新建立一個新品牌更容易,君不見多少老茶拍賣出天價後,馬上就有人去搶註新品牌,所以老字號這個本身就是一個免費的金漆招牌,你可以用,我也可以用!
第二關於普洱那些百年老字號其實還有沒存活到現在的?沒有,光是建國初期的時候就死光光了,全都合併成廠了。我只能說不少老字號茶企(宋聘號、龍馬同慶等等)都沒有真正傳承的,只是後人重新使用這個名號進行註冊,甚至有時候不是後人只是一些商家藉助這些老字號名頭重新註冊罷了,這些品牌和歷史上這些茶商也只有名字相同罷了,其他的根本沒有半毛錢關係。
而且眾所周知的就是在普洱茶這個行業,沒有什麼配方是永恆不變的,當時適應的口味,在現代可能不一定流行,正如當年的老班章也是並不受歡迎的,現在卻大紅大紅,在清朝的配方現在受不受歡迎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在那麼多年的浩劫動蕩中,真的會有配方能留下來嗎,特別是普洱茶在早期那麼慘澹市場的時候,誰還會想著保護這玩意,血脈是真的,配方真的會有嗎?大寫的懷疑!況且留存下來又如何,沒有當年的茶山資源,沒有當年的渠道,能恢復到當年的質量嗎,不可能的。
我一直認為即便是當年這些普洱老商號後人重新創立的品牌,除了一個品牌名字外,什麼其他根本就是重新建立,山頭是新的,工藝是新的,乃至造茶師父也是新的,脫下那個老字號光環,根本就是個新牌子,特別是還有一些還推出老熟茶,那就更是搞笑了。為什麼這麼說,作為雲南的創匯產品,可以這麼說早期的普洱茶人全部都是大廠出來的,哪裡有什麼私人老字號,所以一直到目前為止,茶界說得上名的制茶高手一查經歷(實戰派那種,不是賣茶高手),全部都是大廠出來的,那段時期也只有大廠採用那麼多毛料給你練手,給你琢磨,渥堆技術這些也只有大廠才有精力去研發,後來這些人出來了,才有了現在這個百花齊放的普洱市場。
所以別再迷信什麼老字號,真的追求老茶年份茶的,還不如去找些大廠靠譜的早期茶,清朝都早已經亡了!被騙錢之餘,還交巨額智商稅!當然我也不竹篙打死一船人,這些復活的老品牌,質量也不一定說是不好,其中也有一些只是藉助名頭,還是認真在做茶的。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