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是「約茶記」第24篇原創文章,我是茶小派。
本文導讀:近幾年紛紛爆出名山名寨茶價格居高不下的新聞,以及各大拍賣會上頻頻亮相的天價「古董茶」等,很多關於普洱茶價格瘋狂暴漲的信息,那麼這些所謂的「天價茶」到底值不值拍賣?這背後到底是在賣歷史文化,還是說這類信息已經對普洱茶造成了負面影響?
下面,茶小派拜訪了資深老茶人,得到了較為中肯的回答。
就在上個月11月23-26日剛結束的東京中央香港5周年秋季拍賣會上,看到了一款特別吸睛的普洱茶——一筒「百年藍票宋聘號」,最後以1332.8萬港元成交了,據說這成為了香港最貴的藍標宋聘號普洱,創下拍賣的歷史新高。
針對這一現象,茶小派專門拜訪了做茶50多年的老茶人,他經歷過了普洱茶跌宕起伏的日子,尤其對20年代初興起的號級茶有過深度研究。
這天小派從城北跑到城南,就為了拜訪這個住在郊外的老茶人。
才到老茶人家門口,就看到他把掛在牆上的毛巾拿了下來,在自己的肩膀上啪啪拍了兩下,抖掉了身上的塵土,這才找了個小板凳,坐下來就跟我開門見山,聊起了20年代誕生的宋聘號茶莊。
原來老茶人現在沒啥事情,主要是種種田地,在郊區養老,和昆蟲鳥獸為伴,每天喝喝小茶等,生活可有滋味,倒也算清閒。
老茶人說道:「我知道你今天來的目的,可是我想先說下,你們年輕人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們每次寫文章,都是去網絡上搜集借鑑,但是往往都是你抄我,我抄你,抄來抄去,最終傳遞的意思都已經變味了。」
「就拿20年代,光緒年間的『百年藍票宋聘號』來講,可以說你們都不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麼,真正的茶又是長什麼樣子,口感如何等等,然後就妄下結論,以誇獎的標題成為吸引眼球的噱頭,其實你們自己一點都不了解此茶為什麼值這個拍賣價等,諸如此類的深度挖掘,你們小年輕實在太過欠缺。」老茶人說道。
小派回答道:「我還是知道一部分的,那宋聘號不是在光緒年間就有了嘛,當時普洱茶產量是很大的,而且是四大貢茶唯一保留的字號……至於以後發生了什麼,額,我還真答不出來了。」漸漸地把頭低下去了。
老茶人說:「所以啊,你們掌握的知識還太淺薄。是這樣的,後來宋聘號茶莊和乾利貞號合併為了「乾利貞宋聘號」,主要是為了擴大經營,而且這兩個茶號都有一百六十年的歷史了,而且當時生產的產品大都以宋聘號圓茶的紅票內飛、藍票內飛兩種為主流產品。據說當時的宋聘號茶品現在品來藥香還特別濃,還有清爽的樟香,其獨特的陳年梅子韻味更加令人為之迷醉……」老茶人瞬間就閉起了眼睛,仿佛自己已經喝了一口百年藍票宋聘號了一樣。
茶小派一臉蒙圈,表示只是知道這個「古董茶」現在很貴,歷史了解的只有這些,而經過老茶人這麼一說,自己心裡還留有顧慮。他問道:「這樣的茶品,按照常理來講,如果倉儲正常的話,茶品應該屬於變質的了,不變質估計也過了最佳品飲期了吧?」
老茶人:「這你就想得太簡單了,這些茶的倉儲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說白了,這些茶就不是一個「正常倉儲」可以成就的,他們設置了一個經過科學整頓和規划過,同時超級利於存放的環境,具體是個什麼環境,恕我直言,我也有自己未曾了解到的地方。總之,這個茶能拍賣到這個價位,總是有它的原因的。」
茶小派突然覺得更加看不懂了,茶葉知識真是一點一滴撿起來,然後又深入淺出,一環扣一環地精進,逐個攻破得到的結果。他感嘆道: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慢慢喝茶,悉心學習吧!
本文系「約茶記」原創文章,作者:茶小派,觀點僅代表個人,圖片來源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知識和故事持續更新,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