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旅行?有個朋友通過分享她的經歷,回答了這個問題。
今天,我也想把這個答案分享給你們。所以接下去的時間,就交給我的好朋友:彭恰恰。
2018 年的秋天,我是在尼泊爾度過的。
決定這趟旅程的晚上,快十一點的時候我從公司加班結束,整個人癱在的士的後排座位,看著高架和霓虹燈從車窗外滑過,整個城市繁華卻冰冷,我想
為什麼不去尼泊爾?
為什麼人們可以在簡單裡獲取幸福?為什麼還是有人不會過分追求物質?到底什麼才是生存,什麼又是生活?我們窮極一生到底是想要得到什麼?
......
這些問題的答案,我都想知道。
01
去過尼泊爾,才知道什麼叫旅行?
我在泰國華欣的海邊住了幾天,才從曼谷飛往加德滿都,從穿著吊帶拖鞋去買啤酒的場景,一下子切換到了雪山下的落寞城市。
尼泊爾是我想了好幾年的地方,其實 15 年到拉薩,就是想從樟木過來,不過那個時候尼泊爾發生了嚴重的地震,才一直拖延著。
一下子三年就過去了。
在飛機上昏昏沉沉地睡了一會,耳機裡傳來了樸樹的《生如夏花》,唱著:
「我從遠方趕來,赴你一面之約」
睜開眼,就已經看到了這一片與眾不同的景色。
旅行之所以迷人的地方,也在於對一切的意想不到,而加德滿都是真的在我意想不到的「破敗」。
原來我用這個詞彙來形容這座城市,可是她在我眼中真是一個連國內十八線鄉鎮都不如的地方:
道路失修,交通混亂,黃沙瀰漫,電線極為複雜地纏繞在一起,垃圾隨意堆放在路邊,甚至能夠看到老鼠和蟑螂......
拜託?加德滿都是首都誒!
人們總是容易陷在熟悉的環境裡,去主觀地認為交通便利,街道乾淨,走到哪裡都能夠手機支付,是現代社會的常態,可是在生活以外,始終存在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
去發現這種可能性,打破對熟悉環境的認知,然後理解、包容,也是我始終覺得非常重要的事情。
摩託車飛馳而過,掀起塵埃,中亞面孔的男人聚集在街頭,對我投來不懷好意的口哨和笑容,我躲進路邊的服裝店,換下了泰國而來的背心和短褲。
在一片混亂中,找到了自己的酒店。
酒店在 Thamel 區,熱鬧的商業區,吵鬧酒吧的三層樓。
原本擔心尼泊爾的條件不好,出門習慣住青旅的我還特地定了酒店。說是酒店,不過也就是上個世紀的招待所吧:
看不懂熱水器為什麼要有三個開關,一直轉不出熱水,乾脆就洗了冷水澡;
燈是壞的,根本就沒有辦法亮,也找不到服務員來解決這個問題;
沒有空調,一臺老式的吊扇在頭頂咿咿呀呀地轉,千萬不要掉下來才好。
可是睡到半夜的時候,電燈突然亮了?!
我本能地反應過來,以為屋子裡闖進了人,我蜷縮起來不敢動,卻沒有感覺到房間裡有動靜。
我才慢慢地起身觀察這個房間,有一下子的恍惚,自己為什麼突然會在這裡?
說實話,還是有一點點想哭的。
自以為也經歷過很多艱難條件,吃過很多苦的我,也是會不習慣,又一直告誡自己不能這樣:
我不想成為嬌弱的女孩,對生活保持更高的適應性,面對生活裡每一次困難的時候,我也想要去迎刃而解。
後半夜我基本也沒有怎麼睡,迷迷糊糊就到了第二天早上。
清晨的加德滿都更有一種清冷的破敗感,清潔工人在灰濛濛地煙霧中穿行,老鼠在街頭探出腦袋,路邊的人們對我投來異樣的眼光。
伴隨著晨曦,我搭乘最早的班車前往尼泊爾的第二大城市:博卡拉。
02
「結了婚,還能成為自己嗎?」
即便是一個人的旅行,我也想要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去博卡拉跳滑翔傘。
博卡拉處於喜馬拉雅山谷地,依偎在終年積雪的安娜普納山峰和魚尾峰下,比起熱鬧的加德滿都,這裡真是恬靜不少。
還能回想起來的,也是綠色的山谷,遠方的雪山,請我喝可樂的教練,和了不起的風景。
而比這些還更可貴的,是一場際遇。
跳傘結束回到酒店,在大廳遇到一位中國大姐,不太能用英文和店員點菜,讓我幫忙溝通,便聊了起來。
誰知道這一聊就從下午聊到了凌晨,中間還去吃了一頓很不正宗四川火鍋。
至今我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沒有她的聯繫方式。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陌生城市的相逢,也能夠讓我們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一些成長的勇氣。
她是天津人,大概 40 多歲了,家庭美滿,老公上班,孩子上學,自己倒是活得瀟灑自在,到處去旅行。
在她的身上,我絲毫沒有看到被家庭關係約束的樣子。
我一直在害怕和逃避這個問題:害怕婚姻奪走自由,害怕家庭帶來責任,賺了錢自己花,沒有什麼很大的負擔和煩惱,想出門的時候不用去過問誰同不同意。
雖然可能會有孤單,或者長遠的養老問題,那不過都是以後事情,我只想讓現在的自己快樂一點。
我問她:你的丈夫真的不介意嗎?你還有公公婆婆,家庭關係有的時候,好像也不是兩個人的事情啊,總是會有很多不同意見,在拉扯著我們想要做的決定。
大姐笑了一下,說:他很支持我啊,還怕我在外面受了委屈,說家裡還有他,放心去玩吧~可能我還是相信婚姻中也是存在愛情的,如果他愛你,他也會努力為你創造你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都說,結婚之後就是彼此要為共同的未來而一起努力。
雖然最終目標都是一致的,但是每個人還是會有自己的「小世界」吧。在所有的關係之中,我們還是要給自己留下這麼一小塊屬於自己的空間。
然後互相尊重,鼓勵與支持,而不是互相捆綁,相互約束,以「夫妻」的名義去限制了彼此的生活。
平等,尊重,相信愛情,這樣才是美好的婚姻關係吧。
那一次,只是萍水相逢的交際。
一些簡單的對話,一些自我思想的交換,但是也能夠讓我消除了一些彷徨和憂慮。
是成長,也是改變,是這個小小城市帶給我的美好回憶。
嗯,如果不是交通太困難,我真還會願意回到博卡拉,在這裡好好生活一段時間。
03
「他已經認真地活過一場了」
從博卡拉再回到加德滿都之後,我才開始認真慢慢感受這個城市。
這裡的人們啊,真的生活得一點都不匆忙誒。
每天穿行到繁華而破舊的街道,去觀察人們的神態,在街頭聊天,或者發呆,又或者是在寺廟裡祈禱。
甚至我在猴廟裡,無所事事地看猴子跳水,就看了兩個小時,還和旁邊的印度人聊了起來。
但如果是在廈門,我浪費了兩個小時無所事事,我一定會生自己的氣。
或許,我真的生活得太緊張了。
一個中年的尼泊爾司機帶我參觀整個老城,最後一站是燒屍廟,到達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夕陽開始呈現很美的色彩。
我問他:我可以自己在這裡坐一會嗎?
他便沒有和我搭話,給了我很多發呆的時間,去看天空和雲朵變化的模樣,也看著人們面對親人離開時,都會有什麼樣的表情。
從燒屍廟出來,我問他:人們難道都不難過嗎?
他說:當然難過。
我問:可是為什麼沒有人哭泣,在中國,葬禮是一件悲傷而充滿淚水的事情。
他說:他們已經在告別了,死去的人們會到天上去,是另外一種生活,並沒有人離開。
或許,死亡只是一場道別吧,而說過再見的人,也會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相遇。
不知怎麼我的眼淚就留下來了,大叔有點慌張,又不知如何是好。
我說:沒關係,我只是想起了我的爺爺奶奶,我們已經道別很久了。
距離尼泊爾最近的一趟旅行,是我獨自去了色達的天葬臺,到加德滿都的燒屍廟,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近年來旅行充滿了悲壯的死亡色彩,但是卻讓我更加熱愛生命。
在這些旅行當中,我好像找到了很多勇氣,無論是去面對各種困難環境,還是漫長的孤單,甚至是死亡,都似乎沒有那麼可怕。
我願意去相信,認真生活的人,是不會害怕生活裡的各種問題,因為不管發生了什麼,你總有辦法去解決它。
04
雖然尼泊爾的旅程真的很辛苦。
大家都只能夠從我的朋友圈的照騙裡,只看到了美景,可是沒有人發現旅程裡的慌張和害怕。
無論十幾個小時大巴車的疲憊,和一車印度男人去跳降落傘的緊張,甚至是我按著大眾點評去找一家四川冒菜,走了三公裡卻只找到了一個廢舊破樓,一時悲傷地坐在路邊哭了......
可我找到勇氣,期待,和自己的鎧甲,也找到了生活的溫柔。
對於人生我們還是存在著疑惑,但在某一次旅行中,或者某一個生活的瞬間,這些問題也都會驀然地解決。
不用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