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族最常見的腰背痛——肌筋膜炎!

2021-01-07 網易

2020-12-30 19:38:35 來源: 新批判主義哲學家

舉報

  專家簡介:盧振和,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廣醫三院疼痛科主任,廣州市荔灣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廣醫二院疼痛科主任醫師,北京韓濟生疼痛研究院紅外熱像培訓中心執行主任,獲評全國德技雙馨「人民好醫師」稱號。擅長慢性疼痛對因診療,主攻微創治療神經痛。包括:頭痛、帶狀皰疹神經痛、頸或腰椎間盤出症、神經卡壓痛、三叉神經痛、糖尿病神經痛、癌痛、下肢潰瘍,以及頸肩腰腿痛、肌筋膜痛、關節痛等。樣、閃電樣、火燒樣、針扎樣痛,發作時不能吃飯甚至話也說不出來,被稱為: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痛必須得到有效治療,否則容易誘發心、腦缺血性疾病甚至梗塞。人體的脊柱大約從25歲就開始產生退變,這是會患上椎間盤突出的根本原因。如今椎間盤突出患者日趨年輕化,如果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防護,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就有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

  劉先生腰背痛3年,熬夜加班後加重,自行口服散利痛等藥物治療。近日,慕名來到廣州市荔灣中心醫院疼痛科求醫。疼痛科盧振和主任經詳細檢查,確診該患者為腰肌筋膜炎,卡壓了脊柱發出來的後支神經。

  團隊討論後,決定採用MR導航射頻松解治療,盧主任在患者腰部關鍵肌筋膜觸發點進行了肌筋膜脈衝射頻。術後疼痛完全緩解,吳先生終於不用靠止痛藥度日了!

  1、什麼是肌筋膜炎?

  肌筋膜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痛症,易被忽略或誤診。腰部的肌肉、韌帶、關節囊的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是基本病因。過度背提重物、慢性姿勢不良或長期固定姿勢都可造成肌筋膜炎。

  若肌肉急性損傷沒好全而轉入慢性,或受到反覆勞損、風寒等不良刺激,患者腰背部長期酸脹痛,間歇性發作與天氣變冷或勞累或姿勢有關,嚴重時常常半夜痛醒或早上硬硬的,需局部叩打或走動後才鬆些。

  

  肌筋膜疼痛觸發點是一個受累骨骼肌上能夠激惹疼痛的位置,通常可在這個位置上可摸到一個拉緊的帶和條索樣結節,手指按壓時疼痛,並且反射到遠處部位,此時是卡壓了筋膜旁邊的神經。

  2、肌筋膜炎如何治療?

  腰背部的肌肉、筋膜及骨膜的慢性損傷形成了疤痕粘連,物理治療是基礎治療,按摩、紅外線、微波、熱浴可緩解疼痛。急性期可選擇消炎鎮痛藥物治療。部分症狀頑固,久治不愈的患者就需介入射頻或手術治療了。

  3、射頻治療有什麼優點?

  介入射頻治療屬於微創治療,醫師用B超、X線或MRI導航引導,準確將的射頻針(1mm細針)穿刺和熱凝肌筋膜炎的觸痛點。

  射頻松解手術目的是松解局部攣縮粘連的肌筋膜,毀損局部異常增生的末梢神經,增加局部肌肉的血液供應,對肌筋膜粘連或攣縮性疼痛的治療效果極好。

  

  廣州市荔灣中心醫院擁有全國第一臺MRI導航穿刺儀器,快速並精準穿刺到病變部位進行射頻,讓醫師與患者都完全避免了C臂或CT引導穿刺的X線放射線損傷。

   專家介紹

  盧振和,女,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疼痛科主任,廣州市荔灣中心醫院疼痛科主任,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疼痛學會常委,廣東省疼痛康復分會會長。
從醫任教近40年,潛心鑽研慢性疼痛的診療,有豐富臨床經驗,創新了去除疼痛原因、保護神經的多項新理念和新技術系列,取得顯著療效並解決了很多難治性疼痛疾病,深得患者與同行的信任。創新並積極推廣了"疼痛責任尋找感覺神經組織損傷」,"射頻鎮痛保護神經","不動腰椎間盤中央髓核","舒適微創"、"癌症須不痛"、「疼痛的康復管理」等理論與技術系列。對頭痛、頸腰椎間盤突出症、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神經痛、糖尿病神經痛、肩髖膝關節痛等均取得治因性優良效果。創建了國家重點專科一廣醫二院疼痛科。現正努力將廣醫三院荔灣醫院疼痛科建設為「MRI導航無放射微創對因治痛","疼痛康復全面管理」特色專科。
盧振和主任在全國疼痛界最早開展射頻鎮痛業務,發表學術論文近100多篇,3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省市科技成果獎,取得五項國家專利。主編《射頻鎮痛治療學》、《神經病理性疼痛學》、《三叉神經痛防治靠自己》,副主譯《脊柱介入治療影像學》等醫學專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腰肌筋膜炎是個什麼東西
    胸腰筋膜從最深到最淺層可分為前群、中間群、後群。其中胸腰筋膜後群的外下方會與臀大肌融合。外上方會與對側的背闊肌的筋膜相連,因此這兩塊肌肉會相互影響。所以胸腰筋膜能起到穩定骨盆跟腰背的作用。後群的深層處連到棘間韌帶,纖維向外下方接到髂骨。
  • 足底筋膜炎的肌效貼扎法
    若是長時間過度使用(如跑馬拉松),或穿著不合適的鞋子都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發炎而疼痛,這就是常見的「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症狀足底筋膜炎典型的症狀是早晨下床後、久坐或久站後剛開始行走的前幾步足跟會疼痛,而坐下休息、或行走一段時間後,疼痛便會漸漸減輕。但是,如果持續久站或行走過多,疼痛又會加劇。
  • 你有可能是足底筋膜炎,放鬆筋膜才是根治的辦法
    足底筋膜炎是許多久站族、運動員常見的一種傷害,尤其是跑者! 如果要真正治癒足底筋膜炎,除了平時要做好足底保健外,「肌筋膜放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這樣相輔相成的方式,才能真正瓦解下足底筋膜炎。此外,有些人除了患有足底筋膜炎外,還會伴隨膝蓋疼痛的困擾,對於在天氣變化大時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 背部疼痛,僵硬,怕寒,背肌筋膜炎的康復訓練應該注意什麼?
    但是一旦背部沒有保護好,也會給身體惹來不小的麻煩,比如康復門診比較常見的背肌筋膜炎,它的患病率要佔康復門診肩頸背疾病中的50%~60%。什麼是背肌筋膜炎筋膜是人體各組織器官完成功能活動時所必須的結締組織結構,對人體各組織、器官起到支撐、保護和限制作用。
  • 什麼椅子對久坐族最好?你的脊柱會親自「告訴」你
    久坐不動是誘發脊柱疾病的常見原因。既然避免不了久坐,也許你可以換一把脊柱最愛的椅子。10月16日是「世界脊柱日」,專家,教你挑一把合適的座椅,手動get一個正確坐姿。這樣的椅子最護脊柱對久坐者來說,減緩和預防脊柱疾病,選把合適的座椅很重要,其坐面、靠背的高度、傾斜角度等可根據使用者需求進行調整。1.
  • 健走對身體好處多多,但若超負荷,小心足底筋膜炎來報到
    人體的足底肌膜就像一束弦,支撐著足弓,在每天雙腳的活動或運動中,足底肌膜難免因過度承受重力或不慎拉傷、發炎,而形成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的退化性腳部疾病,因為容易反覆發作,相當令患者苦惱。足底筋膜炎自我檢視【檢測項目】請檢測生活中,若出現下列症狀,請在前面的□內打勾,檢視你勾了幾項呢?□1.早晨下床腳踩地時,腳跟出現刺痛嗎?□2.久坐或久站後,剛開始行走的前幾步,出現腳跟疼痛嗎?
  • 當心足底筋膜炎
    到醫院問診才得知,這是早年操勞,加之年紀大了足底筋膜退變導致的足底筋膜炎。這下可愁壞了林阿姨,究竟該如何擺脫這疼痛難忍的足底筋膜炎呢?  「疼痛」是足底筋膜炎主要症狀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可見足對於人體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據統計,全世界有10%的人被「足跟痛」所困擾,而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那麼,何為足底筋膜炎呢?
  • 足底筋膜炎影響跑步 7項訓練可緩解疼痛
    網易體育3月14日報導:足底筋膜炎是跑步群體中最普遍的傷病之一,佔全部足跟痛患者的80%之多。當足底的筋膜出現炎症之後,腳跟就會產生刺痛,嚴重影響跑步。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緩解足底筋膜炎呢?
  • 可能是脛骨筋膜炎在作怪
    可能是脛骨筋膜炎在作怪   脛骨筋膜炎發作時的疼痛的感覺在走路的時候會持續但沒有跑起來那麼明顯,說嚴重不嚴重有些人甚至可以忍痛繼續跑,但是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一定會困擾很多人。它是一種跑步常見的過勞傷(over-use injury),中文叫法有很多版本,比如脛骨筋膜炎,脛前肌肌腱炎,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脛骨內側壓力綜合症等等。為了方便描述在這裡統稱脛骨筋膜炎。
  • 特奧多西奇遭遇腳底筋膜炎,無緣男籃世界盃,筋膜炎的治療方法!
    塞爾維亞男籃宣布,米洛斯-特奧多西遭遇腳底筋膜炎,將缺席今夏在中國舉辦的男籃世界盃。特奧多西奇是在和立陶宛的熱身賽中受傷離場。塞爾維亞隊內仍然有約基奇、博班-馬揚諾維奇、別利察等NBA球員,他們與義大利、菲律賓和安哥拉同在D組。什麼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這個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 生活中最常見的腳部傷痛「足底筋膜炎」,如何通過訓練來改善?
    很多喜歡跑步的健身達人,有時會出現,足跟位置出現疼痛,尤其是早上起床後的第一腳落地,會覺得足跟部位,如針刺一般的疼痛,這說明你出現足底筋膜炎。不僅限於跑步達人們,足跟痛的問題也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疼痛問題,據統計正常人群中約有10%是人群會出現足跟痛的情況,足底筋膜炎就是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這種足底筋膜的炎症對生活帶來非常多的影響,今天就跟隨教練Paul一起認識並解決足底筋膜炎這一問題。
  • 李博士教你如何防治足底筋膜炎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流行曬「步」數,走完數萬步後,當早晨下床踩地時,足跟疼痛,到了醫院診斷是足底筋膜炎,到底怎麼回事呢,今天李博士就和你聊一聊足底筋膜炎。 一、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 足底筋膜炎練瑜伽能緩解?簡單的瑜伽練習預防和改善方法都在這!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很常見的腳部炎症,是指沿著足弓彎曲的軟組織及筋膜的疼痛或輕微撕裂。這種問題很常見,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有此病症,最常見的年齡在40歲到60歲之間。通過治療,大多數人就能很容易痊癒,但是在少數病例中,足底筋膜炎可能還需要手術治療。幾乎對每個人來說,足底筋膜炎都是以同樣的方式開始的。
  • 77歲老人患肛周壞死性肌筋膜炎 延安市人民醫院成功救治
    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發病快、進展迅速的皮下軟組織壞死感染, 每年約在0.4例/100,000人口中,發病患者一旦得不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 則感染加重、中毒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近日,延安市人民醫院河莊坪病區肛腸科救治了一例高齡肛周壞死性筋膜炎患者。如今,患者已康復出院。
  • 小心足底筋膜炎!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當人們的奔跑從2—3公裡的小打小鬧,到十公裡,再到半馬、全馬甚至越野,各種傷病也隨之襲來,例如足底疼痛——足底筋膜炎。
  • 千裡之「刑」,始於足下,別再忽視足底筋膜炎
    有研究報導,足底筋膜炎患者足底筋膜存在膠原退變和纖維排列紊亂,黏液基質增加,血管成纖維細胞過度增殖和鈣化等病理現象。所以炎症不是足底筋膜炎的主要特徵,尤其是慢性足底筋膜炎人群進行足底筋膜切除手術時,會出現沒有炎症細胞浸潤,只有筋膜的退行性改變。
  • 深受足底筋膜炎困擾,治療需要系統方案
    > 足底筋膜炎是怎麼治療的啊? (路遠) 足底肌膜炎在專業羽毛球運動員中屬於常見運動損傷。足底筋膜炎的治療過程比較長,通常在兩周以上,系統治療後效果比較好。治療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如佩戴功能矯形鞋墊就屬於物理治療的主要方法。
  • 日常留意這3個方面,或能預防足底筋膜炎,不妨了解一下
    像我們足跟普通同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相信大多數人會認為是過度勞累所導致,也有的朋友認為是走路太多,運動過度所導致,所以沒有多大的注意,卻不知反覆的足根部疼痛,很有可能是因為足底筋脈炎所引起的。雖然足底筋膜炎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但是它帶來的疼痛會給我們的生活有著極大的影響。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有哪幾種人容易碰上足底筋膜炎,又如何進行預防?經常穿高跟鞋,會引起足底筋膜炎?這幾種人或許容易出現一、長時間跑步訓練的人像接受長時間跑步訓練的朋友,很有可能會讓你的足根部得不到休息,在持續負重工作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引發足底筋膜炎。
  • ...市一康復醫學科醫生乾貨分享:論徒步者的自我修養之足底筋膜炎篇
    在大家追求極致美景的同時,針刺感的足底痛「悄咪咪」來襲,一種名叫「足底筋膜炎」的疾病開始在「暴走族」中高發。首先,請根據以下關鍵詞,對號入座,判斷你是「足底筋膜炎」的「受害者」嗎?起步痛?針刺感?最常見的特點是晨起下床最初幾步時疼痛最痛,痛感類似踩到釘子或被刺扎到。行走幾步後疼痛消失?有時疼痛會迫使患者在原地站立良久,不敢活動。但是行走幾步後疼痛就會明顯減輕,消失。負重疼痛?休息舒緩?
  • 有一種腳痛叫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發生無菌性炎症所致。研究表明,足底筋膜炎在運動和非運動人群中均普遍存在,尤其在跑步人群中高發,是最常見的足部疾病。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症狀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晨起時疼痛感覺明顯,行走過度時疼痛感加劇,嚴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時也有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