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心在書裡,要麼身在路上,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
12月的五臺山,清冷中有著蒼涼大氣的美,不同於南方地區,這裡有著一種遒勁有力的美,在藍天白雲映襯下的白塔,顯得端莊肅穆。五臺山是中國四大佛家名山之首,歷經千年歲月的沉澱,現有大大小小寺廟124個,每年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香客來到這裡朝拜。
如果你追求高大上,五臺山上主要的寺院一定能滿足你的味蕾。如果你追求小眾,那麼你一定要到臺外走走。臺外的黃土高坡上,一些廢棄的村落裡,經常能發現廟宇的存在。在山西當地,一些民俗信仰主要是神鬼,這種信仰源始於遠古。山西人在一塊山河阻隔的天地裡,一方麵塑造了自己的神,同時也不斷被輸入外來神。拿狐仙為例,這種在山西農村很盛行的信仰。
之前在山西採風時,就發現一座黃大仙廟,這座廟雖小但是裡面卻供奉了100多個黃大仙。在「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完美地詮釋了這座黃大仙廟存在的價值。這座廟宇大概只有五六個平方大小,整體坐東朝西,面前是一片黃土溝壑。像這樣的小廟,在黃土高原十分常見,沒有華麗的建築,沒有精美的裝修。
整座廟宇沒有磚頭,全用土坯建造,只有在門柱處用了少量的磚塊。單簷硬山頂,青色的瓦片極具古風古韻。貓頭和滴水雖有殘缺,但整體還算完整。外牆之上,有白色泥坯殘存。小廟有門有窗,之上木質門窗早已破損嚴重。之前刷在門窗之上的彩色油漆,也已是斑駁陸離。木質在長期沒人維護的狀態下,呈現出一種腐朽的顏色。
透過窗戶,我們可以看到廟宇內部的三面牆壁上皆有精美的繪畫。壁畫人物密密麻麻,足有百位之多。人物皆身穿古代官服,男女依次並排而坐。正中的畫的是黃大仙夫婦,左右兩側排布的則是黃大仙的子孫。層層疊立,還有侍童侍女排列其間。人物之後則是數組屏風,屏風上的文字清晰可辨,想必是近幾年寫上去的。
牆角處還擺放著香燭,想必經常會有附近村民前來進香。那麼,在你身邊有沒有類似的廟宇?說說在你身邊發生的故事。
來源:古村遊
(旅遊達人)
圖片來源:網絡
點個讚關注,您再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