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今年成功預報地質災害31起 避免人員傷亡1218人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7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委宣傳部了解到,今年汛期以來,雲南多措並舉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和救災工作,截至7月19日,已成功預報地質災害31起,避免人員傷亡1218人。

據了解,雲南省地殼隆升強烈,以紅河深大斷裂為界,滇東為喀斯特高原,滇西為高山縱谷,內、外動力地質作用活躍,巖石破碎、風化土層分布廣泛,加之雨季降水量大,局地暴雨多發,地震頻繁,以滑坡、泥石流、崩塌為主的地質災害高發易發頻發。雲南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分別佔國土面積的45.4%、34.2%,是全國受地質災害威脅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19年底,全省登記在冊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為26145處(佔全國的1/10),受威脅人口277.8萬餘人(佔全國的17%),受威脅財產744.77億元。

今年以來,雲南強化巡查排查和監測預警,截至6月底,排查巡查隱患點17540處,排危除險處置隱患點714個,發布省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214次,目前已成功預報地質災害31起,避免人員傷亡1218人。同時,積極強化宣傳培訓與應急演練,做好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險,加快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復工復產儘早發揮防災功效;加大避險移民搬遷力度,今年完成3206戶因災避讓搬遷;強化人為活動誘發地質災害防治,加強公路鐵路沿線等特殊敏感區域和人為工程活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巡查核查;加強應急救援技術支撐,建立健全專家工作機制,增強基層應急響應和防治技術能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2015年前10月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11月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1-10月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437起,避免人員傷亡16969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4.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地質災害發生數量和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均有所增加,分別增加了20.2%和44.7%,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有所減少,減少了65.6%。10月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14起,避免人員傷亡710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2324.0萬元。10月地質災害分布在14個省(區、市)。
  • 截至今日成都2018年累計發生26起地質災害 成功避險4起 無人員傷亡
    伴隨著大雨而來的,還有各種潛在地質危險。7月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國土資源局了解到,截止7月2日12時,全市共發生地質災害災情26處,其中都江堰市共有14處,彭州市有3處,大邑縣有2處,浦江縣有6處,崇州市有1處。據統計,截止目前,成都市共有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2545處,威脅10501戶32551人。
  • 我區在全州縣舉行自治區級地質災害應急避險演練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地質勘查管理處、桂林市自然資源局、桂林市應急管理局等部門單位相關負責人以及桂林市各縣(區、市)自然資源局、全州縣各鄉鎮政府等單位從事地質災害防治相關工作的200多名工作人員現場觀摩演練。
  • 避讓地質災害典型案例
    由於監測預警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撤離路線準確,避免了15戶82人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創造了我縣地質災害「早監測,早發現,早預報,早撤離」的無一人傷亡的典型案例。5月27日上午10時,綏寧縣國土資源局收到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及氣象信息傳真,通報該縣24小時內將有強降雨。
  • 「黃岡關注」我市科學運用「三大定律」成功避讓12起地質災害
    嚴密查險 科學避險 遇險處險我市科學運用「三大定律」成功避讓12起地質災害7月19日凌晨,羅田縣匡河鎮綿羊畈發生滑坡,滑坡總方量約1.5萬立方米,損毀民房2間。在前期地災排查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科學運用防汛「三大定律」的第二定律,提前對2戶5人進行避險轉移,避免了人員傷亡。入梅以來,全市發生地質災害23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科學運行「三大定律」,嚴密查險,科學避險,遇險處險。截至7月21日,全市成功避讓12起地質災害,避免49戶147人傷亡,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嚴密查險。
  • 四川發布15個地質災害成功避險案例
    日前,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今年汛期以來,四川省地質災害高發、頻發,截至10月9日,全省發生地質災害災(險)情2725起,造成2人死亡5人受傷,全省各地組織48萬人提前轉移避讓,實現地質災害成功避險107起,避免6042人因災傷亡。
  • 會理縣六華鎮發生群發性泥石流地質災害 130人緊急撤離
    布色木曲 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記者9月18日從涼山州地災辦獲悉,9月15日至16日,涼山州會理縣六華鎮遭遇持續降雨,六華鎮發生群發性泥石流地質災害。由於應對防範措施到位,監測預警及時準確,堅決果斷組織21戶130人緊急撤離,未造成人員傷亡。
  • ...國土資源部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規劃綱要_第7期國務院公報_中國...
    (三)規劃目標我國地質災害防治的總體目標是:用15年的時間,建立起相對完善的地質災害防治法律法規體系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地質災害防治監督管理體系,嚴格控制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的發生;加強基礎調查工作,在基本掌握我國致災地質作用分布狀況與危害程度的基礎上,建立並逐步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報和群測群防體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強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力度
  • 湖北今年梅雨期災害數量較2016年同期下降87%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介紹,截至7月29日,全省發生地質災害220起,直接經濟損失7027萬元。其中,6月8日至7月21日梅雨期,發生地質災害182起,佔總數的83%。據統計,今年梅雨期累計降雨量達692毫米,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位,是2016年同期的1.2倍,但今年梅雨期災害數量較2016年同期下降87%。全省成功預報34起地質災害,減少經濟損失2995萬元。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質災害小常識,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2.地質災害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地質災害給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危害。例如,雲南小江流域近 40 年來發生嚴重泥石流 25 次,造成 163人死亡, 55 人重傷,直接經濟損失 6906 萬元。1991 年 9 月 23 日 發生於雲南省昭通市頭寨溝的滑坡,總方量 1800 萬 m 3 , 造成 216 人死亡。
  • 暴雨侵襲成都:發生地質災害災情26處,險情25處
    2日9時50分對第3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進行第一次更新, 預計從2日10時00分起的24小時內,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崍、蒲江、金堂、青白江、龍泉驛、簡陽、高新東區、天府新區、新都、雙流和新津共15個區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級為三級,發生地質災害的風險較高。
  • 貴州:今年新增地質災害巡察員崗位8458個 成功避害33起
    央廣網貴陽12月16日消息(記者陳屹)12月15日,據貴州省自然資源廳透露,今年以來,貴州省已投入地質災害防治資金8.76億元,運用「人防」+「技防」等舉措,對42萬處次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成功避讓地質災害33起,經濟減損1億多元。
  • 2020年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2021年趨勢預測
    2020年地質災害災情2020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7840起,其中滑坡4810起、崩塌1797起、泥石流899起、地面塌陷183起、地裂縫143起、地面沉降8起,造成139人死亡(失蹤)、5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
  • 廣東國土資源廳開展汛期地質災害防禦大排查
    根據省主要領導指示和省防總關於防禦強降雨和搶險救災工作視頻會議精神,該廳向各地級以上市及順德區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發出緊急通知,切實做好近期地質災害防禦工作。 據了解,由於前段的強降雨,廣東省部分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土壤含水量已經達到飽和,山體質地疏鬆,穩定性遭到破壞,容易發生地質災害。
  • 介紹《滁州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為了科學、有效應對今年的地質災害,最大程度減少因災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今年3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專業技術單位對各地的地質災害隱患開展拉網式排查,在此基礎上編制了《滁州市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經市政府批准後已於5月8日發布實施。
  • 7月下旬,湖北這些地區突發地質災害風險高
    湖北今年地質災害94%以崩塌滑坡為主今年進入梅雨期以來,我省已經歷8輪強降雨,各地都發生了地質災害。曾環宇介紹,今年所發生的地質災害呈現以下4個特點:一是災情等級上,一共125起,特大型1起,大型1起,中型4起,小型119;以小型為主,佔比95%;二是災害類型上,滑坡78起,崩塌39起,地面塌陷6起,泥石流2起;以崩塌、滑坡為主,佔比94%;三是地域分布上,發生在黃岡22起,鹹寧
  • 湖北今年梅雨期災害數量較2016年同期下降87%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介紹,截至7月29日,全省發生地質災害220起,直接經濟損失7027萬元。其中,6月8日至7月21日梅雨期,發生地質災害182起,佔總數的83%。據統計,今年梅雨期累計降雨量達692毫米,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位,是2016年同期的1.2倍,但今年梅雨期災害數量較2016年同期下降87%。全省成功預報34起地質災害,減少經濟損失2995萬元。
  • 近五年,四川20萬人搬出地質災害危險區域
    依靠專職監測隊伍,加密開展地災隱患點巡查監測,為隱患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發揮了重要作用;不斷健全完善「群專結合」、「人技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為成功避險的高效有序開展提供了重要決策依據。部署開展自動化專業監測,試點開展區域變形監測,補足人防「短板」,全面提升了地質災害隱患監測覆蓋面和精細度,並以地震災區為重點,充分藉助信息化管理手段,深入推進了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縱深發展。
  • 「天氣預報」雲南人,準備好,雨來了!
    根據氣象臺預計8月31日04時起未來12小時可能會有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8月31日08時--9月1日08時:迪慶、麗江、怒江南部、大理、楚雄西部、保山、德宏、臨滄、普洱、西雙版納雲南省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報2020年08月31日08:00~09月01日08:00,昭通,麗江、大理,德宏部分地區發生滑坡泥石流的風險高;昭通,楚雄,迪慶,麗江,大理,德宏、保山,臨滄、普洱部分地區發生滑坡泥石流的風險較高。
  • 樂山遭遇暴雨洪澇災害 已致10.31萬人受災
    強降雨致樂山受災嚴重10.31萬人受災轉移25583人截至8月3日凌晨1時40分,馬邊河超保水位2.42米,馬邊縣城洪水漫堤,城區多處地下停車場被淹,一樓住宿及樓底門市大面積進水。蘇壩鎮勝利社區小江子組有1戶5人因暴雨導致房屋進水,在轉移途中意外落水,4人失蹤,1人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