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今年新增地質災害巡察員崗位8458個 成功避害33起

2020-12-17 央廣網

  央廣網貴陽12月16日消息(記者陳屹)12月15日,據貴州省自然資源廳透露,今年以來,貴州省已投入地質災害防治資金8.76億元,運用「人防」+「技防」等舉措,對42萬處次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成功避讓地質災害33起,經濟減損1億多元。

  今年以來,針對汛情、雨情密集情況,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在全省範圍內安裝了13000多臺專業監測設備,建成2502處隱患點的自動化監測系統,為科學預警提供了有力支持。

  貴州省通過自動化監測設備實時地將地質災害隱患點現場的監測數據回傳到地質災害防治指揮平臺形式,可以及時地掌握隱患點的信息。一旦出現預警,即可迅速組織受威脅群眾進行避險撤離。

  一年來,貴州省自然資源廳通過組織開展災害排查專項行動,對滑坡、塌方、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點以及全省946處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排查出來的隱患點和問題,建立臺帳,強化了防治工作。

  今年到目前,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利用三維雷射雷達、無人機航拍等新技術,共對20個地質災害防治重點縣開展了專業調查。發出地質災害風險預警預報135期,發送預警簡訊237.5萬多條,全省形成了全天候的自動監測能力。

  今年以來,貴州省新增地質災害巡察員崗位8458個,超過2萬人參與到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中,提升了全省地質災害的防治能力。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楊兵介紹,下一步,貴州省將利用綜合遙感等技術,增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風險的早期識別、儘早預警能力。對存在地質災害隱患風險區群眾實施避險搬遷移民,從根本上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對群眾生命財產的威脅和影響。

相關焦點

  • 雲南今年成功預報地質災害31起 避免人員傷亡1218人
    7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委宣傳部了解到,今年汛期以來,雲南多措並舉全力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和救災工作,截至7月19日,已成功預報地質災害31起,避免人員傷亡1218人。據了解,雲南省地殼隆升強烈,以紅河深大斷裂為界,滇東為喀斯特高原,滇西為高山縱谷,內、外動力地質作用活躍,巖石破碎、風化土層分布廣泛,加之雨季降水量大,局地暴雨多發,地震頻繁,以滑坡、泥石流、崩塌為主的地質災害高發易發頻發。雲南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分別佔國土面積的45.4%、34.2%,是全國受地質災害威脅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
  • 四川發布15個地質災害成功避險案例
    日前,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今年汛期以來,四川省地質災害高發、頻發,截至10月9日,全省發生地質災害災(險)情2725起,造成2人死亡5人受傷,全省各地組織48萬人提前轉移避讓,實現地質災害成功避險107起,避免6042人因災傷亡。
  • 截至今日成都2018年累計發生26起地質災害 成功避險4起 無人員傷亡
    伴隨著大雨而來的,還有各種潛在地質危險。7月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國土資源局了解到,截止7月2日12時,全市共發生地質災害災情26處,其中都江堰市共有14處,彭州市有3處,大邑縣有2處,浦江縣有6處,崇州市有1處。據統計,截止目前,成都市共有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2545處,威脅10501戶32551人。
  • ...發放1000萬惠民券;貴州35處發布地質災害預警;外交部回應英國...
    即日起,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攜程集團向省內外遊客發放1000萬的貴州文化旅遊惠民券,並上線1800條貴州安心跟團遊產品、200多條貴州自由行產品,包括自營產品共400多條、旅行社供應商產品1600多條,涉及暑遊、山水風光、輕戶外、紅色旅遊、民族風情、天文等主題遊,在資源上精選貴州寶藏民宿、網紅嚮導
  • 避讓地質災害典型案例
    全鎮絕大部分行政村都遭受災害,其中沙螺、南嶽、太子湖、石霜、金聲、山虎等村較為嚴重。據統計,共誘發地質災害27起,其中山體滑坡17起,崩塌10起。毀壞公路3條4500米,受災花炮廠10家廠房57棟、村民房屋38戶92間、農田15.6畝,直接經濟損失447萬元,沒有人員失蹤和傷亡。二、應對情況和處置效果該市地質災害群防群測體系完善,各鄉鎮、村和地質災害隱患點都設立了監測員和聯絡員。
  • 更新丨暴雨持續 貴州省啟動地質災害Ⅳ級應急響應
    Ⅳ級應急響應入汛以來,貴州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引發洪澇地質災害並造成嚴重災情險情。貴州發布入汛最大範圍地質災害預警據貴州省氣象臺消息,7月1日07時至2日07時,貴州省26縣域內71個觀測站出現大暴雨,最大降雨量達166.1毫米,預計今天(2日)白天貴州省的中部及以東以南地區局部有暴雨,部分鄉鎮有大暴雨。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常考的地質災害小常識,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啟動並組織實施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組織力量進行搶險救災。 關於地質災害的17個問題 1.什麼是地質災害?地質災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
  • 武警黃金部隊成功繪製震區首張地質災害評估地圖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郭正平、趙波 等 責任編輯:柳晨8月13日,武警黃金部隊地質災害調查隊運用三維建模技術,成功繪製了九寨溝震區首張地質災害排查評估地圖,為震區災後重建和預防次生災害,提供了科學數據支撐。
  • 近期出遊需注意 貴州發布汛期最大地質災害預警
    據貴州氣象臺報導,貴州省26個縣的71個觀測站發生暴雨,最大降雨量為166.1毫米。 赤水河受汛期影響水位暴漲 根據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和省氣象局發布的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共有64個縣(市、區、特區)出現橙色預警,16個縣(市
  • 重慶今年共發生61起洪澇滑坡等災害 致38個區縣322萬人受災
    今年以來,重慶市先後發生洪澇、滑坡等61起自然災害,造成綦江、開州、榮昌、巫溪等38個區縣322萬人受災。面對暴雨、山洪、地質災害及過境洪水的多重侵襲,重慶全市應急部門通過先期研判準備、緊急搶險救援和災後重建救助,全力把災害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一、全面做好災前防備。
  • 中國2016年已發生地質災害711起 造成70人死亡失蹤
    原標題:中國今年已發生地質災害711起 造成70人死亡失蹤 記者從18日在蘭州召開的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治理現場經驗交流會了解到,今年我國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嚴峻。截至目前,全國已發生地質災害711起,造成70人死亡失蹤。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1倍和2倍。
  • 暴雨侵襲成都:發生地質災害災情26處,險情25處
    暴雨侵襲成都:發生地質災害災情26處,險情25處 2018年7月2日成都特大暴雨來襲。東方IC 圖7月1日22時,成都市國土局、市氣象局聯合發布成都市第3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預警等級為三級。
  • 會理縣六華鎮發生群發性泥石流地質災害 130人緊急撤離
    布色木曲 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記者9月18日從涼山州地災辦獲悉,9月15日至16日,涼山州會理縣六華鎮遭遇持續降雨,六華鎮發生群發性泥石流地質災害。由於應對防範措施到位,監測預警及時準確,堅決果斷組織21戶130人緊急撤離,未造成人員傷亡。
  •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等為主
    中國氣象網訊來自應急管理部網站消息,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2019年全國自然災害主要特徵有:洪澇災害「南北多、中間少」,中南、西南地區地質災害高發2019年全國大部降水偏多,總體呈現「南北多、中間少」。
  • 數據顯示日本2018年發生地質災害3451起
    數據顯示日本2018年發生地質災害3451起 2018-12-26 19:44: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孔慶玲   中新網12月26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國土交通省26日發布初步數據稱,2018年發生的懸崖塌陷、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在不含茨城、栃木、東京的44個道府縣合計為3451起
  • 貴州發現新型千億級大油氣田!新增頁巖氣地質資源量1934億立方米
    中國自然資源部主管的中國自然資源報披露,新區新層系發現——牛蹄塘組新增頁巖氣地質資源量1934億立方米;寒武系烏訓組預測頁巖氣地質資源6424億立方米約合5.7億噸油氣當量。  這一資源量的發現,無疑奠定了國內加大勘探開發的資源底氣。在當前油氣上遊市場全面開放的格局之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民營油企以及外企未來均有望獲得頁巖礦藏「大蛋糕」。
  • 湖北今年梅雨期災害數量較2016年同期下降87%
    湖北省自然資源廳介紹,截至7月29日,全省發生地質災害220起,直接經濟損失7027萬元。其中,6月8日至7月21日梅雨期,發生地質災害182起,佔總數的83%。據統計,今年梅雨期累計降雨量達692毫米,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位,是2016年同期的1.2倍,但今年梅雨期災害數量較2016年同期下降87%。全省成功預報34起地質災害,減少經濟損失2995萬元。
  • 我國地質災害隱患點到底有多少?自然資源部:28.8萬餘處
    圖為貴州水城「7·23」特大山體滑坡救援現場圖片來源:應急管理部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柳青「我國是世界上突發性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8.8萬餘處。7月25日,自然資源部召開全國主汛期地質災害防治視頻會議,部署今年主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記者注意到,部長陸昊出席並講話。我國自然資源系統,在去年我國最新一次機構改革後仍承擔著地質災害防治的重大職責。不僅肩負著做好地質災害防治之責,還承擔著積極配合應急管理等部門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工作。
  • 2020年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2021年趨勢預測
    2020年地質災害災情2020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7840起,其中滑坡4810起、崩塌1797起、泥石流899起、地面塌陷183起、地裂縫143起、地面沉降8起,造成139人死亡(失蹤)、58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杭州市地質災害防治能力提升三年...
    2020年,啟動臨安區1∶50000地質災害風險普查,以及全市27個重點鄉鎮(街道)的1∶2000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工作;2021年,啟動上城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富陽區、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9個區、縣(市)的1∶50000地質災害風險普查,以及全市32個重點鄉鎮(街道)的1∶2000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工作;2022年,完成上述10個區、縣(市)的1∶50000地質災害風險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