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引入臺灣觀光農業 臺灣水果將批量進社區

2020-12-15 華夏經緯網

  昨日,記者從「臺灣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與重慶市供銷合作社合資、合作洽談會」上獲悉,今年起,我市供銷合作社將加大與臺商在農產品引進、觀光農業、商業地產開發、農村金融和再生資源五大領域合作力度。據悉,市供銷合作社旗下農產品集團還將引進品類豐富的臺灣特色農產品在其打造的「綠優鮮」社區超市內銷售。

  臺灣進口水果進社區

  據了解,重慶市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市供銷合作總社獨資組建,2010年9月29日掛牌成立的重慶市最大的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去年末總資產達35.5億。

  「2011年,我們開始涉足社區商業,打造了"綠優鮮"社區連鎖超市項目。」市農產品集團總經理劉剛說,今年內,「綠優鮮」社區超市將在主城九區及部分區縣新增門店200個。據悉,到目前,「綠優鮮」農產品社區連鎖店已達160個,有渝北、永川、綦江3個加工配送中心。

  「未來,我們將重點引進產自臺灣的特色農產品,市民只需在社區附近就可買到品種豐富,價格實惠的臺灣水果。」劉剛介紹。

  劉剛透露,針對臺灣特色農產品的引進,具體實施還需進一步與臺灣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洽商。

  引入臺灣觀光農業

  臺灣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會長林瑞民則表示,重慶非常適合打造以消費、休閒、養生及觀光的都市農業。

  據林瑞民透露,下一步,將與重慶市供銷合作社合作,在重慶引進農業觀光工廠項目。林瑞民介紹,以種植臺灣特色水果鳳梨為例,遊客進入種植園,不僅可以品嘗,還可以觀賞到鳳梨種植的全部過程。

  市外經貿委外資管理處處長李謙介紹,臺資地產開發商重慶還很稀少,未來也歡迎臺商入渝參與商業地產開發。而昨日的洽談會上,重慶市供銷合作社也拋出了九龍坡黃桷坪、上橋東站、華巖寺風景區、南岸區四公裡、江北觀音橋核心商圈、永川火車站六個地段的地產開發招商項目。

  林瑞民表示,臺灣有許多優秀的商業地產開房商且並不缺乏資金,但受制於臺灣土地有限,沒有合適項目。「未來,我們將攜臺灣的開發商入渝合作商業地產開發。」林瑞民透露。此外,昨日洽談會上,臺灣農產品流通經紀人協會的臺商也對與市供銷合作社在農村金融和再生資源方面有一定的合作意願。記者 劉渝暢

  來源:重慶商報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針對大陸各地農家樂發展狀況,臺灣鄉村旅遊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林銘昌認為,農家樂的現有經營形態多從食品安全角度出發,旨在為消費者展現安全管理及銷售農特產品,而非單純做休閒觀光,未來這兩者應結合。
  • 臺灣休閒觀光農業考察報告
    根據市委安排,2014年12月10日至17日,黃岡市農業考察團一行18人,赴臺灣對其現代農業特別是休閒農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考察,考察團成員主要由全市重點鄉鎮負責人組成。在臺灣中華文化經濟交流協會的精心組織下,先後實地考察了臺灣省財團法人農漁會聯合資訊中心、南投縣臺一生態休閒農場、嘉義市農會、高雄市何正誠生態農業示範園、宜蘭縣白米社區木屐村等地。
  • 宋志平:看好「網際網路+農業」模式 在廈首創四季開放的臺灣水果休閒...
    廈門榮傑園臺灣水果觀光園董事長宋志平在園區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他要把臺灣的精緻農業和優質水果引入大陸,打造一年四季開放的臺灣水果休閒觀光農業園,讓市民體驗臺灣休閒農場的樂趣。2012年,為了實現心中的「田園夢」,原本在臺灣從事房地產的宋志平來到廈門,經過多番考察,決定選址廈門翔安。
  • 臺灣休閒觀光農業
    近年人們把農業與旅遊觀光結合起來,在島內興起一種新的邊緣行業,叫做休閒觀光農業。   什麼是休閒觀光農業?讓我們以臺中東勢林場為例,作一介紹。   東勢林場位於臺灣中部, 是一個以造林為主的林場,面積有225萬平方米。這裡環境清新,果木成林,一派山野情趣,原來主要產木材,收入很低。
  • 農廣天地│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現在正值兩岸農業發展合作的關鍵階段。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
  • 陸令壽:臺灣觀光農業的震撼與啟示
    ,組成聯合考察組,利用六天時間,對臺灣觀光農業進行了實地考察。期間,我們與臺灣旅遊協會、觀光協會、休閒農業協會和兩岸新農村發展交流協會和農會等多家組織負責人進行座談切磋,這次考察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可以毫不誇張地用「震撼」二字來形容,給我們的啟示是深刻而深遠的。我們從中不僅看到了鄂臺兩地在觀光農業、鄉村旅遊發展上明顯的差距,看到了臺灣貼著本土做農業和旅遊的先進理念、可資借鑑的做法,還有他們值得稱道的傳統農耕文明和平和怡然的人文社會。
  • 十堰張灣區邀請臺灣農業專家作觀光農業暨產業發展講座
    十堰張灣區邀請臺灣農業專家作觀光農業暨產業發展講座 2017年04月27日 13:5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27日十堰訊 4月22日,由省臺盟、張灣區農業局、西溝鄉主辦的張灣區觀光農業暨產業發展培訓班在區委黨校開班,3名臺灣農業專家受邀作觀光農業暨產業發展講座,來自鄉鎮街辦80餘人參加培訓班。
  • 很震撼的啟示:臺灣觀光農業為何如此發達?
    他們派員到相鄰的日本學習,師其技而奮力超越,順利地完成了三個歷史階段:一是上個世紀以觀光農業為主的起步階段,二是90年代以休閒農業為主的發展階段,三是本世紀於觀光休閒融為一體的成熟階段。第一個十年學日本,第二個十年趕日本,第三個十年超日本。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臺灣用驚人的成績證明了躬下身子先當學生後當先生,最終學生超過了先生。現在,日本人不服不行,反過來派出同業人員到臺灣虛心請教。
  • 吃住玩買讓你嗨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現在正值兩岸農業發展合作的關鍵階段。想要打造美麗鄉村,光靠農業科技還不夠,休閒觀光設計也很重要,臺灣發展經驗豐富,未來兩岸可攜手前進。」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
  • 鄉村旅遊開發丨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
    在日前於臺北舉行的「2016兩岸大健康大農業合作論壇」上,臺灣華山文創園區副執行長林羽婕說。針對大陸各地農家樂發展狀況,臺灣鄉村旅遊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林銘昌認為,農家樂的現有經營形態多從食品安全角度出發,旨在為消費者展現安全管理及銷售農特產品,而非單純做休閒觀光,未來這兩者應結合。臺灣現代農業起步早、發展快,並在數十年前實現轉型,圍繞農業實現三大產業整合發展。
  •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有哪些值得借鑑?
    臺灣現代農業起步早、發展快,並在數十年前實現轉型,圍繞農業實現三大產業整合發展。時至今日,島內休閒觀光農業不僅深受陸客追捧,也在國際上打響了品牌。這背後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又將提供何種「臺灣經驗」?「山中無甲子,寒暑不知年」,這是「臺灣休閒農業教父」張清來為他的香格裡拉農場題寫的對聯。該農場位於臺灣宜蘭縣,被譽為臺灣休閒農場的「鼻祖」。
  • 他山之石 臺灣這樣玩轉休閒觀光農業,有哪些值得借鑑?
    臺灣現代農業起步早、發展快,並在數十年前實現轉型,圍繞農業實現三大產業整合發展。時至今日,島內休閒觀光農業不僅深受陸客追捧,也在國際上打響了品牌。這背後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又將提供何種「臺灣經驗」?「山中無甲子,寒暑不知年」,這是「臺灣休閒農業教父」張清來為他的香格裡拉農場題寫的對聯。該農場位於臺灣宜蘭縣,被譽為臺灣休閒農場的「鼻祖」。
  • 重慶臺農園將打造臺灣風情商圈 2011年對外開放
    中新網重慶11月16日電 (記者 郭晉嘉)記者15日在重慶臺灣農民創業園獲悉,該園區將打造以臺灣著名的三峽老街、臺閩老街、貓空茶社為模板的兼備商業、商務、旅遊等功能的休閒商圈,並將於2011年向公眾開放。2006年8月,重慶臺灣農民創業園(簡稱「臺農園」)在北碚成立,是大陸首批第四家臺灣農民創業園和重慶市對臺交流合作三大平臺之一。
  • 臺灣農業技術交流協會、臺灣休閒觀光協會赴安順交流考察
    8月11日至15日,應安順市臺辦薛奎主任邀請,臺灣農業技術交流協會、臺灣休閒觀光協會江文鎮理事長一行赴安順開展交流考察,考察團一行先後到黃果樹旅遊區、龍宮鎮、鎮寧縣良田鎮、西秀區楊武鄉、舊州鎮等地就休閒觀光、農業技術交流與當地相關部門進行實地走訪、交流考察。
  • 臺灣基隆休閒觀光農業考察團到山東濰坊坊子區考察
    臺灣基隆休閒觀光農業考察團到山東濰坊坊子區考察 2014年04月21日 16:2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21日濰坊消息 日前,臺灣基隆休閒觀光農業考察團一行18人到山東濰坊市坊子區參訪考察,區政府副區長牟傑、區臺辦負責同志陪同參訪。
  • 臺灣休閒農業的20個法則
    臺灣休閒農業大概有鄉村花園、鄉村民宿、觀光農院、休閒農場、教育農園、市民農場、休閒牧場等模式。 屏東還結合農產品收穫期,將農業特產如黑珍珠、香蕉、鳳梨,融入一年四季的觀光計劃中,帶動觀光和休閒產業的發展。臺東特產的旗魚,能加工成多種食品,他們將產業、觀光、餐飲、民宿等業者結合起來,舉辦旗魚節,推動發展休閒漁業。
  • 臺灣臺南市社區產業聯合運銷合作社到湛江考察農業
    臺灣臺南市社區產業聯合運銷合作社到湛江考察農業 2018年01月04日 08: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4日湛江訊 12月19日至21日,臺灣臺南市社區產業聯合運銷合作社一行6人到湛江進行農業考察,在農海產品精深加工、休閒農業等方面尋求合作,推動湛臺兩地農業合作深入發展。
  • 臺灣特色農業在大陸「一路向北」
    從最初的臺商西進大陸設廠,到這些年臺灣農民登陸後如魚得水,隨著兩岸交流不斷深入,臺灣農業在大陸生根發芽。臺灣人在福建等地包山租田創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從江蘇到北京再到東北三省,這樣的事例也越來越多。臺灣特色農業北上的故事,一個個講不完。每個故事的細節裡,都彰顯著融入和雙贏的主題。
  • 臺灣休閒農業開發經驗分享
    將特產和觀光相結合,推動休閒農業與休閒漁業發展,如屏東縣墾丁地處恆春半島南端,是有名的風景區,春季又是黑鮪魚回遊墾丁外海的季節,結合休閒漁業,這裡每年舉行黑鮪魚文化觀光為主的春遊,展銷黑鮪魚、鮪魚子等海鮮產品。屏東還結合農產品收穫期,將農業特產如黑珍珠、香蕉、鳳梨,融入一年四季的觀光計劃中,帶動觀光和休閒產業的發展。
  • 臺灣「水果王子」圓夢平潭:引進世界熱帶水果,帶動農民致富
    引來「奇花異果 」 豐富平潭農業「這是臺灣的『巨無霸』紅心火龍果,冬果果實可達1到1.5公斤。」在玻璃溫室大棚,蔡志陽一邊細心擺弄著剛剛種下的果苗,一邊向記者介紹。除了「巨無霸」紅心火龍果,還有長在樹上的樹葡萄、手指長短的檸檬等各種新奇的水果。這些水果都是他自己培育種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