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一鳴|希望小學|孫紹富|周秀芳|坡妹鎮|大山|湘西|湖南|寧波|...

2020-12-13 騰訊網

甬派客戶端通訊員 張落雁 吳天雲 記者 梅子滿

前不久,曾任江北法院院長的孫紹富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孫紹富和山裡孩子的故事再一次感動了大家。

自2015年起,他多次踏進大山,走進湘西和冊亨,源源不斷地將募集的愛心資金、物資送到貧困學生手中,成為大山裡的孩子們心裡親愛的「助學爺爺」。

偶然接觸

愛心團捐建29所希望小學

在化身「助學爺爺」的近5年時間裡,孫紹富留存下了一沓厚厚的助學資料。其中一張,記錄下了孫紹富第一次援助湖南省懷化市漵浦縣九溪江鄉桐林村小學時的珍貴經歷。

2015年3月中旬的一天,「助學爺爺」孫紹富和愛心搭檔周秀芳第一次踏上了這個位於湘西的小村子。

那一天,在孫紹富原本的計劃中,這只是一趟普通的支教之旅。

「我們聽人說起漵浦縣北鬥溪鎮農村教育條件差、缺人手,我便和志同道合的退休教師周秀芳約定,結伴前往支教。」孫紹富說,「但是到了地方,看到破舊校舍,很心酸,很難受。想到自己小時候,家裡苦,小學、初中、高中享受人民助學金,是黨培養了我,我覺得該做些什麼了,回饋黨回饋國家,發揮些餘熱。」

時至今日,孫紹富依舊忘不了當天在桐林村看到的場景:那天的天氣不太好,所謂的村小只有兩間破木屋,房間裡黑黢黢的,17個孩子圍著3個火盆在上課;老師是一名拄著拐杖、鄉音濃厚的老先生,而他也是整個村小唯一的一名老師。

在孫紹富的心裡,給孩子們造一所希望小學的想法很快冒了出來,並與周秀芳一拍即合。

回到寧波後,孫紹富和周秀芳立刻開始籌集資金,信息通過微信、朋友圈、網絡平臺等開始傳播,愛心人士也不斷地聯繫上了他們。

很快,2015年4月16日,桐林村希望小學正式開工,孫紹富也馬不停蹄地回到桐林村,一邊充當工程的「監工」,一邊跋山涉水,在1個多月時間內走訪了九溪江鄉轄區內的14個村落和9個小學。同年9月1日,桐林村希望小學建成投用,這是漵浦縣第一所農村希望小學。

看著學生們蹦蹦跳跳地搬進兩層嶄新的校舍,孫紹富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在之後的4年時間裡,孫紹富和眾多愛心人士先後在漵浦捐建希望小學29所,400多名貧困生得到結對幫扶,累計捐款、物3400多萬元。

「孫爺爺」和「周奶奶」這兩個稱呼,也在當地孩子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

愈走愈寬

從湘西到冊亨的愛心延續

湖南漵浦各個村子有了村小,即便如此,孫紹富依舊覺得自己做得遠遠不夠。2019年10月,經江北工作的同事們介紹,孫紹富決定和周秀芳一起前往與江北結對的貴州省冊亨縣去看看。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貴州省冊亨縣坡妹鎮路邊牆上,重視教育的標語隨處可見。坡妹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共搬遷8001人,隨遷適齡學生1931人,其中小學階段923人,在安置區建設的坡妹鎮第一小學規劃設計為24個教學班1080人規模。

這座夾在兩座大山之間的小鎮,對教育發展越來越重視,這讓孫紹富有了新的助學方向。

「坡妹鎮上的孩子們特別聰明,見到我們也特別有禮貌。」孫紹富笑著說,「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的家庭大多是從大山上扶貧搬遷過來的,家庭條件雖然艱苦,但是這些孩子卻充滿了對上學的渴望,也十分用功。我心想著,一定要讓這些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隨後,孫紹富和周秀芳將該小學建設資金缺口的消息傳回寧波,立即得到了熱心人士的響應。

浙江新導向標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瓊女士立刻聯繫上了孫紹富和周秀芳,表示願意捐出150萬元援建資金,為第一小學建造一座教學樓。

2019年11月初,在孫紹富的牽線下,這家愛心企業與貴州省冊亨縣教育局籤下了捐贈協議書,隨即將第一筆捐贈款匯入冊亨。

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目前該小學正在有序施工建設,建成後可解決全部小學階段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隨遷子女就近入學問題。

「易地搬遷後,學生、教師、設施等資源都可以集中使用,教育脫貧會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孫紹富解釋說。

這座學校建成後,可以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的孩子們接觸到現代化的教育模式、全新的教育理念,且學校的設計也具備科學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用孫紹富的話來講:「我們的愛心助學更有成效,孩子們的教育也能『一步到位』。」

助學不止

「還會繼續走下去」

2015年,孫紹富第一次去到桐林村後,一直待到了當年的12月初,中途只回過兩次寧波。到了2019年,孫紹富依舊將一半的時間花在助學路上。

這4年多的時間裡,孫紹富也邁入了古稀之年。

漫漫助學之路,可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

來回學校的路坡陡彎急,常常要坐上幾個小時的車才能到達;山上的學校破舊得四面透風,到了冬天便冷得吃不消;有時需要去結對的學生家中走訪,但山裡的學生住得分散,來回只能攀爬陡峭的山路;每一處希望小學的選址要親自查看,工程進度和質量都也要監督把關。

而回到寧波,孫紹富更是不曾停歇。

不斷有熱心人士主動找上孫紹富,希望為愛心助學奉上一份力;還要主動聯繫愛心組織、多方募集善款;更有從各地湧來的愛心物資需要運送清點。甚至一段時間,家中的小外孫無人照顧,孫紹富又不願耽擱助學物資的運輸,只能抱著孩子四處奔走。

但在孫紹富的眼裡,自己做的都是一些小事。「這幾年裡,我遇到了許多好心人,是他們感動著我,也讓我不曾停下助學的腳步。」孫紹富感慨道,「我所做的也不多。其實就是做了點自己喜歡做的事,真正為學生們帶去改變的是背後那些愛心人士,我起的只是一個傳遞作用,是大家的愛心『搬運工』。」

在留存的助學資料中,記者看到了這些好心人留下的印跡。

來自寧海的91歲慈善企業家王春文,從未與孫紹富碰過面,直接捐贈了250萬元的善款,在湘西建造希望小學;寧波象山縣石浦鎮中心幼兒園教師傅萃生活並不富裕,家中孩子正在上高中,卻捐出了自己的所有積蓄20餘萬元;來自上海的張剛和他的團隊親自前往湘西,捐建了9所希望小學;還有來自江北的一家企業負責人,委託孫紹富捐贈了25萬元,卻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

「我現在眼睛愈發不好了,周秀芳的腿腳也不太方便。」孫紹富略有些遺憾地說道,「但是需要資助的孩子還有很多,只要我們的身體允許,我們一定還會繼續在助學這條路上走下去。」

編輯:龔一鳴

相關焦點

  • 「支教奶奶」周秀芳:籌建29所希望小學 把愛心搬運到大山深處
    「支教奶奶」周秀芳:籌建29所希望小學 把愛心搬運到大山深處 央視網消息:72歲,對於大多數老人來說,正是頤養天年、盡享天倫之樂的年齡。寧波市退休教師周秀芳卻選擇了遠離家鄉,一頭扎進湖南和貴州最貧困的大山裡支教,一教就是六年,而且還要繼續。
  • 李惠利小學退休老師周秀芳——大山深處的「支教奶奶」
    周秀芳在家訪。  【人物名片】周秀芳,女,鄞州區李惠利小學退休老師。退休後,她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隻身遠赴湖南、貴州偏遠山區扶貧支教。數年來,她先後募捐資金建立了11所希望小學,為山區孩子購買了床、被子、校服和大量體育設施。她還為希望小學的代課老師繳納養老保險金,和貧困學生結對。  「我要當老師!」16歲那年,周秀芳許下了這樣的心願。1971年,周秀芳如願到象山縣東門島上做代課老師。兩年後,周秀芳被調入象山縣石浦小學,教科學、數學和音樂等課,並擔任班主任,與學生建立起深厚的情誼。
  • 湖南漵浦縣委書記和縣長聯名寫信 感謝周秀芳等「寧波好人」
    ……所有的『寧波好人』都是這個新時代最可愛、最可敬的人!」日前,懷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漵浦縣委書記蒙漢,縣委副書記、縣長謝商成聯名發出一封給「支教奶奶」周秀芳、捐助20萬元愛心款的傅萃老師以及「寧波好人」們的感謝信。
  • 在她的努力下,建起了22所希望小學,400多貧困兒童得到結對子
    她就是來自寧波的退休教師周秀芳。2015年她走進湖南漵浦大山裡,來到一個叫桐林的小村莊,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她,周秀芳說:「17個孩子,圍著三個火盆,在一個竹子木頭架起來的房子,外面在飄雪,裡面也在飄雪的地方上課,請一個曾經讀過書的人,你出500,他出600,給孩子上上課;師範生,有,一上來,呆了一天,苦得不得了,第二天走了;還有我傻了啊,我說這怎麼行啊!」
  • 大愛無垠,只為一個「心願」——記「支教奶奶」周秀芳(下)
    大愛無垠,只為一個「心願」——記「支教奶奶」周秀芳(下)8月9日,漵浦縣北鬥溪鎮桐林弘盛希望小學,周秀芳老師和學生在一起開心地玩遊戲。湖南日報記者 李健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李傳新 一位古稀老人,離鄉背井,到這偏遠山區支教扶貧圖什麼?對於她的行為,很多人不明白。 剛來的時候,當地村民經常這樣問周秀芳:「你在這裡能拿多少錢?你是這裡嫁出去的?這裡有你的親戚朋友?」
  • 讓愛傳遞,「周秀芳愛心教育工作站」落地寧波市鄞州區五鄉鎮中心小學
    10月10日,「周秀芳愛心教育工作站」在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五鄉鎮中心小學隆重揭牌。鄞州教育界各學科的教育專家、寧波知名企業家、社會愛心人士、師生家長代表等百餘人齊聚一堂,一起見證一場凝聚愛心,傳播公益的教育盛會。
  • 悲天憫人,自覺擔負的40後支教奶奶周秀芳
    奔向我的小康生活 【我的小康是咋奔出來的 | 悲天憫人,自覺擔負的40後支教奶奶周秀芳】2014年,周秀芳66歲,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齡,她卻一頭扎進湖南和貴州最貧困的大山裡支教,一教就是六年,而且還要繼續。她說吃飽穿暖的「小康」,是物質的陽光;教書育人的「小康」,是精神的陽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 情系湘西,中天科技用愛心點燃大山的希望
    來源:CCTIME飛象網 相關關鍵詞 11月28日,中天科技助教助學捐贈儀式在湖南省湘西州保靖縣野竹坪中天科技希望小學舉行
  • 大山裡的海娃希望小學
    走出大山,是一代又一代山裡人的夢想。山與海的距離有多遠?而今,走進金寨縣燕子河鎮龍馬村採訪,記者聽到最多的回答是:「『海』,就在山邊!」「村民們所說的『海』,就是海軍士官學校援建的這所海娃希望小學。」站在學校寬闊的操場上,金寨縣希望公益服務中心秘書長周玉梅動情地講述起海軍官兵的扶貧故事。
  • 【我的小康是咋奔出來的】悲天憫人,自覺擔負的40後支教奶奶周秀芳
    【我的小康是咋奔出來的】悲天憫人,自覺擔負的40後支教奶奶周秀芳 2020-09-22 07:46:00來源:央廣網
  • 大山裡的海娃希望小學
    走出大山,是一代又一代山裡人的夢想。山與海的距離有多遠?而今,走進金寨縣燕子河鎮龍馬村採訪,記者聽到最多的回答是:「『海』,就在山邊!」「村民們所說的『海』,就是海軍士官學校援建的這所海娃希望小學。」站在學校寬闊的操場上,金寨縣希望公益服務中心秘書長周玉梅動情地講述起海軍官兵的扶貧故事。
  • 湖南湘西:守住老工藝 「臘」出新年味
    1月8日,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一家腊味工廠裡,工人整理尚未燻烤完成的臘肉。新華社發(陳澤國 攝)新華社長沙2月1日電(記者高文成 張玉潔)中國的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湘西地區大山深處一家腊味工廠的烤房裡,柏樹枝燃起的火光上升起青煙,架子上整齊地掛滿了臘肉。
  • 湖南湘西真的盛產土匪嗎?|地球知識局
    另一方面湘西歷史上匪患嚴重,這也是人們對於該地區產生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 湘西的大山重巒疊嶂,但並非藏汙納垢之地,土匪橫行的往事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混亂失序狀況在當地的投射,而大山正好為那些夾雜在軍閥之間的敗兵和鄉勇們提供了庇護。
  • 「2019·感動寧波」十大慈善新聞事件、人物揭曉
    推薦單位:《大愛》雜誌2♥91歲「愛心老人」王春文捐250萬委託「支教奶奶」周秀芳湖南建學校愛心回放:72歲的周秀芳在湖南山區支教時積極籌建學校,累計發動社會各界捐款捐物近3000萬元。她的善舉在感動全中國的同時,也吸引了寧海91歲慈善老人王春文的目光。王老捐獻250萬元,委託周秀芳建設5所希望小學。
  • 舊社會湖南湘西為什麼土匪多
    湘西的大山重巒疊嶂,但並非藏汙納垢之地,土匪橫行的往事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混亂失序狀況在當地的投射,而大山正好為那些夾雜在軍閥之間的敗兵和鄉勇們提供了庇護。曾經的湘西山區也沒什麼公路,逃進去真的是天高皇帝遠。(圖片:麻十四 / 圖蟲創意)▼
  • 湘西苗寨裡的「瑪汝幹部」
    紅網時刻通訊員 鄒群 湘西苗族自治州報導鍾廣文(後排左二)和毛茂田電力希望小學的孩子們。電力員工走進苗寨宣傳安全用電。黨員服務隊對魚坪村光伏發電站進行光伏線路和計量電能表檢查。電力希望小學走出去的孩子們,成了大山裡的希望2000年,國網湖南電力到瀘溪縣駐村扶貧,帶隊的湖南省電力黨校扶貧幹部張海燕深感湘西貧窮在於教育的落後,於是四處籌集資金,分別在浦市鎮毛茂田村、洗溪鎮張家坪村、良家潭鄉芭蕉坪村等地建了一批電力希望小學。
  • 湖南湘西:守住老工藝 「臘」出新年味
    1月8日,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一家腊味工廠裡,工人整理尚未燻烤完成的臘肉。新華社發(陳澤國 攝)新華社長沙2月1日電(記者高文成 張玉潔)中國的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湘西地區大山深處一家腊味工廠的烤房裡,柏樹枝燃起的火光上升起青煙,架子上整齊地掛滿了臘肉。
  • 李錦記希望廚師走進「大山裡的彝族小學」
    他用這一年的時間找到了答案:大山以外的世界,有不同食物的五彩繽紛,城市燈火的流光溢彩,就連人生都可以有多彩的…… 11月18日,阿布力呷連同9名希望廚師代表一同回到涼山州布拖縣,進行了一場特別的關愛活動 -- 用廚藝為家鄉的彝族孩子們展示山以外的多彩顏色。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布拖縣石咀小學。
  • 坡妹小學獲浙江一公司捐資150萬元
    本報訊 (特約記者 邢祖性 攝影報導) 11月19日,主題為「捐資興學 大愛無疆」的寧波江北區對口支援冊亨結對助學捐贈儀式在冊亨縣坡妹鎮第一小學隆重舉行,該校獲浙江新導向標識有限公司捐資的愛心助學(建校)款150萬元。冊亨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的相關領導和坡妹鎮政府的相關領導及該校全體師生共1200餘人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