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在群中穿行——280個攜手抗疫微信「雲上」的故事

2020-12-10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守望相助,風雨同舟。同氣連枝,共待春風。

  全球疫情肆虐,海外僑胞和親朋好友是否依然安好,成為祖國、家鄉和每一個僑聯人最大的牽掛。

  3月11日清晨5時50分,一架滿載著溫州人愛心物資的貨機從杭州蕭山機場起飛,直飛比利時列日機場,這批物資通過陸運送至義大利都靈,轉交給義大利皮埃蒙特大區衛生廳和溫籍僑團。

  同一天,中國紅十字會1名副會長帶領6位專家組成志願專家團隊啟程前往義大利。18日,由浙江省組建的抗疫醫療專家團隊抵達米蘭,他們分別攜帶相關救援物資,支援義大利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當好消息不斷在微信群裡轉發,僑胞的點讚和歡呼一片。讓愛在微信群中穿行,傳遞信息、溝通疫情、協作服務……1個月時間,由溫州市委統戰部、市僑聯組建的280個微信群,圍繞應急和健康兩大主題,擰成一股溫情而磅礴的力量,穿越時空傳遞著暖暖的真情實意,為抗擊疫情釋放著「雲上」的智慧與能量。

  280個群7萬人數

  大聯盟彰顯硬核力量

  3月6日,市僑聯副主席林春雷受命負責內外聯動,組建攜手抗疫羅馬、法國溫州人應急群和健康大聯盟開始,先後與縣(市、區)統戰部僑聯幹部建立近300個群,入群人數達到7萬人。一個個微信群作為海外僑胞防疫信息平臺,實時發布政策動態、防疫科普手冊、疫情風險警示。推薦了由25家醫院聯合的僑愛網上醫院、溫州大學雲端華校,開展24小時諮詢熱線電話。

  時差的限制,需要全天候的駐群服務。每天,我們都在群中呼籲廣大海外僑胞,為了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健康安全,請儘量居家防護,減少外出流動。義大利普拉託市長馬戴奧·畢弗尼通過視頻盛讚普拉託是華人模範社區,稱「疫情在中國爆發的時候,義大利的電視和報紙曾斷言,普拉託將成為重災區,然而時至今日,我們的病毒感染率比義大利其他地區要低很多,且沒有一個中國人被感染」。這得益於普拉託僑胞的自覺自我隔離,也得益我們群中的宣傳勸導。

  在群裡,每天都可以看到僑胞回饋住在國的好消息,義大利溫籍華僑公寓樓內派發口罩,當地人張貼感謝信點讚「中國好鄰居」;布雷西亞華人愛心送餐志願隊,每天送餐chiari醫院180份、iseo醫院100份;中法友誼互助協會向歐拜赫維耶市捐贈醫用口罩10000隻;葡萄牙華僑華人總會將10000個口罩送到了POVOA市政府和VILA DO CONDE SANTACASA醫院;全荷華人社團聯合會向烏特勒支市政衛生局GGD捐贈醫療防護物資;比利時溫州同鄉會為布拉克爾市捐贈防疫物資……在住在國抗擊疫情物資緊缺的時候,溫籍僑胞出手相助,他們表現出空前的團結、慷慨、扶危救難的精神。

  懸著的心落地了

  群問診心系僑胞安危

  3月9日下午,溫州市組建25名新冠肺炎專家駐群提供在線診療和指導諮詢服務,安撫海外華僑面臨的恐慌心理。這支隊伍也不斷在擴大,溫州市中心醫院、溫州市人民醫院、溫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鹿城區人民醫院、樂清市人民醫院、瑞安市人民醫院、文成縣人民醫院等7家縣級以上醫院的152名醫生駐群提供支持。

  3月11日凌晨,微信群接到義大利都靈一位僑胞急切求救聲,稱她爸爸重症轉輕沒有痊癒就被醫院出院回家,而她自己當天診斷陽性,男友又咳嗽胸疼得不到檢測,恐慌絕望的聲音感到沉甸甸的責任。於是,市僑聯工作人員立即聯繫駐群醫生邱賢克,拉起了3人微信群開始一個多小時的問診,經邱醫生連續幾天跟蹤指導,又協調米蘭中醫生馬克波提供中藥服用,都靈僑領吳秀君每兩天送菜上門。23日聽到:「謝謝叔叔,都挺好的不要擔心!」,懸著的心落地了,僑聯幹部感到沒有比這更好的消息了。

  疫情緊迫,刻不容緩,張醫生問診室微信群就這樣孕育而生,「靈魂人物」是張知遠醫生,「我女兒發燒了,38.1度」「伴有發冷嗎?最近一次外出是什麼時候?」……這樣的線上問診持續近1個月,張知遠對22名問診患者的情況都瞭然於胸,還為海外問診者建立了專屬表格,方便他們隨時記錄健康狀態,通過微信詳細告知患者。在張知遠的遠程診治、回訪觀察下,已有7名輕症患者逐漸痊癒,3名患者入院治療。

  駐群醫生蔣賢高、汪曉波也建起這樣的「一對一」問診室,姜文兵醫生在10個群裡舉行26場防疫科普講座,正是這些跨越萬裡的「雲上」馳援,帶給海外僑胞無限的溫暖,帶來戰勝疫情、重回生活正規的堅強信心。

  匯聚愛心大接力

  雲上力量繼續傳遞著

  3月12日,曼託瓦華僑華人工商聯合會在會長葉正勤響應群裡的號召,成立「攜手抗疫為僑服務」志願隊,每個周日向當地200戶僑胞派送新鮮特價蔬菜。

  僑幫僑的故事每天在群中湧動。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荷蘭、美國、匈牙利等地溫籍華人華僑僑團紛紛成立抗疫志願者組織,切實幫助解決僑胞遇到的困難。溫州市僑聯海外律師團成員季奕鴻開通「抗疫專線」每天接上百個電話為僑胞提供法律援助;匈牙利中歐經濟文化研究發展中心主任柯海嘯連續7天在布達佩斯免費提供中醫藥茶。中意商聯僑二代青年林傑、葉瀚文、王天一創建「網上方艙醫院」,收集600多位僑胞的求助信息提交給醫療隊的專家們,為在線診斷提供幫助;溫州市留聯會聯合全美浙江總商會開通抗疫應急協助熱線,幫助在美留學生。

  為幫助海外留學生,溫州於3月11日啟動「全球關愛溫州籍留學生行動」。截至目前,已聯合12個國家的溫州僑團力量,組建了12個留聯會互助群,服務留學人員和家屬超1萬多人。

  值得欣慰的是,在群中海外僑胞對戰勝疫情滿懷信心,堅定參與住在國抗疫鬥爭,也發現很多僑二代和留學生在大災大難中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群中加深了與老朋友的情義,結交了查德、烏幹達等地的新朋友,僑聯事業將代代相傳。

  280個微信群,7萬名群友連接著68.8萬名的溫籍僑胞,今天微信群是攜手抗疫為僑服務的重要載體,明天將是聯絡聯誼、反映僑情、服務經濟、建言獻策、弘揚文化、公共外交新平臺,為服務「一帶一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將發揮應有的作用。

  來源:溫州日報

  喬文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抗疫在社區|打浦橋社區「抗疫微信群」隔離不隔情,隔疫不隔愛
    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姚麗萍)守好抗疫安全門,黃浦區打浦橋社區事無巨細,一個個「抗疫微信群」隔離不隔情,隔疫不隔愛。圖說:抗疫微信群。打浦供圖(下同)「您好,我有一個快遞要寄出去,能麻煩來取一下麼?」
  • 線上書店「元年」 社群微信成為抗疫利器
    疫情期間,書店停業,雲閱讀、直播帶貨成了出版業、書店抗疫的主營地。 「2020年,將是中國實體書店的集體上線之年。」書萌(中國實體書店)發起人孫謙把今年稱為線上書店「元年」。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很多書店選擇以線上活動留住讀者。
  • 我混進一個企業微信群,裡面有2000名醫生直播抗疫
    一些醫生所在國家並不流行中國的企業微信,但因為抗擊新冠疫情卻都成了企業微信好友。在聖經故事裡,人們計劃修建一座通天的高塔,卻因為語言不同而產生隔閡,塔也半途而廢。而最先拉起這個全球一線醫生交流群的中國醫生葉柏新,他正是想要消除隔閡,打破「巴別塔」的結局,在這裡讓全世界的抗疫醫生都能順暢交流。
  • 「湘助非洲 攜手抗疫」張玉:愛的力量超越國界
    6月23日,為我們講述抗疫故事的是中國(湖南)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張玉副主任護師。她說:「愛的力量,讓我鼓舞振奮,幹勁十足。」【故事】非洲抗疫的行程中,一直有一股力量在我心裡湧動,讓我鼓舞振奮、幹勁十足。這股力量源於愛,這份愛有中國力量的支撐,有超越國界的攜手。
  • 洛杉磯華僑華人一個微信群裡的戰疫
    亞歷克斯·梅茨爾攝(新華社發) 3月26日,在美國洛杉磯,洛杉磯消防局的消防員收到華僑華人捐贈的抗疫物資後留影。新華社發 2月18日,在美國洛杉磯帕洛斯弗迪斯,華僑華人志願者整理準備發往中國的裝有專業醫療防護服的包裝箱。 新華社發 今年2月,貼有「明月千裡,同根相濟」「一月千裡共,萬枝同根生」等字樣,發往中國的醫療物資。
  • 為愛硬核,肯德基全國馳援一線防疫抗疫人員
    在這場眾志成城的疫情阻擊戰中,許多企業率先挺身而出,加入戰疫大軍,上演了一幕幕千裡馳援的有愛故事。心繫一線防疫抗疫人員的肯德基,於1月27日開始,以武漢為起點、輻射全國,向醫院、社區防疫點等一線單位開展「硬核戰疫,愛不打烊」免費送餐行動。肯德基全國的志願者用溫暖美食支持「抗疫天使」,成為一支硬核又有愛的「後援隊」。
  • 民間收藏家微信群裡愛心義賣 捐贈100萬元善款支持武漢抗疫
    這兩天,莊洪海所在的收藏家微信群裡,進行著一單又一單的藏品義賣,近500人的群裡,藏家們拿出自己的藏品在群裡拍賣,每一單的拍賣所得匯入指定帳戶如今,他們將義賣的100萬元,通過捐贈給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用於支援武漢抗疫。
  • 嘉興秀洲:在抗疫中彰顯「文產擔當」
    疫情發生後秀洲區文化產業協會聞風而動,立言立行,有效發揮行業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第一時間通過網站、微信和QQ群向會員發出了「共抗疫情,文產助力」致全體會員的一封倡議書,並成立以會長林忠義為組長的協會疾控應急領導小組,動員和發動會員奮起抗疫,攜手同心,共克時艱,勇於擔當。
  • 【抗疫先鋒】一線夫妻檔 攜手戰疫情——開魯縣小街基鎮楊志紅...
    5月15日,「全國抗疫最美家庭」在北京揭曉,開魯縣小街基鎮楊志紅、馮國忠家庭上榜。隨著春暖花開,冰消雪化。街上又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了;廣場上嬉鬧的孩童們;長椅上拉家常的老人們;農田,棚舍裡勞作的人們。我們美好的生活又回到的最初狀態。回想新年伊始,祖國和人民面對病毒肆虐,選擇了用智慧和行動向全世界證明了偉大的中國力量!
  • 匈牙利中醫師建百餘個「抗疫微信群」為僑胞和留學生提供中藥包
    中醫藥在當地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哪些作用?近日,中新社記者連線了匈牙利華人中醫師、匈牙利東方國藥集團創始人陳震。  【解說】作為首家華人在歐洲獨資、符合歐盟《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的天然藥物製藥廠的所有者,陳震在疫情之初就投身抗疫之中。憑藉多年行醫經驗,他通過當地華文媒體,撰寫介紹中醫及氣候養生的文章,為民眾提供防疫建議。
  • 上千女性自發「雲追思」:女性第一社群「新商業女性」哀悼抗疫烈士
    這群人,值得我們永生永世去緬懷。清明節當天,女性第一社群【新商業女性】在學員社群裡發起線上活動「雲追思」,進行3分鐘默哀與感想發表,對已逝烈士表達自己的一份追思和致敬。而在社群裡,許多學員分享了她們作為當事者的故事。她們是防疫的護士、留在武漢的人、「逃離」武漢的人、身在異鄉熱心捐贈物資的人......我們希望呈現她們的記憶,還原一幅真實的圖景。
  • 抗疫不負春光中興通訊攜手湖北移動助力武漢大學5G「雲賞櫻」
    3月16日,武漢大學、湖北移動攜手中興通訊打造由5G、VR、4K等技術支撐的「雲賞櫻」,用科技的力量打破疫情的束縛,為全國人民送上一抹春的櫻色。武漢大學5G看櫻花活動不是首次,去年武漢大學就攜手湖北移動、中興通訊創新性地把5G和VR技術應用於武大櫻花節遠程直播,給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耳目一新的觀賞體驗。
  • 攜手同心 命運與共—全球抗疫書畫藝術主題特展全力推送
    為了更好、更完善、更充分的做好此次主題特展,經我會研究決定將徵稿截止時間延長至10月下旬,屆時展覽將在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藝數中國官網、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國學臺官網等渠道進行雲展覽,並建立數字藝術館,進行永久展示。
  • 抗疫側記|堅守第13天,書記、村民微信群內競詩鼓勁
    李剛是淄博市公開遴選的120名村支部書記中的一員,疫情發生後,他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十幾天如一日。「五點起床贊黨員,一字一句重如山,抬頭已是陽光照,喜鵲喳喳叫枝端!」「方便麵香菠菜綠,呼嚕呼嚕飽了肚,起身來把書包背,今天抗疫還繼續!」
  • 把節目搬上雲,2020年徐匯區群文精彩在這個演出中網羅
    2020徐匯區公共文化成果展演12月24日在田林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辦,來自徐匯區的群文創作達人帶來了精彩表演,演出同時在文化雲直播,邀請觀眾對喜歡的節目點讚、轉發、收藏。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的許多比賽在線上、線下開展,如「全面奔小康」知識大賽、「藝起前行」主題短視頻徵集活動、魔都老建築短視頻大賽、中外家庭戲劇大賽、市民舞蹈創作大賽等。
  • 鼎城區周家店鎮:小小網格微信群 線上戰「疫」顯身手
    微信截圖。紅網時刻常德2月19日訊(通訊員 趙霞)「我們這裡剛剛回來了幾個從湖北黃岡來的人,鎮裡是不是來處理一下。」2月18日晚10:56,在常德市鼎城區周家店鎮閔泉社區平安網格微信群中,一位居民反映有從湖北返鄉的人員,瞬間群裡炸開了鍋,居民都議論紛紛,人心惶惶。接到閔泉社區工作人員匯報後,鎮防控指揮部立即組織衛生院、派出所、鎮村幹部趕到現場,到居民家中了解情況。經查,該返鄉人員確屬從湖北黃岡回鄉,目前體溫正常,回鄉手續齊全。
  • 雲上學堂 攜手抗「疫」
    清華新聞網7月7日電 7月3日,清華大學「雲上學堂——在線教學總結、分享與展望」大會舉行。會上,克隆班授課教師代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鄭曉笛回顧了疫情防控期間清華大學與兄弟高校共享課程、攜手抗疫的歷程。
  • 「滬鄂童心守護」雲音樂會致敬抗疫英雄
    6月24日晚,「滬鄂童心守護」雲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11名滬鄂兩地醫護人員子女展示了一百多天以來通過「滬鄂童心守護」音樂雲輔導項目所學所得,愛和感動凝結在旋律中,穿過屏幕,送達屏幕另一端觀眾的心裡。
  • 攜手抗疫加強合作 構築國際傳播新格局
    在此,對疫情時期兩國網絡媒體加強交流合作提出以下建議:第一,講好抗疫故事,助力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今年以來,兩國網絡媒體在講好中俄抗疫故事、做好權威信息服務上積累了很多好做法、好經驗。當前,個別國家不顧自身疫情蔓延,不停利用傳播優勢進行「甩鍋」「嫁禍」,對中國、俄羅斯等國家抗疫工作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中俄網絡媒體應攜起手來,加強抗疫報導協作,充分展現中俄作為世界大國在抗擊疫情上的擔當和成效,共同抵制西方勢力的攻擊抹黑和挑撥離間,為重塑國際輿論良好生態,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傳播新秩序,為推動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變革貢獻中俄智慧。
  • 湘西州林業局舉辦「宣講抗疫故事、攜手愛衛同行」主題道德講堂
    紅網時刻湘西9月30日訊(通訊員 陳晨甜)在「十一」國慶節、中秋節來臨之際,9月29日,湘西州直林業系統開展以「宣講抗疫故事、攜手愛衛同行」為主題的2020年第二期道德講堂。局機關全體幹部職工、二級單位及離退休老幹部代表等80餘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