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相同,但用途迥異:地方樓閣建築——「水閣」

2020-12-13 大覺中人

中國的古代建築中有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叫做「樓閣」。

樓閣泛指樓房,出現的時代不詳。最早記載見於《後漢書·呂強傳》:"造起館舍,凡有萬數,樓閣連接,丹青素堊,雕刻之飾,不可單言。"

西安鼓樓

在早期,樓與閣是不同的建築。樓是指重屋,一般是狹長條形狀,在建築群中居於次要地位。如寺院中的藏經樓,民居建築中的廂樓等;閣是指下部架空、底層高懸的建築,一般為正方形,兩層或多層,在建築群中可居重要位置。如許多寺院中的觀音閣,還有著名的風景名勝地滕王閣等。

滕王閣

到了後期,古建築中的樓閣已可以互通,不再分彼此。

閣樓有多種建築形式及用途。如建於城牆上的城樓;寺廟裡常見的藏經樓及佛塔建築;風景名勝登高望遠的樓閣建築等等。

古代帝王深信神仙方術的說法,認為建造樓閣越高就離神仙越近。因此,帝王紛紛建造高的樓閣,據說漢武帝時建造的井幹樓高達"五十丈"。佛教傳入中國後,大量修建的佛塔建築也是古建築樓閣形式的一種。建於遼代的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高67.31米,仍是中國現存最高的古代木構建築。

應縣木塔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兩處名字相同的地方樓閣建築,這兩處建築雖然名字相同,然而由於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因此用途也各有差異。

這兩處樓閣的名稱都叫水閣。

水閣,與水有關,原意是臨水的樓閣。一般為兩層建築,四周開窗,可憑高遠望。而這兩處水閣建築中就有「雖與水為名,而實與水無關」的特例。

一, 水閣村水閣

水閣村水閣

水閣村水閣位於雲南省陸良縣三岔河鎮水閣村委會水閣村中央。坐南朝北,系一座三重簷歇山頂抬梁、穿鬥式相結合的閣樓建築。面闊3間,進深3間,底層正方形,邊長10.7米。二、三層逐層內收0.9米,金柱為通柱,通高約12米。翼角全部採用穿鬥式,保存基本完好。

這是一座典型的水閣(臨水的閣樓),閣樓建於地方人工河「杜公河」下遊魚形洲島之首,地以閣得名。據《水閣碑記》記載,水閣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其狀如水上閣樓,勢如「中流砥柱」,貌似「瓊臺玉宇」。

水閣村水閣重簷翼角

1985年當地群眾自籌資金5萬多元,對其進行維修恢復了原樣,並劃出一片保護區域。2019年2月雲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水閣系曲靖境內保存較為完好的三重簷清代樓閣建築。建築結構中抬梁與穿鬥製作巧妙的融合,使整座建築穩重大氣,勢如「中流砥柱」,體現了較高的建築技藝,代表了這一地區清式閣樓建築的最高水平。

水閣村水閣內部木構架局部

水閣原系古人用來趨避水患,保佑百姓風調雨順、安居樂業之用。其建築藝術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寄託有機地結合,為我們了解當時當地人們的生活面貌和自然環境狀況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二、雍家村水閣

距水閣村水閣約10多公裡處,還有一座「水閣」。

雍家村水閣位於雲南省陸良縣芳華鎮雍家村西南。建築坐東南向西北,呈正方形,邊長6.84米。系重簷四角攢尖頂、穿鬥式土木結構建築。頂尖處立有一葫蘆形寶頂,四脊上各置兩個貓狀的瑞獸。水閣為單體建築,總佔地面積46.8平方米。雍家村水閣始建於民國時期,2015年進行過簡單維修。

雍家村水閣

水閣作為雍家村重要的標誌性建築,但是附近並沒有水源經過。這座建築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原來,在村莊西北方向不遠處有一片山林,山並不太高。早些年,山中的林木經常會無緣無故地突發山林大火。當地百姓屢次請人調查,都找不出具體原因。

於是,人們認為山上有邪氣,會引發山火。

雍家村水閣攢尖頂內部結構

為了鎮住邪火,村裡人就集資在村邊正對著山林建造了兩層的「水閣」。寓意水閣的「水」滅了對面的邪火。相當於現代的「消防救援機構」一樣。

總之,中國古代流傳的文化精神,特別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融洽互通。樓閣就是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精神文化思想的實物體現。在古代,人們認識自然及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面對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人們竭力衝破自身的枷鎖,尋求與天地、與自然、的交流。這種交流包括物質層面及精神層面的有機結合,不斷地探索滿足人們精神升華的體驗。

北京祈年殿

樓閣既是古人追求長生不老,與神仙精神交融這種神話幻想的構建平臺,同時也是滿足對現實美好生活追求的物質體現。

樓閣自由、灑脫,在中國古建築史中獨樹一幟!

我是「大覺中人」,一名基層的文物工作者,專注歷史文化、文物保護。期待你的關注與支持。謝謝!

相關焦點

  • 周兆民:1979年我設計了水閣雲天
    水閣雲天,太陽島風景區內的第一座標誌性建築。你知道是誰設計的嗎?當初的設計花費了多少錢?2日,本報記者電話採訪了遠在深圳的周兆民。  設計任務緣於信任  被譽為太陽島第一景的水閣雲天,是建在太陽湖上的方閣。來到太陽島的遊人不在水閣雲天照張相,就不算來過太陽島。水閣雲天中央有一方池,池中蓄清水,水中立山石,石邊養鮮花,花下遊鯉魚。
  • 城門樓和其他軍事防禦性樓閣的介紹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夢帆說歷史,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城門樓和其他軍事防禦性樓閣。這類建築,在我國的樓閣中所佔比例較大,至今保存較好的也不少。它們多屬於高臺式,包括城樓、箭樓,城牆拐角處的角樓(故宮角樓除外),以及長城城牆的敵樓等。古人很講究城防建設。以明、清兩個封建王朝的都城北京來說,那時,它擁有外城、內城、皇城三圈城牆,每圈城牆上分別開有城門。
  • 關於樓閣式塔建築結構的小科普
    古塔分類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果從平面形狀上分,從層數上看,從建築材料上分等等。從佛教教義上講,又有所謂生身舍利、法身舍利、各種宗派的塔等等。中國古塔可謂種類繁多,豐富多樣,美不勝收。為了更概括和突出古塔在我國古建築中的藝術與結構形式,從它們所表現的藝術造型與結構形式予以分類,大約有樓閣式塔、密簷式塔、亭閣式塔、花塔、覆缽式塔等,另外還有其他形式的塔和塔林。今天我們就專門來為樓閣式塔建築結構,做一個小科普。這種形式的塔來源於我國傳統建築中的樓閣,所以給它取名為樓閣式塔。樓閣是我國古代建築中氣勢最雄偉高大的一種建築類型。
  • 為什麼「卡旺卡」可以在同一個地方用相同的名稱註冊?為什麼不是
    原告認為,被告未經原告授權,在企業名稱中使用「卡旺卡」字樣,具有依附原告名譽的主觀惡意,足以誤導相關公眾,將被告及其產品與原告混淆,構成不正當競爭。高新區法院判決安徽卡旺卡敗訴,停止使用「卡旺卡」的名義,並賠償合肥卡旺卡5萬元。
  • 薊縣古剎獨樂寺 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樓閣式建築
    觀音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高層樓閣式建築(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它就是獨樂寺,以擁有我國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觀音閣及閣內高16米、全國罕見的泥塑十一面觀音像而享譽中外。 獨樂寺俗稱大佛寺,被譽為「津門十景」之一, 1961年,獨樂寺成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薊縣城內,佔地16500平方米,坐北朝南,是由山門、觀音閣和東西配殿組成的一套完整建築群,布局簡潔,主題突出,宏偉莊重。
  • 樓閣印象:唯美詩意與光怪陸離
    天無極,地無垠,在這四海八荒之內,煌煌天宇之間,每一個渡劫的渺小個體都需要一個包容疲憊心靈的所在,而樓閣的出現恰恰契合了你我的精神需要。最早的樓與閣是有區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樓閣渾然一體,在歲月的長河裡,相偎相依。
  • 留園各具特色的樓閣
    樓閣的形象早在漢墓的畫像石上和明器中就已出現,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我國的城鄉大地上都能見到樓閣的身影,它具有多種多樣的使用功能和豐富多彩的造型。樓與閣在造型上不易明確區分,而且人們也常將「樓閣」二字連用。一般將平面呈方形或正多邊形,屋頂形式為攢尖頂、四周開窗的稱為閣。在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樓閣很多。
  • 碧玉周莊;富土同裡;風情甪直;夢裡西塘;水閣烏鎮;富甲南潯!
    在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在東周時期是以吳國、越國等諸侯國為背景所指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江南曾被中原稱為吳越,後來隨著中原漢人大量南遷,江南成為一個美麗富庶的地區,江南以才子佳人以及富饒著稱。江南歷來是富足的魚米之鄉,體現在古鎮小城。它們在生活,文化,建築,物產等各個方面各具特色。
  • 亭臺、樓閣、軒榭、廊舫,這些建築的特點是什麼?
    來源:政商參謀閱讀古詩古文時,我們常常會見到與建築相關的詞彙,比如亭、臺、樓、閣、軒、榭、廊、舫,等等。身為中國人,我們當然知道這些都是中式建築特別是園林中的常見景致,但你知道它們分別是什麼樣子,各自有什麼特點,彼此之間又如何區分嗎?如果在生活中見到它們,你能準確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 亞洲最「瘋狂」的5座建築,樂山大佛上榜,看到泰國的:神奇.
    而且人類的智慧結晶也是非常多的,像是一些很神奇而偉大的建築,都是人類建造而成的。但是我們來看看,亞洲最「瘋狂」的5座建築,大家會嘆為觀止。我們看到,這個建築的奇特之處,就是一條白蛇包圍著,所以會給人一種驚悚的感覺。這座建築怎麼來的,什麼時候建的,其實都是一個謎,並且連在地圖或旅遊手冊上都根本無任何標記。
  • 名稱相同,南美洲為何有兩個「蓋亞那」
    今天的南美洲有兩個名稱相同的的地方,一個是蓋亞那,全稱「蓋亞那合作共和國」,還有一個地方叫「法屬蓋亞那」。這種國名重複在南美洲是獨一無二的。 在很早之前,蓋亞那並非國家名稱,而是地理名稱。其全名叫「蓋亞那地盾」。根據地質學資料介紹,蓋亞那地盾為南美洲的三個古代地核之一,距今已經有17億年的歷史,地盾海拔最高的地方稱為「蓋亞那高原」。 從公元9世紀開始,蓋亞那高原上陸續有印第安人在此定居。他們在此創立了輝煌的古代文明。
  • 來上海旅遊,欣賞那些風格迥異,而又精彩紛呈的建築是一大享受!
    外灘,北起外白渡橋,南抵金陵東路,全長約1.5公裡,東面靠著黃浦江,西側是52幢風格各異的大廈,外灘的精華就在於這些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的外灘建築群。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位於浦江西岸,長約1800米的街道上52棟風格迥異、異國色彩濃厚的歷史建築一字排開,成為了外灘的最大看點之一,你可以從中窺見上海灘的百年歷史變遷。
  • 長春市區內有三個地方,建築風格迥異,市民:逛一圈像出吉林省了
    在長春市區內有三個地方,它們的建築風格迥異,逛一圈就像出省旅遊了一樣,還可以吃到外省的特色美食,在開業之初,不僅吸引很多本地市民前往,還吸引了不少到長春旅遊的遊客前去打卡,這三個地方第一個就是坐落於長春淨月的巴蜀映巷。
  • 大廚:差別不止一點點,用途大不相同!
    大廚:差別不止一點點,用途大不相同!大廚表示差別不止一點點,他們之間用途大不相同。檸檬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一般做五味水果,大家吃它的地方不多,相反總是會將它做成各種各樣的果汁,或者是果茶,甚至是做菜來使用,比如說我們街上很多奶茶店當中都會售賣檸檬水,這些可以直接喝的檸檬水都是採用了黃檸檬來製作的。
  • 水閣烏鎮—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
    江南小鎮一個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烏青毓秀西環浙水走進了水閣烏鎮
  • 藝術街道古釀酒廠區,風格迥異的新舊市政廳
    藝術街道古釀酒廠區,風格迥異的新舊市政廳古釀酒廠區是多倫多的藝術地標,廠區內的建築風格非常獨特,它們林立在不同的角落中,形形色色的藝術畫廊遍布在各個廠房內部。這條大道貫穿整個市區的中軸線,以它為基礎,多倫多就被分為了風格迥異的東區和西區。長時間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就一定知道這條大街的存在。它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街道,將整個城市都連接在了一起。央街算是當地最熱鬧的一片區域,這裡隨處可以看到閒逛的遊人,他們在這裡就能夠感受到加拿大的所有文化類別。
  • 重建29次的江西第一樓滕王閣,極具宋代樓閣建築的窈窕多姿
    這在世界建築史上絕對是個異數,獨一無二。滕王閣位於沿江路,一共有九層,它高五十七米,是古代最高的建築;它非常的雄偉、壯觀。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們就會想起古代詩人王勃寫的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麗詩句。現今的滕王閣,極具宋代樓閣建築的窈窕多姿。1985年重建。自古至今,已是第29次重建之閣了。
  • 古代建築的幾大類別(上)
    堂一般作為宅邸、跑壘員署、宅院、庭園中的主體建築,其平面形狀多樣,體量比較適中,結構和裝飾材料等也比較簡潔,表現出很多地方的特徵。後世樓閣語言相通,沒有嚴密的區別,古代樓閣有多種建築形式和用途。 城樓出現在戰國時代。 漢代的城樓已經到了三樓。 奎樓、市樓、觀景樓等是漢代應用較多的樓閣形式。 漢代皇帝崇信仙人方術認為,建設高峻的樓閣是仙人。 佛教傳入中國後,大量建造的佛塔建築也是一座大樓。 北魏洛陽永寧寺木塔,高「四十餘丈」,百裡之遙,可以遠眺。 建於遼代的山西應縣佛寺釋迦塔高67.31米,依然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
  • 8種常用香料的名稱和用途,特點,喜歡美食的一定要收藏
    一直為大家分享的是美食的做法,每道菜裡面加入各種的香料,但是卻不知道香料的作用,以及不同的菜放入什麼種類的香料,今天就讓我們來詳細的了解一下香料的名稱和用途吧。1.八角,也稱之為大茴香,屬於芳香性香料,味道甘甜,也是做五香粉的主要原料,也是滷水中的主要原料,但是在燉羊肉中禁忌放。
  • 博物館是歷史建築的最佳用途嗎?
    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的發展讓香港人對於博物館建築設計的興趣大增。這一轉變帶來了一個有關建築文物與博物館的問題:博物館是否是歷史建築最佳的活化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