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試驗區網訊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培育社區文明「小細胞」,激發城市文明「大活力」,自七星關區開展「五城同創」以來,大新橋街道大橋社區以五支服務隊伍建設掀起了文明城市創建的熱潮。
五支服務隊伍在黨建引領下,拓展社區黨建工作模式,豐富社區服務內容,延伸幹群工作內涵,提升社區文明整體水平,用愛心架起黨員幹部和社區群眾之間的連心橋,為文明城市創建增光添彩。
黨旗紅黨員志願服務先鋒隊將扶貧幫困、創業帶富服務開展到家家戶戶。隊伍以黨員幹部為主體,主要為社區居民提供扶貧幫困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就業資訊、諮詢,帶動群眾發展。
63歲的黃大俊在大橋社區當了20多年的居民小組長,無論事大事小,他一直秉承著為居民辦好事、辦實事的原則,深得社區居民的心。5年前,黃大俊很榮幸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他眼裡,入了黨就有了強大的組織後盾,也提升了他的精神高度。
作為一名黨員,黃大俊肩負的責任是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在社區裡,他就是一個政策的宣傳者,不管是醫療政策、救助政策,還是獎勵政策、就業政策,他每了解到一點新知識,都要及時分享給社區群眾,讓群眾抓住發展致富的好機會。
「是黨給了我們美好生活,如今在文明城市的創建過程中,爭做一個文明使者就是對黨最好的回報。」黃大俊說,文明城市創建以來,他所在的黨旗紅黨員志願服務先鋒隊從當初的兩三人壯大到七八人。通過傳播文明行為,社區群眾的文明程度在不斷提高。
巾幗紅婦女志願服務先鋒隊成為敬老愛幼、家政服務的一道靚麗風景。隊伍以婦女為主體,主要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婦女、孤寡空巢老人等群體志願服務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生活家政服務。
從以前環保崗位上退休的張洪飛在社區居民眼裡既是一個「嚴大姐」,也是一個「好心人」。長期從事衛生保潔的她看到誰家不愛衛生,都要站出來講一講、說一說,從來不怕得罪人。在她的嚴管下,社區環境比起以前有了很大變化,房前屋後、道路廣場變得乾乾淨淨,群眾的文明衛生素質也提升了不少。
同時,她又是一個「好心人」,每個月她都要組織巾幗紅婦女志願服務先鋒隊為社區老人服務,陪老人聊天,為老人家裡打掃衛生,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服務溫暖了社區老人們的心。
映山紅青年志願服務先鋒隊呵護祖國花朵健康成長。隊伍以社區青少年為服務主體,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服務精神,圍繞環境整治、治安防範、思想教育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社區居民熊和芬的家就在區第十五小學附近,每天放學,馬麗和馬倩兩姐妹都要到熊和芬家做完作業才回家。這兩姐妹生在一個單親家庭,父親為了養活一家人外出務工,她們就在爺爺的照管下生活。
熊和芬是個「熱心腸」,在她家裡,這兩姐妹能夠享受家一般的溫暖和照顧。有時候熊和芬還會煮飯給她們吃了再讓她們回家。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熊和芬不僅熱心幫助留守兒童,對於一些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行為,她也會及時制止和教育。有一次,熊和芬發現一個小學生身上帶著300元錢請其他同學吃東西,她便及時告訴其家長。這本是與她不相關的小事,但熊和芬就是喜歡「管一管」。
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在熊和芬的生活中,發揚愛心、正義感和文明行為的事情實在太多,比如在公交車上給老人投幣、讓座,及時制止在河邊欄杆上玩耍的小孩,為社區老人做義工等等。可喜的是,在大橋社區,像熊和芬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組成了一個隊伍,叫映山紅青年志願服務先鋒隊。
夕陽紅老年志願服務先鋒隊讓更多人知曉黨的歷史。隊伍以退休幹部職工為主體,主要用大橋社區豐富的紅色革命先烈的事例為中小學生、社區居民提供黨史教育,教育引導社區居民規範自己的行為,督促社區居民履行居民公約。
「她就是我們社區的一個活動廣告牌。」在大橋社區,人們用「廣告牌」來形容陳長英。愛唱、愛跳、愛說、愛教,50多歲的陳長英活出了30多歲的風採。以前大橋社區沒有資金建健身房,她便約起幾個姊妹湊錢買健身器材來鍛鍊,碰到誰都要傳播健康理念,發動其一起鍛鍊身體。
每年,社區黨員都要到烈士園林去敬獻花圈,每次總少不了陳長英,並且她不是一個人去,而是叫著一幫人去。用微信的,她就用微信通知;不用微信的,她就一個個打電話告知。讓社區群眾不忘黨史,不忘黨恩,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建設美好家園,是陳長英和她的夕陽紅老年志願服務先鋒隊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個陳長英的力量是微小的,但一群「陳長英」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創建文明社區助推文明城市的創建工程中,無數個陳長英發揮夕陽的紅光和餘熱,為文明城市添磚加瓦。
歌聲紅文藝志願服務先鋒隊唱出黨的好聲音。該隊伍以文藝愛好者為主體,教授群眾文體項目,用歌聲和文藝活動傳播黨的惠民政策,豐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群眾文明素養。
「以前唱歌就是單純的唱歌,現在我們會把黨的政策編進歌曲裡唱給群眾聽。」張菊方說,為了鼓勵大家共同加入文明城市創建的行列中,她們常常會給群眾演唱《畢節我的家鄉》之類的歌曲。
創新傳播方式,將歌聲和舞蹈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宣傳載體,張菊方和她的隊友每天就以這種快樂的方式為文明城市創建引入更多力量。「五城同創」貴在「同」字,文明城市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人人爭做文明城市創建的倡導者、行動者,歌聲紅文藝志願服務先鋒隊便唱出了這樣的好聲音,匯聚了這樣的正能量。
大橋社區通過五支服務隊的行動和影響,樹立了模範、標兵和信念,建起友愛、互助、和諧的幸福大橋,在行動上、心靈上讓文明與群眾之間零距離,使社區廣大群眾在思想政治、道德觀念、行為規範上有很大提升,讓社區文明的涓涓細流不斷融入城市文明的滾滾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