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分析 | 大家都在做付費會員,頭條為什麼要開始做免費閱讀?

2020-12-11 36氪

文 | 王瑩

編輯 | 石海威

免費閱讀的生意,如今也被字節跳動盯上了。

字節跳動日前推出了一款免費閱讀App,名為「番茄小說」。1月底上線,在App Sotre上,番茄小說一度衝至App Store免費總榜第9名,並在App Store圖書類中排名前三,同時期內第四名、第五名分別為騰訊旗下的微信讀書、阿里旗下的書旗小說。

字節跳動切入網文市場的邏輯可以從米讀的異軍突起中窺見一二。去年5月趣頭條孵化出獨立App米讀,後者迅速發展成為網文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新興力量。

根據Quest Mobile數據顯示,在去年12月,米讀的MAU已超越書旗小說,成為第三大閱讀平臺。此前,在線閱讀行業的前三名分別是掌閱、QQ閱讀、書旗小說。過去一周裡,另一款主打免費閱讀的App七貓小說則牢牢佔據了App Store免費總榜的第一名。

網際網路的線上流量已愈發稀缺,米讀們所展現出的入口價值顯得更加珍貴。據趣頭條創始人譚思亮介紹,米讀幾乎沒有趣頭條App的導量,靠自增長在近半年時間內獲取了4000萬新增激活用戶,且其成長速度已超越此前的趣頭條。這個流量入口的故事,字節跳動顯然不想錯過。

付費閱讀的天花板

提起付費閱讀,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老牌玩家閱文。從閱文集團的業務來看,其業績增長主要歸功於付費模式。閱文佔據著網文行業近80%的市場份額,它的天花板,基本可以等同於小說付費閱讀的天花板。

財報顯示,閱文的付費用戶增長正在進入瓶頸期:截至2018年12月,閱文自有平臺產品及自營渠道平均月付費用戶由2017年的1.11 千萬人減少至2018年的1.08千萬人,同比下降2.7%;付費比率也由2017年的5.8%下降至5.1%。

這也讓閱文集團做出了讓步,計劃在今年推出免費閱讀產品「飛讀」。除了伴隨著PC端網文成長起來,並且已經形成付費習慣的80後、90後,閱讀市場中還存在著一大塊增量市場。根據CNNIC的《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報告》,2018年網絡視頻的用戶規模是6.1億,網絡文學的用戶規模只有4.3億。為數不少的用戶此前沒有在線閱讀習慣,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正在培養出他們的閱讀習慣。

免費閱讀自有市場。米讀所抓住的目標用戶就是那些對付費較為敏感的群體,更多的是滿足用戶的消遣需求。相對於付費用戶,這部用戶對內容的包容性更高。

此前,閱文CEO吳文輝就表示,免費閱讀市場會改變盜版行業的業態。在吳文輝看來,免費閱讀會吸引此前閱讀盜版文學的部分用戶。而且,對於網文市場來說,免費閱讀是新的流量窗口。通過吸引增量用戶,培養他們的閱讀意識,最終為付費導流,實現轉化。

根據閱文財報顯示,雖然付費用戶增速在放緩,但單位付費用戶平均每月支出仍在上升。由2017年的22.3 元提升至2018年的24.1 元,同比增加8.1%。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即使免費閱讀的發展如火如荼,但是優質付費內容仍舊有人買單。

據36氪了解,米讀在未來也會探索付費模式,類似於愛奇藝等視頻平臺的會員模式,內容仍是免費的,會員可以去廣告。

免費閱讀的軟肋

「現有的免費網站採購的是相對比較低端廉價的內容,這樣才能通過廣告的方式進行盈利」,閱文CEO吳文輝在談及米讀等免費閱讀玩家時如此表示。一位內容創作者也對免費閱讀平臺表達了相似的擔憂,「米讀目前收錄的都是比較舊的文,或者質量不太好的批量授權。」

就目前的免費閱讀App而言,內容還是其最大的軟肋。

首先,內容供給是目前免費閱讀平臺發展的掣肘。一位內容創作者對36氪表示,即便是閱文等頭部平臺,對內容的要求門檻也不是特別高。「閱文最低全勤是六百塊每個月。有很多能通過籤約,但是沒什麼訂閱的人,每個月發表夠12萬字,可以拿到六百塊全勤獎。所以,即使是撲街作者,也不是沒地方去。」

其次,從與創作者的關係來說,目前發布在平臺上的內容大多都是與第三方公司的批量授權,創作者得不到任何分成,一位創作者對36氪表示,「影響了作者收益,質量上肯定就無法保證。」

創作者貓瞳予對36氪表示,她之前的作品都是與網站籤訂獨家授權協議,然後網站將其授權給米讀等第三方平臺,這些內容基本上都是已經完結的。對於其作品在米讀等平臺上通過廣告等模式獲取用戶,公司以什麼形式拿到廣告分成尚處於不透明狀態,對於作者來說,暫未取得任何收益。

此外,從免費閱讀收益來看,靠廣告獲取的收益與訂閱收益相比,數額可能比較懸殊。貓瞳予告訴36氪,「業內的網站公司都不願意拿好書來合作,拿完結書和低質量文進行試水的比較多。」另有一位內容創作者對36氪表示,他們更看重的是閱文、晉江等平臺帶來的其他收益,好的作品可以通過IP授權進行廣播劇、動漫、影視、圖書出版等改編,收益是訂閱收益的數倍。這是目前的免費閱讀所不能提供的。

在線閱讀這門生意,在花了十幾年擺脫盜版的泥沼和免費的陷阱,建立章節付費和打賞作者的商業模式之後,又再次走到了免費和付費的分叉路口上。不同的是,移動端帶來的廣告投放環境變化,疊加對挖掘增量市場的渴求,讓「免費」這個流量抓手又變得前景可期。無論是米讀、番茄還是七貓、連尚閱讀的DAU暴漲,都僅僅只是免費閱讀爭奪用戶的開始。

在通過免費佔據用戶心智之後,這些平臺要做的,還是得提高質量,重新建立一套網文作者的內容金字塔。

相關焦點

  • 要不要做付費會員?我整理了一份自檢清單
    編輯導語:在市面上的很多軟體都有會員的選擇,最常見的就是視頻軟體的會員和購物軟體的會員;有了會員能夠享受到更多的專屬福利,這讓很多人選擇了開通會員;本文作者整理了一份自檢清單,到底要不要做會員?一、怎麼判斷一個產品適不適合做付費會員?
  • 伊對創始人任喆:「找對象」是一個大場景 免費和付費都要做
    但伊對找到了一個簡單的判斷維度,認為付費能 伊對團隊有一定的社交基因,曾創業做過一款旅行社區類的產品。在決定做伊對之前,任喆前後分析了國內外上百款社交產品,想要做一款符合內斂的中國人性格特點的、簡單易用的相親交友軟體。反覆試錯任喆告訴36氪,第一步,伊對做了一個類似探探的左滑右滑的功能,並且不收費。
  • 為什麼阿里、京東、雲集都在布局「付費會員」?
    目前山姆會員商店已在全球建立800多家門店,會員總數達5000萬。亞馬遜於2005年推出的Prime會員計劃如今已成為其穩定的獲利來源及三大業務支柱之一, 以Prime會員收入為主的零售訂閱服務,2016年營收達64億美元,同比增加43.1%。「付費會員」這一概念已經悄然開始在國內開花結果,阿里、京東以及眾多電商巨頭均在探索付費會員。
  • 趣頭條:付費閱讀大趨勢下,米讀吹響免費閱讀號角
    根據中信證券(行情600030,診股)研究部的分析顯示,中性預期下,2022年網絡文學付費市場空間為240億元。  面對如此大的一塊蛋糕,各家公司都想搶佔頭部市場,贏在起跑線。閱文集團在2018年減少了80萬付費用戶,米讀小說等免費閱讀網文平臺快速崛起,此消彼長之間,網文用戶爭奪變得異常激烈。  米讀小說作為趣頭條創新網絡文學產品,一直保持良好增長。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今年3月,米讀日均活躍用戶數達到622萬,在免費小說APP排名中位居第一。
  • 免費閱讀VS付費閱讀!誰是未來的王者?
    在我國就引起了一股風潮,就是我們不斷通過手機來閱讀書籍和信息。由於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相對比較薄弱,在我國網際網路市場上存在兩種獲取信息的方式,一個是付費模式,一個是免費模式。而在閱讀的世界裡,過去人們習慣於免費的模式,我國長期以來獲取很多知識或信息都是免費的,而對付費模式就比較排斥,也不太習慣。
  • 為什麼阿里、京東、雲集都在布局「付費會員」?
    目前山姆會員商店已在全球建立800多家門店,會員總數達5000萬。亞馬遜於2005年推出的Prime會員計劃如今已成為其穩定的獲利來源及三大業務支柱之一, 以Prime會員收入為主的零售訂閱服務,2016年營收達64億美元,同比增加43.1%。「付費會員」這一概念已經悄然開始在國內開花結果,阿里、京東以及眾多電商巨頭均在探索付費會員。
  • 知識付費成大趨勢 今日頭條將推付費專欄
    7月3日消息,近日有頭條的運營者收到了付費專欄的邀請,據了解這項功能還在內測中。不過今日頭條要上線付費閱讀這件事情已經基本成定局。根據媒體曝光消息看來,頭條號作者可以進入「創建專欄」頁面,選擇創建免費或者付費的專欄,並在專欄下的「添加到專欄」處選擇是否付費。在「付費專欄」發布時,作者可以選擇設置「限免推廣」,那讀者就能在信息流中免費閱讀對應的付費章節,「限免推廣」的文章也可以獲得更多的曝光和推薦。
  • 付費會員制:電商付費會員體系分析
    艾瑞諮詢發布的《中國零售業付費會員消費洞察報告》中指出零售業將迎來付費會員時代,做為零售業重要發展方向,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是企業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而付費會員滿足了消費者對價格、品質以及服務的需求,同時付費會員也為企業帶來了高購買力、高忠誠度的客戶和較高的平臺運營效率。
  • 七貓、番茄、米讀等免費閱讀App,如何半年獲千萬級用戶增長?
    在1.0內容付費階段,用戶直接對章節或全本付費,後衍生出可以直接對作者進行打賞,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網文產品皆為此模式;2.0是時間付費階段,部分廠商創新用戶付費對象,用戶開始對時間進行付費,即全場限時免費看,代表性產品是網易蝸牛閱讀;3.0則為廣告付費階段,以「連尚免費讀書」、「米讀小說」、「七貓免費小說」、「追書神器免費版」等為代表,將平臺內容免費開放給用戶
  • 七貓、番茄、米讀等免費閱讀App,如何半年獲千萬級用戶增長?
    在1.0內容付費階段,用戶直接對章節或全本付費,後衍生出可以直接對作者進行打賞,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網文產品皆為此模式;2.0是時間付費階段,部分廠商創新用戶付費對象,用戶開始對時間進行付費,即全場限時免費看,代表性產品是網易蝸牛閱讀;3.0則為廣告付費階段,以「連尚免費讀書」、「米讀小說」、「七貓免費小說」、「追書神器免費版」等為代表,將平臺內容免費開放給用戶
  • 電商付費會員競品分析:蘇寧易購 SUPER 會員的更多可能
    尋找蘇寧易購與其他電商會員的差異點,分析優缺點,發現蘇寧易購SUPER會員可以迭代優化點。1. 市場分析1.1 付費會員制背景當下,內容市場初步完成了付費教育。國際市場的付費會員經濟發展相對成熟,如:亞馬遜Prime會員計劃。
  • 場景分析:電商付費會員全鏈路設計思考
    付費會員對平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消費者來說,會員的身份也能為自身帶來一定的價值體驗。從用戶購買到續費全鏈路來看,付費會員流程劃分為5個節點,文章對各個節點進行了系統分析,並對付費會員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與大家分享。
  • 電商付費會員競品分析:蘇寧易購 SUPER 會員的更多可能
    直接取消會員享受電子書免費閱讀權益,這與阿里巴巴整合資源恰恰相反,但應該與京東關於電子書方面的戰略選擇有關。蘇寧易購的優勢是PP視頻、旗下PP體育以及一些足球服務,其次是蘇寧具有很好的線下資源。但目前看來開發較少,只有清洗保養折扣、SUPER FAMILY的停車券、蘇寧影院等,且營銷推廣效果不佳。
  • 付費閱讀可能是偽命題,鈦媒體另闢蹊徑走了一條「專業付費」之路
    去年在人工智慧風口忙活了一年的百度,今年卻表示在新春內部演講開篇就提出,百度最核心的還是做內容分發。這兩天,百度想要收購內容分發平臺一點資訊的消息也甚囂塵上。眾多媒體都將李彥宏新春演講解讀為懟一下今日頭條的節奏。
  • 付費要錢,免費要命——米讀掀起一場移動閱讀廣告變現之爭
    米讀引發的免費與付費之爭2018年5月,米讀小說悄然上線,延續了趣頭條一貫的悶聲賺大錢的風格,採用了「免費+廣告」的模式,用戶可以免費平臺上的所有文學作品。如今米讀的DAU已超過500萬,成為僅次於掌閱和QQ閱讀的移動閱讀APP。在財報公布後的電話會議上,趣頭條創始人譚思亮特別提及了米讀這一塊新業務,在他看來「米讀有望挑戰傳統網文領域長期以來的付費訂閱模式。」從現實來看,米讀小說確實再次引發了市場關於移動閱讀付費與免費的爭議。
  • 閱文要繼續探索免費模式,為什麼網文平臺頂著罵也要搞免費服務?
    原標題:焦點分析|閱文要繼續探索免費模式,為什麼網文平臺頂著罵也要搞免費服務?經歷了高層換血、「霸王條款」、「55斷更節」、高管新團隊發聲明等風波後,5月13日晚間,在騰訊的財報電話會上,騰訊高管表示,將繼續為閱文探索免費模式。騰訊總裁劉熾平稱,希望「通過免費加上會員訂購的模式」來獲客,為數字內容帶來更多附加值。
  • 從KFC親子卡會員出發,聊聊付費會員設計
    付費會員是指用戶需要付費購買會員身份的一種制度,在這種制度中,根據平臺制定的會員方案,用戶交完會員費後,可以獲取專屬權益。付費會員在各個行業領域都在快速發展,而且衍生出了多種付費類型。為什麼會付費會員發展如此迅速?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設計關鍵?文章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了分析,與大家分享。
  • 知識付費浪潮下,喜馬拉雅是如何做增長的?
    從一開始大行其道的「免費模式」(先匯聚海量流量,再將流量變現)到近兩年開始風靡的「知識付費」「粉絲經濟」等;Referral(用戶推薦):我和公司產品同學開玩笑說,有沒有「好友推薦」功能是檢驗產品增長執行的關鍵指標,相信用慣滴滴、美團等 APP 的人,對於「邀請好友,雙方都可以得到 XX 獎勵」不能再熟悉了。
  • 怎樣做付費會員制?
    到第二季度末,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005億,訂閱會員規模同比增長50%,訂閱會員中98.9%為付費會員。VIP會員制正在成為網際網路平臺的主要增長抓手。一、為什麼要做會員制在用戶增長紅利不再爆發式增長的今天,通過內生廣告發掘存量市場,通過內容電商開發增量市場,以及通過會員制來保障持續增長,已經是網際網路平臺2019年的必需戰略。
  • 怎麼用頭條號變現?這些作者已經通過頭條付費專欄,收入百萬了!
    那麼如何利用頭條這個平臺,抓住內容變現的紅利期呢?這份攻略手把手帶你從零開始玩專欄,結合爆款案例分析,幫你賺取流量與收入!一、如何開通頭條付費專欄?頭條付費專欄的申請條件是要求帳號已開通圖文/視頻原創,且沒有違規記錄。滿足這兩個條件,你就可以在「個人中心-我的權益-帳號權限」看到申請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