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有市民反映,「黑虎泉虎頭那裡不讓打水了!怎麼回事呢?」
對此,天下第一泉風景區作出回應。
端午節之後,他們做出了一個調整
就是不鼓勵市民、 遊客直接從黑虎泉「虎頭」位置打水,特別是拿鐵桶等金屬材質的容器打水,同時呼籲大家去附近取水點打水。
詳情請戳視頻↓
之所以這樣做,他們主要從兩方面考慮。
一、現在外地遊客不斷增多,包括黑虎泉在內的環城公園區域常常人流如織。「虎頭」這部分是核心景點,這段道路狹窄 ,頻繁打水後導致路面溼滑,給市民遊客帶來不便,同時也不利於遊客的拍照、 取景等。
二、黑虎泉這裡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持金屬材質類的水桶等,不斷碰撞「虎頭」,易導致「虎頭」受損。
新時報記者 黃中明攝
相關負責人表示,「虎頭」附近設置了專門的取水點、直飲水點。
比如,黑虎泉「虎頭」往東,也就三四米遠的地方就是取水點;
往西,虎泉閣西側也有取水點,都是黑虎泉的水,都很方便的。
在黑虎泉泉池附近,記者看到了有保安人員正在對想在三隻「虎頭」取水的市民進行勸阻。保安李先生告訴記者,從他早上7點上班到下午2點左右,他已經勸阻了十多位想從「虎頭」取水的市民,大部分市民對於景區的勸阻表示支持,移步到景區專門取水處取水。
新時報記者 黃中明攝
12日下午,記者聯繫了市考古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早在2013年,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趵突泉、黑虎泉泉群及園林建築皆被列入。「虎頭」,對於黑虎泉泉池是有標誌意義的,是文物本體的重要構成,在使用、利用時要避免損壞、破壞。
同時,他也建議在「虎頭」附近可以設置一些宣傳提醒標識,讓更多人意識到「虎頭」的價值,自覺地去保護它。
其實,這些年,黑虎泉「虎頭」引來的爭議還真不少。比如,出水口是「虎頭」、獸頭還是「霸下」?到底是一個虎頭還是三個虎頭?
根據濟南文化學者雍堅的研究結果,以及「指動歷史」相關文章分析,記者做了簡單整理。
首先,在名稱方面,此前有專家認為,黑虎泉出水口的三個石雕是虎頭,是因為黑虎泉泉源出自懸崖下一深邃的天然洞穴中,洞內寒氣襲人,內有巨石,猶如黑虎伏臥。泉水湍擊巖石,鳴響震天。半夜裡朔風吹入石隙裂縫,酷似虎嘯迴蕩 ,故此得名「黑虎泉」。也有專家認為是「龍生九子」之一——「霸下」,又寫 作(蟲八)(蟲夏)或「蚣蝮」。
但雍堅認為,黑虎泉之名最遲在金代就已經出現,而「龍生九子」之說,到了明代才出現。而且他在民國黑虎泉照片上找到了證據,虎頭上是分明有個「王」字的。
其次,在數量方面,清末作家劉鶚在《老殘遊記》中記述的黑虎泉,確實只有 一個虎頭。據後人通過雕刻紋路和手法推測,唯一的老虎頭應是居中的那個。直到1931年,黑虎泉的虎頭由一變成三。當年的8月3日,市政部門對黑虎泉進行治理開挖,歷時63天結束,泉池擴建,池底深挖為1.2米,「四周砌石壁和短牆,北 牆留出水口,南牆增加噴水石雕龍頭兩個」。
據查,濟南於1836年、1904年曾對黑虎泉修整過。劉鶚所記的是1836年修整後的模樣。1904年的修整中,噴水口確實增加到三個,但虎頭仍只有中間一個。直到1931年修整時,把東、西兩側改為虎頭噴水口,這一點《濟南市志》有記載。
▌來源:新時報記者王亞妹 海報新聞 視頻剪輯:劉曉東
▌編輯:薛冬 校對:高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