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慈山寺:一座讓李嘉誠捐15億港幣的寺廟

2021-02-19 佛經演義

慈山寺位於新界大埔汀角及船灣附近的洞梓,佔地4.7公頃,建築樓面面積接近5000平方米,最多可以容納逾2000名善信,由香港正覺蓮社發展,並獲得李嘉誠15億港元投資。寺內豎立著全球第二高的戶外觀音像。與其他多數寺廟不同的是,慈山寺內參拜觀音時不準燒香,以「供水」取代。

寺方有必要限制入寺人數,不接待旅行團,目的要保持番寺廟清幽,另外面對附近居民,如果太多人流,會對附近居民有影響。慈山寺於2015年4月15日起開放予公眾善信,但每天限額400人,接受網上和電話預約。預約入寺要選定時段,分八個時段分散人流,參觀者可參加抄經、供水和行禪等活動。

慈山寺網上個人預約

以下是航拍全寺視頻:

【緣起】

Initiation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雜阿含經》卷十

慈山寺乃秉承釋迦牟尼佛的教化而興辦的一所漢傳佛教寺院。我們相信眾生皆有佛性,能通過聞思修,培養正知正見,斷除煩惱,成就福慧,從而得到真正的安樂。我們會依觀世音菩薩慈悲濟世的精神,弘揚正信佛法,普利有情。慈山寺致力開啟慈悲智慧之門,透過舉辦弘法修持,以及文化教育等活動,淨化大眾心靈,力求以圓融之佛法,契理契機,服務社會,共建人間淨土。

慈山寺由李嘉誠先生發心興建,捐助全部建設資金及日常行政經費,至今李嘉誠基金會總支持款額逾26億港元。護持正法,利益大眾。

【建築理念】

Architectural Concept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共成佛道

《妙法蓮華經》

延續傳承,推陳出新。借鑒唐風,融匯古今。

慈山寺建築設計理念力求延續中國佛寺建築傳統,借鑒盛唐建築之風格,並謹慎結合現代科技與創意,設計兼具傳統特色與現代功能之弘法道場。自然為師,中軸佈局。迴廊婉轉,曲徑通幽。

慈山寺建築依自然環境佈局,山門、彌勒殿、大雄寶殿均座落於主中軸線上,具傳統寺廟均衡對稱之美。東區以戶外觀音立像為核心,兩側栽十八棵古羅漢松,至觀音殿形成自然輔軸線,體現因地制宜之智慧,殿堂間以開放式迴廊相連,既保持內庭園之寧靜,亦令四方美景收於眼底。

飛簷如翬,氣勢恢宏。觀音俯瞰,清淨莊嚴。

大雄寶殿之制式比例參考現存五臺山之唐代寺廟建築佛光寺設計。石築階基、木造柱牆。灰瓦屋頂,高十八米;飛簷寬五米七,其四角微揚,充份展現古詩中「如翬斯飛」之意境。

大殿主結構建造亦推陳出新,以混凝土配合鋼材,堅實有力。殿內支柱由傳統之十二支減至八支,以非洲紫檀包裹,兼具空間感與親切感。

七十米高素白觀音聖像立於六米高圓形平臺之上,以超過六百噸錫青銅鑄造,雙目俯視,寓意觀世間眾生疾苦。法相慈悲,清淨莊嚴。

線條流暢,風格沉實。大方和諧,返樸歸真。

慈山寺整體建築設計力求以簡潔流暢之線條體現寺廟殿堂之沉實穩健。移除飾性鬥拱,令內堂空間雄偉,落落大方。於殿堂簷下配以高窗,自然光照,體現環保之理念。整體設計和諧莊嚴,與四周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返樸歸真。  

     

 【主佛殿區】

Main Buddha Hall Precinct

菩薩住於極喜地時 極多歡喜

多淨信 多愛樂 多適悅 多忻慶 多踴躍

多勇悍 多無鬥諍 多無惱害 多無瞋恨

《佛說十地經》卷一

慈山寺中區沿主軸線依次為山門、彌勒殿及大雄寶殿,層層進深。

彌勒殿兩側為鐘鼓樓,鐘樓下層為地藏殿。西側廻廊,又套一院,內置藏經閣。

 

【觀音聖像區】

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 則能成就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

若無眾生 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

普門

風吹一點雲 散漫為春雨

灑予松柏林 青蔥枝可取

宋.契嵩《古意》

普門即觀音殿,為慈山寺第二大殿,位於大雄寶殿東側,面闊五間,脊高十四米。殿內正中供奉如意輪觀音。殿堂兩側墻壁上分別刻有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及觀音菩薩的十願六向,表述兩位大菩薩為救拔眾生所發的宏深大願。

經中記載,觀音菩薩居於補怛洛伽山,普門殿前的圓形池便依此命名為洛伽池。洛伽池直徑八米,圓型,池壁高約半米。池中分內外兩池,作同心圓狀,池水由內池湧出,向外池流動。經外池溝槽匯入地下,再經內池中心湧出,如此循環不已,池內活水生生不息。內外池獨具匠心之設計令水與池邊相平,遠望如鏡,象徵智慧之觀照 。

洛伽池四周地面,以石材鋪裝為同心圓,共十一圈,池水流動之時,地面的同心圓化為漣漪,充滿禪意之美。


觀音聖像

素白觀音聖像由青銅合金鑄造,高七十米(包括三層青銅蓮臺),下設六米高麻石基座, 總高七十六米,聖像外噴塗白色氟碳自淨漆。

其造型追模宋式,法相慈悲莊嚴,頭頂髮髻中現阿彌陀佛像,寓意無量法力庇佑眾生。其右手持智慧寶珠——摩尼珠,左手持淨瓶, 施灑淨水,清涼世界。法身佩戴瓔珞,衣帶當風,典雅飄逸。觀音頭部微微低垂,俯瞰眾生,以慈悲與智慧廣度一切有情。

由普門至觀音聖像,有一條筆直的大道名慈悲道,兩側種十八棵古羅漢松。在慈悲道中間,觀音聖像正前方設有一個青銅制水盂, 名「千處應」,為參學者供水之用。

觀音造像

觀音菩薩在印度的造像始於貴霜王朝(Kusana),在這個時期,觀音菩薩的造像常被刻畫成「蓮華手觀音」(Padmapani,手持蓮花者),有時獨立出現,有時與彌勒菩薩一起侍立於釋迦牟尼佛像之左右,是慈悲的象徵。

觀音在印度時期的造相為男相,傳入中國後,直至唐朝末期(618-907),其造像皆現男相。至宋代(960-1279)初期,觀音像開始現女相,如公元十世紀出現的水月觀音像,是真正具有中國本土特徵的觀音形像,此後的觀音造像皆現女相。觀音從男性到女性的性別轉變,是觀音在中國本土化的進一步發展。    

點擊閱讀原文,看更多視頻。

相關焦點

  • 李嘉誠15億捐建的香港慈山寺風景
    由香港首富李嘉誠捐款15億港元興建的慈山寺將於下月中全面開放。
  • 香港最不差錢的寺廟,投入20億港幣修建,限制參觀人數
    特別是在國內這幾年很多著名寺廟門票都是非常的昂貴,導致很多人對寺廟的印象都不太好,給遊客留下進去就要掏空錢包的壞印象。但是在香港地區有一座非常任性的寺廟,也被香港市民戲稱「最不差錢的寺廟」。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大埔普門88號這個地方就坐落著香港最不差錢的寺廟《慈山寺》整座寺廟背靠大山,面朝大海,不準燒香,而且每天還要限定參觀人數。這個寺廟是有香港首富李嘉誠發心興建的,截止時間到2016年的時候慈山寺就已經累計獲得李嘉誠基金累計捐款20億港幣。慈山寺是一座典型的漢傳佛教寺院,信奉的是「釋迦摩尼」的教化。
  • 香港慈山寺,每天只許400人參拜,且不許燒香,獲李嘉誠15億捐款
    佛教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我國的信徒很多,因此與其有關的寺廟也是非常的多,幾乎每個地方可以找到一兩座與其相關的廟宇。但是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一些有名的寺廟也是越來越商業化。變相的香火錢等等,總讓人覺得寺廟變了些味道。
  • 李嘉誠投資15億修建慈山寺,參拜觀音不準燒香,每天限額參觀
    李嘉誠投資15億修建慈山寺,參拜觀音不準燒香,每天限額參觀近些年來各地的旅遊業都發展的比較迅速,很多景點都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在這諸多景點中,很多人都喜歡去一些寺廟,感受佛教的文化,也為自己或者身邊的親人祈福。
  • 李嘉誠15億捐建寺廟慈山寺今日開放 預約系統兩分鐘即宣告爆滿
    2015年4月15日訊,南都訊 記者康殷 由李嘉誠名下基金會捐資逾15億港元興建,位於新界大埔區洞梓、建有全球第二高觀音像青銅觀音像的慈山寺,今日將正式向已經預約的公眾開放參觀。 慈山寺4月15日全面向公眾開放,寺內每日都會有供水、抄經、行禪、導賞等,慈山寺會不定期舉辦社區佛法講座。為平衡參學質量、訪客安全、交通配套等,慈山寺將實行預約機制。公眾人士現可在慈山寺網站預約最早於4月15日到慈山寺參學。個人預約以先到先得為原則,每天限額為400人。預約者每次最多可預約6人到寺參學,包括預約者本人。寺中不設齋菜,但有提供茶水免費招待。
  • 香港慈山寺舉行開光典禮 李嘉誠累捐30億港元
    來源:中國新聞社由長江集團創辦人李嘉誠捐款興建的香港慈山寺27日舉行慶祝開光典禮暨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啟用儀式。去年退休後全心投入慈善基金會工作的李嘉誠至今已累計為慈山寺捐款30億港元。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王志民以及李嘉誠等出席主禮開光典禮。林鄭月娥致辭時說,慈山寺四周環山抱水,景色怡人,相信終日營營役役的都市人來到這片優美寧靜的佛門聖地,都能放鬆心情,重整思緒。而博物館將讓香港市民和遊客在享受寧靜空間的同時一覽佛教藝術之美。
  • 李嘉誠斥資15億港元建慈山寺 拜觀音時不準燒香
    中國網4月1日訊 外媒稱,香港首富李嘉誠斥資15億港元捐造的慈山寺,根據寺方秘書長倪啟端表示,訂於4月15日起開放予公眾善信,但每天限額400人,並已接受網上和電話預約。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3月30日報導,有別於其他多數寺廟,慈山寺內參拜觀音時不準燒香,以「供水」取代;寺內而且還建有一個盛傳是李嘉誠專用的防彈私人禪修室。
  • 香港慈山寺開放參觀 香港慈山寺的看點有哪些?
    由李嘉誠斥資15億港幣捐贈的寺廟——慈山寺,首度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即日起,慈山寺正式向已經預約的公眾開放參觀,以先到先得為原則,每天限額為400人  日前,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的慈山寺正式向已經預約的公眾開放參觀。
  • 香港慈山寺攻略-淺談
    在香港大埔依山傍海的世外桃源 有一處神秘的觀音寺 對公眾免費開放 但需要提前一個月預約才可能搶到名額 這座李嘉誠捐資15億港幣 歷時十年修建成的慈山寺
  • 王健林花10億建塔被批,李嘉誠花15億建廟,為何能被香港人誇
    前幾日,首富王健林2013年承諾捐出10億去重修的南京琉璃塔已經出具規模。按理來說,王健林捐10個億做善事應當被褒獎,但近期卻連續出現一些批評王健林的聲音。因為在人們認為,是王健林將原本那古色古香的琉璃塔,變成了如今只是一座被鋼材和玻璃所包裹著的現代觀光塔,琉璃塔原本的韻味已經完全不見。
  • 遊覽李嘉誠捐建的香港慈山寺 程鶴麟
    程老漢排隊期間,看到有高級私家車駛進山門,顯然是享有特權的VIP。在寺方招待客人的大齋堂的垂直電梯前,程老漢看到一條通往地下停車場的緩坡,顯示VIP的車輛可以直達電梯口。媒體報導說,慈山寺設有豪華防彈禪修室,有說是該寺捐款人李嘉誠的私人空間,也有說並非專供某人,而是提供給來訪的特殊客人,比如大長老、僧王等。該寺秘書長倪啟瑞說,防彈客房共5間,是參考了其他一些大型寺廟的配置。
  • 李嘉誠15億捐建寺廟開放 建有76米高青銅觀音像(圖)
    大雄寶殿內的佛教造像(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原標題:李嘉誠15億捐建的寺廟長啥樣 慈山寺今起開放,建有全球第二高觀音像青銅觀音像,預約已爆滿> 南都訊記者康殷由李嘉誠名下基金會捐資逾15億港元興建,位於新界大埔區洞梓、建有全球第二高觀音像青銅觀音像的慈山寺,今日將正式向已經預約的公眾開放參觀。
  • 高人揭露李嘉誠捐建慈山寺的真實意圖,好大的一個局!
    前不久,香港慈山寺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典禮,一時名流雲集,成為一大熱點事件,慈山寺也再次引起公眾注意。
  • 香港首間佛教藝術博物館啟用 李嘉誠累計捐資30億港幣
    【解說】3月27日,香港慈山寺舉行開光典禮及佛教藝術博物館啟用儀式。慈善寺佛教藝術博物館,是香港唯一一間以佛教藝術為展覽主題的博物館及學術研究基地。慈山寺及博物館內藏品均由香港李嘉誠基金會捐建,已累計捐資達30億港幣。  【解說】慈善寺位於香港新界,於2015年開放至今,已接待參學人士近百萬人次。
  • 李嘉誠主持慈山寺開光禮:「佛教哲理為我導航」……慈山寺到底有多美?
    由李嘉誠捐資15億元興建,位於大埔慈山寺觀音像下的佛教藝術博物館於3
  • 李嘉誠亮相香港慈山寺開光典禮,累計捐資30億港元丨稜鏡
    騰訊《稜鏡》作者 耿荷3月27日,香港慈山寺舉行開光典禮,同日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也正式啟用,今年5月1日起將向觀眾免費開放。李嘉誠在慈山寺開光典禮上表示,感謝許多不同信念的人對慈山寺盡心盡力的支持,他們斐然專業精神的內涵和八正道中——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與香港精神的傳承相應,這也是香港精神的中流砥柱。「再次感謝大家,我一生最重要的決定是成立基金會,有緣能盡心之所懷服務社會,能把收藏存展在寺,能和每一位有心人一起弘揚佛法,對這福份感刻至深。
  • 李嘉誠投資15億建的寺廟,不收門票齋飯免費,真正的「佛教淨土」
    李嘉誠投資15億建的寺廟,不收門票齋飯免費,真正的「佛教淨土」現在許多驢友們不僅喜歡去到著名的旅遊景點遊玩
  • 李嘉誠17億港元捐建的慈山寺對預約公眾開放
    李嘉誠17億港元捐建的慈山寺對預約公眾開放 (1/6) "← →"翻頁
  • 香港的世界第二大觀音像,李嘉誠投資15億建造,不收門票
    佛教在我國流傳甚廣,歷史也很長,東漢時期就傳入我國,作為佛教的一大象徵,中國大地上的寺廟很多,名氣大的也不少,比如說河南的少林寺、杭州靈隱寺、蘇州寒山寺還有開封的大相國寺等等,這些寺廟如今也成了熱門的旅遊景點,有的寺廟是免費的,但有的寺廟你進去得買門票。
  • 臺媒:李嘉誠投資慈山寺開放 未來3個月預約爆滿
    參考消息網4月15日報導臺媒稱,香港首富李嘉誠名下基金會捐資逾15億港元(約合12億人民幣)興建的慈山寺15日正式開放。每天有400個參觀名額,未來3個月都已預約爆滿。  據臺灣「中央社」15日報導,按照寺方規定,參觀者衣著要莊重,不可以穿無袖上衣、迷你裙和熱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