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統一戰線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人才集聚、智力密集、聯繫廣泛優勢,全力助力全域旅遊,助力旅遊產業從無到有實現爆發式增長,短短二年,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2個、省4A級鄉村旅遊點2個、省3A級鄉村旅遊點1個,建成一批星級酒店、精品民宿,舉辦旅遊文化節、江西省青少年攀巖賽等一系列活動,彰顯出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法寶作用。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一是降低旅遊企業成本。嚴格兌現省、市、縣各項降成本及惠企政策,全面梳理旅遊企業政策落實情況,特別是落實稅收優惠、降低涉企收費等政策。二是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堅持把旅遊企業當「客人」,採取「一個企業、一個掛點縣領導、一個幫扶部門、一個幫扶方案」的幫扶機制,深入推進縣領導與企業家聯繫交友制度,全力做好旅遊企業服務工作。三是建立健全旅遊發展機制。建立健全規範接待、考核督辦和信息通報等機制,積極推進旅遊接待市場化、規範化運作,從嚴打擊「天價菜」、「捆綁服務」等破壞旅遊業發展現象,全面提升服務接待水平。四是加快法制化營商環境建設。充分發揮非公經濟領導小組作用,統戰部、工商聯及文廣新旅局等部門積極做好涉旅非公企業權益保障工作,充分保障旅遊業非公企業家權益。
培育旅遊業做強做大。一是做足政策保障。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全南縣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出臺《全南縣發展全域旅遊行動方案》、《關於把現代旅遊業打造成首位產業的意見》等系列政策。設立5000萬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全面推進發展全域旅遊。二是推進項目建設。堅持項目為王,積極承接、引進、聯通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項目,推動全域旅遊加速發展。近年來,全縣引進旅遊項目總投資242.55億元,項目的引進建設助推全南旅遊站上新的制高點。三是做大旅遊企業。堅持招大引強和培育本土旅遊企業相結合,引進更多大灣區體量大、帶動性強的重大旅遊項目,支持本地旅遊企業發展壯大,籌建旅行社協會,推動旅行社靠大聯強,不斷提升接待水平和服務能力。
充分發揮好縣新聯會平臺作用,全面融入全域旅遊發展,深入挖掘網絡人士影響力,為宣傳發展注入「新」活力。一是做好縣內網絡代表人士工作,積極引導其投身全域旅遊建設的發展浪潮中去,積極宣傳全南旅遊。二是做好縣外網絡代表人士工作。吸引、引導縣外正面積極、有影響力的網絡及新媒體代表人士來全南旅遊體驗、座談交流。開展「遇見絕美全南」抖音話題活動,僅2個月曝光量超1000萬,「絕美全南更勝畫」微博話題曝光量超5000萬。三是建立常態聯繫交友機制。通過縣內、縣外網絡代表人士交流互訪學習,積極探索助力旅遊發展的經驗做法,在「注意力經濟」浪潮中匯聚「全南流量」。「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網絡名人看贛州」主題活動在全南舉行,30餘名網絡名人參加學習培訓交流座談會。四是發揮對接聯繫粵港澳大灣區優勢。邀請航冠國旅、老年文化協會等組成的廣東旅遊考察團到全南考察全域,進一步引領遊客及會員到全南旅遊。五是融入全域旅遊發展要素配套。成立了全南餐飲協會,推廣「醉美」全南宴,在雅溪古村、天龍山景區創辦食府、飯店,融入民宿群等等,融入打造具有地域標誌性的特色美食。
堅持率先垂範,親力親為。縣委統戰部主要領導帶領統戰幹部、統戰對象共同服務於全域旅遊,牽頭走訪旅遊上市公司、龍頭企業,主動積極與企業保持聯繫,熱情周到提供服務,僅僅3個月時間就促成投資超100億的鼎龍•十裡桃江項目籤約落戶。二是加強宣傳推介。積極組織外埠商會、旅遊企業、非公經濟人士等參加國家、省、市組織的旅交會、推介會等重大促銷活動,並積極參加江西全南(廣州)全域旅遊宣傳營銷暨文旅招商推介會;加強與南昌、廣州等地旅行社的合作,開展目標市場營銷,啟動萬名粵港澳大灣區遊客暢遊全南活動。三是開展商會招商、以商招商。利用好東莞、深圳等外埠商會,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優質旅遊開發、運營企業來全南開發、運營旅遊項目,做大做強全南旅遊品牌。發揮商會間聯繫作用及影響力,面向大灣區其他商會及會員積極推介全南旅遊,尤其是向大灣區旅行社企業做好重點宣傳。四是充分發揮對接聯繫優勢。召開大灣區百家旅行社走進全南暨「絕美全南更勝畫」旅遊推介會,引導大灣區旅行社宣傳推介全南,實現雙贏。
充分發揮黨外人才密集、智力薈萃優勢。一是為全域旅遊建言獻策。開展旅遊發展專題調研活動,引導黨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執委等統戰對象為全域旅遊建良言、獻良策。二是定期召開黨外代表人士座談會。召開黨外代表人士情況通報會、徵求意見會,就全南發展和全域旅遊問題做專題研討,聽取意見及建議。三是培養旅遊優秀人才。積極與江西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合作,加強策劃營銷、商品研發、導遊等旅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利用好周邊縣市導遊資源、培養好本縣專兼職導遊和旅遊開發、經營人才。四是服務和參與旅遊項目建設、景區景點管理。廣大黨外幹部積極參與及鼎龍十裡桃江、雅溪古村等現代服務業攻堅戰重點項目,參與或協助景區景點運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