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也是送心意或者某種寄託,幾乎是所有人都會有的一種經歷。而針對爸媽送禮,寄託著給爸媽帶來溫暖、舒適和健康,那麼送什麼比較切合我們的這種心意呢?以前送禮,人們通常會想到金銀首飾、名煙名酒、名優特產、珍貴藥材或者保健食品等。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每種禮品的特點吧。
首先是金銀首飾,屬於一種貴重物品,戴在身上會帶來一種美感或者心裡產生自豪感,而父母親這一代的人,絕大部分是從艱苦的年代走過來的,習慣了平淡樸素的生活,他們身邊一般也是勤儉節約的人,所以跟爸媽說要送金銀首飾給他們,他們一般是不會同意的,說讓我們留著錢自己用。即使我們買了事先不告訴他們,送到他們手裡的時候,他們最多試一下,戴一段時間就收起來了,因為他們不希望身邊的人用羨慕的眼光來看他們,覺得不自在。
其次是名煙名酒,現在送的已經不多了,首先是送煙不利於健康,名酒不一定合口味,以前送名煙名酒,是想讓老爸體驗一下好貨或者新的口感。對於煙,還是希望早戒點好,對於酒,老人家有自己的口味,不合口味就覺得浪費。第三是名優特產,這個還是可以有的,讓爸媽嘗一下別的地方的產品。爸媽習慣了本地的東西,也想看看其他地區有什麼好貨,嘗嘗鮮。
最後是珍貴藥材或者保健食品。人奮鬥了幾十年,或多或少身體會有些小毛病,而我們都會希望爸爸媽媽身體健康安享晚年,這也是送這些禮品所寄託的心意。可是對爸媽身體一般不會有實際的好效果,因為適當運動、按時作息、飲食平衡、心平氣和等方面與身體健康關係更大,單靠藥材或者保健食品沒有多大作用,而且沒人平時會經常食用這些東西。
那到底送什麼比較切合心意呢?首先我們不是為了送禮而送禮,我們可以回想爸媽在我們小時候為我們付出些什麼,遊子吟寫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小時候在家,爸媽會照顧好我們,外出時,爸媽希望我們在外能自己照顧好自己。現在爸媽年紀漸漸大了,甚至行動不那麼方便了,我們當然也是希望爸媽能照顧好他們自己,或者寄託某些東西,來讓他們過得好。現在冬天到了,我們希望爸媽能保暖好,那麼就可以送一些保暖、舒適又耐用的衣服,比如羽絨服。一般爸媽都比較節儉,對於衣服,也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不捨得換新的更好更舒適的衣服,而我們送是比較合適的。對於被子,爸媽可能依然在用比較硬的、沉悶的棉被,可能用了幾年都結團也不捨得換,那麼我們就可以送一床暖和不悶熱、輕柔不壓身的蠶絲被,讓爸媽每天晚上都能享受到舒適的睡眠,而且用十幾年沒問題。這樣暖和、舒適又耐用的被子,爸媽肯定會喜歡。而睡眠好了,也自然有精神,基於健康。

綜上所述,過年的時候也正是冬天很冷的時候,送好的衣服和蠶絲被給爸媽,是非常切合心意也是非常合適的,也是提倡的送禮送溫暖,送禮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