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李詠生教授團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了鐵死亡與脂代謝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而這種相互作用廣泛調控著腫瘤的發生、發展、轉移、治療抵抗以及腫瘤免疫,為抗癌治療提供了潛在的策略。文章還列舉了目前圍繞該領域開展的抗腫瘤治療的臨床及臨床前研究。
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 Therapy》(IF=13.5),題目為「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erroptosis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cancer」。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0-00216-5)
李詠生教授是美國哈佛醫學院歸國學者,國家中組部海外高層次人才,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代謝專委會免疫代謝學組組長,在脂代謝與腫瘤免疫領域有很深的造詣。
李詠生介紹,鐵死亡是一種新型的細胞死亡方式,在二價鐵或脂氧合酶的作用下,催化細胞膜上高表達的不飽和脂肪酸,發生脂質過氧化,從而誘導細胞死亡。既往研究表明,鐵死亡過程的脂代謝發生改變,且這種改變會影響鐵死亡進程與細胞命運。
「毫無疑問,靶向鐵死亡與脂代謝的相互作用通路必將為治療腫瘤提供嶄新的策略,而且鑑於鐵死亡和脂代謝在腫瘤免疫中亦具有重要調控作用,聯合誘導鐵死亡和阻斷腫瘤免疫逃逸有望在臨床抗腫瘤治療中發揮改善療效作用。」李詠生認為,這篇綜述為從事鐵死亡和脂代謝相關研究的科研人員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參考,並為抗腫瘤的臨床研究指示了新的方向。
李詠生表示,目前介導鐵死亡的確切機制仍有待探索,未來研究將需要進一步發現鐵死亡的特異性標誌物,鐵死亡過程中的脂質過氧化物的來源赫爾作用,以及鐵死亡與脂代謝的確切作用通路和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