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議員:蔡當局每天搞"文革" 激起族群對立與仇恨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36日訊:據中評社報導,針對民進黨開始擴散「去蔣化」意識,中國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汪志冰接受中評社訪問說,大陸每天在搞經濟,但蔡當局每天都在搞「文革」。蔡英文操弄二二八事件,在臺灣激起族群的對立與仇恨,看來是沒完沒了。 

據報導,汪志冰,美國東密西根大學文學碩士,連任四屆臺北市議員、曾國大代表、總工會秘書長、「經濟部」航天工業發展推動小組項目經理、「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專員、日本亞太經貿研究中心研究員。 

汪志冰表示,蔡英文在二二八事件70周年紀念儀式上說,「希望往後能讓228成為臺灣最團結的一天」。但在臺灣操弄族群議題的,就是民進黨。228距今70年了,該賠償的,也都賠償了。陳水扁「執政」時幾乎已完成相關調查。 

汪志冰對中評社說,現在從當局到地方,都是民進黨在主政。228的傷痕本來已經逐漸撫平,但蔡英文當局推動「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立法,以及綠營人士一系列拆除蔣介石銅像動作,又是把臺灣人民給推入228的傷痛。蔡英文「執政」後,每一年的228日將成為民進黨操弄族群對立的舞臺。 

汪志冰強調,關於228事件,最不想揭露真相的反而是民進黨,因為這樣才能在選舉時,把228事件當成提款機。「萬事莫若經濟急!」蔡英文「執政不到一年,沒有把臺灣經濟給搞好,反而是挑起族群的對立與意識形態的對立。蔡英文就是要掩飾無能。但是「意識形態,可以當飯吃嗎?」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蔣介石銅像再遭砍 國民黨:蔡當局製造仇恨 遲早還
    中國臺灣網4月22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陽明山花鐘公園旁的蔣中正銅像,今天(22日)被發現遭砍頭並漆上「228元兇」等字眼。警方表示,現場遺留小鋸子,斷頭不翼而飛,目前正調閱監視器畫面,釐清嫌犯身分。
  • 港媒:民進黨黔驢技窮,只能操弄臺灣族群對立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相關中評社10月18日報導,臺灣「九合一」選戰到了倒數階段,一些縣市選情吃緊,綠營又操起了打選戰的「神器」,操弄「統獨牌」,搞族群對立,製造仇恨,以掩蓋施政缺失,騙取選票。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現在的民進黨當局,操弄族群意識,製造對立,是一脈相傳的拿手好戲。 外界好奇的是,族群議題操弄了二十幾年,還有效嗎?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認為,選舉一到,民進黨又要消費臺灣了;一個只把臺灣掛在嘴上消費的政黨,同一套路做久了只會讓人看破手腳,而名不正言不順的遊行,更是令人啼笑皆非。
  • 從沈富雄的尷尬看臺灣社會的族群對立
    中新網6月19日電(陳正煒)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由於「總統」當選的合法性備受質疑,臺灣社會陷入政治的混亂之中,此時民進黨大佬「立委」沈富雄,挺身而出,提出「愛臺灣」的四項認知,呼籲黨內停止在選舉時操弄族群議題,以此消弭選後族群對立的仇恨。從這「四項認知」中可以看出民進黨過度操弄族群議題,已使臺灣社會的族群矛盾日益尖銳,有愈發不可收拾之勢。
  • 「綠委」提中正堂變菜市場被諷:仇恨是蔡當局最可怕的春藥
    臺媒2月21日消息,爭取民進黨臺北市長提名的「立委」姚文智,19日赴日本談及「臺北市長」的願景,提出應該將中正紀念堂儘快移除,變成菜市場,還稱這絕對會讓全世界的人認為臺灣人很幽默。臺灣作家王豐批:「仇恨,是蔡當局最可怕的春藥。仇恨,更可能讓蔡當局失去2020」。
  • 洪素珠辱罵老榮民,臺灣族群仇恨嚴重
    洪素珠的行徑不足為奇,因為她是「臺灣民政府」成員,「臺灣民政府」在臺灣存在了很久,公開宣揚臺灣是日本的屬地,主張恢復日本殖民臺灣時期的地方建制,臺北州、臺中州、高雄州……,成員自稱是日本人。約大半年前,「臺灣民政府」在臺北市舉辦了一場遊行,穿著整齊黑色制服的男女,奏樂列隊行軍,分成臺北州、高雄州等區隊,進退有序,隊形變化整齊,一路舉起牌子,高呼口號,提出回歸日本祖國的訴求。
  • 前臺北議員承認「斬首」日本人銅像 親日分子痛批「不是英雄」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位於臺南烏山頭水庫、有86年歷史的日籍土木工程師八田與一的銅像遭「斬首」,被認為是蔣介石銅像遭斷頭後激起的報復行動。《旺報》17日的評論說,臺灣社會現在已經撕裂到勢不兩立的地步,兩種意向性「斬首」行為都不可取,但背後反映的史觀及認知衝突值得臺灣社會及當權者反省。
  • 臺灣沒有族群對立的本錢
    拜郭冠英事件之賜,「行政院」責成「內政部」草擬族群平等法,經「行政院」通過後即可送交「立法院」進入「立法」程序。族群平等法完成「立法」的重要性,在於它可避免部分刻意擴大族群對立的行為。臺灣除了原住民及外籍配偶外,族群的差異並不大,可是經過有心人士的政治操弄,使族群問題彷佛是臺灣一項非常嚴重的問題,隨時可能爆發。
  • 國民黨指責「臺聯」又製造臺灣族群對立
    人民網香港2月29日電 臺灣消息:針對臺灣團結聯盟(「臺聯」)在「立法院」推動提案修改「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規定限制在臺灣出生者才能參選「總統」一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副主委郭素春日前嚴厲批評「此舉有政治陰謀」,只會造成臺灣族群對立;臺北市長馬英九認為此舉只會限制人民團結,不是好的做法。  郭素春指出,規定不在臺灣出生的人不能選「總統」,顯然是在開民主倒車。
  • 紀念「二二八」趨理性 臺灣族群對立氛圍漸淡化
    中新網3月1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1日刊文說,現在的臺灣社會以臺灣土生土長的人居多,政黨很難用二二八挑起族群對立的議題,爭取選票,化作自己的政治資產。族群對立的因素仍然潛伏但有淡化的趨勢。  文章摘要如下:  受訪的學者指出,經過這些年來當局的反省,以及馬英九一再道歉所表現出來的誠意,二二八事件紀念日過去所帶來的族群緊張氛圍已有所淡化。  1947年2月28日爆發並蔓延全臺灣的事件,死亡人數有各種估計。1992年臺灣「行政院」的報告推估在18000至28000人。事件又和之後發生的「白色恐怖」連結成一個深沉的象徵和解釋體系。
  • 臺北市議員:蔡當局上臺這3年 走私菸高達26415條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7月29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當局「國安局」走私菸案話題持續延燒,臺北市議員遊淑慧28日在臉書直言,光是蔡英文的3年多任期內,走私菸居然就高達26415條,佔了13年來專機任務免稅菸品銷售數量的63%。是長久陋習?還是蔡當局「藝高人膽大」?
  • 蔡英文借228事件煽動族群仇恨 「臺獨」路上難回頭
    2日消息 臺灣228事件陰影揮之不去,民進黨又一次利用228事件去催化「臺獨」意識,挑動族群對立與仇恨
  • 蔡當局搞起「文字獄」?島內網友吐槽:這是選了個皇帝!
    蔡當局搞起「文字獄」?島內網友吐槽:這是選了個皇帝!大家好,我是每天瀏覽著島內網友批駁蔡英文的言論,不免為他們的率真倍感憂心的迷你「海賊」中二仔~  對於蔡當局的行事風格,身為臺北市議員的王鴻薇顯然習以為常,她表示,民進黨的做法,正是由於蔡英文的民調近來一路走低,在「綠營」看來,採取這樣的方式,能夠降低網絡上的批評指責聲,讓民調不至於快速滑落
  • 年金改革手法粗糙 加劇臺灣族群對立
    然而,不得不的改革卻引起臺灣社會巨大紛爭,而且加劇族群對立,無異於是蔡英文忘了當初承諾,完全沒有做到「溝通、溝通、再溝通」。     上周四,有別以往只是讓「行政院」政委、年金改革委員會副召集人兼執行長林萬億出面與媒體或外界溝通,蔡英文的副手、同時也是年金改革召集人陳建仁親自上火線,對外界說明包括公保、勞保、「18趴」的各項改革方案。
  • 臺灣族群對立:「國家認同」取代民主主題
    不太可能冒著社會分裂和對立的風險,倡導分離意識。就基本的政治學原理來說,國家認同的高度分裂性,必然導致不同政治勢力的意識形態迥異,不可避免的造成族群對立和社會分化的局面,從而嚴重「侵蝕民主鞏固的前提——一個共同認可的政治秩序的疆界」。   但是,「臺獨」的謀士們認為,臺灣的政治應該獨立優先,然後再推進民主進程。從李登輝到陳水扁,自覺不自覺地受到這種思路的影響。
  • 臺灣紀念「二·二八」 輿論籲勿製造仇恨
    輿論呼籲停止扭曲事件真相,勿借「二·二八」繼續製造仇恨。  與往年一樣,臺北市今年的紀念活動有追思音樂會、「二·二八」紀念館紀念碑獻花、圖片展、座談會等。在新北、高雄、臺南、臺中、桃園等地,也都有各種紀念活動舉行。
  • 臺灣反"萊豬"醫師被警方要求到案說明,臺南市議員質疑:蔡當局在怕...
    對此,臺南市議員謝龍介質疑,民進黨當局到底是在害怕什麼?並痛批民進黨當局強硬進口「萊豬」,「真把臺灣人當盤子?」謝龍介稱,蔡當局的行政團隊,忙著為「萊豬」擦脂抹粉,只顧官位不顧百姓死活,這樣的執政黨,搞得民不聊生。他強調,問題背後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臺灣豬不能吃萊劑、臺灣人卻可吃萊豬,真把臺灣人當盤子嗎?針對此事,有島內網友留言回應稱,「東廠餵毒部!連談論『萊豬』的影響都會被約談,還在假日晚上十點,高雄警局、偽福部的惡行應該讓世人知道!
  • 泰"和統會"憂心臺灣族群對立,樂見"公投"失敗
    中新社曼谷三月二十四日電(記者羅欽文)月初以「堅決反對臺灣『公投』」為主題發起主辦全球華僑華人「反獨促統」大會的泰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二十四日下午對臺灣選後亂象發表聲明,表示憂心「臺灣『大選』加劇族群對立」和樂見「『公投』失敗」。
  • 蔡當局為騙選票充當「辣臺妹」
    他指出,臺當局搞對抗沒有出路,謀「臺獨」更是絕路。蔡英文的講話充滿敵視和對抗大陸,不遺餘力製造「恐中」「反中」「仇中」氣氛。那麼,民進黨當局拿什麼來對抗大陸?是煞有介事還是狐假虎威。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民進黨當局執政下的臺灣。從臺灣經濟發展情況來看,蔡當局上臺後,把打壓在野黨作為首位任務,無心無力無法提振臺灣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