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刪減?到底哪個版本才是真正的《海上鋼琴師》?

2020-12-17 獨眼影鑑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在國內上映,很多觀眾都喊著「我欠它一張電影票!」。

而這部電影在內地上映實為其在內地電影市場的第一次公開亮相(說明我們之前看的都是網絡上的資源),這次正視的引進,很多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大銀幕前欣賞。

雖然說好評如潮,但我們也能發現,在電影熱映的時候,也會有不一樣的聲音出現,大部分人不滿意這部電影所提出的質疑,都是為此次公映《海上鋼琴師》為「刪減版」而感到不滿意!

其實這裡要給大家科普一下,這次國內院線上映的並不是「刪減版」,電影資料上顯示125分鐘的《海上鋼琴師》(目前大家看到的版本),就是全世界公映的最原始版本。

而資料上的另一個169分鐘的加長版則是導演剪輯版,當年也只有在義大利放映過,所以目前我們在網絡上看到的資源,大部分都是導演剪輯版,所以,很多人才會在院線看到原始版後覺得自己是不是錯過了什麼,其實不是!大家放心!你們看到的就是正版!

因為169分鐘的版本並沒有進行全球發行,所以我們想在大銀幕上看到這個版本,還是有點困難的,其實每一部電影背後都會有刪減版、加長版、導演剪輯版等不同的發行版本,所以才會造成現在這樣的誤會,而在《海上鋼琴師》背後,也因為這些版本的問題發生過長時間的爭執和故事……

影片當時進行海外發行的時候,導演就已經在原本169分鐘的基礎上剪掉了22分鐘,但是海外的發行商還是不太滿意,並要求他再次刪減,還不顧《伯爾尼公約》關於「電影的最終剪輯權屬導演」的規定,威脅導演說「如果不刪減,就不要海外發行了!」

所以我們後來才看到了全球發行的125分鐘的版本。

其實關於《海上鋼琴師》剪輯版與公映版之間的鬥爭,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導演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更多人看到,而商人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一個看的是金錢,一個看的是藝術,所以遭殃的只能是作品本身,不過好在我們現在兩個版本都能看到,唯一遺憾的還是169分鐘的版本沒有公映。

其實不管是哪一個版本的《海上鋼琴師》,電影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故事,我們都能很好地接收到,藝術家並不創作其他人認為是美好的作品,而只是創作他們內心深處強烈的衝動迫使他不得不創作的作品。我想,影片的成功所在就是把我們心中的另一個唯美的自我藝術化,至今無法忘記1900那孤獨卻不頹廢的眼神,無辜、彷徨、令人同情。

藝術不死

不只是在國外,國內關於電影剪輯的情況更加沉重,很多人都知道《大象席地而坐》背後的故事吧,導演胡波拍出了4個小時版本的電影,發行商和製片人當然是不會同意的,他們都認為這麼長的藝術片是沒有人看,也沒有人會買單的,所以強制要求胡波刪減電影120分鐘,不過胡波沒有妥協,最後還用生命完成了抗議。

完成這部電影用了一整年時間,而最終,沒有一幀畫面屬於我,我也無法保護它。它被外力消解掉了。(胡波,2017 年 8 月 26 日,《牛蛙》後記)

在導演胡波死後的四個月,他拍攝的《大象席地而坐》就獲得了唯一提名柏林電影節的中國導演作品,首映是早上八點開始,影票瞬間售空,時長四個小時的《大象席地而坐》在放映過程中,幾乎沒有人離場……看到這樣的結果很驚喜,也很無奈。

關於導演無法掌握自己影片的質量,還有很多的例子,尤其是在好萊塢,導演與發行商之間的剪輯權爭奪問題屢屢發生:1984年《美國往事》發行商私自將229分鐘的導演剪輯版內容進行刪減,最後成品139分鐘,極大的傷害了影片與創作者,還降低了影片的質量;

1985年《異想天開》,導演因為發行商把自己影片大幅度刪減,就自掏腰包在當時《Variety》上連續刊登廣告,並把發行方主席的名字用黑框亮眼的框柱,整的像是訃告一樣。

當然也有刪減出好結果的案例,其實「最終剪輯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大多數還是要看那邊比較強勢,有權有勢的人才能拿到剪輯權,而最終皆大歡喜的結局不過就是創作者與製片、發行達到統一,但是這樣的情況還是很少,每個人都不想刪減自己的作品,但是電影畢竟是一項集體創作的產物,無論是導演、製片方還是發行方都是站在各自最專業的角度去評判一部作品的價值,並不是每一個導演都懂這個市場的規則,也不是每一個發行商都明白電影要如何創作,只能說一部電影的誕生要經歷很多道坎,大家都不容易,還是希望互相理解吧。

人的一生有「舍」才有「得」,但又有幾個人會真「得」的單純,「舍」的堅決呢?

電影《海上鋼琴師》中,1900就是這樣純粹純淨的一個人,他寧肯拿一生的時間來造就他和鋼琴的緣分,人活著也就是一舍一得的過程,不能否認現實的我們有各種強烈的欲望:金錢、權勢、感情等,但是縱觀歷史,有多少著名人物懂得取捨:韓信能胯下受辱方成大器,田忌和齊王賽馬,舍了小負之悲,得了全勝之喜。

捨得實在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藝術。

電影誕生之初的具體意義何在,現在已無從考究,但我尤其喜歡一句話:「電影應該儘量藝術地來到我們面前。」

多少年來,這些優秀的影片伴隨人們走過了一代又一代,能夠看到它們完美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就已經成為了奇蹟。

文原創,圖網絡

相關焦點

  • 《海上鋼琴師》:孤獨,才是真正的自由
    《海上鋼琴師》劇照1900是個鋼琴鬼才,人們對他的評價都很好。很快,1900出名了,很多人都來船上,只為了聽見他的鋼琴聲。《海上鋼琴師》劇照1900有一個習慣——只在海上的時候才會彈鋼琴,船停下來或者是靠岸,他便會停止彈奏。馬克斯經常勸說1900,讓他下船去,憑藉著他這一身鋼琴絕技,能夠掙很多錢。
  • 《海上鋼琴師》:成本2千萬美元的影片,上映後卻輸給鐵達尼號
    只不過一座是一問世就轟動世界,並在此後的年月裡一直久負盛名;而另一座則是低調出現,多年以後才成為影迷們心目中的永恆。對於中國影迷更是,《海上鋼琴師》常年雄踞豆瓣top250的前20名榜,它與《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起,並稱為中國觀眾最愛的朱塞佩·託納多雷三部曲。
  • 《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首登內地銀幕,情懷和票房能成正比嗎?-虎嗅網
    作為名垂影史的經典佳作,同時也是無數影迷心中的一抹「白月光」,《海上鋼琴師》此次以4K修復版本首次登陸內地大銀幕,可以說這不僅是對於11月電影市場的一次重磅加碼,更是無數影迷的一次情懷盛宴,當然,也極有可能成為內地電影市場的又一次票房驚喜。
  • 《海上鋼琴師》影評
    那麼《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又是怎樣獲得如此高評分的呢?首先我想對我們的1900——蒂姆·羅斯的演技給予超級高的評價!正是因為他的完美演技,才將這樣一個從小在船上長大,都死也沒有離開過那艘船的天才鋼琴師演繹的如此生動。那是一個無比真實純粹的靈魂,他屬於大海。
  • 《海上鋼琴師》,浪漫史詩,名不虛傳
    《海上鋼琴師》闊別21年重新上映,而且還是4K修復版的,對於廣大託納雷多的影迷而言,實在是再驚喜不過的事情了。而如今,轉型的義大利導演們有更多的想法去表現這種風格,重設這種風格,不僅僅是《海上鋼琴師》,其實每一位我在上面提到的導演,都試圖擺脫新現實主義與義大利之間的必然關聯,這部帶著浪漫主義風格的《海上鋼琴師》,無疑是上世紀末最令人驚喜的一部片子。
  • 宅男的極致《海上鋼琴師》
    成年後,他成為郵輪上的鋼琴師。他的琴技高超,聲名遠播,著名的爵士鋼琴家都慕名前來和他一較高下。成年的1900由蒂姆·羅斯飾演,他有著悲傷的眼睛和悽然的微笑。每當夜晚降臨,當船員入睡,郵輪啟航,他都會坐在鋼琴前,整夜整夜地彈奏。
  • Hans影評:觀《海上鋼琴師》電影有感
    可是當他準備下船,站在船梯中間,望著前面延綿不斷的城市,他思索了很久,那一刻他才真正了解到,自己離不開郵輪。面前的世界,自己既充滿了未知,也充滿了恐懼,太大了,他無所適從,他找不到自己。他的一輩子與郵輪已經牢牢捆綁在一起了,從開始你抗拒到慢慢接受到慢慢離不開,這個過程就是同化。
  • 《海上鋼琴師》再體面的異類都不會被人真正地愛
    《海上鋼琴師》一出生就被遺棄,他是一個偉大的天才。天才其實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所有的天才都是異類。而再體面的異類都不會被人真正地愛。梵谷、莫奈、高更、特斯拉、維米爾、伽利略、哥白尼、布魯諾……哪一個偉大的天才被當時的人們理解尊重過?一個都沒有。他們歷經磨難,被人視為異類,卻帶給世界無與倫比的美麗。
  • 關於《海上鋼琴師》LEMON1900的記憶
    《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託納託雷的「時空三部曲」(《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之一,講述了一個叫LEMON1900的鋼琴天才傳奇的一生。LEMON1900是一個桀驁不馴、高貴自由的靈魂,他是出生在豪華海輪上的棄兒,被船上的黑人勞工收養,無師自通地成長為一個神奇的鋼琴師。他的技藝出神入化,「演奏起來仿佛長了四隻手」,不可一世的爵士樂創始人在他面前落花流水般敗北。他如炬的目光充滿洞察力,一顆心卻單純清澈如同稚子;海、船和鋼琴是他全部的生活,簡單而快樂。
  • 《海上鋼琴師》深度解析 飽含人生選擇寓意解鎖內心
    《海上鋼琴師》深度解析 飽含人生選擇寓意解鎖內心  即將於11月15日登陸全國電影院的經典佳片《海上鋼琴師》,11月11日曝光中國區紀念版海報。這幅完美呈現出浪漫傳奇意境的唯美海報,是由著名海報設計師黃海親自操刀製作。畫面使用了船窗、大海、滿月、紐約、禮帽等標誌性元素,展現出天才鋼琴師不凡的精神世界,「與世事的順流逆流相比,不動,需要更大勇氣」。
  • 重溫《海上鋼琴師》,你看出多少梗?
    1998年上映的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風靡全球,斬獲各類大獎22項。21年後終於以4K修復版首次登上內地大銀幕。 作為一部IMDB評分8.1分、豆瓣評分9.2的電影,《海上鋼琴師》自然誕生了不少經典場面。比如海上旋轉鋼琴、隔著舷窗的一見鍾情……
  • 《龍貓》、《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老片重映為何如此吃香?
    2018年的《龍貓》、2019年的《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都引起了較高的關注,以及不錯的票房。為什麼這些古老的、大家早已看過一遍又一遍的片子,總能在電影市場佔據一席之地?「老片重映」為何如此吃香?
  • 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的船票
    海上鋼琴師,作為「電影聖經」中明確羅列的一生必看的「時空三部曲」中的一部,先後斬獲美國金球獎等全球各類大獎22 項,豆瓣9.2分,在豆瓣Top250榜單中位居第15,參與評價的人數高達92萬,其中超過60萬人給出五星,悠揚動人的鋼琴曲以及動人心弦的海上傳奇故事打動著每一位觀眾的心。
  • 《海上鋼琴師》:喧鬧的世界,孤獨的1900
    《海上鋼琴師》是朱塞佩執導的一部全英文的作品,影片背景也離開他的家鄉西西里島來到了海上。該影片講述的是傳奇人物1900出生在船上,從小有鋼琴天賦,一輩子未踏上過陸地,最後和維吉尼亞號一起死亡的故事。1900是個傳奇:鋼琴無師自通;從未踏足陸地;不被外物動搖。
  • 《海上鋼琴師》:深度解析1900為什麼不下船?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作者|楊麗萍《海上鋼琴師》是我眾多喜歡的電影之一,最近又三刷了一遍。還是很感動,1900高超的音樂天賦和琴藝讓世人驚嘆!只要他願意回到大陸生活,1900完全可以憑藉他的音樂天賦取得很高的名譽,地位和財富。
  • 《海上鋼琴師》1900是生性懦弱,還是內心的強大?
    義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1900在一艘巨輪上的傳奇故事。一艘豪華輪船載著2000到美國淘金的歐洲人,停靠在美國,帶著夢想和希望的人們都下了船,踏上了美國的土地,而船上卻留下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豪華艙的鋼琴上安靜地躺著。
  • 經典重溫:《海上鋼琴師》
    2003年06月06日19:31:45 網易娛樂  原文片名:La Leggenda del pianista sull'oceano英文譯名:The Legend of 1900中文譯名:海上鋼琴師
  • 《海上鋼琴師》:優秀到極致的人都是奇怪的
    《海上鋼琴師》是1998年上映的一部義大利影片。影片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的故事。電影的主人公1900無疑是自由的,不羈的。他天賦異稟,不為世俗所動,他一生都在輪船上度過。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自己所鍾愛的事業。他是不羈的,自由的,同時他也是無畏無懼的一個單純的人。
  • KAWAI 卡瓦依鋼琴x《海上鋼琴師》首映典禮成功舉辦,口碑絕贊!
    11月11日,《海上鋼琴師》中國品牌合作方KAWAI卡瓦依鋼琴牽手影片協推方海秀娛樂將這部電影的4K修復版帶進中國內地銀幕,並在中國傳媒大學中傳禮堂舉行了盛大首映禮。包括數百家媒體在內,首映禮還邀請中音弦樂團現場演奏電影經典原聲,並由兩位少年鋼琴手現場「鬥琴」致敬這部榮獲22項國際大獎的經典影片。可容納千餘人的典禮現場座無虛席,現場儼然成為音樂的海洋。
  • 《世界》光影故事系列3,《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榮獲22項國際獎項。 看到豆瓣上說要重新上映《海上鋼琴師》,我給國鵬說這部電影值得寫一首歌,他面露難色說要不再想想,我堅持要寫,因為經典不是用來超越的、經典是用來緬懷的,想到十多年前在大學宿舍裡一個人一個下午看著這部電影聽著湖邊的鐘聲擦去了不小心滴下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