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過小年有什麼不同區別 南北方小年時間為什麼差一天

2020-12-19 閩南網

  明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民諺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由於全國各地風俗不同,故而小年的時間也不盡相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小年節日由來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漢族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宋代的範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可以說,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古代漢族人民有關祭灶的風俗習慣。當然,這只是漢族民間的傳說而已,是不足為信的。

小年傳統習俗介紹

  祭灶王

  小年這天,也是漢族民間祭灶的日子。漢族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漢族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掃塵土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貼春聯

  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漢族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見的有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面糧倉、畜圈等處的春聯,則都是表示熱烈的慶賀與希望。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米麵如山厚,油鹽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馬如北海龍」、「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單聯,如每個室內都貼「抬頭見喜」,門子對面貼「出門見喜」,旺火上貼「旺氣沖天」,院內貼「滿院生金」,樹上貼「根深葉茂」,石磨上貼「白虎大吉」等等。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內容豐富,妙語聯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漢族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乾淨,不留一點汙穢。漢族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婚嫁

  過了二十三,漢族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為什麼相差一天?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別。

  在漢族民間,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而南京城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區,這是因為在明代朱棣篡奪皇位後,實行了暴政。當時的百姓在永樂元年正月十五舉行燈會,心裡紛紛懷念朱允炆時代的寬政,場面賽過過年。因此在南京地區,元宵成了小年。西南雲貴川地區和部分北方回民地區把正月初一作為大年夜,除夕就成了小年夜。

不同地方過小年的講究和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傳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裡搗窮了。臺灣則忌舂米,據說會有把風神搗下來之虞,恐怕給來年帶來風災。

相關閱讀: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 南方和北方小年的時間一樣嗎

原標題:明天小年盤點南北方過小年的不同 小年節日由來及習俗介紹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南北方小年習俗差異及小年微信文案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每年這時候,南方和北方的小夥伴就要關於小年的時間進行一次激烈的討論——小年北小年南是哪一天?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民俗,傳統佳節在不同地區也略有區別,一起來看看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原因、小年的由來,以及小年微信朋友圈的文案吧!
  •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差一天的原因 小年習俗差異2020小年微信文案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每年這時候,南方和北方的小夥伴就要關於小年的時間進行一次激烈的討論——小年北小年南是哪一天?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民俗,傳統佳節在不同地區也略有區別,一起來看看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原因、小年的由來,以及小年微信朋友圈的文案吧!
  • 北方小年南方小年時間是同一天嗎 南北方小年習俗有什麼區別不同
    問到今兒是什麼日子?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小年呀!「小年」這天該幹啥?傳統「小年」與「祭灶」息息相關。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由此而來,也衍生處小年眾多的習俗。
  • 2018過小年是幾號 臨沂和南方為什麼小年時間不一樣
    北方的小夥伴明天就要過小年了。過小年的時間南北方不太一樣,北方基本上都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基本上都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有的地方比較特殊還有臘月二十五過小年的。小年被看作是過年的開始,為什麼南北方過小年的時間會有差異呢?小編來為您介紹。   小年,從字面意思上看有三種解釋。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 南方和北方小年的時間一樣嗎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  所謂「小年北小年南」是指南方有一個小年,北方也有一個小年,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在同一天,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則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
    小年北小年南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說南北的小年時間不一樣,南方小年比北方的小年晚一天,因此常會有南方不是小年的時候,北方的朋友給你發小年祝福吧!下面一起來看看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小年北小年南什麼意思所謂「小年北小年南」是指南方有一個小年,北方也有一個小年,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在同一天,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則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 農曆2020小年是哪一天 2020小年夜什麼時候幾月幾號
    很快就要過小年了,過了小年之後,中華民族傳統的春節就到了,下面一起來看看農曆2020年小年是哪一天,2020小年夜什麼時候幾月幾號時間。  農曆2020年的小年是哪一天,2020小年夜幾月幾號時間  2020北方小年夜是2020年1月17日,農曆臘月二十三,星期一。
  • 小年夜有八個不同時間?
    昨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大部分地區都是歡天喜地,家人團聚在一起過小年。但是又有很多朋友反映:今天才是小年夜啊。更有胖友表示小年夜還早呢。那麼小年夜究竟是哪一天呢?其實,小年夜在不同地方的日期不同,總的來看總共有以下不同日期的小年夜: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以及臺灣除夕的前一天是小年,而比較特殊的南京地區是正月十五。當然了,還有一些地區更是有二十五是小年,除夕是小年,正月初一是小年,正月十六是小年等等。這些日期的小年夜比較少,主要存在在一些少數民族。
  • 明天小年盤點南北方過小年的不同 小年節日由來及習俗介紹
    明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民諺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由於全國各地風俗不同,故而小年的時間也不盡相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 今天是小年,這些習俗你還記得嗎?南北小年有什麼不同
    小年的來源小年又稱為祭灶節,並非專指一個日期,北方地區小年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南方地區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小年日期是除夕。
  • 小年的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2019年1月28日臘月二十三是北方人的小年,而南方人小年是臘月二十四,為什麼南北方小年夜只差一天?小年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小編整理小年夜來源及傳說故事,過小年有哪些傳統習俗?小年夜節日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
  • 小年是什麼節日,你知多少?
    可我這處於中國的南端,百分百的南方啊,我感到很奇怪,特意查了很多資料,沒錯,今天也就是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明天臘月二十四才是南方小年,我開玩笑地向正在準備拜神的老媽說道,明天才是我們南方小年啊,弄錯啦,我媽不理我。那小年到底是什麼節日,怎麼區分呢?
  • 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四,哪個更正宗?
    可是,中國地大物博,各地風俗不同,因此每逢小年就會掀起一場小年日期正統之爭:中國北方過小年是在臘月二十三,而中國南方過小年則是在臘月二十四,剛好相差一天。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南北方習俗的差異背後有深層次的歷史原因。在中國古代,過小年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官三民四船五。」
  • 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夜的由來
    據說,由於地區不同,南北方小年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那麼,小年是哪一天呢?小年夜是怎麼來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並不是專指某一個日子,而是民間掃塵、祭灶的日子。只是民間傳統固定在了一個時間上,所以這一天就被人們稱為了「小年」。  「小年」的到來,意味著忙年的開始,人們會從這一天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地過一個好年,表達了人們想要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小年是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以前,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小年習俗大全,這樣過才有年味兒!
    小年,中國傳統節日,也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這一天送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年三十才回家,民間百無禁忌,就可以歡樂迎除夕了。那麼,不同地區的人都是哪天過小年?習俗又有哪些呢?小年,究竟是哪天?
  • 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幾月幾號
    新華社天津2月6日電 2月8日,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民間俗稱的「小年」。民俗專家表示,「小年」是春節的序曲,等到「小年」一過,就完全進入了「春節時間」,直到除夕夜,人們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中,迎來火紅中國年。
  • 2017農曆年小年是幾月幾號 北方小年習俗有哪些
    2月8日,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民間俗稱的「小年」。民俗專家表示,「小年」是春節的序曲,等到「小年」一過,就完全進入了「春節時間」,直到除夕夜,人們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中,迎來火紅中國年。
  •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過小年需要注意什麼,過小年我們做些什麼
    過小年習俗有什麼講究,中國民俗過小年需要注意些什麼,過小年我們要做些什麼鐵筆居士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已經到了子月,馬上就是冬至節了,過了冬至節,我們感覺就好像快要過年了。那麼在過年前同,就有一個過小年的節日,過小年都是在臘月二十三日,南方人是以臘月二十四日這一天為過小年。當過了小年後,大年也就馬上到來。可以這樣來說,過小年後,年味就暫濃起來,很多人在過小年後,就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回家過年了,以前的有錢人家,在過小年後,也就準備年貨了。
  • 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俗語「官三民四船五」啥意思?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為什麼南方和北方過小年差一天?文/農夫也瘋狂「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是婦孺皆知的一首童謠了,如今臘八節已過了,這也意味著離過年的時間更進一步了。中國人都知道,就和小寒大寒,小暑大暑一樣,過年也是有大小年之分的,在過大年之前,前面還有一個小年。其中過大年的時間在國內都是統一的,但是過小年的時間卻並不是同一天。在南方普遍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日,而在北方則是在臘月二十三日。有的人就疑惑了:小年到底是哪一天?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小年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又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
  • 今日是北方小年!2020南方小年是哪一天?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麼...
    今天是農曆的臘月二十三,也是北方人所說的「小年」,小年也有南北差異:北方是臘月廿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廿四。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區別呢?民俗學家解釋,這跟古代「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有關,即官家二十三過小年,百姓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