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研究院落戶光谷,邁瑞醫療開啟自主研發新徵程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3月初,醫療器械的龍頭企業邁瑞醫療問鼎「創業板市值一哥」,持續至今。現在邁瑞醫療市值逾3000億元,最新的年報顯示,邁瑞醫療營收利潤雙增長。

此外,作為國內醫療器械界的老大,疫情期間,邁瑞醫療積極支援全球抗疫工作,不僅向國內,也向海外提供各種醫療器械,持續不斷的訂單,助推邁瑞醫療的全球擴張。

4月1日,有「醫療器械界華為」之稱的邁瑞醫療(300760.SZ)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5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85%。

營收利潤雙增長背後,邁瑞醫療業績表現超出市場的預期,天風證券認為其「2019年業績表現突出,長遠發展動力充足」。早在2月27日,邁瑞醫療發布業績快報之後,次日邁瑞醫療就強勢封漲停板,完成一年之內的第6次漲停。

4月8日,邁瑞醫療股價收盤於266.98元,市值逾3200億元,坐穩了「創業板市值一哥」之位。

目前邁瑞醫療在深圳、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國矽谷、美國新澤西和美國西雅圖設有八大研發中心,研發工程師達2500餘名。此外,2019年12月,邁瑞醫療開啟了全球第九個研發中心——武漢研究院項目的建設,落戶武漢光谷,擬創建約2000人規模團隊,旨在拓展醫療器械及相關產品研發。

就研發投入來看,邁瑞醫療的研發支出維持在營業收入的10%左右,這一研發支出比例,在A股市場處於較高的水平,即使在醫療器械行業也佔有優勢。

2018年,邁瑞醫療的研發投入是14.2億元,到2019年增長至16.49億元。

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使得邁瑞醫療成果豐碩。年報顯示,2019年,邁瑞醫療新申請專利884件,授權249件。產品創新方面,邁瑞醫療實現了在高端產品領域的不斷突破,陸續推出了高端麻醉機A9/A8、高端手術燈HyLEDX系列、高端臺式彩超ZS3V9.1、血液分析工作站CAL3000Plus、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CL-6000iM2等全新產品和升級版本。

就在邁瑞醫療發布業績快報後,其股價連續多天上漲。3月5日,邁瑞醫療收盤於261.22元/股,以3203.35億元的總市值,力壓寧德時代(300750.SZ),成為「創業板市值一哥」。這是邁瑞醫療第二次成為創業板市值最高公司。

就在這次年報發布後,券商紛紛邁瑞醫療「買入」的評級,光大證券認為其是「器械龍頭強者恆強」,而天風證券則將邁瑞醫療的目標價定在291元/股,作為「創業板市值一哥」,邁瑞醫療的發展空間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光谷重磅規劃!
    截至目前,長江存儲、華為海思武漢光晶片工廠、武漢國家生物樣本庫、邁瑞醫療武漢研究院、霍尼韋爾新興市場總部等多個重大高科技創新項目,已在光谷科創大走廊核心承載區緊鑼密鼓建設和布局。6月20日,邁瑞醫療武漢基地項目在光谷生物城開工,定位邁瑞全球第二總部基地,總投資45億元。
  • 邁瑞醫療:堅持研發創新之路 成為深圳高質量發展縮影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邁瑞醫療向武漢火神山、雷神山交付關鍵醫療設備超3000臺,向湖北定點救治醫療機構累計捐贈醫療設備總額3300萬元,在全球緊急交付醫療設備近40萬臺。在全球疫情焦灼的3-5月,邁瑞一直在加緊組織生產、擴大產能,有創呼吸機的每日產能已近百臺。
  • 邁瑞醫療爭分奪秒生產有創呼吸機對抗疫情
    4月1日,邁瑞醫療(300760.SZ)公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56億元,同比增長20.3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6.81億元,同比增長25.85%。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疫情的爆發讓人們看到了邁瑞醫療在商業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
  • 光谷長大以後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8年8月,光谷與中科院精密測量院、聯影醫療三方共同組建武漢中科醫療科技工業技術研究院,通過聯合攻關,成功解決了超高場動物磁共振成像儀「卡脖子」等問題。據了解,截至目前,光谷先後建設了11家工業技術研究院,這些集技術研發、產業孵化、企業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機構,被戲稱為「四不像」,如今已成長為光谷科技創新的排頭兵。
  • 邁瑞醫療:深圳走出的全球醫療器械巨頭
    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說,選擇自主研發是一條艱難的路,是一道窄門,但卻是最正確的選擇。1992年底,邁瑞自主研發的第一款產品——國內第一款單參數的血氧飽和度監護儀推出,注重品質和服務讓產品在市場樹立良好的口碑,並迅速打開局面。 「沒有創新就沒有希望,就會被淘汰。」
  • 邁瑞醫療上半年營收淨利潤雙增 持續突破海內外高端客戶群
    邁瑞醫療表示,半年報業績的穩健增長,主要是因為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爆發,使得公司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的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和醫學影像業務的便攜彩超、移動DR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其中對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的拉動作用尤為顯著。同時,公司持續加強內部管理,改善經營效率,經營業績呈現健康良好的增長態勢。
  • 深圳40年,武漢都在!
    20世紀80年代中建三局一公司從武漢出發在深圳國貿大廈建設過程中創造「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成為改革開放的代名詞將中國建築業從高層推向超高層新水平 8萬餘名 而其中的1/10在武漢 邁瑞 1991年 邁瑞公司在深圳成立 2020年6月20日
  • 小米將在武漢光谷打造萬人研發總部
    湖北日報訊(記者嚴運濤)12月8日,武漢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小米武漢總部基地在光谷已開園一年,將打造萬人研發總部。12月8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奮進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主題是「堅定不移推動工業和信息化高質量發展」。
  • 邁瑞醫療什麼時候上市 邁瑞醫療後期走勢怎麼樣?
    邁瑞醫療在昨天凌晨公告了招股意向書,公司擬用募集資金投入總額為57.5億元。據悉,邁瑞醫療將於9月27日開啟申購,申購代碼為300760。那麼,邁瑞醫療什麼時候上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邁瑞醫療的相關信息吧。
  • 不只「光谷」,武漢集齊「四谷」了!
    不只「光谷」,武漢集齊「四谷」了!華引芯(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UVC深紫外燈珠,應用於殺菌消毒、醫療及家電產品。東風汽車自主研發的L4級5G無人駕駛汽車——SharingVAN。
  • 武漢光谷衝刺2500億臨床檢測市場
    由此,武漢在2500億元臨床檢測產業上邁出了堅實一步。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生物質譜平臺負責人陳希博士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傳統的醫療檢測大多是生化分析儀檢測,是一種間接檢測手段,在結果上存在較大偏差,而目前的新技術通過分析靶標物質分子量實現直接檢測,無論在效率和效果上都實現了雙贏,一場醫療領域科技革命已然開始。
  • 創新進取與特區共成長 邁瑞醫療李西廷獲深圳市「40周年40人」表彰
    邁瑞醫療緊跟國家政策,堅定不移走自主研發創新道路,在國內醫療器械行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始終保持領先地位,獨佔鰲頭。 邁瑞董事長李西廷深諳「自主研發才是發展之道」,帶領邁瑞醫療不斷加大科研投入,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力,迄今為止邁瑞醫療已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在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表示:「沒有這個時代,成就不了邁瑞。
  • 邁瑞醫療背後驚現地產大亨:身家1200億,打造深圳超級豪宅
    在10月2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中,徐航排名第26位,身家1200億元,超過醫藥龍頭恆瑞醫藥的掌門人孫飄揚,也遠超邁瑞醫療的另一聯合創始人李西廷。可以說,徐航在醫療和地產的角色中切換自如,也將資本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 邁瑞醫療日產有創呼吸機近百臺 出口佔比達60%以上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作為我國最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商,邁瑞醫療在中國院用有創呼吸機出口佔比達60%以上。「有創呼吸機通常適用於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研發、生產門檻相對較高,想要大規模增產並非易事。」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表示,「公司生產在銷的呼吸機是有創呼吸機,產量已大幅提升,每日產能近百臺。」
  • 醫療器械新格局:全球巨頭停滯與中國龍頭崛起
    醫械巨頭們的統治力仍在加強,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醫療器械20強累計研發投入3.4億美元,佔營收比例平均為4.51%。而當年,美敦力一家企業研發費用就有22億美元,佔營收比例7.7%。投入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實力的差距。
  • 企業參訪|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參訪...
    帶著這些疑問,武漢大學經管學院專碩聯合會將帶您走進光谷生物城,了解武漢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走進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和建設中的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在這裡,您不但可以了解到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及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的建設情況,現場還有武漢生物生物技術研究院運行管理機制的特色案例分享。 期待您的參與!
  • 年薪408萬邁瑞醫療董秘道歉了!這家深圳醫療設備公司咋那麼牛?
    李文楣與邁瑞醫療總經理成明和等參與IPO網上路演2018年9月26日,邁瑞醫療舉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網上路演,當時,參與了此次IPO網上路演的有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邁瑞醫療董事、總經理成明和,還有華泰聯合證券的保薦代表人高元等,而出席當時的路演現場,李文楣的職務為邁瑞醫療董事會秘書兼董事會辦公室主任。
  • 武漢爭創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光谷研發投入強度將達10%
    盛繼亮表示,未來5年,武漢將以創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為目標,將科技創新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邏輯起點,堅持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統籌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
  • 【武漢創投萬象】光谷「第二總部」向城市圈溢出;小米武漢總部大樓...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光谷已聚集60多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第二總部,其中網際網路教育第二總部就達20多家。他們在落戶武漢光谷,與武漢發展深度融合的同時,也正在顯現「溢出效應」,輻射城市圈。與會專家指出,作為大都市區的核心城市,武漢將一部分的優勢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輻射到周邊城市,將有力驅動城市圈經濟轉型升級。
  • 「大健康」產業變身武漢疫後重振的「彈跳器」!
    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袁德芳介紹說,在該意見中,湖北省特別提出了十大重點任務:抗病毒藥物研發聯合攻關、高端醫療裝備進口替代、中醫藥振興發展、新興醫療快速成長、健康食品提檔升級、康養產業融合發展、健身康體消費升級、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提升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顯然,疫情後的湖北,機遇與挑戰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