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樂淨利初「回溫」,押寶內地市場尋轉機

2020-12-15 消費記

11月26日,大家樂集團公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個月的中期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收入32.257億港元,同比下降24.3%;毛利1.384億港元,同比下降72.3%;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溢利1.623億港元,同比增長8.4%。

值得注意的是,大家樂在中期報告中重申對內地市場的重視,下半年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加速拓展門店網絡,同時加速探索外賣與線下訂餐等服務,以期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

對銷售及現金流表現感到樂觀

業績報告指出,報告期內大家樂集團獲得香港及內地政府因應疫情提供的寬免及資助合共3.389億港元,包括保就業計劃資助共3.225億港元及香港政府防疫抗疫基金的其他資助共790萬港元。保就業計劃的資助額佔集團期內於香港的人工成本約31.6%。

大家樂集團執行長羅德承表示,所有資助全數用作香港地區員工薪金,現時每月銷售額約5至6億港元,對銷售及現金流表現感到樂觀。

報告還指出,儘管面對前所未有的業務收縮,集團仍把握機會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政府的資助提供了喘息的空間,使集團能夠籌劃一連串長遠業務及營運調整方案,改善產品研發、市務推廣及員工培訓。集團更在疫情期間多次進行招聘,以壯大及裝備團隊,配合「新常態」之下的業務發展。

據了解,由於香港市場氣氛疲弱及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大家樂在上一財年業績遭受巨大衝擊,期內收入同比下跌6.2%至79.63億港元,其中香港業務收入下滑6.4%至68.73億港元,內地業務收入下滑5.4%至10.9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減少87.1%至7360萬港元。

對此大家樂不得不縮減開支和成本,例如向業主尋求減租,在疫情下與業主商討後有40%分店獲得減租,減幅為低雙位數字,約10%左右;在申請政府資助的同時向合作銀行額外取得約11.8億元之貸款信貸額的長期貸款,以作未來兩年資本投資需要。

野村研究報告指出,大家樂集團撇除政府津貼金後,中期淨虧損實際約為1.77億港元,預計疫情對集團業績影響持續,鑑於小學停課,餐飲業將較原來預測更遲復甦,而在外賣增加和推廣開支上升下,集團毛利率仍將受壓,但只要收緊社交距離措施放寬,情況便可改善。野村維持大家樂買入評級及目標價20.3港元。

加碼內地市場尋轉機

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大家樂在中國內地業務收入下跌 9.1%至555.9 百萬港元(2019年收入為611.9 百萬港元)。其中華南快餐業務收入減少 6.6%至人民幣482.1 百萬元,同店銷售錄得負增長11%。也就是說相對於香港收入降26.7%,內地收入下跌幅度較小,反映內地業務已回復至疫前水平。

報告中提到,疫情帶來的影響導致集團內地三分之一的門店停業。集團迅即將重心轉移至外賣自取及線上營銷線下外送(O2O)訂購服務。隨著疫情大致受控,政府已放寬保持社交距離規例。於回顧期末,大家樂的中國內地業務出現V 型反彈,重回疫情前的水平。

內地門店數量方面,報告期內大家樂在中國內地經營115 間門店,於期內開設5間新門店。此外,儘管上半年疫情阻礙了網絡擴展,集團現已加快發展步伐,計劃於年底前再開設超過10 間新門店。

羅德承指出,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開新店速度放緩,下半年將加快於大灣區拓展門店網絡,在大灣區內一線城市及二三線城市各開五間分店,將會增聘人手。

儘管如此,對於大家樂的業績表現,野村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在9月出現V型反彈,大家樂集團上半年內地增加5間分店,並計劃在今年內再開設10間新店,雖然內地商業活動表現及恢復速度比香港快,但內地市場僅佔集團總銷售額的17.2%,故仍無法抵消當前香港市場的負面影響。

事實上,近年來,大家樂的香港業務已經出現飽和的狀態,主要進行門店整合優化資源。為了提振業績,大家樂已將更多目光投向內地市場。公司在此前的財報中也指出,將分配額外資源至高增長地區,其中包括中國內地的粵港澳大灣區。

例如去年7月份,大家樂中國宣布與印力商業、中山大信新都匯、廣州越秀、深圳益田、廣東天河城、保利商業、廣百股份、佳兆業等8大地產巨頭實施戰略合作,共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菜單上,大家樂也在根據內地消費者口味和需求進行相應調整,例如去年在臨近春節之際,大家樂集團攜手米其林星級主廚在廣東推出聚寶盆菜產品,以適應當地消費者需求。

「儘管疫情剛爆發時讓集團措手不及,但我們迅即站穩陣腳,並調整策略及營運,務求在新的商業模式下持續發展。」大家樂方面表示。

相關焦點

  • 大家樂內地營收增速超香港地區 內地業務將聚焦華南市場
    大家樂集團(00341,HK)日前發布了最新一個財年(2017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的業績:實現年收入84.27億港元,同比增長6.7%。值得注意的是,在內地市場,大家樂營收增幅為10%,顯著超出在香港地區6.3%的營收增長幅度。
  • 大家樂香港業務十年來首次倒退 轉推內地市場
    新浪財經訊 大家樂(香港) (00341.HK) 今日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全年度業績,期內盈利為5.9億港元,年度收入為84.94億港元,同比增加0.8%。其中,香港區收入出現了十年來首次倒退,而內地業務反而增長不錯,大家樂在年報中稱,公司內地業務業績穩健,將繼續在華南地區加快網絡拓展步伐,積極於廣州和深圳開設新店,內地市場仍然會是增長動力所在。
  • 籤約8大地產商 大家樂集團內地開店提速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華清 已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7載的大家樂集團(0341.HK)再次在內地市場排兵布陣。大家樂集團執行長羅德承在活動現場透露,2018~2019年,內地市場對集團業績增長貢獻明顯,集團看重內地市場,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位於廣東的9個城市。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達到42716億元,比上年增長9.5%,首次突破4萬億元大關,在全國餐飲市場規模增長的同時,內地餐飲市場進一步擴大。
  • 大家樂、大快活等香港快餐巨頭放緩內地開店速度
    國內餐飲業增速回落,連帶在近年進軍內地的香港快餐行業,也要減慢開店速度。港式快餐巨頭大家樂(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和大快活(需求面積:120-250平方米),不約而同舉行股東會,大快活高管更向記者表示,會減慢在內地開店速度。
  • 大家樂中國調整策略:重新聚焦華南市場
    6月28日,香港老牌快餐品牌大家樂(0341.HK)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第100家門店在深圳正式開業,並宣布啟動新戰略加快內地市場發展。  「大家樂預計今年全年會新開10至20家門店,新開門店也將放在大家樂未來內地重點發展的華南地區。」大家樂中國區行政總裁楊斌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未來三年將陸續對內地市場的門店進行升級改造。
  • 大家樂集團內地開店提速 與8大地產商籤約
    大家樂集團內地開店提速 與8大地產商籤約金羊網  作者:龐倩影 馬俊達  2019-07-15 金羊網訊 記者龐倩影 實習生馬俊達報導:7月11日消息,大家樂旗下的大家樂中國與8
  • 港式餐飲市場突圍 大家樂的大灣區戰略有何不同?
    但無論屬於哪一類,這些餐飲股未來市場廝殺的主要戰場必然在內地。2019財年大家樂香港本地的速食餐飲及機構飲食業務佔73.8%,香港休閒飲食業務佔10.7%,在香港的兩大業務合計佔比高達約85%,而內地業務僅佔13.6%。  門店情況與收入結構較為一致,該公司目前在香港運營包括大家樂、一粥面、活力午餐等速食門店298家,上海姥姥、米線陣等休閒餐飲門店60家,去年共新增19家分店。
  • 大家樂預計年度盈利下降85%至90%
    為了提振業績,大家樂已將更多目光投向內地市場。但疫情下大家樂的內地突圍計劃同樣變得更加不明朗,短期內已無法實現突破。大家樂盈利下降疫情疫情衝擊下,香港連鎖速食餐廳龍頭大家樂正遭遇上市30多年來最大的挑戰。
  • 港式快餐大家樂退出華東市場 剩下88家店都在廣東省
    本月中旬香港老牌快餐品牌大家樂(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條結束華東區業務(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的公告,現在華東地區的 11 家大家樂已經全都停止營業。   大家樂集團表示,這是公司的短期策略調整,之後將會更專注在中國華南市場,集中資源拓展業務。
  • 新加坡酒店公寓業巨頭押寶內地市場
    輝盛國際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曹炳森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但中國內地酒店式公寓前景依然樂觀,計劃未來三年在中國內地管理的酒店式公寓從目前的7家擴張至13家。    與此同時,雅詩閣集團、櫟木亞太(Oakwood Asia-Pacific)等亞洲酒店式公寓領軍者也紛紛摩拳擦掌,押寶內地並重兵布局上海。
  • 大家樂大快活中期利潤大跌 華南市場與外賣或是突圍抓手
    借華南市場和外賣市場求突圍除了香港市場,大家樂和大快活早在1992年就進軍內地。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大家樂在香港擁有速食餐飲及機構餐飲業務303家,休閒餐廳55家,而其在內地僅有「大家樂」快餐品牌,共計107家店,目前全部分布在華南地區。
  • 大家樂關閉中國內地全線意粉屋 年內減少400餘名員工
    中國香港知名餐飲品牌大家樂也面臨此窘境,受市場疲弱影響,該集團於2015-2016財年在華南地區快餐業務收益減少5%,同店銷售減少7%。該集團為此選擇結束表現遜色的店鋪,以西式餐飲品牌意粉屋門店為主,當前該集團在中國內地的意粉屋門店已全線關閉。大家樂集團執行長羅德承在全年業績會上稱,2016財年集團減少了400餘名員工。
  • 大家樂內地業績下滑4% 將謹慎拓展7月在杭州開一分店
    報告顯示,香港業務業績按年增加約24%至8.69億元,內地業績倒退4%至8403.6萬元,主因內地經濟放緩,內地顧客的消費習慣及口味亦有所改變,但集團相信僅屬短暫狀況。  香港業務佔集團總營業額約79%,「大家樂」品牌去年在香港的銷售表現取得溫和增長,同店銷售額較去年增加約5%。
  • 大家樂VS大快活十七年變遷
    大家樂還製造了香港餐飲業的諸多創舉:大家樂首次引入美式漢堡;1972年首創「半中半西」餐飲;1975年率先使用自助取餐模式;1986年7月18日於香港股票市場上市,1989年,大家樂在香港只有50家分店(第一家在銅鑼灣糖街,即樂聲戲院舊址後面),到了1992年大家樂開始進軍中國大陸及澳門市場,成立大家樂(中國),在廣東省開設分店,至今共95間分店,包括廣州(22)、深圳(21)、佛山(
  • 港式快餐大家樂退出華東市場,剩下的88家店都在廣東和深圳
    本月中旬香港老牌快餐品牌大家樂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條結束華東區業務(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的公告,現在華東地區的 11 家大家樂已經全都停止營業。大家樂集團表示,這是公司的短期策略調整,之後將會更專注在中國華南市場,集中資源拓展業務。
  • 大家樂大快活中期利潤大跌,華南市場與外賣或是突圍抓手
    借華南市場和外賣市場求突圍除了香港市場,大家樂和大快活早在1992年就進軍內地。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大家樂在香港擁有速食餐飲及機構餐飲業務303家,休閒餐廳55家,而其在內地僅有「大家樂」快餐品牌,共計107家店,目前全部分布在華南地區。
  • 六福珠寶押寶內地同店銷售仍跌25%
    六福珠寶日前發布公司2015-2016財年三季度業績顯示,報告期內集團同店銷售下降25%,其中港澳同店銷售跌幅達26%,內地市場亦有10%的同店跌幅。分析認為,受整體零售環境疲弱影響,儘管六福珠寶增加了內地開店數量,但依然不能擺脫業績走低的困境。
  • Surface挑戰ipad:微軟押寶中國市場
    而與蘋果不重視中國內地市場不同,Surface選擇在中國內地市場首發,蘇寧易購成為微軟Surface在中國的獨家網絡銷售平臺。  根據微軟給本報發來的郵件顯示,其預裝Windows RT版本的Surface三個容量在美國市場的售價竟然與蘋果在今年3月發布的wifi版的新ipad售價一模一樣,其中16G、32G、64G分別是499美元、599美元和699美元,低於此前業內預計的最低售價。國內平板電腦資深人士李強表示,微軟Surface這樣的售價,明顯就是與蘋果ipad進行直接競爭。
  • 港式快餐之王:大家樂
    目前,「大家樂」餐廳在內地的門店數量仍與2014財年時持平。 內地市場的「大家樂」餐廳數量近年來波動較大,背後反映出大家樂集團在內地的擴張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的事實。
  • 香港大家樂捲入臺灣地溝油 內地下架8700件食品
    不過經國家質檢總局初步核查,內地並沒有進口「全統香豬油」。  美心西餅在香港出售的菠蘿包被證實使用了臺灣問題食用油,目前已全部下架。南都記者昨日採訪廣州多家美心西餅店,店員稱內地分店的菠蘿包及所有其他產品均未使用臺灣問題油。  另據新華社報導,昨日又有一家香港食品企業捲入臺灣「餿水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