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代言,產量大增,陽澄湖大閘蟹為何賣不出理想銷量了?

2020-12-18 綠松鼠

產量大增銷量有限,電商渠道增速下滑遇挑戰,明星代言引發消費投訴新問題。

伴隨雙11 落下帷幕,大閘蟹銷售高峰也步入尾聲,然而今年對整個陽澄湖大閘蟹行業鏈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

新京報記者自11月4日起到陽澄湖產區陽澄湖鎮走訪了解到,雖然大閘蟹的產量、規格高於往年,但市場受到了價格戰、外地蟹競爭、消費信心不足等因素的挑戰,增產不增收、電商收入增速下滑等成為眼下困擾陽澄湖大閘蟹行業的新問題。

面對挑戰,陽澄湖大閘蟹產業鏈各方在規範品牌、提升品質的基礎上,掀起了明星代言熱,以求找到新的增長點,但在行業自身服務或產品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新的矛盾也就此產生。

11月5日,蟹農俞師傅向記者展示今年養殖的陽澄湖大閘蟹。

產量增長銷量下降

在今年9月第一批陽澄湖大閘蟹開捕之際,蟹農胡師傅對一籠籠肥美的螃蟹甚是滿意。他當時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陽澄湖大閘蟹規格較往年都要大,預計是個豐收年。然而兩個月後,伴隨大閘蟹銷售旺季步入尾聲,胡師傅卻說,由於銷量沒跟上產量,今年整體收入變化不大。

為保護生態環境,陽澄湖的圍網養殖面積從1988年的14.2萬畝降至如今的1.6萬畝。11月5日,新京報記者看到,治理後的陽澄湖養殖區域水草肥美,不時有白鷗輕點水面划行而過,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圍網將每戶養殖範圍分隔開來。正在開船查看螃蟹情況的俞師傅告訴新京報記者,雖然大閘蟹的銷售旺季已快結束,但湖內還有四成螃蟹尚未捕撈,蟹農們都被動拉長了銷售期限。

蟹農反映的問題並非個案。蘇州工業園區陽澄湖大閘蟹協會會長吳阿二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園區大閘蟹產量超過250斤,遠高於往年180斤-220斤的平均產量,但市場需求並未趕上產量增速。受多方因素影響,今年園區銷量甚至較往年下降了20%左右。

據了解,目前蘇州工業園聚集著846戶蟹農、91家擁有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誌的企業,以及374家經銷商,養殖面積在陽澄湖1.6萬畝的圍網養殖範圍內排名第二。增產不增收對於整個園區的影響非同小可。

目前,蘇州工業園產出的陽澄湖大閘蟹40%銷往本地,北京、上海佔比分別為25%、35%。然而在蘇州大本營,陽澄湖大閘蟹的銷路卻受到了限制。吳阿二說,受環保問題等影響,2018 年8月至今,工業園內的小企業陸續關閉了1/4左右,使得今年的大客戶訂單少了很多。

在吳阿二看來,園區長期只做線下的銷售模式也是影響其銷路的因素之一。當下工業園內的年輕人多是外企從業者,「真正做螃蟹養殖和經營的都是45歲到65歲的老蟹農了,不太擅長電商等線上經營。」

除自身問題外,其他產區的大閘蟹使得消費市場出現了分流,如一些蘇北地區的消費者發現身邊水域也有大閘蟹後,就不會到蘇南買蟹。

陽澄湖大閘蟹圍網養殖區域。

電商銷售增速放緩

除產地外,線上銷售模式也在今年遭遇了增速放緩的挑戰。來自陽澄湖大閘蟹崑山產區的「今錦上」副總裁田琴告訴新京報記者,自2015年轉戰電商平臺後,「今錦上」業績增速十分明顯,兩年內整體線上銷售額由1000萬元增至1億元。然而到了2019年,大閘蟹網上收入增速開始放緩,「今錦上」一款往年頁面訪問指數達到25萬的爆款,今年只有15萬的訪問量。

田琴認為,電商增速放緩的原因多樣,首先是受大環境影響,整體消費市場低迷,為此「今錦上」推出了拓展商超、線上企穩的經營策略;其次是蟹卡熱度有所下降,與2015年高峰時不可同日而語。「網絡賣蟹第一人」顧敏傑曾向新京報記者透露,2015年蟹卡收入可佔其營業額的一半,而今年只能佔到1/3。

此外,正規陽澄湖大閘蟹在價格戰中也不佔據優勢。據田琴回憶,自2017年開始,電商渠道出現了大閘蟹的惡性競爭,正品陽澄湖大閘蟹為避免虧本,很少進行無底線的降價,略顯失勢。

吳阿二也告訴新京報記者,很多傳統蟹業經營者不開拓線上銷售的原因正是在於不願意參與低價競爭。「現在網上的低價蟹卡很常見,但長期低到68元、78元價位的肯定不是正品陽澄湖大閘蟹,我們不無限降價就是想保證自己的品質。」

田琴指出,在低價傾銷的過程中,很多不法商家會選擇以次充好、缺斤少兩,以保證最後盈利,但也因此擾亂了行業秩序。「今年就有部分企業客戶私下表示對市場亂象有些擔憂,不想繼續合作了。陽澄湖大閘蟹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消費者產生失望情緒,就可能去選擇其他替代品。」

為規範行業發展,天貓、京東等平臺推出了相應措施以減少亂象滋生。一位擁有3年從業經驗的陽澄湖大閘蟹電商告訴新京報記者,天貓以往是按蟹卡數進行結算,但在2019年,鑑於兌換糾紛等因素,該平臺開始以發貨量進行結算。

假冒亂象屢禁不止

據吳阿二介紹,得益於自然環境優勢,陽澄湖大閘蟹素有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等特點,四肢也較其他螃蟹更有力,這讓其在眾多大閘蟹品種中脫穎而出。

在此基礎上,陽澄湖大閘蟹還在不斷試水新的養殖方式。據主營蟹苗產業的周明良介紹,2018年「陽澄湖1號」成蟹培育成功,重量平均在4兩以上,且存活率高。至2019年,1.6萬畝圍網養殖範圍中,30%的成蟹都是「陽澄湖1號」。另據蘇州市陽澄湖現代產業園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張鋮介紹,為使圍網範圍外的陽澄湖流域大閘蟹向陽澄湖大閘蟹品質靠近,池塘還圍繞水質、池塘構造等方面進行了高標準改造。

「陽澄湖1號」養殖示範區。

為防止仿冒現象,今年年中,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會和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誌產品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先後對「陽澄湖大閘蟹」的劃分與標註進行了明確說明,並分類下發陽澄湖大閘蟹蟹扣和協會蟹扣。

不過,仿冒現象依然存在。新京報記者曾在今年10月走訪北京多個水產批發市場發現,市面上仍有不少來自其他湖區的大閘蟹被包裝成陽澄湖大閘蟹進行售賣。如禮盒上未用中文標註「陽澄湖大閘蟹」,但卻用拼音注釋打擦邊球。有商家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只要3毛錢就可以買到假冒蟹扣,雖然樣式與真正蟹扣不同,但消費者未必能區分清楚。

作為陽澄湖大閘蟹最大的主產區,相城區市場監管局曾在10月下旬針對擅自標註產地「陽澄湖」、價格明顯低於成本價等問題,在網上巡查糾正15家違規商家,年內辦結大閘蟹相關案件12起,處罰款合計213萬元。

明星代言引發新投訴

仿冒蟹背後,也折射出陽澄湖大閘蟹長期以來有品類無品牌的問題。消費者肖女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雖然知道陽澄湖大閘蟹,卻不知買誰家的最好,網上售賣的各式品牌的「陽澄湖」大閘蟹讓她挑花了眼。

為打造品牌特色,商家們在今年掀起了「明星代言」風潮,如黃曉明代言「蟹太太」、沈騰代言「蟹狀元」、胡可代言「陽澄之王」。作為行業內首家請到明星代言的品牌,「蟹太太」品牌創始人權輝告訴新京報記者,其嘗試明星代言的原因就是為了使品牌在短期內更快成長,獲取更多知名度。

2018年初,黃曉明剛剛成為「蟹太太」品牌代言人時,粉絲效應就凸顯出來了,有粉絲下單20萬元進購大閘蟹。明星效應加上配備公平秤等創新措施,蟹太太的銷售收入上漲30多倍達到5000萬元,今年更是有望達到3億元。

2019年,明星代言的吸金作用讓更多企業爭相效仿,但也產生了新的問題。今年9月,由明星王祖藍直播推薦的「金蟹閣」低價蟹券就被消費者曝出無法提貨,微博評論被消費者的投訴攻佔,「金蟹閣」對此回應稱與消費者集中兌換有關。

無獨有偶,11月13日,直播紅人李佳琦也通過工作室微博,就將「陽澄狀元」大閘蟹誤解釋為陽澄湖大閘蟹一事進行致歉。

業內人士指出,出現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商家提供商品或服務的過程中有瑕疵。明星雖然可以為品牌助力,但若無法全面了解商家及產品信息,就容易導致宣傳與實際情況不符。

針對上述各種問題,部分蟹農已準備延長銷售期限以賣掉高產螃蟹。蟹農胡師傅明年還打算把陽澄湖大閘蟹的投放密度下調到每10畝1萬到1.3萬隻左右。在品質方面,周明良稱,「陽澄湖1 號」的研發還將繼續,目的是讓陽澄湖大閘蟹進一步憑藉品質取勝。

新京報記者 / 王思煬

攝影 / 王思煬

編輯 / 郭鐵 李嚴 張明璇

相關焦點

  • 陽澄湖大閘蟹"喜憂參半" 產量大增銷量有限
    記者在自11月4日起到陽澄湖產區陽澄湖鎮走訪了解到,雖然大閘蟹的產量、規格高於往年,但市場受到了價格戰、外地蟹競爭、消費信心不足等因素的挑戰,增產不增收、電商收入增速下滑等成為眼下困擾陽澄湖大閘蟹行業的新問題。
  • 陽澄湖大閘蟹生死局
    上述計程車司機說,「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就那點產量,還沒開捕就被預定完了,沒有關係根本買不到。」陽澄湖大閘蟹供不應求,其他產地蟹卻問津者少。在蟹皇府品牌創始人徐皓看來,品質是首要原因。「吃過就知道,陽澄湖大閘蟹口感和其他產地蟹不一樣。」陽澄湖大閘蟹(攝影:田甜)陽澄湖地處蘇州東北部,由西湖、中湖、東湖三片水域組成。陽澄湖氣候溫潤,極端惡劣天氣少,水質條件佳,這是大閘蟹生長的理想環境。
  • 1500噸產量,80萬噸銷量,你吃的「陽澄湖大閘蟹」還香嗎?
    在業內,大家普遍認為,咱們國家有3個地區的河蟹品質最好,它們分別是江蘇的陽澄湖大閘蟹、安徽的花津湖大閘蟹和河北的勝芳蟹,我自己尤其喜歡陽澄湖的大閘蟹。對於和我一樣不在陽澄湖附近生活的朋友來說,要想在家吃到正宗陽澄湖大閘蟹,網購自然成為了首選。但是,有一天在和某位專門賣大閘蟹的電商老闆聊天時,才發現,網購陽澄湖大閘蟹裡面的水其實很深,一不小心,很容易就掉進無良商家的坑裡。
  • 陽澄湖大閘蟹生死局 | 邦眼
    陽澄湖氣候溫潤,極端惡劣天氣少,水質條件佳,這是大閘蟹生長的理想環境。近年來,在當地市場競爭的環境下,蟹農們無非想蟹更鮮而肥美,以便在收購時賣個高價位。他們嘗試精細化養殖,給大閘蟹餵食更高檔飼料。如今這一做法早已普及,在當地成為心照不宣的「行標」。丁曉冬的父母養殖大閘蟹已超過20年。據他講,他的父母給大閘蟹吃海魚、玉米、螺螄,每10畝水塘光投放飼料的成本就在10-12萬之間。
  • 節後日銷量不足節前一半 陽澄湖大閘蟹遭「冷遇」?
    蘇州10月13日電,13日,蘇州陽澄湖邊如織的遊客已經消散,但往來穿梭運輸大閘蟹的快遞車輛依舊川流不息。湖邊,青年養蟹帶頭人顧敏正張羅著將一箱箱鮮活的大閘蟹發往全國各地,讓外地的消費者也能品嘗到「一蟹上桌百味淡」的陽澄湖大閘蟹。  在眾多大閘蟹養殖地中,蘇州陽澄湖獨佔鰲頭。
  • 陽澄湖大閘蟹利潤有多暴利?
    但記者調查發現,本地市民消費大閘蟹的積極性比起往年有所下降———在廣州幾家經營大閘蟹的酒店,去年這個時候每天最少能賣100多隻,而今年才四五十隻;在普通市民購買大閘蟹最多的超市,銷量也非常有限。&nbsp&nbsp&nbsp&nbsp&nbsp天河路某大型超市負責大閘蟹銷售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天能賣5斤就算不錯了,「主要是太貴」。
  • 陽澄湖大閘蟹開湖,產量價位預計雙雙升高
    9月23日,陽澄湖大閘蟹在江蘇蘇州常熟沙家浜正式開捕。據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辦主任姚水生介紹,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總產量會上漲至1400噸左右,價格或將上漲10%左右。而在今年開捕前,已有許多食客選擇通過禮卡預購大閘蟹。
  • 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產量價格雙增 我國大閘蟹產業布局如何?(圖)
    中商情報網訊:昨日(9月23日),2019年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陽澄湖大閘蟹養殖面積達到1.65萬畝,預計產量1400噸,比去年有所上升,價格或將上漲10%左右。利潤亦可能實現增長。
  • 蟹狀元:秋蟹代言人陽澄湖大閘蟹禮卡熱銷中!
    原標題:蟹狀元:秋蟹代言人陽澄湖大閘蟹禮卡熱銷中!2020年立秋(2020年8月7日)以有三個星期,秋天收穫的季節,季節性美食大閘蟹之王陽澄湖大閘蟹也將在下個月中下旬開湖上市成為秋蟹的代言人。陽澄湖獨特的地位位置和優質的水域造就非凡螃蟹,陽澄湖大閘蟹一直以來深受青睞。明代中葉,隨著蘇州經濟的發展,陽澄湖蟹逐漸聞名,而且逐漸進入到尋常百姓家。
  • 2020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產量和個頭均超往年
    2020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產量和個頭均超往年 2020-09-22 09:38:51  來源:荔枝新聞
  • 陽澄湖大閘蟹終於開捕:價格猛漲 一隻100
    今年,由於氣候原因,大閘蟹上市時間有所推遲。受前期洪澇災害以及隨後的高溫天氣等影響,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產量並不算大。因此,價格上漲了20%至30%,價格有望達到近10年來的新高。秋風起,蟹腳癢。昨天,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開啟,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正式上市。
  • 陽澄湖大閘蟹 濟南難買正宗貨
    「由於陽澄湖大閘蟹還沒有開始捕撈,現在市面上還見不到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英雄山路上一家大閘蟹銷售負責人稱,現在銷售商都還不知道陽澄湖大閘蟹上市時間。「可能在9月2日能得到具體時間。」  關於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情況,銷售人員稱,今年大閘蟹價格應該比去年略有浮動,浮動在10%左右。而高溫天氣對大閘蟹產量不會有太大影響,和去年大致持平。
  • 陽澄湖大閘蟹開捕 疫情不阻蟹「橫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蘇州9月21日電 (記者 鍾升)「譁啦」一聲,一隻沉甸甸的蟹籠破水而出。籠裡,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大閘蟹張牙舞爪。21日,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陽澄湖是最為知名的大閘蟹產地,有著「一蟹上桌百味淡」的美譽。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獲得中國農業農村部頒發的農產品地理標誌,升格為「國字號」農產品。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能否如願吃到陽澄湖大閘蟹,令不少食客心生憂慮。
  • 大閘蟹價格不升反降 高端蟹難賣
    大閘蟹價格不升反降 高端蟹難賣 原標題:   今年京東生鮮聯合陽澄湖、太湖、洪澤湖、大縱湖等11個大閘蟹產區的政府及協會,在京共同宣布成立京東生鮮大閘蟹產業聯盟。而順豐也在上月發布,預計投入7架全貨機重點支持,並首次投入高鐵運力,省內同城及重點一線城市可實現當天或次日達。  探因  大閘蟹價格為何不升反降?
  • 陽澄湖大閘蟹暴利調查:養一畝蟹子淨賺一萬元
    10個年頭了,十年來,隨著銷量一起看漲的還有它的身價。尤其是從去年開始,陽澄湖大閘蟹的漲價風比往年來得都要猛烈。按照去年的行情,在蘇州當地,4兩雄蟹的出水價是50多元一隻,到了青島&nbsp,身價就能漲到100多元。同其他水產品不一樣,陽澄湖大閘蟹實行專賣店的銷售模式,沒有中間商的層層加價,又不是稀少到了買不著的程度,陽澄湖大閘蟹的價格為何還會高得離譜?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陽澄湖大閘蟹:生死攸關的一年
    實際上,陽澄湖大閘蟹熱度連年居高不下,根據阿里的黃金周銷售數據統計,僅僅10月1-3號, 盒馬鮮生陽澄湖大閘蟹銷售就超4萬隻。儘管各大電商平臺銷售數據搶眼,卻有不少業內人士對陽澄湖大閘蟹的前景表示悲觀。
  • 假冒陽澄湖大閘蟹灰色鏈條遭曝光!
    「洗澡蟹」,假冒陽澄湖大閘蟹的形式之一。顧名思義,就是將外地螃蟹放入陽澄湖中,暫養幾天,然後撈出冒充陽澄湖大閘蟹,所以又被稱為「過水蟹」。而經過草酸清洗出的白色,會感覺很蒼白,看起來就不自然。下圖是視頻截圖的「洗澡蟹」視頻中我們還會看到,從蘇北等各地發往陽澄湖的假冒蟹數量,一次就動則上千公斤!
  • 有多少陽澄湖大閘蟹可以上桌?
    從「一枝獨秀」到「百花爭豔」2019中國蘇州陽澄湖大閘蟹23日開捕上市,預計全年產量在1400噸左右。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辦主任姚水生告訴記者,受惠於高溫天數少,水草肥美,今年陽澄湖大閘蟹個頭普遍偏大,預計4兩公蟹和3兩母蟹佔比可達五成。
  • 陽澄湖大閘蟹開捕 產量「縮水」個頭「長大」
    新華社圖片新華社南京9月21日電(記者劉巍巍)2018中國蘇州陽澄湖大閘蟹21日在「中國陽澄湖大閘蟹之鄉」崑山巴城開捕,預計在國慶節前後批量上市。據蘇州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陸志榮介紹,現在陽澄湖大閘蟹網圍養殖面積已壓縮至1.6萬畝,從抽調情況來看,今年湖區河蟹長勢良好,品質優良。「根據9月19日抽檢數據分析,河蟹的平均規格為3.56兩/只,其中雄蟹3.94兩/只、雌蟹3.17兩/只,與去年同期相比雄蟹增長4.8%,雌蟹增長8.6%。去年河蟹產量在1500噸左右。預計今年河蟹產量將在1300噸左右。」
  • 陽澄湖大閘蟹出水價12年首降 公款消費為零
    昨日,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始捕撈,出水價首次下跌到約120元/斤,比去年降低約10%;產量則創下新高,達到2300噸左右。  儘管陽澄湖大閘蟹豐收了,但失去公款消費這一重要消費群體,團購也幾乎降為零後,蟹老闆們今年普遍高興不起來,連連感嘆生意「史上最難」。  為了應對蟹市寒冬,巴城蟹坊苑的蟹老闆開始裁員,減少服務員、配菜師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