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訪22年,中國學者發現長期吃大蒜,可降低胃癌死亡率

2020-12-26 騰訊網

本文轉載自「 iNature」,作者阿司匹林

2018年,估計幾乎一半的胃癌(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死亡人數發生在中國。中國東北部山東省臨朐縣是世界範圍胃癌死亡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在1980-1982年之間,每10萬人年齡調整為男性55人,女性19人死亡。流行病學研究的確鑿證據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前病變和胃癌的發展有關,並表明飲食富含維生素和大蒜可以在維生素攝入不足的高危人群中預防胃癌。

1995年,在山東省臨朐縣開展幹預試驗,評估三種幹預措施對預防胃癌前病變進展的影響:幹預措施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兩周,維生素和大蒜補充劑治療超過七年。經過近15年的隨訪(1995-2010),該試驗報告了胃癌發病率的統計學顯著降低,但是與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相關的胃癌死亡率無統計學顯著降低。

儘管山東幹預試驗表明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在預防胃癌方面具有潛在作用,但還需要進一步的隨訪,以確定是否會更長時間範圍內導致胃癌死亡率顯著下降。從長遠來看,維生素和大蒜補充劑是否與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統計學現顯著降低相關仍然是未知的。因此,研究人員將隨訪時間延長至22年以上,以確定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該研究在胃癌高危區招募了3365名居民,其中1107名幽門螺桿菌抗體陰性的居民被隨機分配到維生素補充組、大蒜補充組或安慰劑組。2258名幽門螺桿菌抗體陽性的居民被隨機分配到幽門螺桿菌治療組(阿莫西林與奧美拉唑聯合治療2周)、維生素補充組(維C、E和硒,持續7.3年)、大蒜補充組(大蒜提取液和油,持續7.3年)或安慰劑組。

經過22年(1995-2017年)的隨訪,確定了151例胃癌病例和94例胃癌死亡病例。維生素補充劑的發病率顯著下降,而大蒜補充劑則沒有。所有三種幹預措施均顯示胃癌死亡率顯著降低:幽門螺桿菌治療的完全調整風險比為0.62,維生素補充為0.48,大蒜補充為0.66。在幹預措施與其他癌症或心血管疾病之間未發現統計學上顯著的相關性。

總而言之,隨訪22年發現,幽門螺桿菌治療兩周,維生素或大蒜補充七年與胃癌死亡風險在統計上顯著降低;幽門螺桿菌治療和維生素補充也與胃癌發病率的統計學顯著降低有關。

同時,由於近期微信公眾號改版,訂閱號消息不再按時間排序。為了方便您繼續收到我們的文章,您可按照圖片中的操作將我們設為「星標」,這樣您以後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消息啦。

End

參考資料:

[1] https://www.bmj.com/content/366/bmj.l5016

相關焦點

  • JAMA子刊:喝酒又誤事,大蒜補充劑抗胃癌功效遇酒沒
    原創 奇點糕 奇點網去年9月份,北大腫瘤醫院的研究人員在著名醫學期刊BMJ上發表一篇隨訪時間長達22.3年的研究論文。研究人員發現,[1]。近期,北大腫瘤醫院的研究人員又對以上數據做了二次分析,他們發現吸菸與胃癌的發生率增加72%,死亡率增加101%相關,而且這種相關性在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患者群體中更顯著。不過吸菸對維生素補充劑和大蒜補充劑的防癌抗癌效果沒有影響。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飲酒與胃癌的發生和死亡沒有顯著的相關性。不過,飲酒卻會抵消大蒜補充劑的防癌抗癌效果。
  • 大蒜防癌這麼厲害,仍敵不過飲酒的人……
    2019年9月份,北大腫瘤醫院研究人員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發表一項隨訪時間長達22.3年的研究,結果顯示,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維生素補充劑和大蒜補充劑均有效降低胃癌死亡風險,其中大蒜補充劑可使胃癌死亡風險降低34%,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以及維生素補充劑分別降低38%和52%。
  • 腸癌發病率呈現年輕化趨勢 早期做腸鏡篩查能有效降低發病率
    據大會主席、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肛門外科首席專家汪建平教授介紹,早篩查早診斷是有效降低腸癌發病率的手段,尤其是50歲以上有家族史的高危人員應接受篩查,以便發現早期病變並進行幹預性處理。臨床中有7歲的腸癌患者據了解,我國消化道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且呈年輕化趨勢特徵,對人民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中山六院僅今年上半年,完成結直腸癌手術便達2051例(直腸癌905例)。
  • 晚期胃癌有救了!新型抗癌藥成「黑馬」,確認可治療多種癌症
    在總生存率也可看到,化療組總生存為8.4個月,而新藥組多增加了7個月的時間,將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41%。 從此次治療效果對比來看,FDA非常有可能根據目前的結果,直接將DS-8201批准為胃癌藥物,讓HER2陽性的晚期患者在二線以上使用。
  • 不愧是健康飲品…日本學者揭示:多喝綠茶和咖啡,可顯著降低糖尿病...
    每天喝4杯以上綠茶以及2杯以上咖啡的糖尿病患者,5年內的死亡風險降低了63%。主要結果是參與者的全因死亡率。每個人都填寫了58個食物和飲料調查表,其中包括每天喝多少綠茶和咖啡的問題。另外,參與者還提供了有關生活方式因素的背景信息,同時測量了身高、體重和血壓以及血液和尿液樣本,以檢查潛在危險因素。隨訪中位時間為5.3年,期間研究人員通過訪談、病歷、信件、電話和居住地市政登記對參與者進行年度隨訪,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以及綠茶和咖啡的攝入量。
  • 抽菸喝酒吃鹹菜 當心胃癌來得快
    隨後,將這些評分應用於一個全國性的前瞻隊列中進行驗證,該隊列來自「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共對逾10萬人進行了10年多的前瞻性隨訪;最後,通過上述參與者根據風險基因進行分層,計算胃癌發生與四個健康生活方式因素的相對和絕對風險,評估不同遺傳風險人群健康生活方式與胃癌發生的關係。
  • 全球近一半胃癌新發在中國,日常做到這4點可以預防
    在中國人群中,不同的基因譜與發生胃癌的不同風險顯著相關;而健康生活方式可顯著降低胃癌的發病率,就算是胃癌遺傳高危人群,採用健康生活方式也可部分抵消胃癌的遺傳風險。利用meta分析的匯總統計數據,研究人員構建了胃癌的5個多基因風險評分模型,然後將遺傳風險模型應用到來自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CKB)的10萬多人數據中,進行了超過10年的前瞻性隨訪。
  • 一項顛覆性研究:50歲後多攝入碳水化合物,可降低死亡率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證實,主食攝入量與不同年齡的死亡率息息相關。尤其步入50歲後,主食攝入量適當增加,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生命時報》結合研究並採訪權威專家,揭秘碳水化合物與身體之間的神奇聯繫。
  • 吃辣椒能長壽?研究發現:吃辣椒,死亡風險降低13%
    2017年1月,著名的在線開放期刊《PLOS ONE》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發現,紅辣椒的食用量與全因死亡率之間存在反比關係,具體來說,與不吃辣椒的成年人相比,食用辣椒的成年人死亡風險降低了13%。此後,有研究發現,辛辣香料(例如辣椒)會增加不同器官和組織的脂質分解代謝速率,從而可以預防高膽固醇血症、肥胖症、高血壓、第2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辣椒等香料對幽門螺桿菌和其它細菌和真菌表現出了抗菌活性,甚至許多香料還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並且可有助於防止和減輕各種慢性疾病。
  • 每天吃點大蒜,會有5個意想不到的好處!但4種人吃了會適得其反
    大蒜誰都不陌生,因為味道太過刺激,有人喜歡有人掩鼻遠離。大蒜在北方一年四季獨得恩寵,吃麵條、水餃一定要有大蒜的陪伴,吃起來才會更加爽口,就連吃燒烤也要吃烤大蒜。而南方人只是單純地將大蒜作為一種烹飪調味品,鮮有人生吃大蒜。
  • 大蒜的功效與作用 吃大蒜注意這些
    大蒜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物,對於去除一些食物的腥味以及異味有很好的幫助。但是,大蒜的作用可不止這些。小編給大家講講大蒜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大蒜的食用方法以及吃大蒜的禁忌是什麼。2、防癌研究發現,經常吃大蒜能夠減少體內某種致癌物質,特別有助於預防胃癌、大腸癌以及食管癌的發生。
  • 胃癌前病變篩查「三重奏」,你需要了解這些
    因此,當發生萎縮性胃炎時,胃竇腺體喪失導致胃竇G細胞數量減少,進入血液循環的G-17數量降低,因此可以認為血清G-17水平是胃竇萎縮的血清學標誌物。 (3)血清抗Hp抗體——Hp感染是胃癌重要的獨立致病因子 如前所述,從非萎縮到萎縮過程中,Hp感染是非常重要的獨立致病因子。
  • 一次腸鏡可保17年平安,這22類人儘快去做檢查!
    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用腸鏡實施切除之後,治癒率可達到90%以上。結腸鏡檢查還有一個巨大的優點是,一旦發現腸道有息肉,或者小腫瘤,要麼可以立即切除,要麼可以順便取活檢。大量的研究表明,結腸鏡的篩查敏感性高達90%以上。柳葉刀:一次腸鏡檢查可使17年內腸癌風險降低30% !
  • 生吃大蒜有什麼好處 殺菌消炎就吃它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科學家給大蒜的另一個外號是「血管清道夫」,研究人員發現長期吃大蒜的人血管內壁裡的沉積比不吃的人要輕很多。而血管壁沉積是心血管病的一大誘因,時間長了會讓動脈阻塞、彈性變差,引起中風或心肌梗死。
  • 大蒜之鄉無一感染全是大蒜的功勞?那抗新冠藥物早就研發出來了
    這是一項設計規範的隨機對照研究,科學證據的可信度很高,它的結果——"每天吃到4克大蒜或者相當於4克大蒜的大蒜產品,不能降低膽固醇",也就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有不少結果顯示,大蒜可能對消化道相關的癌症有一定幫助。比如在中國,1970年代在山東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棲霞的癌症死亡率是蒼山的12倍。這兩個縣之間只相距300公裡,地理環境、生活習俗都比較相近。不同的是,蒼山是大蒜之鄉,人均每年吃掉6公斤大蒜 ,而棲霞只有0.5公斤。此外,蒼山的大蒜含硒比較多。於是,有人猜測大蒜和硒有助於抗癌。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癌?吃大蒜可以殺滅幽門螺旋桿菌?好大的...
    感染了會導致胃潰瘍、胃癌?發現幽門螺桿菌必須要根除?……別急一起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幽門螺旋桿菌是引發潰瘍病的主要原因,但並不是每個人感染了都會導致胃潰瘍或胃癌。在感染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癌的也就1%左右,且多見於潰瘍病患者。胃癌的發生有很多致病原因,主要與遺傳因素、飲食結構不當、環境汙染和病毒感染等相關,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只是其中一個致病因素。  此外,如果發現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並非人人都需要根除治療。
  • 它抗癌能力比大蒜強?每天堅持吃,癌細胞或許不再「囂張」
    雖然現在醫療條件越來越好,但是依舊有非常多的病,無法治癒,比如說癌症,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癌症就約等於死亡,因為在治療的過程當中,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最重要的是人體還不能痊癒,只能適當的延長自己的壽命,大家都知道癌症和自己的飲食有關,所以平時都會刻意地吃些抗癌的物質,
  •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吃大蒜,不喜歡聞大蒜?
    人類愛吃大蒜,也有上下5000年了。 蒜蓉生蠔,蒜頭爆炒,蒜汁意面,大蒜的味道讓人忍不住流口水,既然大蒜這麼好吃,為什麼吃了之後我們會這麼討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