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親節
最近,一家「父親的食堂」
在朋友圈走紅
原來背後有一個暖心的故事
3月31日
這家「父親的食堂」
在福州冠亞廣場開張了
這家店是一名醫生
為自己生病的父親開的
謝建偉是福建協和醫院胃外科的骨幹醫生,在福州求學、工作20多年了。最近,他的朋友常打聽他開的餐飲小店「父親的食堂」。
「我不是想搞副業,開店只是因為我的父親。」謝建偉說,父親今年75歲,4年前不幸查出肺癌。
謝建偉(中)和父親(右)在一起
在手術室
親眼看到父親的肺癌
已出現胸膜轉移
謝建偉的眼淚
忍不住掉了下來
作為一名醫生
他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那是我作為醫生
唯一一次在手術室裡哭。」
病情發展到這個階段的癌症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一年左右。謝建偉沒有放棄,與父親促膝交談後,父子倆決定並肩與病魔作鬥爭。
幾經波折熬了一年,謝爸爸的病情慢慢穩定下來,接下來是長期的治療。每隔三周,他都要從莆田來到福州,每次都要在醫院呆上4天左右。
謝建偉工作很忙,經常出差,還出國進修了一年。在國外時,他得知父親胃口不太好,擔心老人的營養跟不上。
「給他開間餐館吧,
他想吃什麼就點什麼。」
謝建偉說,讓父親好好吃飯
不管是從生活上
還是從腫瘤治療方面來說
都很好
去年回國後
謝建偉很快將這件事提上日程
但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店面
今年他終於在冠亞廣場
找到了一家比較滿意的店面
廚師則是學過烹飪的表弟
3月31日
「父親的食堂」開業了
主推莆仙口味
滷麵、熗肉、海蠣煎等等
都是謝爸爸愛吃的
謝建偉在開店前
為「父親的食堂」寫了一段話
父親老了,再也無法親自下廚給我做飯了,兒時誘人的飯菜香依稀縈繞。父親病了,胃口也不好了,可我仍舊是那麼忙。哪怕父親就在我身邊,忙於治病救人的我也無法為他做一頓可口的飯菜。「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時候了,為父親辦一個食堂,只為博他老人家一笑,了卻中年兒子的一個心願。
店由謝建偉出資
他的表弟全權經營
他覺得收支平衡就很理想了
「我只要求一點,
食品安全和質量一定要把好關。」
「我覺得開餐廳跟做醫生有共同之處
就是不能損害顧客或病人的利益。」
這是謝建偉的堅持
「還不錯。」昨日,談到兒子的這份心意,謝爸爸的評價很簡單,但臉上的笑容怎麼也藏不住。
「我爸很少表揚我,但從小我都沒讓我爸失望過。我倆話雖不多,但彼此都懂。」謝建偉說,父親是一名鄉村老師,他是坐在父親自行車後座長大的。從7歲開始,他就像父親的「小尾巴」似的,放學後跟著他去幹農活或助學助困。
「幫助別人是最有意義的,這是父親身體力行教給我的。」謝建偉說,當時生活清貧,但父親總會對那些更貧困的人施以援手。當年高考不知道填什麼志願,父親建議他去學醫,因為這樣可以幫助別人。「正是他的情懷,他的教誨,成就了今天的我。」
組織義診報效桑梓、
到農村為留守老人
普及疾病防治知識
……
這些年
謝建偉一直沒有停下助人的腳步
在「父親的食堂」裡
父與子的故事仍在繼續
一飯一菜中的孝與愛
讓人間更有味
【來源:福州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