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據新聞報導,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即將全面封頂封圍,6月中旬將進入全面精裝修階段,飛行區道面及站坪施工進展順利,預計跑滑系統10月建成竣工。
天府國際機場有多「霸氣」?
天府國際機場是四川省頭號工程,國家「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機場。其建成後,將成為我國國內第二大機場,躋身為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也使得成都成為中國繼北京、上海之後第三個擁有雙4F級機場的城市。
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共規劃建設3條跑道;預計到2025年,年航班量達到41萬架次,旅客吞吐量5600萬人次。
天府國際機場有多重要?
這一點從國家戰略定位就能看得出來。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北部、東部和南部分別形成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門戶樞紐城市,但廣袤的西部地區一直沒有形成有影響力、輻射力的門戶樞紐。
成都不沿邊、不沿海,地處西南腹地,到最近的沿海港口也有1700公裡。長期以來,西南內陸的交通便利性和開放性都遠遠落後於沿海區域。
考慮到整個成都範圍內1600萬人口,延展到西南區域覆蓋人口,成都雖然已經擁有雙流國際機場,但完全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航班和客運量需求。而天府國際機場的修建,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一帶一路」建設構建起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全面開放新格局。成都也由內陸腹地躍升為開放前沿。成都作為距離歐洲最近的國家中心城市,國家在此布局天府國際機場,6條跑道9000萬人次,就是為了填補這一短板。
新機場的建成能否加速成都成為中國第五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可以關注這幾個點:
2019年中國城市GDP排名中,成都以17012.65億元,升至排名第7位,除開大眾熟知的老牌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前面僅有直轄市重慶和蘇州市。
受今年疫情影響,中國的主要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均有所下滑,但成都市第一季度受影響程度相比其他城市表現良好,行業整體復甦情況穩中向好。
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於2021年8月18日-29日在成都舉辦,新機場啟用後,不僅成為成都市和四川區域的門面,更是成為中國的一個新的標杆。
如此看來,新機場的建成,必然會加速成都的經濟建設和與世界的聯通,大運會的舉辦也會再為成都高速發展助力。不僅於此,大運會帶來的絕不僅是一次世界焦點的聚焦和旅遊業等第三產業的爆發,其他產業如科教文均會迎來一次重大突破。
前面提到,我國已經形成了北(京津)、東(滬寧杭)、南(廣深港澳)三個區域的超級城市群,這三個城市群是我國經濟發展已經整個社會的最重要的三極核心城市群。而成渝城市群是圍繞西部雙子星成都-重慶建設,所以成渝城市群一定會是中國的第四極,而成都也非常有機會成為中國的第五城。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世界格局下,機場地位即代表了城市地位。
擁有首都國際機場和首都新機場的北京,將開啟面向全球的中國窗口;
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讓上海成為連接中國和世界的空中門戶;
成都坐擁雙流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正以「空港新星」的姿態迎面走來;
成都的未來,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