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澤尊王:故紙堆裡的神威

2021-02-07 弘聖堂

=== 威鎮山頭聖澤彌廣 · 足垂藤上王化長尊 ===

神姓郭,名忠福,閩之南安人。後晉天福初,神年十六歲,忽攜酒牽牛,登絕頂古藤上蛻化,時為八月二十二日。

尊王,古孝子也。思親盡誠,葬親盡哀,雖狄梁公之望雲、王偉元之泣墓,無以過此,宜其生為英而死為靈哉!歷觀救火、蕩寇、蘇旱、祛瘟諸事跡,功在於國,所謂移孝作忠也;澤被於民,所謂親親而仁民也。

1

南宋•建炎誘寇他往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寇湯勍逼境,誘他往。

明•何喬遠《閩書•卷9(方域志)•泉州府南安縣2•郭山》:「宋•建炎四年(1130年),寇湯勍逼近境,民欲遁走;卜神不許。一日大雨溪漲,寇不能渡,有白衣乘白馬者,誘之淺涉,攻具漂流,黠者多溺死,蓋神為也矣。」

明•萬曆《詩山郭山廟記》碑:「《志》(《八閩通志》)中又載,宋時賊將入境,神引之他往,裡得無患。」

清•康熙《南安縣誌•卷2(疆域志)•郭山》記:「宋•建炎四年(1130年),寇湯某勍逼近境,民欲遁走,卜神不許。一日大雨溪漲不能渡,有白衣乘白馬者,誘之淺涉,攻具漂流,黠者多溺死,蓋神所為也。」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16•壇廟寺觀•威鎮廟》:「宋•建炎四年(1130年),寇湯勍逼近境。民欲遁,卜神不許。翌日大雨,溪漲寇不能渡,有白衣乘白馬者,誘之,由他路去,攻具漂流,黠者多溺死,邑賴以全,其後累加『威鎮忠應孚惠廣澤侯』,王胄為記。」

清•光緒戴鳳儀《郭山廟志•卷2•保安廣澤尊王傳》載:「宋•建炎四年(1130年),湯寇勍逼近境,民欲遁,卜於王,弗許。一日,大雨溪漲,寇不能渡,王衣白衣乘白馬,誘之淺涉,黠者多溺死,邑賴以全。」

2

南宋•紹興熄帝宮火

南宋•紹興(1131—1162年)間,裡人吳德奉廣澤尊王香火入京,值帝宮火,王麾白旗熄之。

明•萬曆《詩山郭山廟記》碑:「詢之裡老,雲:『敕(指紹興封敕)之端有宋人記述:裡人有吳德者,素事神。一日,以椽職赴京,奉香火偕往。宋帝宮火,神摩以白旗,火遂止。是以有紹興侯爵之封,其詳在敕中。』《通志》亦頗言及之。果爾,則亦異矣。」

清•光緒戴鳳儀《郭山廟志•卷2•保安廣澤尊王傳》載:「紹興(1131—1162年)間,裡人吳德奉王香火入京,值宋宮火,王麾以白旗,火遽熄,故有候爵、廟額之錫。慶元(1195—1200年)、開慶(1259年)間,復增封王爵。自是,王之聲轟烈震聾天地間矣!」

3

明•嘉靖護堡

明•嘉靖廿年辛丑(1541年),倭寇鴟張於詩山、永春;呂尚四復起,詩山人褚鐸應之。某大姓築堡於郭山廟之北,三四百人避亂其中。鄰堡鄉兵趨援,賊所用攻堡藥又燼於火,遂遁,四境獲安,鄉人皆認為是廣澤尊王之力。

明•萬曆《詩山郭山廟記》碑:「嘉靖辛丑(嘉靖廿年,1541年)之季,島寇(倭寇)不靖,鴟張於詩山、永春,呂尚四復起,詩山人褚鐸應之。大姓築堡於廟之北,與裡人三四百輩避其中。堡中乏水,賊更番困之。鄰堡率鄉兵三百,以半夜銜枚直趨廟門,逐賊去,堡中因得取水,而賊死者十餘人。賊意為神也,詰朝縱火焚廟殆盡,仍更番困之。堡中炊米而餐,幾不支。是夜,天大雨,而賊所用攻堡藥亦燼於火,遂終以為神,邃遁之他方。」

清•光緒戴鳳儀《郭山廟志•卷2•保安廣澤尊王傳》載:「明•嘉靖(1522—1566年)之季,島倭(倭寇)寇詩山,鄉人築堡廟北,賊困之,不利,意以為神,縱火焚廟,碑敕俱毀。忽大雨驟至,賊之攻堡藥亦燼於火,遂懼而遁,四境獲安,僉曰:『非王之力不及此。』」

清•光緒楊浚《鳳山寺志略》:「明•嘉靖辛壬(?應為辛丑,嘉靖廿年,1541年)之歲,島倭擾及詩山,相去二裡許,永春寇呂尚四復起,多應之。鄉大姓築堡廟北,與裡中三四百輩避居焉。堡乏水,幸鄰人率鄉兵三百,夜半直趨廟門,斃賊十餘人。逸去,因得汲。及朝更番困之,火其廟,糧幾絕,夜忽大雨,賊中火藥驟燼,驚為神,乃遁。」

4

清•鹹豐助御「會匪」

清•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將領林俊攻泉州,竄南安、永春交界,廣澤尊王均顯靈助戰。

清•光緒楊浚《鳳山寺志略》、清•光緒戴鳳儀《郭山廟志》:

「鹹豐三年(1853年),土匪林俊由德化竄陷永春州城,蔓延南安,脅從日眾,甚猖獗,俊詣鳳山寺,禱神助,珓弗許,詢其成敗,示以籤,有『樹倒花殘勢自傾』句。至興化果中弩死。

先是,俊攻州城(泉州),正危急時,忽城北大鵬山上,甲兵森立,見『郭』字其號,士卒乘勢,斬馘無數,俊奔竄南(南安)、永(永春)交界,鄉團協力堵御,神復顯靈助戰,奪獲器械、馬匹。」

「同(同安)、廈(廈門)會匪黃得美等滋事,李勳伯廷鈺統兵進剿,有從逆武舉變姓名投軍,時軍中奉神香火,忽顯靈示夢,搜獲從逆,確證,誅之。」

5

清•同治癒疾

清•同治二年(1863年),愈信眾老母疾。

清•光緒楊浚《鳳山寺志略》、清•光緒戴鳳儀《郭山廟志》:「同治二年(1863年),惠安莊姓,到寺進香,沿途蛇行,三步一叩。或問之,曰:『老母病三年,百藥罔效,號泣不已,願以身代。』夜夢神持藥二丸,令其母吞之,頓愈。」

6

清•同治禱雨濟旱

清•同治三年(1864年),禱雨濟泉州、永春大旱。

清•光緒楊浚《鳳山寺志略》、清•光緒戴鳳儀《郭山廟志》:「同治三年(1864年),泉、永大旱,田禾盡槁,章太守倬標憂之,偕邑侯禱於廟,未回軍而甘霖立沛,太守書『雲霓慰望』四字匾額,以答神庥。」

7

清•同治助平土匪

清•同治六年(1867年),官兵圍剿土匪謝險,指揮官詣郭山鳳山寺虔禱,廣澤尊王助平之。 

清•光緒楊浚《鳳山寺志略》、清•光緒戴鳳儀《郭山廟志》: 

「(指揮官)詣寺虔禱,隱卜方略次第,授計營員,購獲兇黨數輩,移兵直搗巢穴,平之。 

後謝險潛蹤於省城(福州)南臺,復捕正典刑,皆神庇也。」

8

清•同治、光緒禳除泉州瘟疫

清•同治(1862—1874年)間,泉州城瘟疫,信眾迓廣澤尊王至開元寺焚香頂禮薦馨,不數日疫氣平。

清•光緒楊浚《鳳山寺志略》、清•光緒戴鳳儀《郭山廟志》:「同治(1862—1874年)間,溫陵(泉州)瘟疫,多死者,僉迓神至開元寺焚香頂禮,各家薦馨,神箕示禳疫文。不數日而時氣平,闔郡士庶瓣香,不忍離左右,更塑像於開元寺奉之。」

光緒廿二年(1896年),信眾又恭迎廣澤尊王到泉州府治禳除鼠疫,祀於泉州天后宮、南門外土地祠後聖王宮。

9

清•光緒顯靈助戰

清•光緒十年(1884年),滬尾守軍抗擊來犯法夷,廣澤尊王顯靈助戰。

清•光緒戴鳳儀《郭山廟志•卷8•雜誌》記:「光緒十年甲申(1884年),法夷滋擾,臺北軍門孫開華守滬尾,血戰迭勝。自晨至午,敵人開花炮子如雨,無一中傷者。居民鹹見郭聖王與清水祖師陰兵助順,漫天煙霧中,隱隱有神旗森列雲。」

廣澤尊王成神後

屢顯靈

歷代官府

四次奏請朝廷加封

明•何喬遠《閩書•卷9(方域志)•泉州府南安縣2•郭山》:「宋•建炎四年(1130年)……其後累加『威鎮忠應侯孚惠廣澤』八字。王胄為記。」

明•萬曆《詩山郭山廟記》碑:「其後,著靈於紹興、慶元之間,宋天子至遣官敕封之,侯王其秩,廓大其廟。敕凡三,珍藏於大姓黃家,蓋四百餘年矣。廟凡再拓,則宋•撫幹陳公君說為之建,教授王公胄為之《記》。」

清•康熙《南安縣誌•卷2(疆域志)•郭山》:「宋•建炎四年……其後累加『威鎮忠應孚惠廣澤』八字。王胄為記。」

清•光緒戴鳳儀《郭山廟志•卷3•封爵》載: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賜「將軍廟」。

紹興(1131—1162年)間,為皇宮救火,宋高宗敕封郭忠福「威鎮廣澤侯」,賜廟額「威鎮」。

慶元元年(1195年),因保民有功,宋寧宗加封為「威鎮忠應孚惠廣澤侯」,晉封「提伯王」,並敕封郭忠福的父母為「太王」、「太妃」。

開慶元年(1259年),神赴京為皇太后治疾,宋理宗加封為「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廣澤尊王」,並賜武簡鑾駕72陣(144支單駕)、開道大鑼13面。

清•同治九年(1870年),永春知州翁學本、南安知縣吳光漢奏請敕加封號,清穆宗加封「保安」2字,獲準欽頒匾額全稱為「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廣澤尊王」,並敕賜祭瑩。

夫御災捍患有功德於民者

則祀之禮也

矧尊王聲靈赫濯

歷久益彰

無遠弗屆

而其響應之捷

垂戒之奇

得之耳聞目見者

更非尋常思議所及

則崇報誠不容緩矣

長按上圖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泉州民間信仰之四:廣澤尊王——孝順牧童化作閩南遊子保護神
    「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廣澤尊王」,簡稱廣澤尊王,此外尚有郭聖王、郭王公、聖王公、保安尊王諸稱,又稱「保安尊王」,俗稱「郭相公」、「蹺腳王」等。官方封其為「威鎮忠應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廣澤尊王」,民間稱「廣澤尊王」。  羽化成仙 威靈顯赫   一、南宋高宗紹興年間,裡人吳德奉尊王香火入京,適值皇宮起火,尊王顯靈揮以白旗,忽下傾盆大雨,將火熄滅故敕封「威鎮廣澤侯」賜廟額曰「威鎮廟」。
  • 從《郭山廟記》看清代廣澤尊王信仰
    清代是廣澤尊王信仰快速發展的一個階段。清之前,相關廣澤尊王信仰的文字記載不多,除了幾塊碑記和遊記之外,其餘的多是地方志書裡的簡要記載。但是清道光至光緒年間,在短短不到五十年的時間裡,竟先後出現了三本記述廣澤尊王信仰的「專輯」,分別是清道光乙巳年(1845 年)曾天爵的《敕封廣澤尊王譜系紀略》,光緒丁亥年(1887 年)楊浚的《鳳山寺志略》及光緒丁酉年(1897 年)戴鳳儀的《郭山廟志》。
  • 編劇講述《廣澤尊王》劇本創作背後故事
    ­  27日,在第六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儀式上,50集電視連續劇《廣澤尊王》劇本獲批頒證,不久的將來將搬上影屏。­  《廣澤尊王》劇本由詩山鎮紅旗村人李愛社創作。李愛社現任永安市作家協會主席,是電視連續劇《烽火含笑》總編劇。昨日,記者聯繫了李愛社,聽他講述《廣澤尊王》創作的背後故事。
  • 數百年的首次,南安鳳山寺廣澤尊王金身巡安臺灣啦...
    為推廣廣澤尊王信仰,深化聯誼,作為第七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臺南下林玉聖宮邀請,廣澤尊王金身巡臺及鳳山文化交流活動於
  • 福建「廣澤尊王」「妙應仙妃」金身共赴新加坡巡安
    「廣澤尊王」俗姓郭,名忠福,民間也稱「郭聖王」,其「忠孝仁義」的傳統美德在閩南地區流傳甚廣。「妙應仙妃」俗姓陳,名依娘,是郭忠福的妻子,大部分主祀「廣澤尊王」的廟宇都有配祀「妙應仙妃」。資料圖:信眾拜謁廣澤尊王。
  • 八閩千姿:廣澤尊王信奉連接四海五洲緣
    中新社南安9月19日電 題:廣澤尊王信奉連接四海五洲緣  作者 蘇巧鳳  19日,農曆八月二十二,是廣澤尊王坐化日。當天,位於福建南安的「閩南宗教第一道場」鳳山寺和廣澤尊王故居龍山宮內香火繚繞,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的諸多信眾濟濟一堂,拜謁廣澤尊王。
  • 臺灣剪黏藝術家林秉賢 巧手造廣澤尊王
    華夏經緯網5月27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師承臺南佳裡剪黏大師王保原的林秉賢,有感於剪黏工藝逐漸式微,決心讓剪黏走入生活,改變過去僅用於興廟的刻板印象。上月臺南市西羅殿第13屆管委會退休,管委會委託林秉賢以剪黏技法,製作8尊廣澤尊王當紀念品,栩栩如生成品近日出爐,讓管委會稱許林秉賢的「好手藝」。林秉賢操刀下,廣澤尊王光澤鮮豔、神態逼真。
  • 海內外1500餘名信眾福建南安拜謁廣澤尊王
    海內外1500餘名信眾福建南安拜謁廣澤尊王 2015-09-21 12:52:13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的海內外嘉賓和信眾共15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拜謁廣澤尊王。  上午10時許,廣場上蕩起悠揚的金鐘鑼鼓聲,古老莊嚴的道教祭典儀式開始。儀仗隊、護法師等相繼登壇就位,敬珍饈果品、進香、宣讀祭文……海內外廣澤尊王信眾代表鞠躬、叩首,共同拜謁廣澤尊王,祈求合家平安、萬事如意。
  • 海內外嘉賓信眾齊聚福建南安鳳山寺 共同拜謁廣澤尊王
    【解說】「弘揚鳳山文化,同謁廣澤尊王」,9月21日,第五屆「南安?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內外嘉賓和信眾15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拜謁廣澤尊王。   發祥於南安詩山鎮的鳳山文化,源遠流長,歷經千載而不衰。鳳山文化融合了閩南獨特地理、歷史、文化及儒釋道三教思想,弘揚廣澤尊王「忠孝仁義」的傳統美德。   活動當天,廣場上蕩起悠揚的金鐘鑼鼓聲,古典莊嚴的道教祭典儀式開始。
  • 廣澤尊王金身臺灣巡遊返回 兩岸千餘信眾拜謁
    新華社福州11月22日電(記者宋為偉)第七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22日在福建省南安市開幕,來自海內外的千餘名信眾來到廣澤尊王宮闕廟宇的祖廟——南安詩山鳳山寺,拜謁剛剛從臺灣巡遊返回的廣澤尊王金身。據南安詩山鳳山寺駐臺灣辦事處主任、臺南下林玉聖宮主委蔡國輝介紹,10月22日起,廣澤尊王金身赴臺灣開展為期30天的巡遊會香,途經臺灣12個縣市,駐駕25間奉祀廣澤尊王的廟宇,受到沿途信眾的夾道歡迎。在第七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之際,廣澤尊王金身迴鑾安座,再次接受兩岸信眾拜謁。廣澤尊王被閩南百姓尊稱為「聖公」,與媽祖、清水祖師、保生大帝共稱福建省四大道教名神。
  • 南安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 兩岸同祭「廣澤尊王」
    東南網9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劉益清 何金 通訊員 侯錦超 陳鑫偉) 21日,以「弘揚鳳山文化,同謁「廣澤尊王」,共享太平和諧」為主題的第五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在南安市詩山鎮鳳山寺開幕。來自海內外各地的廣澤尊王宮廟代表、海外南安社團代表、海內外南安鄉賢代表共1500多名參與活動,共同拜謁「廣澤尊王」。「這樣的宗教文化交流非常有意義!」專程前來參與本次活動的臺灣花蓮勝安宮主任委員黃永裕說,「我們有著同樣的文化信仰,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兩岸更加和諧團結。」
  • 深圳鳳山寺舉行廣澤尊王千秋寶誕祈福法會
    (投稿、爆料、合作加微信:15999820837)       深圳鳳山寺今天早上舉行「廣澤尊王」千秋壽誕祈福法會,眾多在外的鄉親紛紛前來參拜。有旅港鄉親一大早由香港趕過來的,也有在東莞、惠州、深圳等周邊城市的咱厝鄉親信眾手持燃香,向神臺內供奉著的「廣澤尊王」與「妙應仙妃」金色神像行禮祈福。
  • 時隔111年南安詩山廣澤尊王金身乘機飛往新加坡
    8日,南安詩山鳳山寺兩尊廣澤尊王金身和一尊廣澤夫人金身,在新加坡南安會館常務主席陳弈福等人護送下,從廈門搭機飛往新加坡。據了解,第12屆世界南安同鄉聯誼懇親大會即將在新加坡舉行,南安會館在懇親大會期間首次主辦「新加坡鳳山文化節」,屆時將舉行廣澤尊王金身繞境行香巡禮活動。  「8日下午廣澤尊王抵達新加坡後,受到了當地600多名信眾的歡迎。」
  • 閩南名勝廣澤尊王發祥地 安溪太王陵威鎮廟旅遊區
    閩南網7月30日訊自古以來,遍布海內外的廣澤尊王信眾都堅信:廣澤尊王的神力來源於一個「萬代封侯」的風水寶地——安溪太王太妃陵。其系廣澤尊王的發祥地,是神的靈力之源。正是祖德神靈激發了來自各地的信眾們紛紛上墓、祭拜封塋、年年謁祖、旅遊朝聖、建設祖地的熱情。
  • 南安啟動廣澤尊王信俗故事傳說啟動徵集 明年出版
    南安啟動廣澤尊王信俗故事傳說啟動徵集 明年出版 qz.fjsen.com 2011-09-05 22:01  盧僑生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廣澤尊王故事編撰暨信俗專家論壇9月5日下午在南安詩山舉行。
  • 福建鳳山文化旅遊節開幕 兩岸四地同祭「廣澤尊王」
    陳鑫偉 攝    21日上午,以「弘揚鳳山文化,同謁廣澤尊王,共享太平和諧」為主題的第五屆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在福建南安市詩山鳳山寺盛大開幕。圖為「兩岸四地道教文化大會香」活動。 陳鑫偉 攝   中新網南安9月21日電 (郭斌)21日上午,以「弘揚鳳山文化,同謁廣澤尊王,共享太平和諧」為主題的第五屆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在福建南安市詩山鳳山寺盛大開幕。來自海內外各地的廣澤尊王宮廟代表、海外南安社團代表、海內外南安鄉賢代表共1500多名參與活動,共同拜謁廣澤尊王。
  • 媽祖、廣澤尊王、鄭成功、關帝……漂洋過海來「串門」
    海峽兩岸同根同源閩臺民間信仰,一脈傳承福建有什麼樣的神廟臺灣幾乎也有相同神廟兩岸民間信仰盛行,廟宇香火旺盛而兩岸廟宇裡供奉的神明也會相互「串門」那麼,它們搭乘什麼交通工具?「中遠之星」輪!再比如「廣澤尊王」也搭乘過「中遠之星」
  • 南安鳳山寺廣澤尊王金身巡臺及鳳山文化交流活動啟動
    南安鳳山寺廣澤尊王金身巡臺及鳳山文化交流活動啟動 2019年10月24日 08:4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廣澤尊王金身巡臺及鳳山文化交流活動於10月22日正式啟動。(圖片來源:南安市臺港澳辦)  中國臺灣網10月24日訊 作為第七屆南安·國際鳳山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澤尊王金身巡臺及鳳山文化交流活動於10月22日正式啟動。在臺時間29天,將途經臺灣12個縣/市,駐駕25間奉祀廣澤尊王的廟宇。
  • 福建南安詩山廣澤尊王金身四百年首次赴臺巡香
    中新社南安七月二十六日電(林永傳 劉揚宇 趙志斌)二十六日,福建南安詩山風山寺廣澤尊王金身,完成了四百年來首次赴臺灣巡香活動,經「泉金航線」返回南安。沿途臺灣信眾夾道相迎,共襄盛舉。  據悉,此次巡香活動從七月一日開始,先後到臺灣佳裡、嘉義、土庫、鹿港、和美、大安、新竹、臺北、高雄、潮州、鳳山等地巡香,沿途臺灣信眾夾道相迎,共襄盛舉。  福建南安詩山鳳山寺,是蜚聲海內外的閩南古剎,始建於五代後晉天福三年(公元九百三十八年),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為閩臺海內外保安廣澤尊王信仰之祖廟。
  • 漫步鳳山寺 聆聽廣澤尊王的傳說--南安商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當天,小記者在鳳山寺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認真參觀鳳山寺各大景點,聆聽鳳山寺和廣澤尊王的傳說。    「原來,廣澤尊王還有一段這麼美麗的傳說,他真的是一個大孝子,我們都要向他學習。」聽完工作人員的講解後,小記者紛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