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一科研地塊披上「馬甲」賣別墅 周邊樓盤賣1萬,它才賣6500
國土部門稱:科研用地不能搞房地產開發,這種房子比小產權房更沒保證
6500元/平方米的別墅?還是在過江隧道口?有這麼便宜的房子?」昨日一位讀者對揚子晚報記者反映,在南京浦口過江隧道口有家賣別墅的樓盤價格便宜得離譜。記者調查發現,這家聲稱銷售商務別墅的鼎業新裡程實際上持有的是50年科研用地產權。
網帖報料
位置在長江隧道口 別墅才賣6500元/平米
這位讀者反映的問題出現在南京本地一家房地產論壇上。記者查看發現,這篇名為《長江隧道口均價6500的房子可信嗎》的帖子在昨日由網友「天藍色de心」發表,半天就贏得了1000多的點擊量。
據記者了解,過江隧道口以北的浦口區域被稱為南京房地產開發下一個熱點新區。由於規劃標準高,雅居樂、萬科、中海等著名房企相繼來此拿地。目前在售的中海萬錦熙岸和中鐵江佑鉑庭房價相繼衝破10000元/平方米,雅居樂在2010年拍下的隧道口「地王」僅地價就高達7813元/平方米。而從具體區位來看,這些樓盤有些還不如這家別墅項目。「小心點啊?不要被騙了!」網友wuliuzsl回帖說道。「飛天狐狸001」則表示,總價高,單價便宜,只怕不是住宅性質土地。
售樓員:便宜是因面積大,持有的是50年科研用地產權
過低的單價引起了網友的普遍猜測,不少人都表示擔心土地性質有問題。記者也對此進行了探訪。這家別墅樓盤的名稱叫做鼎業新裡程,佔地33341.4平方米,建築面積53595.58平方米,由兩棟高層辦公樓和19棟獨立別墅組成。從長江隧道口浦口出口出來,沿總部大道行不多遠右拐,經過兩個紅綠燈就到了項目售樓處。該售樓處開在一棟大酒店中,樓外也沒有任何關於售樓處的標誌。在售樓處裡記者看到,項目宣傳牌上聲稱打造的是「獨棟商務別墅」,每棟建築面積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
「我們項目每棟樓都有三層,目前均價6580元/平方米,因為房子的面積大,所以才便宜啊。」售樓先生對記者提出均價過低的異議這樣回應道。而此前他一直在大談隧道口地理位置的優越和未來周邊配套的豐富。1000平方米的面積確實夠大,但作為別墅這種高端物業,面積再大,單價也不至於比周邊項目低3000多元。記者對此表示疑惑,並提出土地產權是否住宅的疑問,這時銷售人員才向記者解釋,「我們持有的是50年科研用地產權,但不妨礙你居住,購買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公司,買下來辦公用或者自己住都可以。」既可以辦公也可以自住,那這個項目到底是按科研辦公用房樣式還是住宅小區樣式開發的?一位到過項目現場的網友對記者表示,一共19棟三層別墅,每棟路邊都種著價值不菲的樹種,樓前還有石砌池塘、涼亭等景觀設施,看起來就是不折不扣的高檔別墅區範兒!
國土局:科研地塊不能開發房地產項目
既然是科研用地,怎麼能打著「商務別墅」的名義來銷售呢?記者也諮詢了浦口區國土局。
浦口國土局規劃科和土地利用科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工業用地和科研用地都不能用於房地產開發。一些和科研用地打包出售的住宅混合地塊,也只能在規定的70年產權土地範圍內開發房產,50年產權顯然不可作為住宅使用。政府對科研用地項目也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根據政府下發的文件,三類科研類研發用地中,針對初創企業的孵化器項目絕對不允許有任何的對外銷售行為;而針對快速成長企業的加速器項目,其研發中試用房經過延期審批可以進行銷售,但也是研發辦公性質用房;只有紫金科技創業特別社區可以面向園區工作人員興建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務設施。
從這幾點來看,科研用地顯然不允許大量興建房地產項目,更不能對外銷售別墅這類高端房產。打著科研旗號低價拿地,然後直接宣稱賣別墅,不論怎樣進行商務化包裝,顯然都是「掛羊頭賣狗肉」。
風險提醒:拿不到獨立產權,如果拆遷也得不到補償
對於50年科研產權的土地證,這家樓盤銷售人員的說法是交付後開發商會幫助辦理。對此有網友表示,如果真能辦下來,似乎住50年也沒什麼不行,反正開發商房子都蓋了,地也是批下來的。事實果真如此嗎?
南京市國土局市場辦給記者的答案是,別存僥倖心理,住這種房子比住小產權房更沒保證。首先作為50年科研用地,住戶獨立產權基本辦不下來,因為辦理時會被核查。再者由於項目涉嫌違規建設,如果涉及規劃調整需要拆遷,業主也得不到任何補償。而至於別墅區是否會當做違建拆除,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涉及到過多的住戶利益,就要看執法部門如何界定了。南京也有過科研用地轉為住宅用地的先例,不過嚴厲的處罰是一定的。
此外,除了產權沒有保證外,住戶還會面臨許多不確定的風險。江蘇高的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宋輝表示,科研用房在轉讓流通時會有問題,業主的房子不能做抵押貸款;在銷售時不可能按照住宅銷售,稅費高、無法享受升值;如果沒有獨立產權,甚至無法買賣。再者,即使開發商辦下來科研產權,應該也是以企業名義,如果這家企業在運行時出現債務等問題,住戶的別墅可能就變成人家抵債的資產了。與此相比,還有很多類似水電費比住宅高的小問題都可以忽略不計了。(記者 張遙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