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磨豆機的研磨過程如果分解的話,其實可以看作是三個步驟在依次進行。首先,將咖啡豆拆分為若干較大的顆粒。接下來,將若干較大的顆粒做均勻一致的初次研磨;最後,根據我們所需要的粗細程度進行最後的研磨。徹底打亂如上步驟就很可能有問題。咖啡愛好者家裡很常見一種形如直升機螺旋槳的小型電動研磨機,甚至數十元就能買到,我將此稱為「旋風式砍豆機」,或者叫作打粉機、碎豆機更加妥當。開動後,電機帶動螺旋槳做高速旋轉,在狹小的密閉空間裡將咖啡豆不規則地粗暴攪碎。一通「操作猛如虎」之後,粗細一致性根本無法保證,大量粗顆粒與極細粉並存,衝泡時前者增加了咖啡中的劣酸風味,後者讓咖啡更快苦澀起來,顯然很不妙。
退回到十年前,我會認為充斥於當時市場上的百十元錢的手搖磨豆機多是家庭或咖啡館裡的裝飾品,當然也可以作為「上肢健身器材」來使用。但時過境遷,越來越多精良的手搖設備不斷湧現, Pharos、Lido、Rosco、Helor(海勒)、HG-one 等動輒數千元乃至上萬元的手搖神器層出不窮,從高品質的單品手搖磨到意式手搖磨均有,一大批熱愛咖啡、充滿工匠精神的藝術家跨界而來,參與到了手搖磨豆機的設計研發工作中,十年前輕視手搖的固有觀念必須更新。當下,高品質的手搖咖啡磨豆機都是基於正確的研磨原理,優化的手搖傳動機制(如HG-one 大小齒輪的聯動可以大大省力提速)和強大的刀盤(如HG-one 的刀盤直徑達到了83mm)令人心動,且擁有便於攜帶(大部分)、無須電源、研磨發熱少等優勢,是某些發燒友人群得不錯選擇,甚至也可以作為精品咖啡小店裡電動研磨機的臨時替代設備。當然,如果你使用手搖磨,應該儘可能施力均勻,緩慢且勻速,切勿忽快忽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