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貨櫃港口TOP 10最新排名出爐,8個港口貨量同比下降!

2020-12-12 搜航

關於新冠肺炎對貨櫃港口的影響和猜測不絕於耳。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全球貨櫃吞吐量將會下降,降幅可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時期相比。

與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貨櫃港口處理量下降了約4%,然而,這僅部分反映出中國自2月底開始的停工停產對供應方面造成的衝擊,北歐港口直到4月下旬才受到全面影響。

真正的痛苦體現在第二季度的數據上,不僅中國的出口明顯被滯後,北美和歐洲的遏制措施才明顯生效。據德魯裡表示,主要經濟體的隔離和關閉對需求造成的巨大衝擊,預計今年的港口吞吐量約下降9%。

不過,2020年上半年主要箱式港口的吞吐量數據已經很大程度作了說明。

▲2020年上半年十大港口吞吐量對比(來源:Lloyd's List)

這次全球十大貨櫃港排名對比,包括香港港在內的中國港口共包攬七席,餘下的第二、第六、第十名分別由新加坡港、韓國釜山港、荷蘭鹿特丹港摘得。

按吞吐量計,全球十大貨櫃港口排序依次為上海港、新加坡港、寧波-舟山港、深圳港、廣州港、釜山港、青島港、香港港、天津港、杜拜港。

全球前十港口隊列中未有新面孔出現,位次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寧波-舟山港和香港港。寧波-舟山港繼超越香港港,首次躋身世界前五後,又一鼓作氣超越深圳港,貨櫃吞吐量多出深圳港218萬標箱,坐上了第三名的寶座,香港港則滑出前五位居第八。

在截至今年6月底,前十大貨櫃港口共處理了118,29萬TEU,與2019年同期水平相比下降了3.8%,其中有8個港口的吞吐量下降了,只有天津和青島的吞吐量有所上升,不過增幅很小,分別為3%和0.4%。

值得注意的是,連年坐穩全球第一寶座的仍為我國的上海港,其以2006萬標箱的吞吐量位居第一,但今年上半年吞吐量還是下降了近7%,與第二名的新加坡港多222萬標箱。

深圳港跌幅最大為10.8%,深圳港今年上半年完成貨櫃吞吐量1107萬標準箱,首次跌出了全球第三的位置,這次排在了第四。

寧波-舟山港近年發展勢頭迅猛,上半年處理了1325萬標箱,將曾經連續11年排名全球貨櫃港口第五位的釜山港拉下馬,之後馬不停蹄,又奪得了第三的位置。

除了排名前十大的港口,其他港口發布的今年前六個月的吞吐量數據,情況與此類似。

例如,歐洲港口也受到封鎖的衝擊,漢堡港上半年吞吐量下降了12.1%;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港和法國的勒阿弗爾港的吞吐量也分別下降了21%和28%。

在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萎縮了17.1%;東海岸的紐約和新澤西州則為7.9%,與整個北美地區的情況類似。

儘管亞洲顯示出更大的彈性,但就可比性提升而言,該地區半年表現仍然落後。如馬來西亞的巴生港(-9%)和泰國的Laem Chabang(-5%)都報告了前六個月的貨運量下降。

那些成功報告2020年上半年吞吐量有所改善的港口,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承運人環路和線路的重組和合理化。

8月初,航運諮詢機構德魯裡(Drewry)發布了對貨櫃港口行業的修訂展望,預計2019年至2024年港口的吞吐量平均將增長3.5%。

按TEU計算,這五年期間將從2019年的8.01億標準箱,增加到2024年的9.51億標準箱。

歐洲和北美的增長率將保持在2.3%,相當溫和。預計亞洲的情況會略微好一些,五年期間的平均增長率為3.9%;而中東地區的吞吐量預計將增長4.5%,表現最好的。

▲2019-2024年區域貨櫃預計處理量和平均增長

即便如此,德魯裡說,如果新冠肺炎病例的再次出現擴大,在預測期內導致進一步大範圍的經濟封鎖,這種前景仍然存在風險。

德魯裡港口和碼頭高級分析師Eleanor Hadland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不及時控制該病毒,則這段期間的年平均增長率將限制在0.8%之內。

相關焦點

  • 2019全球十大貨櫃港口排名出爐丨港口圈
    根據港口圈(ID:gangkouquan)獨家信息,2019年全球十大貨櫃港口排名出爐,其中:上海港(第1)、新加坡港(第2)、寧波舟山港(第3)、深圳港(第4)、廣州港(第5)、釜山港(第6)、山東港口青島港(第7)、香港港(第8)、天津港(第9)、杜拜港(第10)。
  • 全球前十大貨櫃港口最新排名出爐!
    與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貨櫃港口處理量下降了約4%,然而,這僅部分反映出中國自2月底開始的停工停產對供應方面造成的衝擊,北歐港口直到4月下旬才受到全面影響。 真正的痛苦體現在第二季度的數據上,不僅中國的出口明顯被滯後,北美和歐洲的遏制措施才明顯生效。
  • 2020年全球Top20貨櫃港口吞吐量預測
    近日,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2020年全球Top20貨櫃港口預測報告》。該報告對2020年全球Top20港口貨櫃吞吐量及其排名進行預測和分析(排名見表1)。具體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整體上,2020年,全球前20大貨櫃港口中國仍佔近半數,前10大貨櫃港口有7個來自中國,相比去年,中國港口貨櫃吞吐量的增長速度較大程度下降。  2、2020年在疫情、貿易爭端影響下,中國多數港口貨櫃運輸需求將下降,但廣州港、青島港、天津港仍將維持正增長。
  • 中國八大港口外貿貨櫃吞吐量回升,仍有大量貨櫃滯留海外
    記者 | 楊霞據中國港口協會監測,12月上旬,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回落1.8%;長江港口生產繼續保持較好態勢,樞紐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12.3%。數據顯示,中國八大樞紐港口外貿貨櫃呈現回升態勢。12月上旬,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1%,與前期基本持平。
  • 2018年度全球港口貨櫃吞吐量120強榜單出爐,前10中國佔據7席
    知名航運分析機構Alphainer日前發布了2018年全球120大貨櫃港口數據。與2017年相比,2018年前十位港口排名並未出現大的變化,寧波港上升一位排名第三,廣州港上升一位排名第五,天津港排名上升一位位列第十。
  • 最新丨全國港口一季度成績單出爐:十大港口「六綠四紅」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一季度的全國港口,那就是「難」。規模以上港口貨櫃吞吐量幾乎都處於雙位數跌幅,疫情帶來的影響正逐漸從供需兩端延展到港口上。其中,一季度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如下圖所示。前十大港口中,僅有山東港口青島港、日照港,天津港、大連港這四個環渤港口出現增長。
  • 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前十大港口排名出爐
    2018年即將進入尾聲,這就意味著,辛苦一年的各大港口即將迎來最後的「成績單」。此前,航運諮詢機構克拉克森(Clarksons)預計全年貨櫃吞吐量增幅將略低於去年的6%,約為5.3%,而德路裡(Drewry)則略為樂觀,預計吞吐量將增長約6.5%。日前,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前三季度全球前二十大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
  •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全球第一 6個中國港口進入前十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導外媒稱,船運諮詢公司Alphaliner公布的排行榜顯示,中國的上海港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貨櫃港口,2017年的吞吐量達到4023萬個標準箱。據拉美社倫敦4月9日報導,根據Alphaliner的年度排行榜,2017年上海港的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8.3%,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新加坡港多出約660萬個標準箱,後者的吞吐量為336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9%。排行榜顯示,中國的深圳港再次獲得世界第三的位置,2017年的吞吐量為252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1%。
  • "2017年全球最具發展潛力貨櫃港口"排名:寧波舟山港第二
    據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秘書長、上海海事大學教授真虹介紹,「全球最具發展潛力貨櫃港口」排名是根據貨櫃吞吐量增長率、港口所在區域GDP增長率、港口吸引投資金額、新增航線數目、港口自然條件(水深、區位)和政府行為影響等六大指標計算得出。
  • 美國十大港口貨櫃進口量同比大增25%
    由於消費者需求沒有下降,11月,美國十大貨櫃港口進口貨櫃量同比大增25%。並且,這一熱潮至少將持續到2月的農曆新年,因此港口進口貨櫃量可能會保持高位。然而,為了滿足出口需求並得益於異常高企的運價,人們非常關注將空箱重調運回亞洲,這進一步加劇了貿易失衡。
  • 全球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們也就佔了7個……
    全球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們也就佔了7個…… 2020-12-03 0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選簡訊:一文概覽行業相關的最新動態(151111)【包括全球港口排名、停牌新規、外港中控和北鬥星號等】
    【港口排名】今年前3個季度的全球10大貨櫃港口吞吐量排名日前出爐
  • 珠海港全球貨櫃港口排名提升至第77位
    8月28日,世界港口航運業權威機構勞氏日報(Lloyd’s List)發布「2020年全球百大貨櫃港口排名」排名,珠海港名列第77位,較2019年上升4位,並以10.65%的增速高居增速排名榜單的第9位。
  • 2013年上半年拉美20個主要港口貨櫃吞吐量有所下降
    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CEPAL)2013年11月4日發布數據,2013年上半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港口吞吐量增幅下降,主要原因是該地區出口缺乏活力以及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拉加經委會發布的港口吞吐量排名表明,2012年上半年該地區海運港口貨運吞吐量同比僅增長了2%,成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值,2011年和2012年同期的增長率分別為16%和9%。該委員會分析認為,世界經濟面臨的困難局面主要歸因於亞洲主要經濟體的發展減速,使其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外貿繼續受到影響,特別是對專營貨櫃貨運業務港口造成較大影響。
  • 2020年全球港口貨櫃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航運市場低位運行、國內...
    2、中國港口貨櫃吞吐量穩步上升,在全球排名中佔據絕對優勢2016-2019年,中國規模以上港口貨櫃吞吐量逐年上升,2019年為26107萬TEU,同比增長4.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3092萬TEU,增長4.4%;內河港口完成3015萬TEU,增長5.26%。
  • 再創新高 | 招商港口實現貨櫃吞吐量1.22億標準箱
    ,全年逆勢衝上1.22億標箱新高,同比增長7.8%。湛江港湛江港集團通過招商港口南北協同網絡,內貿箱量、海鐵聯運貨量實現較快增長。同時,湛江港集團致力擴大區域中轉,增加了回程貨源的開發,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10.0%;鐵礦石、糧食等主要貨類完成量均創歷史新高,在新冠肺炎疫情及國際貿易形勢動蕩中保持逆勢增長,生產再攀高峰,為鞏固招商港口散貨母港地位、打造區域強港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3汕頭招商局港口:貨櫃吞吐量增幅名列全國首位,利潤翻番
  • 聯合國報告:世界貨櫃吞吐量排名前10港口7個在中國
    據日本共同社10月4日報導,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最近公布的全球海上運輸相關報告顯示,2017年貨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國有上海(第1)、深圳(第3)等7座港口上榜。日本則處於榜單之外。
  • 2019年中國港口吞吐量排行榜出爐
    近日,中港網根據中國大陸相關港口2019年所完成的吞吐量,正式發布2019年中國十大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排行榜情況。2019年,位列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前十大港口排行榜的依次為:1.寧波舟山港;2.上海港;3.唐山港;4.廣州港;5.青島港;6.蘇州港;7.天津港;8.日照港;9.煙臺港;10.大連港。
  • 廈門貨櫃港口排名超高雄 臺媒:天時地利人和已不在臺一方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16年前高雄港領先所有大陸港口,16年後大陸有6個港口排名在高雄港之前。」12月27日,臺灣《旺報》如此寫道。高雄港是臺灣經濟的重要指標,但隨著中國大陸崛起,曾於2001年在全球貨櫃港口排名中位列第四的高雄港到了2016年已淪落至第17。到了今年,高雄港又發現自己還被去年排名第20的廈門港超越,挑戰日益嚴峻。
  • 全國港口10月吞吐量成績單:北部灣港排名再向前
    10月20日,交通運輸部公布2020年1-10月全國港口貨物、貨櫃吞吐量。1-10月,全國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193,381萬噸,同比增長3.7%;1-10月,全國港口累計完成貨櫃吞吐量21,723萬TEU,同比下降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