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美味之鳳翔豆花泡饃

2020-12-13 騰訊網

作為始祖炎帝故裡、中國開「史 」之地、周秦文化發祥地-寶雞,不僅有著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而且有著獨具特色飲食文化。豆花泡饃起源於鳳翔,傳說,大文學家蘇軾在鳳翔任判官時,嘗過豆花泡饃後,讚不絕口。身為美食家、大文豪的他對這種將南北風味巧妙融合為一體的百姓日常飲食連呼驚奇,竟不知道如何用語言來形容,只好套用當地俗語:「東湖柳,姑娘手,金玉瓊漿難捨口,妙景、巧人、佳味,實乃三絕也!」鳳翔現在有一句俗語:「白湯雪花紅油轉,不覺吃了九十年。」形容豆花泡饃是鳳翔人終生所愛。

豆花泡饃其饃採用獨特工藝加味料烙成,厚過寸,鍋形,敲之有聲,對火候、口感要求嚴格,色金黃,外脆內韌,嚼之勁道麥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葉。講究的是「金玉瓊漿」,其中「金」說的是金黃的饃片,「玉」指的就是豆花,「瓊漿」是對豆漿的美譽。一碗好的豆花泡饃最起碼要符合這三種標準才能過關。豆花絲滑,鍋盔筋道,外加豆漿香氣四溢,最出彩的就是最後那勺油潑辣子,絕對是點睛之筆。

豆花泡饃以前在寶雞鳳翔一帶主要是早餐。那時候在街頭擺攤賣。歷來的傳統是,賣豆花的不賣饃,賣饃的不賣豆花,兩家自願搭班。賣豆花的擁有一口熱鍋,盛了豆漿和豆花,還準備了辣椒油和鹽。賣饃的忙著把饃切成小條小塊,還準備有一把刀,供顧客自己切饃。那饃是烤烙而成的一種鍋盔,顧客從賣饃的人手裡接過一碗切成小塊的饃,遞給賣豆花的,那賣豆花的便一古腦兒倒進熱湯鍋裡去,用一把鐵勺子攪動起來,只一兩分鐘時間,又舀回碗裡,接著從鍋裡盛出一兩塊豆花,蓋在饃上,隨即又調了辣椒油和鹽,最後蓋上一些豆漿,這豆花泡饃便大功告成,可以食用了。有的顧客還自己把饃倒進湯鍋,買賣雙方配合默契,饒有興味。人們捧著一大碗熱騰騰、油辣辣、香噴噴的豆花泡饃,吃得那麼津津有味,真是一幅絕妙的關中西部風情畫。

在鳳翔豆花泡饃行當裡,王明祥是個老匠人,整個縣城沒有幾個人不知道他的。他從2002年開始開店賣豆花泡饃,這一幹就將近20年了。據他介紹,豆花泡饃製作豆花要選用優質大豆,有汙染的水不能用來做豆漿,最好用宋時蘇東坡引入東湖的鳳凰泉水,儘可能用酸漿水點豆花,這比用石膏為好。點豆花前要盛出三成濃豆漿來,點好的豆花便盛在這濃豆漿裡上市。豆花泡饃要好,必須有這濃豆漿,還要有好的豆花,好的饃,好的辣椒油,四好缺少一好都不行。

豆花是最乾淨的食物,見不得一星半點的髒汙,所有盛裝家俱,都應當是專門的,並且保持清潔衛生。王明祥說:鳳翔人製作豆花的工藝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聽老人們說,宋時已經有了,因為富營養,利脾胃,老幼鹹宜,年老體弱的人尤其愛吃,而且吃豆花泡饃能上癮。我想,豆腐始於漢,宋時有豆花之說當是可信的,上癮之說也不無道理,豆花泡饃屬於清淡型食品,清淡者長久。

聽王明祥說,豆花泡饃的辣椒油也大有講究,這絕對不是一般的油潑辣子,而是一種破油辣子,選用上好秦椒,去蒂、切段,平鍋加少許油炕幹,然後碾面,過籮,辣椒籽也要碾面,過籮。潑油時須備一小型陶缸,放入適量大香、桂皮、草果及數粒花椒,與辣椒麵混合,等滾油稍涼時,徐徐傾入缸中,隨即用一特製竹竿,順同一方向不斷攪動,直到油溫下降到不燙手方罷,叫「破油」。這樣的破油辣子,還要放十來天方可使用。傳統的地道的鳳翔豆花泡饃的生意人,要準備好幾缸這樣的破油辣子,每日從中盛一小罐出來,用完一缸,補足一缸。

如今王明祥豆花泡饃也已經進行了商標的註冊,在鳳翔縣城開了兩家店面,但他在縣醫院對面的老店依舊還在,味道還是依舊,每天早上高峰期吃豆花泡饃的人也依然要排隊。老王說:「這多年大家生活條件都好了,咱們寶雞在外務事的人也越來越多了,2018年我就開始做豆花泡饃的真空包裝了,為了讓在外的寶雞人能吃到家鄉的味道,想著就高興」!

相關焦點

  • 鳳翔小吃,特色美味:《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是鳳翔秦人一種思鄉的味道,每一個鳳翔人都是從豆花泡饃的熱氣騰騰的味道中長大的。家鄉的豆花泡饃是一種情結,不論身在何處,要是能吃到一碗豆花泡饃,會瞬間化解思鄉之苦。鳳翔是豆花泡饃的發源地,是鳳翔人的原創。
  • 一碗豆花泡饃,承載了多少寶雞人的早餐記憶
    ,滋養甘肅隴南與山城重慶;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由黃土高原穿越秦隴山區,自寶雞一路浩蕩東去,塑造出最早的「天府之國」關中平原。、麟遊血條面;千陽攪團……寶雞的每一個縣,都有獨當一面的精細味道,共同構成寶雞特有的「西府味兒」。
  • 來到寶雞你就美美咥,西府美食等著你!
    寶雞美食,做為西府美食的代表,好吃的真是非常多。它下轄鳳縣、太白、眉縣、隴縣、千陽、麟遊、岐山、鳳翔、扶風九縣,每地都有能拿得出手的特色美食,如果去玩兒,除了風景,還有這些美食也是不能錯過滴哦!我們先來看看寶雞十大名優美食:岐山臊子麵、岐山擀麵皮、扶風鹿糕饃、文王鍋盔、寶雞扯麵、鳳翔豆花泡饃、隴縣核桃油旋、向陽包子、鳳鳴春羊肉泡、鳳翔臘驢肉。岐山臊子麵岐山臊子麵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
  • 農民豐收節讓西府老街嗨起來了
    由「老街區」和「會館區」兩部分構成的西府老街,以陳倉地區璀璨的飲食文化為主線,會館區以崇雅府邸和走進西府老街,映入眼帘的就是這座嘆為觀止、精美絕倫的古牌樓。進入門樓,遊客方可左右兩條街按興致而行。,展現了歷史上的西府特色美食,辣子面作坊、掛麵作坊、腐竹作坊、豆腐作坊、油坊、酒坊等,還原傳統工藝,親眼見證各種美食的烹調製作工藝,街面上擺滿了遊客們喜好的美食,biangbiang面、水圍城、擀麵皮、肉夾饃、糖畫、岐山臊子麵、鳳翔豆花泡饃、西府
  • 鳳翔豆花泡饃惹出鄉愁的味道!
    其歷史悠久,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是始皇加冕、蘇軾初仕之地。千年園林東湖,西府「三絕」,是中國著名的民間工藝美術之鄉,享有「青銅器之鄉」和「西鳳酒鄉」的美譽。2019年1月9日,憑藉鳳翔泥塑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 寶雞金臺區的西府老街,匯聚上百種美食小吃,距離火車站僅3公裡
    西府美食小吃眾多陝西按地形地貌分為:陝北、關中和陝南。陝西關中平原常被稱為「西府」,常指寶雞及其周邊部分地區。此地區為秦腔發源地,為中國小吃文化發源地之一,有岐山臊(sào )子面、鳳翔豆花泡饃、西府扯麵、削筋、岐山擀麵皮、麵皮夾饃、肉夾饃、餄餎(hé le)等美味小吃。
  • 豆花泡饃還真是好吃!
    寶雞又稱西府,西府小吃發展時間長,品種繁多、風味各異,是中國飲食文化寶庫中一顆閃亮的明珠。西府小吃主要有岐山臊子麵、寶雞擀麵皮、豆花泡饃、麻醬涼皮、臘汁肉夾饃等。心動不如行動!本期請大家跟隨小編腳步來了解寶雞代表性的美食文化,同樣作為一個愛嘗試各種美味的吃貨青年,在這裡給學生黨們分享一些值得一試的美食,歡迎各位寶雞的小夥們積極提意見哦。
  • 盤點西安最正宗的豆花泡饃!早餐安排上了~
    >超美味、口碑超好的豆花泡饃店明兒早上就可以安排起來!鳳翔改改豆花泡饃店址:雙仁府街33號(近含光門)人均:7元還有茴香餡和韭菜餡的酸湯水餃,也超適合冬天吃哦~豆花泡饃店址:四府街西安日報社家屬院南人均:7元
  • 民俗文化 品西府美食——寶雞鳳翔2020首屆「先秦古都·美味雍州」絲路美食文化節開幕
    西部決策網訊(韓宗憲)「東湖柳,姑娘手,金玉瓊漿難捨口......」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裡,「金玉瓊漿」說的就是鳳翔豆花泡饃,而豆花泡饃只是鳳翔人最愛吃的美食之一。  8月26日,2020首屆「先秦古都 美味雍州」絲路美食文化節暨鳳翔豆花泡饃、臊子麵、
  • 豆花泡饃,像浮浮沉沉的人生,總有驚喜
    周末的時候,對自己格外好,除了睡到自然醒,就是不忘去市場裡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花泡饃。豆花是寶雞鳳翔「三絕」之一,豆花比豆腐腦稍硬,比水豆腐要軟嫩,製作「豆花」的時候,豆漿點石膏要趁熱徐徐倒入缸內,注入石膏水的過程中不斷用長把木勺由缸底向上翻動,看起漿程度,待先起大白花後起小白花時即停止攪動,蓋好蓋,20分鐘左右即凝結起塊狀豆花,這在技法上叫「澱漿法」。
  • 叫「國際(絲路)美食之都」,領略寶雞味兒,打造舌尖...
    正所謂「西安向西、更陝西」西府味道一個涵蓋了民俗、飲食文化的地域概念臊子麵、擀麵皮、米皮攪團水煎包、糖糕粽子、肉夾饃……寶雞扯麵寶雞扯麵,又叫西府扯麵,在中國遠近聞名,是寶雞人乃至陝西人最愛吃的日常主食之一
  • 一篇帖 讓你讀懂西府名吃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是西府寶雞鳳翔名小吃,其饃採用獨特工藝加味料烙成,厚過寸,鍋形,敲之有聲,俗稱「鍋盔」,對火候、口感要求嚴格,色金黃,外脆內韌,嚼之勁道麥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葉;豆花用品質上乘的黃豆土法做成,鮮嫩爽滑,煮而不散。
  • 「臊子」原來就是「滷」:說說陝西美食、西府名吃臊子麵(二)
    前面我們說了臊子麵的由來,接下來說臊子麵的發展二、臊子麵的發展說到臊子麵,當地文化人習慣加上「西府著名小吃」這麼一個名頭。西府,是陝西關中平原西部的泛稱,常指寶雞及其周邊部分地區。該地區為秦腔發源地。為中國小吃文化發源地之一,有岐山臊子麵、鳳翔豆花泡饃、西府扯麵、削筋、岐山擀麵皮、麵皮夾饃、肉夾饃、餄餎等美味小吃。另外西府的年畫、剪紙、草編、泥塑、社火臉譜等民間藝術相當瑰麗。
  • 西府「守」藝人:世代傳承的百年味道
    飲食文化,佔據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半壁江山,世代傳承的百年味道在成為「家族之味」的同時,更是一方人難以忘懷的唇齒留戀,走進西府老街,發現那些百年傳承的「西府老味」。
  • 羊肉泡饃與豆花泡饃
    在寶雞美食中,有兩種泡饃膾炙人口,一曰羊肉泡饃,一曰豆花泡饃。 羊肉泡饃是寶雞人最喜愛的美食之一。不信你走進寶雞的大街小巷去看一看,星羅棋布的羊肉泡饃館,一年四季食客盈門,香味四溢。特別是節假日,到了飯口,那些老字號甚至一座難求。同樣,豆花泡饃也是寶雞人的至愛。
  • 體驗傳統民俗文化 品嘗地方特色小吃:寶雞西府老街遊玩全攻略
    在陝西寶雞市,有一條新近落成的「西府老街」,成了廣大遊客體驗陝西傳統民俗文化和品嘗地方特色小吃的好去處。今日,慕名專程來到寶雞遊覽了這條古色古香充分展現關中西府民居風格的仿古老街。西府老街是集西府「街市」建築之薈萃而建的一座歷史文化街區,以建築美、飲食美、民俗美構成了西府老街景區的文化底蘊,彰顯了寶雞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風情。
  • 西府豆花泡饃簡介
    豆花泡饃發源於秦地雍城一帶(也就是現在的陝西鳳翔),源遠流長,久負盛名。據說當年蘇東坡任當地太守時,曾大力整治東湖,廣種柳樹,湖柳相應,成為西府名景,與他曾經整治過的杭州西湖東西相應。蘇東坡在品嘗了雍城豆花泡饃後,身為美食家、大文豪的他對這種將南北風味巧妙融合為一體的百姓日常飲食連呼驚奇,竟不知用何種語言來形容,只好套用當地的俗語說;東湖柳,姑娘手,金玉瓊漿難捨口,妙景,巧人,味佳,實乃三絕也!金玉瓊漿說的就是豆花泡饃,其中『金』說的是金黃的饃片,『玉』指的就是豆花,『瓊漿』是對豆漿的美譽。
  • 探秘舌尖上的寶雞 在西府老街 品原汁原味的西府味道
    西府,是陝西關中平原西部的泛稱,常指寶雞以及周邊的部分地區。該地區是秦腔的發源地,也是中國小吃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岐山臊子麵、豆花泡饃、岐山擀麵皮、麟遊血條面等著名小吃,不僅美味,而且歷史淵源極深。能把西府的各種美食匯集在一起的,可能,就當屬西府老街了。
  • 走進「西府老街」,感受西府之美
    偶然機會來到陝西省寶雞市,聽當地人介紹,利用休息時間走進西府老街,去感受西府老街之美。走進西府老街,首先看到的是一座「西府老街」門樓。它是純木製打造的一座牌樓。西府老街內部,幾乎全是清一色的清末市井建築風格。青磚木雕的房屋、各種錦旗招牌和熙熙攘的人群,給這個新興的老街賦予了嶄新的活力!每到一處這裡的各種地方名吃就會時時勾引你的味蕾,讓你欲罷不能。美食的背後都有故事,讓人享受美味的同事還能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唯一 美中不足的是,西府老街中心區域的古戲樓沒有了往日秦腔戲劇的表演,代之以現代媒體的那種喧囂,失去歷史久遠的文化韻味難免讓人覺得遺憾。
  • 西府美食,除了臊子麵、豆花泡饃、擀麵皮,還有些啥呢?
    農業向來是西府的主產業,物產其實不算豐富,所以如何用有限的原材料做出各種風味的美食,是西府人民一直在探討的問題,且成果顯著,隨便就能拉出十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美食。由於小麥是主要糧食作物,所以對麵食的探究應該是最有心得的。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往上數一輩,西府人民找媳婦都要看會不會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