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2021-12-30 史丹尼

  點擊上面↑↑↑[史丹尼],可加關注 

       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出,至2015年,中國已有33處地質公園進入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新界東部及東北部一帶,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巖和西貢東部火山巖兩大園區共8大景區。公園佔地49.85平方公裡,是全球面積最小的世界地質公園。

        公園面積雖然細小,卻擁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巖柱,亦展現了5億2,0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期間,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環境的一段地質歷史,極具典型性和稀有性。其中火山巖柱為含矽質較高的酸性流紋火山巖,所佔範圍為100平方公裡(部分是海域),平均直徑1.2米,不論就規模和巖石特徵皆堪稱世界罕見,更特別的是該處的火山巖同時展現凝灰巖和熔巖的特徵,對其是如何形成的,地質學家至今仍看法不一,極具科學研究價值。此外,海岸作用在此形成了多種侵蝕和沉積地貌,其中的化石對於了解古老的古生代環境、地理、氣候及生物進化提供了線索。

        西貢火山巖園區的特色為六角形巖柱群和海岸侵蝕地貌。這些六角形的巖柱群是現時所知世界上面積和體積最大的,積類為凝灰巖,由酸性火山灰構成。巖柱體積粗大,直徑平均達1.2米。與之相比,北愛爾蘭著名的世界遺產巨人堤道六角形巖柱,巖石直徑只得0.5米。巖柱群北起萬宜水庫東壩,西至果洲群島,面積150平方公裡。巖柱群大部份位於海底,但估計暴露於海岸的數量約有20萬條。園區巖石的年齡為1.4億年前。西貢火山巖園區的四個景區為:糧船灣、甕缸群島、果洲群島、橋咀洲。

         2009年10月,中國國土資源部批准香港地質公園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公園於同年11月3日開幕。

        2011年9月17日,香港地質公園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成為中國第26個世界級地質公園,公園易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亦是罕有位於國際大都會中的世界地質公園。

覺得不錯,請點讚  ↓↓↓。       可轉發    

相關焦點

  • 全球面積最小的世界地質公園——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簡稱香港地質公園)是香港的地質公園,位於新界東部及東北部一帶,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巖和西貢東部火山巖兩大園區共8大景區。公園佔地49.85平方公裡,是全球面積最小的世界地質公園。    公園面積雖然細小,卻擁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巖柱,亦展現了5億2,0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期間,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環境的一段地質歷史
  • 探訪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這是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糧船灣景區的六角形火山巖柱景觀(6月16日攝)。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面積約50平方公裡,共有8個景區,結聚於兩個園區內。其中4個位於西貢火山巖園區,園區以六角形酸性火山巖柱為特色;餘下4個景區位於新界東北沉積巖園區,園區展現了香港最完整的沉積地層。地質公園於2009年取得國家地質公園的資格,2011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並正式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與黃山、韓國濟州島等80多個世界級地質公園齊名。2015年,地質公園接受4年一度的評估,得以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
  •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憶在滄海桑田時
    提起香港,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是密匝匝林立高樓、熱鬧鬧繁華街市,還有歡樂無限的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維多利亞港等知名景點。而說到香港還有一個世界級的國家地質公園,不要說內地遊客,就是香港人也有不知道的。事實上,擁有許多地質奇觀的香港地質公園,2008年才正式對外開放,一年後,便成功升級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是個年輕的世界地質公園。
  • 香港的這處景點——香港世界地質公園,你有去過嗎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公園面積雖然細小,卻擁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巖柱,亦展現了5億2,0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期間,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環境的一段地質歷史,極具典型性和稀有性。設立地質公園的計劃初期由民間及政黨如香港地貌巖石保育協會、馬鞍山民康促進會及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等推動,直至2008年,行政長官曾蔭權接納建議宣布考慮設立地質公園,發展特殊地貌及巖石群,成可供觀賞的自然景點。
  • 新500元港幣背景為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7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和香港三家發鈔銀行公布了2018年全新系列香港紙幣。在5種面額中,3款500元的新紙幣背景主題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展示了世界級六角形巖柱地質遺蹟。這套新版紙幣將於2019年-2020年在市面流通,取代目前使用的2010年系列鈔票。        香港地質公園發言人表示,以香港地質公園為設計主題的精美鈔票屬全球首創,發行新紙幣和推出相關的流動應用程式不僅可宣傳香港地質公園,而且有助於推動世界地質公園的發展。
  • 中國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與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締結姊妹公園
    【摘要】9月11日,中國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與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籤署協議,正式締結「姊妹公園」友好合作關係。 9月11日,中國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與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籤署協議,正式締結「姊妹公園」友好合作關係。
  • 中國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與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締結姊妹公園
    【摘要】9月11日,中國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與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籤署協議,正式締結「姊妹公園」友好合作關係。9月11日,中國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與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籤署協議,正式締結「姊妹公園」友好合作關係。
  • 香港地質公園的「生態經」
    宜人的初夏,在香港地質公園的一個講解欄前,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地質公園主任楊家明博士頗為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說:「雖然香港的面積只有1100多平方公裡,但是卻有40%的面積是自然保護地,超過500種的鳥類和超過2000種的植物在這裡生長繁衍,給市民提供一個舒展身心的良好環境。」  香港地質公園由現有的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所覆蓋。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將會把這些地方列入特別地區,以作保護。
  • 打卡世界地質公園 | 中國泰山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泰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中部的泰安市,面積158.63平方千米,分為泰山核心園區和外圍園區。其中,核心園區包括紅門、中天門、南天門、後石塢和桃花峪5個地質遺蹟景區。地質公園類型為前寒武紀地質、寒武紀地層及構造地貌。
  • 香港擬建國家級地質公園
    人民網香港9月18日電 香港擁有獨特的地質特徵,尤其是西貢的地貌,已可媲美世界其它國家地質公園。香港特區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現正評估香港地質或特殊巖石,以確定能具備足夠的條件,爭取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 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居世界第一 地質與文化融合發展
    張恣寬攝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共計39處 居世界第一一座地質公園 一部地球歷史中國是世界上地質遺蹟資源豐富、分布地域廣闊、種類齊全的少數國家之一,擁有著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其中,地質公園這種地質資源記錄了地球滄海桑田的變遷,見證了中國地質遺蹟的保護與發展
  • 香港擬建國家地質公園 正評估地質與巖石(圖)
    (圖片來源:文匯報)    新華網消息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擁有獨特的地質特徵,尤其是西貢的地貌,已可媲美世界其他國家地質公園。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現正評估本港地質或特殊巖石,以確定能具備足夠的條件,爭取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據悉,若要達到地質公園的指標,必須符合5大條件,包括管理制度、地貌的罕有程度及教育功能等。
  • 39個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地貌景觀大賞
    中國的疆土遼闊、地質結構複雜,擁有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那些記錄了桑海滄田變遷的世界地質公園,也許就離你不遠。 截止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共有147個成員,分布在全球的41個國家和地區,這其中,中國擁有39個世界地質公園。
  • 如何在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玩出世界級體驗?
    如今,這些六角柱凝灰巖已廣為人知,成為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景點。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由香港東部八處地方組成。雖然個別景點較難前往,但卻有叫人目不暇給的巖石群和壯麗景致。萬宜水庫肯定是地質公園內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景點,毋須乘船也能抵達。萬宜水庫是香港儲水量最多的水庫,以兩座大型水壩橫跨西貢半島東西部,覆蓋原本分隔糧船灣和西貢半島東部的海峽。
  • 中國湘西世界地質公園揭碑
    9月23日,中國湘西世界地質公園揭碑儀式在千年古鎮芙蓉鎮隆重舉行。這標誌湘西地質公園正式加入到世界地質公園大家庭,使湘西增添了一張世界級的旅遊名片,豐富了湘西全域旅遊內涵,增加了精品旅遊線路,擴大了湘西旅遊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 世界地質公園|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境內,面積433平方公裡,2005年9月被列為國家地質公園。2012年9月21日,在葡萄牙阿洛卡舉行的第11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
  • 香港地質公園獲批國家級地質公園 擬申報世界級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中新網10月15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特首曾蔭權14日在施政報告中宣布喜訊,國土資源部已批准香港地質公園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消息人士表示,港府會投放資源管理地質公園,並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指引,再透過國家向有關方面申請為世界級地質公園。已列入國家級地質公園的香港東北部及西貢共8處地質公園景點,陸地佔5000公頃,海面約佔1000公頃。曾蔭權料市民透過地質公園可增加對地球科學的認識,為綠色旅遊增加新景點。
  • 中國地質公園數量全球最多
    本報訊 記者遲誠報導 6月29日,2018中國火山地質公園論壇在雷瓊世界地質公園閉幕。記者在論壇上了解到,目前我國已建立國家地質公園209個、省級地質公園343個,遍布全國31個省(區、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目前,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的世界地質公園共有140個,其中中國有37個,位居各國之首。
  • 中國湘西地質公園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北京時間7月7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次會議通過決議,中國湘西地質公園被正式列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成為我國第40個世界地質公園,湘西州迎來了世界級金字招牌。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 2710平方公裡,由南自北縱跨湘西州7個縣市,包括矮寨、天星山、芙蓉鎮、紅石林、十八洞、呂洞山、洛塔7個園區,公園總體呈現四大特色:全球寒武系標準層型剖面——「金釘子」;全球規模最大的奧陶系紅色碳酸鹽巖石林;蔚為壯觀的切割高原型巖溶臺地-峽谷群景觀;巖溶地質生態與少數民族文化融合的典範。
  • 中國兩處地質公園躋身世界地質公園行列
    7月14日,據媒體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7月10日宣布,該組織執行局批准了15個新的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設立申請,其中包括中國湖南湘西和甘肅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教科文組織這一最新宣布使得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數量達到16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