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市革命遺址:江頭鄉農會舊址

2021-02-17 文明四會


江頭鄉農會舊址位於四會市黃田鎮江頭村委會上寨村南端(民國時期,黃田屬廣寧縣管轄,新中國成立後劃歸四會縣)。

      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二進,附右廂房,總面闊18.7米,中路面闊13.7米,進深28米,建築佔地面積523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頂、灰塑博古脊,青磚牆、花崗巖牆腳。蝦公梁上石獅子、異型花卉鬥拱隔架。梁架雕有花卉等圖案,工藝精細。人物挑頭,造型生動。墀頭灰塑,牆楣有壁畫。左右兩側卷棚式廊廡,階磚地面。

1924年8月21日,陳伯忠在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畢業後,被委任為中央農民部駐廣寧特派員,回廣寧開展農民運動。

經過陳伯忠的深入宣傳發動,江頭鄉農民覺醒了,紛紛要求組織農會。報名加入農會的佔全鄉農民總數的80%以上。9月12日,江頭鄉農會舉行成立慶祝大會,到會的會員及附近各鄉的農民代表達400多人。當時出席成立大會的有廣州農講所教員、海陸豐農運領袖彭湃,廣寧縣農會領導人周其鑑、羅國傑等。陳伯忠在會上發表演講。會後,他把家裡的幾支長短槍交給農軍使用,並把佃戶請到家裡,當眾宣布以後不用交租,自耕自吃,所欠債務一律廢除。隨後又召開農會會員大會,當眾把他家的田契、借據全部燒掉。

江頭鄉農會的成立和陳伯忠的革命行動,給各鄉農民以很大鼓舞,紛紛要求陳伯忠幫助他們組織農會。陳伯忠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帶領陳子英、陳子賢等積極分子到黃田、村心、洛口等地進行宣傳,並在農民家裡食宿,同農民一起勞動,因而深受農民的信賴和擁護。不久,這幾個鄉也先後建立了農會,把農民運動進一步推向高潮。

1986年12月,該舊址被四會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9月,被列為四會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江頭鄉農會舊址正門

江頭鄉農會舊址內部


來源:文明四會綜合

相關焦點

  • 遊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
    深秋的一天,即興去遊覽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開著摩託車沿著廣汕公路向西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位於潭西鎮潭東村,是陸豐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潭湧七鄉點是指下蘆、竹蘆、新香、西門、月山、後山、隴尾圍七個自然村,當時把自然村稱為鄉。
  • 水吼"石河區農會舊址",值得一去!
    潛山水吼「石河區農會舊址」系大別山革命老區紅色遺址,1997年12月公布為潛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授牌「潛山市傳統建築保護單位
  • 陸河螺溪「猴子田」農會活動舊址簡介!
    紀念一農會活動舊址位於陸河螺溪書村猴子田一上蕉窩山寮處(農會活動舊址)。茂密森林,以山傍水。距猴子田老荷樹三百多年記載(國家保護古物圖二)約1 千米,經過蜿蜒盤旋曲折羊腸小道,石階梯形(圓凸裡)大水口進入上蕉窩半山腰農會井革命工農紅軍農會活動舊址。不但偏僻山窩處,而且易守難攻的當年共產黨領導人古大存等召集革命活動開展地下黨工作好絕景,永刻革命農會活動舊址。
  • 四會黃田鎮,柑桔產業園、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成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景點
    近年來,四會市深挖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成效顯著。 四會綏江沿線自駕休閒遊路線入選首批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六祖寺景觀圖源四會發布 四會綏江沿線自駕休閒遊路線 的景點中,就包含黃田鎮的 柑桔產業園、江頭農會舊址、
  • 五百餘處革命遺址 訴說瓊島紅色往事
    從7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中來看,海口佔了3個,即,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舊址,瓊崖工農紅軍雲龍改編舊址、李碩勳烈士紀念亭,其他4個分別是瓊海市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萬寧市的六連嶺革命根據地遺址、陵水黎族自治縣的縣蘇維埃政府遺址、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白沙起義紀念園。
  • 翟峰:革命文物立法中的「舊址」與「遺址」之辨
    在地方革命文物立法工作中,目前尚存對「革命舊址」和「革命遺址」的辨別之惑。那麼,究竟何謂「革命舊址」和「革命遺址」呢?故此,我們在具體從事地方革命文物立法工作時,即有必要認真區分皆為不可移動革命文物的「革命舊址」與「革命遺址」。
  • 探秘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 莊彩建
    探秘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        仿佛冥冥之中受到革命鬥爭歷史的召喚,在暮秋這個丹桂飄香、金菊鬥豔的時節,我跟隨潭西鎮宣委黃雪興、潭西文化站站長林繼沛、潭西文學社社長莊場帶領的潭西文學社採風團,來到位於夏爐村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進行參觀活動。
  • 【革命史跡】浮濱鎮革命遺址
    三坑(又稱杉坑)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潮澄饒澳革命根據地主要基點。1933年11月,潮澄饒澳縣委在三坑劉厝召開有二千多名群眾參加的「十月革命」紀念大會,大會由縣委委員陳耀潮、區委書記文錫響主持,坪山一帶赤衛隊、農會、兒童團都參加大會,大會號召全體軍民學習蘇聯十月革命經驗,保衛根據地,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會上,各鄉赤衛隊、兒童團進行軍事操練競賽。
  • 惠來第一個農會在坑仔!坑仔惠來犁會舊址……
    惠來第一個農會在坑仔!坑仔惠來犁會舊址…… 你知道嗎? 在惠來的紅色革命史中, 有著岐石鎮重要的一部分。
  • 【紅色安溪印記】 官橋區革命委員會舊址——登虎榜傅氏祠堂
    安南永德蘇區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成立地點——登虎榜傅氏祠堂官橋區革命委員會舊址位於安溪縣蓬萊鎮登山村登虎榜傅氏祠堂。在建立區、鄉農會、婦女會的基礎上,成立了縣農會、婦女會。為爭取創造新蘇區的勝利,中共安溪中心縣委於1933年8月24日在群眾基礎較好、地勢險要的蓬萊登虎榜,召開有1000多人參加的官橋區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布成立官橋區革命委員會(蘇維埃政府),選舉傅有智為蘇維埃政府主席,傅金器為副主席,革命委員會機關駐地登虎榜傅氏祠堂。
  • 紅色印記:大革命時期的陽江農會
    今天的《紅色印記——陽江革命遺址》系列報導,我們一起去回望當時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坐落在陽東區雅韶鎮雅韶村的譚氏宗祠,是當時陽江縣第一個農會成立地。1925年5月,廣東省農民協會成立,農運迅速發展。1926年夏秋期間,在廣州從事革命活動陽江籍的革命青年譚作舟帶領敖華袞、黃貞恆等從廣州回到他的家鄉雅韶村,深入宣傳發動群眾,成立了陽江縣第一個鄉農民協會一一雅韶鄉農民協會。
  • 竹林深處憶英烈 一記廣東省紅色遺址:汕尾馬宮長沙村農會舊址
    竹林深處憶英烈一記汕尾馬宮長沙村農會舊址            文\林煜琮       古榕、翠竹、野草……      一陣秋風吹過,樹葉子、竹葉子各自發出「譁譁譁……」響聲,和樹林裡各種奇妙的聲音,奏響了一首動聽的交響曲
  • 國家文物局:全國登記革命舊址、遺址3.3萬處
    新華社資料圖片 圖文無關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今日介紹,目前中國革命專題博物館和紀念館是808家,登記革命舊址、遺址3331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7處。她指出,今後要更好地繼承革命文化,更好地構築中國精神,更好推動革命文物工作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意見提出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的基本原則,並提出了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的主要任務等。
  • 國家文物局:我國登記革命舊址、遺址達33315處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記者 施雨岑)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30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我國保存和遺留了豐富多樣的革命文物資源。目前,登記革命舊址、遺址達33315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77處;抗戰文物3000多處,長徵文物1600多處。
  • 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 —— 陸豐河東鎮的紅色印記
    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 陸豐河東鎮的紅色印記陸豐市河東鎮有五個省定紅色革命遺址,鎮、村十分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近日,記者在該鎮採訪時,鎮領導介紹說,村民都願意將紅色遺址旁邊的土地捐獻出來,方便將來對紅色遺址的打造。
  • 萬寧踏頭遺址,六連嶺革命根據地舊址入選海南省級文保單位
    近日,省政府公布了海南省第四批3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萬寧市東澳鎮的踏頭遺址和萬寧市和樂鎮的六連嶺革命根據地舊址入選其中。踏頭遺址出土的文物踏頭遺址位於萬寧市神州半島上,是一座典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沉睡了三千多年被考古人員發現,在海南實屬罕見。踏頭遺址已出土的文物有石錛、石斧、石刀、紡錘和許多精美的陶器藝術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