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

2020-11-05 老王其貌不揚

文/圖:老王其貌不揚。

  深秋的一天,即興去遊覽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開著摩託車沿著廣汕公路向西 ,不久就轉入潭西鎮鄉裡小道,通過多次打聽才找到這個地址。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位於潭西鎮潭東村,是陸豐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潭湧七鄉點是指下蘆、竹蘆、新香、西門、月山、後山、隴尾圍七個自然村,當時把自然村稱為鄉。

潭東村就位於鄉道的旁邊,進入村子是一片寬闊的灰町,遠遠望去就看到一排排瓦房,有些是裝飾一新的祠堂,農會舊址就在這當中。

農會舊址已裝飾一新,一幅老式石門鬥,上方寫有"林氏小宗"。兩旁掛著汕尾市宣傳部立的"廣東省紅色革命遺址",及陸豐市政府立的"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等牌匾。

今天略有遺憾的是大門鎖著,進不到裡面參觀,但是從鐵門外可看到裡面一些東西,後廳正牆上看到一排掛著的人像,這其中就有彭湃同志。

  彭湃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是農民革命運動的領袖。他早年留學日本,接受先進思想,加入中國共產黨。返鄉後領導海陸豐農民進行土地革命,使海陸豐成為中國農村最早成立蘇維埃政權的十三個革命根據地之一。1923年6月,彭湃、林甦、餘創之等到陸豐下蘆等七鄉開展農會運動,11月潭湧七鄉點農會在下蘆成立。該農會是陸豐農村第一個農會,是海陸豐蘇維埃政權、農民革命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彭湃同志多次親臨該農會指揮農會運動。

  潭湧七鄉點農會轟轟烈烈的反對軍閥、土豪劣紳、地主階級的革命鬥爭,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與全國的革命運動遙相呼應。同時農會更加發展,90%的農民加入了農會,並發展壯大武裝組織。選舉林佛助、林亞傾、林景爐、林亞贊等任農會會長,統一成立農民自衛軍,提出「一切權力歸農會」的政治口號,世代受地主-勢力壓迫和剝削的農民揚眉吐氣。

從門外看到裡面挺寬敞的,正廳還展覽一些當初農會的遺物,兩邊還有偏房,內部環境光線明亮整潔。

遊覽了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感慨萬千,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英勇的農民敬佩萬分!如果沒有他們敢於獻身的英勇行為,哪裡有現在安定小康的美好生活!我們應該時刻記住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部分歷史事件摘於陸豐縣誌)

寫於2020年11月02日。

相關焦點

  • 探秘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 莊彩建
    探秘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        仿佛冥冥之中受到革命鬥爭歷史的召喚,在暮秋這個丹桂飄香、金菊鬥豔的時節,我跟隨潭西鎮宣委黃雪興、潭西文化站站長林繼沛、潭西文學社社長莊場帶領的潭西文學社採風團,來到位於夏爐村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進行參觀活動。
  • 【紅色鄉土】潭西潭湧七鄉點革命史大事記
    ▼位於潭西鎮潭東夏爐村的潭湧七鄉點農會舊址,上世紀20年代初期,這裡曾經建立過陸豐縣第一個村級農會組織
  • 四會市革命遺址:江頭鄉農會舊址
    江頭鄉農會舊址位於四會市黃田鎮江頭村委會上寨村南端(民國時期,黃田屬廣寧縣管轄,新中國成立後劃歸四會縣)。
  • 陸河螺溪「猴子田」農會活動舊址簡介!
    紀念一農會活動舊址位於陸河螺溪書村猴子田一上蕉窩山寮處(農會活動舊址)。茂密森林,以山傍水。距猴子田老荷樹三百多年記載(國家保護古物圖二)約1 千米,經過蜿蜒盤旋曲折羊腸小道,石階梯形(圓凸裡)大水口進入上蕉窩半山腰農會井革命工農紅軍農會活動舊址。不但偏僻山窩處,而且易守難攻的當年共產黨領導人古大存等召集革命活動開展地下黨工作好絕景,永刻革命農會活動舊址。
  • 北潭湧自然教育徑與上窯民俗文物館
    其實我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居所就在西貢碼頭不遠,在西貢郊野公園遊逛,就如同在自己的家門口。北潭湧自然教育徑很好找,在上窯站下車,往回走不遠,便來到上窯村村口。村口有三塊村牌,分別是上窯村、黃宜洲村和起子灣村。北潭湧自然教育徑路牌就在村牌的下面。繞過村口的發記士多,走過橫跨北潭湧水道的小橋,便進入北潭湧自然教育徑。行程由這裡開始。
  • 紅色印記:大革命時期的陽江農會
    當時的陽江,中共陽江縣支部與國民黨陽江縣黨部聯合,點起農民運動的火焰,發動農民建立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開展「二五減租減息」工作,向土豪劣紳和貪官汙吏進行鬥爭。今天的《紅色印記——陽江革命遺址》系列報導,我們一起去回望當時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坐落在陽東區雅韶鎮雅韶村的譚氏宗祠,是當時陽江縣第一個農會成立地。1925年5月,廣東省農民協會成立,農運迅速發展。
  • 水吼"石河區農會舊址",值得一去!
    潛山水吼「石河區農會舊址」系大別山革命老區紅色遺址,1997年12月公布為潛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授牌「潛山市傳統建築保護單位
  • 惠來第一個農會在坑仔!坑仔惠來犁會舊址……
    惠來第一個農會在坑仔!坑仔惠來犁會舊址…… 你知道嗎? 在惠來的紅色革命史中, 有著岐石鎮重要的一部分。
  • 臺灣南投縣水裡鄉農會到杭州餘杭區參訪
    臺灣南投縣水裡鄉農會到杭州餘杭區參訪 2016年03月03日 14:21: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3
  • 竹林深處憶英烈 一記廣東省紅色遺址:汕尾馬宮長沙村農會舊址
    竹林深處憶英烈一記汕尾馬宮長沙村農會舊址            文\林煜琮       古榕、翠竹、野草……      一陣秋風吹過,樹葉子、竹葉子各自發出「譁譁譁……」響聲,和樹林裡各種奇妙的聲音,奏響了一首動聽的交響曲
  • 臺灣花蓮縣富裡鄉農會到廣西來賓參訪 盼望加強交流合作
    臺灣花蓮縣富裡鄉農會到廣西來賓參訪 盼望加強交流合作 2019年10月28日 13:2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富裡鄉農會參訪團考察海升現代柑橘產業園(圖片來源:廣西來賓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10月28日訊 10月24-27日,臺灣花蓮縣富裡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率農會技術骨幹、村民代表一行22人到廣西來賓市、武宣縣和興賓區鳳凰鎮,考察興賓區甘蔗良繁基地、「蔗野仙蹤」核心示範區、海升現代柑橘產業園,就兩地的資源稟賦、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有機農業發展與企業負責人、技術人員進行探討和交流。
  • 【紅色安溪印記】 官橋區革命委員會舊址——登虎榜傅氏祠堂
    安南永德蘇區第一個蘇維埃政權成立地點——登虎榜傅氏祠堂官橋區革命委員會舊址位於安溪縣蓬萊鎮登山村登虎榜傅氏祠堂。在建立區、鄉農會、婦女會的基礎上,成立了縣農會、婦女會。為爭取創造新蘇區的勝利,中共安溪中心縣委於1933年8月24日在群眾基礎較好、地勢險要的蓬萊登虎榜,召開有1000多人參加的官橋區工農兵代表大會,宣布成立官橋區革命委員會(蘇維埃政府),選舉傅有智為蘇維埃政府主席,傅金器為副主席,革命委員會機關駐地登虎榜傅氏祠堂。
  • 你笑起來真好看|宣恩縣長潭河侗族鄉長興社區(甘露安置點)群眾的...
    1月13日,微風和煦,陽光明媚,趁著天氣晴好,長潭河侗族鄉長興社區(甘露安置點)的居民紛紛走上休閒廣場,曬太陽、做鍛鍊、玩遊戲、嘮家常,一片歡聲笑語……「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1月13日,微風和煦,陽光明媚,趁著天氣晴好,長潭河侗族鄉長興社區(甘露安置點)的居民紛紛走上休閒廣場,曬太陽、做鍛鍊、玩遊戲、嘮家常,一片歡聲笑語……「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 黃星南:革命到底的農會會長
    小時候,他目睹勞動人民遭受苦難,心中逐漸萌生了反抗酷吏貪官、拯救鄉民的念頭。 清朝末期,黃星南加入高潭山區一帶民間組織「三點會」,反對封建剝削,但遭清朝官府鎮壓。黃星南背井離鄉,遠走南洋,後來受孫中山革命思想影響,參加同盟會。辛亥革命後,黃星南回家定居。 1922年夏,毗鄰高潭的海豐縣組織了農民協會,開展減租減息鬥爭。消息傳來,黃星南大為振奮。
  • 跨年臺灣遊 旅遊觀光部門為你策划行程
    聖誕節之後,那裡的年節氣氛越來越濃,此時適逢南投信義鄉梅花展顏,白天賞梅花、吃梅餐、去東埔泡湯、登日月雙橋眺望玉山,晚上到羅娜、地利、豐丘、新鄉、人和、潭南、望美等部落村莊與布農族朋友報平安同歡,這樣的年末臺灣個人遊是不是別具特色?
  • 信義鄉農會
    信義鄉農會 時間:2011-10-30 08: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南投縣信義鄉農會,以位於信義鄉的梅子夢工廠園區為生產基地,憑藉園區內的梅子酒莊與CAS加工廠,開發以梅子為主體的當地多元農特產品。
  • 廣東首批歷史文化遊徑出爐,湛江這3條遊徑上榜
    其中湛江有3條遊徑上榜,分別是湛江廣州灣歷史文化遊徑、湛江雷州古驛道歷史文化遊徑和湛江遂溪醒獅之鄉歷史文化遊徑,涉及相關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點共18個。 湛江遂溪醒獅之鄉歷史文化遊徑 遂溪縣博物館-孔子文化城-遂溪龍灣醒獅保護傳承基地-黃學增烈士紀念亭
  • 清明節自駕桃花潭~船遊太平湖~金庸老家查濟~新四軍軍部舊址
    潭面水光瀲豔,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聳立,古樹青藤紛披,春季綠韜如氈,桃花似火如霞,飛閣危樓隱約其中,猶如蓬萊仙境,又疑武陵人家。桃花潭四周點綴著眾多的自然人文景觀,屹立千年的壘玉墩,深藏奧妙的書板石、李白醉臥的彩虹崗、踏歌聲聲的古岸閣、青磚黑瓦的居......桃潭煙波使人陶醉,桃林春色讓您留戀,移步皆成景、四時景宜人。
  • 吟頌清白在人間 ——于都縣新陂鄉農會主席丁清香小傳
    白天晚上都累,常常12點才有覺睡,早上5點多鐘就要起來幹活。小小年紀的丁清香,親眼目睹了父母親生活的艱難,到了戲班子後,做事特別賣力,深得大家喜歡。「清香,你怎麼睡著了?」一次,因為太累,丁清香燒火做飯時,柴掉在灶外面,燒著了褲子,他竟然沒有感覺!夥房師傅及時發現,喚醒了他,並將他身上的火苗撲滅了。事後,夥房師傅找到班主,「這孩子是個吹嗩吶的好苗子,別再跟著我們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