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紅珠串,是佛家七寶,也是驚豔眾生的存在

2020-12-17 商女哪吒

南紅被奉為佛家七寶之一,要從它的使用歷史講起。

起初在藏區貴族喜愛佩戴紅珊瑚,但是紅珊瑚價格昂貴,普通藏民也有這個需求,南紅就作為替補隊員上位了。隨著密宗佛教在西藏的地位不斷上升,紅珊瑚因為是珊瑚蟲所化,佛教本不殺生,南紅(經卷記載稱為"赤珠")正式上位,成為佛家七寶之一,並註解它為厲鬼之血,可以驅邪除惡。

藏區流行一句話:"瑪瑙不紅,一生受窮",佩戴的瑪瑙越好,越是富貴人家的象徵,而這和中原文化"紅紅火火"的寓意是相通的。

南紅在藏區的使用,多被製成珠子掛件。隨著藏區文化的流行,南紅珠子也在中原地區盛行,尤其是在清朝,大臣們佩戴的朝珠和頂戴花翎上的頂珠多為南紅。

不少信奉佛教的明星也喜歡戴南紅手串。

雖然只是一串簡單的珠子,卻也千姿萬態,赤誠純粹。

手串

回紋珠

佛珠

項鍊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佛教七寶讓你的手串更出彩
    配珠中最受追捧的就是「佛教七寶」。   各位假如弄不清楚佛教七寶為何物,不妨去百度上看看,會找到幾種答案。當然從珠寶商的嘴裡我們也經常會聽到,這個珠寶是佛教七寶之一,那個珠寶也是佛教七寶之一。隨著文玩手串、配珠文化在普羅大眾間不斷流行,喜愛文玩的朋友們對於佛教七寶這個統稱一定不會陌生,但現在市面上關於七寶的版本眾多,佛教七寶到底有哪些品種呢?
  • 琉璃,在中國被譽為五大名器之首,佛家七寶之一
    匠門琉璃表示在現實中,琉璃製品也是異常的珍貴,因為它與佛教也存在幽深的淵源! 琉璃是佛教「七寶」之一、「中國五大名器」之首。採用彩色人造水晶燒制而成,其工藝繁複,需數十道工序,且以手工為主。因其「火裡來,水裡去」的工藝特點,佛教認為琉璃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 在所有經典中,都將「形神如琉璃」視為是佛家修養的最高境界。琉璃在佛教中為消病避邪之靈物。
  • 七寶古鎮一日遊攻略,七寶古鎮遊玩攻略
    來到上海,很多人喜歡走到七寶走一走,因為來到這個千年古鎮不僅僅可以領略動人的江南風光,更可以品味有著的人文歷史和各種各樣的傳統美食。追尋七寶傳說故事走在長長的七寶老街,你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美食店鋪,在七寶酒坊,你會聞到濃鬱的酒香,全國各地的美酒都可以在這裡品嘗到,不同的品牌與口味一定會讓你大飽口福。在街邊的糟菜店你會看到聞名中外的酒釀糟肉,大口吃肉的快感能讓你瞬間快樂起來。其它還有七寶方糕與七寶羊肉也是讓你可以垂涎欲滴。
  • 什麼是佛教七寶?
    所以作為佛家七寶聖物的有10多種。曹魏時期版本所載七寶為紫金、白銀、琉璃、水精、硨磲、珊瑚、琥珀。唐代佛教七寶是: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珊瑚。宋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璃、頗梨、硨磲、真珠、琥珀。 佛界三寶是指佛、法、僧。佛教七寶一般指的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得三寶而國泰,得七寶而民安。佛教七寶蓄納了佛家淨土的光明與智慧,其蘊育著深刻的內涵,使之成為珠寶中的靈物。
  • 漫談佛家(全文五千字)
    不僅如此,高中以前的我對道家,尤其是儒家這些關乎我們人生為人處世的哲學以及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存在偏見,認為孔子是迂腐,封建保守的人。對和尚化緣也極其不解,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選擇出家。其實,孔子、釋迦牟尼都是擁有大智慧之人啊。
  • 《山海經》所記載的地形是佛家須彌山的南瞻部洲的地形?
    好了,廢話不多說,我們先說說另一個假設,在西遊記之中,經常提起東勝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大唐屬地為南瞻部洲,從一些記載之中可以得到答案,四大部洲的記載來自於須彌山分布圖,而須彌山一詞則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傳說在須彌山周圍有鹹海環繞,海上有四大部和八小部洲組成。
  • 文玩圈裡常說的佛教七寶到底是哪七寶,都有什麼樣的作用和寓意?
    其實佛教七寶並沒有官方的準確定義,在不同的佛教經書甚至同一本經書不同年代的譯本中,佛教七寶也都不一樣。、琥珀;唐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琉璃、頗梨、美玉、赤珠、琥珀;宋代版本的七寶為黃金、白銀、璃、頗梨、硨磲、真珠、琥珀。
  • 道家和佛家思想
    按佛家理論,佛是覺悟的人、有大神通的人。成佛的目的是什麼?不論哪個流派都可以總結為--離苦得樂和普度眾生。也就是說首先要讓自己脫苦,否則修佛就會失去理論基礎和正當性。  各位看出區別了嗎?  佛家認為「眾生平等、我佛慈悲、佛渡有緣人」。也就是說佛首先是有感情的,這個感情就是讓世人脫離苦海,佛和佛的弟子首先要積極的渡化「有緣人」,無緣的就得看什麼時候因緣到了再來渡化了。
  • 佛家: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六根、八苦諦的含義
    佛家在詮釋「無我一如,性相平等。」的根本概念,與弘揚為善去惡的方法,必然涉及生命來源的問題。佛家用歸納的辦法,列舉生命的種類,大約分為六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其中,阿修羅道介於天魔之際。
  • 地獄的建立,是因為南瞻部洲眾生的罪業?
    地獄是一個統稱,位於閻浮提(即南瞻部洲,也就是東亞東南亞地區)東方的鐵圍山,「其山黑邃,無日月光」。與世人所想的地獄是幢深層建築,共有十八層不同,事實上,地獄是個圓形建築,周長八萬裡,城牆高一萬裡,上面天火覆蓋,其中則劃分諸多小型地獄。比如:拔舌地獄、鋸牙地獄、剝皮地獄、飲血地獄、啖眼地獄等等,光聽名字就能想像其慘狀。
  • 道教三寶、七寶與八寶分別指的是什麼?一般人很少知道
    道教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與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道教元素的存在。本期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道教的「三寶」、「七寶」與「八寶」。道教三寶何謂道教的三寶呢?每一位邁入玄門的道教弟子都要經過皈依儀式,在皈依儀式中教戒師會宣說「三皈五戒」,要求皈依弟子「宗奉禮敬,永不退轉」。這裡的三皈指的是皈依道、經、師三寶。
  • 佛學智慧,佛家講的「深心」是什麼意思?
    佛家說「深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這一段經典文字摘自《維摩經》佛國品當中。佛教文化中,有直心、深心、菩提心,每一種都心都有不同的含義。本文大茶經就來探討佛學智慧,佛家講的「深心」是什麼意思?
  • 萬掌柜琥珀:蜜蠟和南紅哪個更有價值?
    目前,可以說蜜蠟和南紅是集尊貴,時尚於一身,同時又極具收藏價值的文玩,儼然已經成為新一代成功人士的標配。然而,總有人會拿蜜蠟和南紅做比較,那麼到底哪個更勝一籌呢?蜜蠟的主要生產地是波羅的海,在市場上的蜜蠟主要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料質,蜜蠟也是非常傳統的一種文玩配飾,在文玩圈內有著非常大的名氣和久遠的歷史,其獨特的紋路和氣味,加上它溫潤的顏色,一直有著居高不下的地位。南紅瑪瑙是瑪瑙中的極品品種,也是文玩圈內最早的配飾,自然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文玩配件。
  • 佛教常識:須彌山究竟是否存在,如果真的存在,又到底在哪裡
    須彌山,也譯作蘇迷盧山,意為妙高山,由金、銀、琉璃等七寶構成,高八萬四千由旬(由旬為古天竺長度單位,有相當於四十裡、六十裡、八十裡等不同說法),在諸山之中最為高廣,乃眾山之王,故在《金剛經》中稱其為須彌山王。在佛法中,須彌山絕不僅僅是一座高山而已,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佛家所謂的「緣起性空」,是怎麼回事?
    佛家的根本教義,簡單說就是四個字:【緣起性空】。【緣起】,就是業力的因緣而起。【性空】,就是般若的空無自性。佛教在印度存在約1800年,大體上,前600年小乘,中600年大乘,後600年密乘。大、小乘基本區別如下:佛一生都在隨著當機的改變而說法,而這所有說過的法門疊加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法網。我們把地球儀比作機緣,把法網比做經緯線。
  • 七寶古鎮,你知道七寶的由來嗎?
    七寶古鎮是離上海市區最近的千年古鎮,也是上海市區唯一保留下來的古街,有著「十年上海看浦東,百年上海看外灘,千年上海看七寶」的美譽。但是關於七寶,它的由來又是什麼呢?有傳說是因為有飛來佛,金雞,玉斧,玉筷等七件寶物,其實並不是的。
  • 日本七寶燒和我國景泰藍的不同之處
    「七寶燒」這個詞,中國人一直認為是日本人對中國景泰藍的叫法,其實並不是這樣。七寶燒既不是日本人的名詞,也不完全是景泰藍。「七寶」這一說法,最先來自佛經。佛家七寶之說有4種說法:《盤巖經》說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為七寶。《阿彌陀經》則說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法華經》則說是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玫瑰七寶。
  • 佛家講究「廣結善緣」,釐清三種緣,才能結下真正「善緣」
    佛家講究「廣結善緣」,釐清三種緣,才能結下真正「善緣」 | 文 青衫文齋結緣,其本身就是佛家文化的一種說法,指眾生之間建立起互助共存的關係。佛家認為,世間萬物皆處於因緣中,所謂種善因,方能結善果。佛家文化指出,世間一切不常駐,緣起緣滅,周而復始。雖然萬事萬物變化不定,卻總有自己的本體,這樣的本體都是因緣假合而成,雖空而不空。如能「廣結善緣」,在因緣起滅之際,便能「得度」,進入大乘之境。建一座佛塔、為人誦讀一段經文、舍財物助有緣人、以歡喜心對待眾生……凡此種種,都可稱為結緣。
  • 為什麼硨磲是佛家七寶之首?
    硨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譽為四大有機寶石,在中國佛教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珍珠也被尊為七寶之一。硨磲是壽命幾百年的珍稀大貝,死亡殘體經受幾千萬年歲月的地質壓力,其殼質重新結晶,轉化成蛋白玉髓,像白玉、翡翠一樣水頭十足。硨磲是稀有的有機寶石、白皙如玉,亦是佛教聖物。
  • 佛家的語言 禮儀,你知道多少?
    也是出於禮節性的自謙,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法師「是常修梵行,通曉佛法,而且能引導、教化眾生修行的人。澄觀《華嚴經大疏鈔》卷三十八列舉了法師必須具備善知法義、能廣宣說、處眾無畏、無斷辯才、巧方便說、法隨法行、威儀具足、勇猛精進、身心無倦、成就忍力十種德性。法師的種類,依據《法華經·法師品》的記載,可分為受持、讀經、誦經、解說、書寫五種,稱為五種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