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傍晚,蘭州迎來短時強降水,學生在雨中經過斑馬線。
6月16日傍晚,蘭州迎來短時強降水。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 通訊員李蓉
「你看!從6月14日夜間到16日這幾天,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出現了明顯的西移、北抬,一度達到四川東部、陝西東南部。在這一情況下,有利於將南海或孟加拉灣的暖溼氣流輸送到甘肅中東部。」6月17日上午,說起近期甘肅多雨的成因,蘭州中心氣象臺副臺長楊曉軍指著電腦對記者說,「加之自新疆東移的冷空氣與之配合,就為甘肅帶來持續降雨。」
圖中加粗黑色脊型弧線,即是此次降水中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西偏北邊緣
據了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指位於副熱帶地區的暖性高壓系統。它對中、高緯度地區和低緯度地區之間的水汽、熱量、能量的輸送和平衡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夏季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天氣系統。在其東部是強烈的下沉運動區,下沉氣流因絕熱壓縮而變暖,所控制地區會出現持續性的晴熱天氣。而副熱帶高壓的西部,是低層暖溼空氣上升運動區,把來自偏南的暖溼氣流,不斷地帶向其西及西北方向,其偏西、偏北邊緣區容易出現降水天氣。
在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中,2019年甘肅降水偏多幅度位居全國第三位,屬異常豐水年份。究其原因,從大氣環流看,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面積偏大、強度偏強是一個重要原因。
公報中指出,2019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面積較常年同期偏大、強度偏強、西伸脊點位置明顯偏西。逐日監測結果顯示,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在6月至7月中旬偏南的特徵持續而顯著,受其影響,江南等地降水顯著偏多;而7月下旬至8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迅速北跳,造成雨帶從江南快速移動到北方地區。
6月14日20時至17日8時甘肅省降水實況圖
今年6月中旬,恰恰也是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西偏北的情況下,為甘肅帶來了暖溼氣流。
在這一天氣形勢下,14日20時至17日8時,甘肅大部出現明顯降水天氣過程,其中甘南、臨夏、定西、隴南、天水、平涼、慶陽等州市出現中到大雨,隴南、天水兩市局部地方暴雨。甘肅省共計1910個觀測站(960個鄉鎮)出現降水,其中隴南、天水兩市有31站出現暴雨,過程最大累積降水量出現在康縣陽壩105.9毫米,其次為徽縣火站104.7毫米、兩當縣興化101毫米、康縣兩河96毫米、徽縣石碑95.4毫米。16日至17日,隴南市共出現2站次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雨強為16日8時至9時文縣中廟22.4毫米。
針對此次強降水天氣過程,甘肅省氣象局高度重視,14日至16日連續三天組織全省視頻天氣會商,部署省市縣三級預報預警服務工作。截至17日8時,甘肅省氣象局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1期、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2期、雨情快報5期。省市縣三級氣象部門累計發布53期預警信號。甘肅省氣象局及相關市州啟動重大氣象保障(暴雨)Ⅳ級應急響應。
搶抓降水有利天時,甘肅省氣象局在全省乾旱地區共開展增雨23點次。開展飛機增雨作業面積4.5萬平方公裡,覆蓋臨夏、白銀、甘南、定西、蘭州、天水、平涼等7個市州。
楊曉軍介紹,此次降水主要以穩定性降水為主,總體利大於弊。降水有利於土壤增墒和緩解前期乾旱,但對正在進行的夏收有一定的影響。
近期甘肅省天氣預報:
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全省各地晴或多雲,其中甘南州局部地方陰有陣雨或雷陣雨。
明天夜間到後天白天,甘南、臨夏、定西、隴南等州市多雲,部分地方陰有陣雨或小雨;天水、平涼兩市晴轉多雲,局部地方陰有陣雨;省內其餘地方晴或多雲。
6月19日夜間到6月20日白天,甘南、定西、隴南、天水、平涼等州市多雲間陰,部分地方有陣雨或小雨;臨夏、慶陽兩州市多雲,局部地方陰有陣雨;省內其餘地方晴或多雲,其中祁連山區東部陰有陣雨。
6月20日夜間到6月21日白天,河西五市多雲轉陰,局部地方有陣雨或小雨;甘南、定西、隴南三州市多雲間陰,部分地方有陣雨或小雨;省內其餘地方晴或多雲。
6月21日夜間到6月23日白天,河西五市多雲轉陰,部分地方有小雨;蘭州、白銀、臨夏、甘南、定西、隴南、天水等市州多雲轉陰有小雨;省內其餘地方晴轉多雲。
6月23日夜間到6月24日白天,全省各地晴或多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