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184字
推薦閱讀時間5分鍾
知二說:
無論是商業咖還是文藝咖,期待已久的驚喜已然發生了!
擁有全球迷之粉的來自日本、聞名遐邇的、全球的現象級書店——蔦屋書店登陸上海上生·新所,於2020年12月24日正式開業。這是上海第一家蔦屋書店,開業以來,本店入店實行預約制,需要從蔦屋書店微信小程序或上海上生新所 蔦屋書店微信公眾號的入場預約通道進行預約。
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上海首店在上生·新所園區內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Columbia Country Club),這座歷史保護建築曾經是在滬僑民的社交休閒場所,由美國建築師艾略特•哈沙德設計,1924年建成,現在更新之後變身書店新角色,將老建築獨特的外在與內在相結合,為其注入鮮活生命力。
蔦屋選址
其實是選擇了一種文脈
中國首店落戶杭州天目裡, 2020年10月18日正式對外開業,據相關報導,蔦屋中國首店開店首月銷售額超預期目標1.5倍完成。蔦屋書店進駐中國的首店選址非常特殊,既不是非一線城市不可,也沒有扎堆熱鬧繁華的商務區,而是選在杭州西溪溼地旁的天目裡城市綜合體,與%Arabica、三克映畫等商業並肩進駐。當然,擇址落戶杭州,杭州城市的人文氣質,與蔦屋書店定位很是符合。杭州店一經亮相便成為了網紅打卡地,毫無疑問也將或成為華東地區的藝術發生地。
而杭州的人文地脈滋養文化,自2018年杭州新增實體書店319家,全市實體書店總數多達3000多家,西西弗、言幾又、鍾書閣等知名書店品牌均先後在杭州開店,堪稱是書店聚集地。
而上海首店蔦屋書店落戶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這裡,旨在在沉澱百年歷史風貌的空間裡,開拓下一個百年;在古典與現代、時間與空間融合的建築中,以「美育」為理念,在上海打造出一處能夠培養感性的美學樂園和精神棲居地。這家全新的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將以保護和展現建築之美、記錄和延續歷史文脈為主軸,將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有機相融,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賦予閱讀儀式感,構築起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全新藝術文化策源地。
上海首店蔦屋書店,將古典與現代、時間與空間的自然融合,獨具特色的建築空間分為兩層樓,一樓以「磨練知性」為主題,為與建築的歷史底蘊相得益彰,店內完整保護與展現了原有建築中的壁爐、柯林斯柱等特色部分,呈現極具古典建築美學的空間。上生·新所內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曾經是在滬僑民的社交休閒場所,1924年由美國建築師艾略特·哈沙德設計建成。
作為與歷史感的強烈對比,二樓營造出的是一個現代感的空間,主題是「收穫感性」。店內咖啡位於一樓、餐飲區位於二樓。將風景與功能高度融合,樹木鬱鬱蔥蔥,一邊喝咖啡一邊置身園區綠色自然的環抱之中。而在二樓的觀景露臺,可以一邊享受戶外風景,一邊享用美食美酒。
上海首店蔦屋書店所在的上生·新所,位於有著「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盛名的新華路歷史風貌區,園區由萬科改造更新後在2018年重新開放,形成了集辦公、娛樂、生活、文化等多重功能業態於一體的國際化文化藝術生活圈。
上海上生新所 蔦屋書店不僅追求老建築的改造更新之美,還追求優質空間、景觀、人、功能等各方面相互交疊中誕生的氛圍。在舒適的整體空間氛圍裡,書店對書籍和雜貨做出提案,為客人企劃「令人憧憬的生活方式」。
書店二樓有網羅世界各地藝術書籍的藝術長廊,有每一本都講述著一個藝術故事的BIG BOOK;而在店內畫廊空間,你將邂逅特別策劃的藝術家作品展。據蔦屋介紹:只有在這裡才能買到的限定商品,蔦屋稱:未來將在書店內企劃與開展眾多只有在線下才能體驗的活動,如與藝術家、作家、出版人合作的講座活動、握手會、讀書會及體驗式手工坊等。此外,還將舉辦以藝術為主題的各類活動,如與美術館聯名的主題展覽、藝術講座等。
新鮮的閱讀感受與生活方式提案,結合畫廊、咖啡、餐飲的多重業態與豐富多彩的體驗型活動,成為滬上文化藝術與生活方式體驗的新地標,為城市和城市裡的人創造更多美好可能。
作為日本最大的連鎖書店,蔦屋書店全球經營有大約1198家門店,會員人數有7000萬人。旗下的「代官山·蔦屋書店」被譽為「全世界最美的二十家書店」之一,開創了書店新型商業模式。創始人增田宗昭希望能將店鋪打造成「通過書籍、電影與音樂向年輕人傳遞生活提案」的場所。除杭州、上海外,蔦屋書店未來的開店將第三站鎖定在成都。2020年4月,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與日本蔦屋書店完成「雲籤約」。根據雙方合作協議,蔦屋書店將設計定製化方案,開設「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品牌店和旗艦店,共同打造成都國際文化消費目的地。此外,蔦屋書店進駐中國的開店名單中,還涉及西安、南昌等地。蔦屋書店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在中國開設大規模門店100家,規模較小的門店計劃開設達1000家左右規模。蔦屋書店中期計劃在中國開出1100家書店。
蔦屋書店開店中國夢,意味著強大的策劃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蔦屋書店它並非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書店,其本質是一家由數據驅動的諮詢公司。蔦屋書店內部的組織架構中,有一個類似中臺系統的策劃部門,下面設有很多策劃師,策劃師通過中臺系統去拿到各種各樣的數據或資料,去幫助每家門店做策劃與選品。按照創始人增田宗昭的構想,數據與內容的構建,都是為了在最終的實體店平臺向顧客輸出一套完整的「生活方式提案」。因此也不難理解蔦屋書店此舉大規模開店的雄心與魄力了。
這裡有一份不完全「魔都拔草打卡商場」名錄。|【聞一知二】商業看點
到廣州,必須打卡廣州K11網紅藝術購物中心|【聞一知二】商業地標
透析新世代青年辦公趨勢|【聞一知二】商業論道
5000㎡體量的小商業體曼谷The Commons ,如何玩出全球網紅體質?|【聞一知二】商業論道
財富第五波,大健康行業的無限兆億產業|【聞一知二】商業趨勢
商業4.0時代,數位化時代催生商業運營新思考 |【聞一知二】商業論道
當商業中心成為了旅遊必備攻略,才是六本木必火秘笈!|【聞一知二】商業地標
KASHIYAMA DAIKANYAMA「疊山盒子」綜合體,一眼就愛了!|【聞一知二】打卡新地標
重裝開業!上海華潤時代廣場煥新。|【聞一知二】商業論道
疫情之下的寫字樓市場何去何從?|【聞一知二】商業論道
中國尊,北京第一高528米的中信中國尊!|【聞一知二】商業範
上海K11獨特的商業模式強磁力|【聞一知二】商業經
上海外灘金融中心,戴「流蘇」就了不起?|【聞一知二】打卡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