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石料理,淨化身心的開始

2020-12-19 抹茶不甜

傳聞,日本僧人會懷石腹中以抵制長時間聽禪時的飢餓感,而聽禪時的茶點正是「懷石料理」的起源,之後這一理念逐漸從茶道延伸到料理,所以由禪宗理念發展而來「懷石料理」中處處透出一股禪意,以平靜之心品味食物的真、善、美。

「開胃飲品·野山楂蘇打汁」

蘇打水中放入野山楂,調製出酸酸甜甜的開胃飲品,冰涼涼地清爽口感,讓整個口腔中都充滿了清新。

「先付·霜降雪蟹, 海膽, 鱘魚子」

作為開胃小菜,歷經繁複的工序,以霜降雪梨為底,再加上海膽,鱘魚子勾勒出輕盈的質感,口感清新、輕快。

「御造·鮪魚赤肉, 日本帆立貝, 日本寒鰤魚, 日本池魚王」

鮮嫩的現切刺身,那鮮活鮮活的口感好像有什麼在口中跳動般,充滿了生命的氣息。

「碗盛·黑松露鵝肝茶碗蒸」

對生長環境極為挑剔的黑松露,被一點點地當面刨下,撒在熬製多時的鵝肝茶碗蒸上,搭配入口即化的鵝肝,湯汁不僅美味,更能補身養胃。

「沙拉·季節野菜沙拉, 醋汁」

精選當季諸如玉米筍、胡蘿蔔等新鮮野菜,搭配醋汁,清爽地祛除之前食物的殘餘味道,好迎接接下來的重頭戲。

「燒物·甘鯛龍鱗燒, 鮑魚原生海藻」

隨著「滋滋」作響之聲,傳來陣陣香味。甘鯛龍鱗燒在鐵板的高溫煎制下是連同魚鱗都可以一同食用的,那鮮甜細嫩的魚肉連著酥脆酥脆的魚鱗,令人回味無窮;再看鮑魚已被切成塊狀便於食用,而且質感Q彈十足,搭配的海藻更是點綴出無限的海之美味。

「強餚·和牛薄切佐飛魚籽, 季節蔬菜」

紅白相間的澳洲和牛中包著魚籽子,一面緊貼鐵板煎制,另一面則用火焰噴槍迅速燒熟。夾起一個,口感稚嫩鮮美的和牛,伴隨著無數的魚籽子在口中迸發開來。不愧是日式鐵板燒的靈魂所在,讓人徹底感受到日式鐵板燒的魅力。

「御食事·櫻花蝦炊飯, 魚肉味增湯, 漬物」

鬆軟粘口的炊飯,軟軟糯糯的口感,搭配日料當中必不可少的味增湯,鹹甜美味。

「甘味 水物·網紋蜜瓜, 水羊羔, 日本抹茶」

最後再以清爽冰涼的額網紋蜜瓜和質感厚實的水羊羔為飯後甜品,配上茶香四溢的正宗日本抹茶,結束了這場淨化身心的懷石料理,完美。

環境

餐具擺放整潔有序,另有十人左右包廂,裝有隔斷,良好地保證了會話的私密性。以木質裝潢為主,整體處處透著禪意,讓人不自覺地放低聲音,放下煩惱和疲憊,放鬆心情。

服務

從迎賓、上菜到送客每一環節都無可挑剔,服務員語氣溫婉,親切。不僅每道菜都會說出名字,而且會主動介紹注意事項。

總評

隨著一句:「いただきます」,品味正宗的懷石料理,不僅是視覺和味覺上的盛宴,更是對身心的一種洗禮,放下煩惱和疲憊,忘我地投入,方能品味出食物最初的真、善、美。有「柏」和「旨」兩種料理可選,價格分別為480或680,適合商務會話或宴請貴賓。

店名:『鶯時』

店址:廈門市思明區『寶龍一城』L4層

相關焦點

  • 懷石料理,味與神的境界
    懷石料理最近一次在上海引發話題,還是在2010年世博會的時候。當時3000元一位的用餐費用使得一家名為「紫」(Murasaki)的臨時餐廳成為世博園區最貴的用餐地點。人們在咋舌驚嘆之餘,也開始發出疑問,懷石料理究竟有什麼?
  • 日本頂級懷石料理
    實際上懷石料理和普通的料理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主被動之分。從客人還在路上開始,服務人員已經早早畢恭畢敬的等候多時。在高級的懷石料理用餐,從始到終,服務都是無微不至,盡善盡美。有專門的女將侍奉你用餐,女將會仔細感受你用餐的節奏,恰到好處地為你上下一盤膳食。
  • 懷石料理
    日本料理中的最高級別———懷石料理品鑑文圖/羊城晚報記者 劉星彤日本「懷石料理」,這絕對是美食界相當有分量的四個字。即使在日本,許多人平均每年也只吃一次,因為價格昂貴。★ 不必吃飽的大餐有關懷石料理的精緻與奢華,不妨從名字說起。「懷石」之說最初來自寺廟,為了在長久的聽禪中抵制飢餓,長期少食的僧人便抱溫暖的石頭在懷中,以抵制飢餓。
  • 【東京老吃貨】懷石料理,味與神的境界
    人們在咋舌驚嘆之餘,也開始發出疑問,懷石料理究竟有什麼?如果當時有人拿這個疑問來問筆者,我定然不能有底氣地解答;所幸近日滬上新開出了幾家懷石餐廳,幾番體驗領悟之後,終於能在這裡解讀一二。  作為日本飲食文化中最高等級的盛宴,懷石料理在滿足所有的口腹之慾之外,更像一場關乎禮儀與傳統的美食演出。禪意和美食在這場「演出」中達到了極為和諧的共鳴。
  • 日本懷石料理大賞
    而且你未必真的了解懷石料理,也許你所想的高端料理未必是你說的懷石料理。就讓我們來揭開懷石料理的面紗,小編就來和大家講一下,可以代表日本最好的餐食——懷石料理。1-什麼是懷石料理-懷石料理源於京都,亦稱京懷石。最初,是僧人在茶道前享用以免茶醉的小食,後來逐漸吸收了許多日本正統本膳和會席料理的特點,原料和烹飪方式不斷豐富,一統江湖成為正統料理代表,流行至今。
  • 日本頂級懷石料理大賞
    從客人還在路上開始,服務人員已經早早畢恭畢敬的等候多時。在高級的懷石料理用餐,從始到終,服務都是無微不至,盡善盡美。有專門的女將侍奉你用餐,女將會仔細感受你用餐的節奏,恰到好處地為你上下一盤膳食。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但食物的份量卻很少)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高檔懷石料理也耗費不菲。
  • 日本料理的精髓----懷石料理
    在日本的傳統料理中,最頂級的料理當屬已有400多年歷史的懷石料理。「懷石」這個詞和日本寺廟裡的僧人有關,相傳在古代日本禪院清規很嚴,要求禪僧「過午不食」。然而缺少飲食在夜裡體溫下降的僧人實在支持不住,就把石頭烤熱,揣入懷中,以抗饑寒。後來,戒律漸漸鬆懈,允許以點心等簡單食物充飢,這類樸素的食物被稱為「懷石」,意為「溫暖身體的簡單食物」。
  • 懷石料理全探秘
    後來,禁食的規矩逐漸鬆懈,僧侶午後也可進輕食,其形式非常簡樸,可以用「一汁三菜」來概括,即三道菜輔以一份湯,並且米飯也算是一道菜。直到茶人千利休把僧侶的輕食傳統與茶道相結合,茶懷石才得以確立。因此,在傳統上,懷石料理是配合茶來品嘗的,後來才變化為可以配酒的套菜,味道總體上偏清淡。
  • 懷石料理:被誤解得最深的日本料理
    懷石料理:被誤解得最深的日本料理李淼說來遺憾,在網絡上搜一搜,大多數國內網站關於懷石料理內容其實都是以訛傳訛:既有「僧人飢餓難耐抱著石頭抵擋飢餓」的起源說,也有「其實就是寺中僧侶的粗茶淡飯」的形式說;有把懷石料理當成單純用鵝肝魚子醬等珍奇美味「撐起」來的高價套餐,也有錯把「米其林三星」壽司店、河豚店都劃入「世界頂端的懷石料理
  • 品嘗日本關西美食從懷石料理開始(圖)
    Day 1晚餐:百年老店的懷石料理由關西機場乘快車到京都,再轉乘JR幹線僅10分鐘便抵達大津,在大津的第一餐,竟然是需要端坐對待的懷石料理。大津魚忠距離火車站不用十分鐘步程,店門前掛上深紅麻布印上白字的暖簾,店是一間百年吳服店改裝而成的飯館,坐在老建築慢節奏品嘗懷石的感覺很棒。懷石是日本高級烹飪,廚師選用時令食材,輔以細緻的烹調手藝,將食物味道、質感與菜盤的擺設、顏色,來融合季節的特色,是食的藝術。近十年間,改良版懷石理料出現於關西大小飯館,有滲入西方烹飪技術的懷石,或平價版懷石。
  • 懷石料理讓味道變成情調
    樂樂就是這麼精緻的女孩,連喜歡的料理也讓人眼前一亮———懷石料理,一開始以為這只是造作小資們的心頭好,體會過才知道那是懂得生活的人的專屬,因為,它讓味道變成了情調……  在現代摩登的新錦江酒店,品嘗已經有450多年歷史的懷石料理,真是讓人有種懷念過去、展望未來的感覺。
  • 冬季在箱根:懷石料理展現滿滿江戶風情(全文)
    所謂居酒屋,指日本傳統的小酒館,是提供酒類和飯菜的料理店。這樣的小酒館最先起源於江戶時代,最初是酒鋪經營者為了使客人在買酒之後,能當即在鋪內飲用而提供一些簡單的菜餚開始的。與提供酒類為中心點的普通酒館不同,居酒屋提供比較有質量的飯菜,但卻不同於小吃店。
  • 懷石料理本身不是用來「吃」的?
    說來慚愧,我覺得大多數朋友對於「吃懷石料理」都有一種誤解,或者說是不切實際的期待。懷石料理這種高大上的料理形式,其本身形式就是一種「料理」。或者說,懷石料理本身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體會的。        但是在國內的網絡上搜一搜懷石料理,那些以訛傳訛的內容是很讓人失望的:「僧人飢餓難耐抱著石頭抵擋飢餓」的起源說,「其實就是寺中僧侶的粗茶淡飯」的形式說,用鵝肝魚子醬等等珍奇美味來「撐起」高價套餐的所謂懷石,甚至是用「米其林三星」的壽司店、河豚店來充當「世界頂端的懷石料理」。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我僅僅是想為「正統的懷石料理」正名。
  • 從京都米其林餐廳看輕奢懷石料理的變遷
    懷石料理起源於日本茶道,原只是防止「醉茶」的小點。隨著茶道的普及,逐漸發展成為「一汁三菜」 (即三菜一湯)的形式。與日本茶道「侘寂」的理念相吻合,懷石強調食物的本質,用簡單的「割主烹從」的料理法烘託食材本身的美味,體現祥和、清淡的茶風,並不刻意突出外形和裝飾。
  • 至高無上的懷石料理
    早就聽說西安要開一家正宗的日本懷石料理店熹玥懷石料理,機會一來 就迫不及待的先來替集美們一探究竟。有人說跟著妞姐吃日料沒錯的,畢竟人家在日本留學 工作生活過10個年頭~邁進熹玥立馬感覺到日本飲食文化元素無處不在。
  • 墨爾本的懷石料理——ISHIZUKA
    「懷石」指的是以聖人被褐懷玉的意思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而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簡單地說就是氣氛好,食物美適合作為紀念日的選擇比如今天這家貓本的懷石料理就是推薦給大家作為特殊日子的選擇
  • 懷石之美:當你吃懷石料理的時候,你在吃些什麼?
    作者:Naomi編審:Yissa從上一篇提到的懷石料理中的各道菜餚,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蒸物、炸物或是任何一道菜,雖各有特色,但其精髓同出一轍,都在於如何保存食物的原汁原味,烹調出食材的淡雅、真實以及自然之味,這與禪宗和茶道的美學思想一脈相承。
  • 米其林二星日本懷石料理
    米其林二星日本懷石料理懷石料理,最早是從日本京都的寺廟中傳出來,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在戒規下清心少食,吃得十分簡單清淡。但卻有些飢餓難耐,於是想到將溫暖的石頭抱在懷中,以抵擋些許飢餓感,因此有了「懷石」的名稱。
  • 貴有三原因,為什麼「懷石」料理是最頂級的日本料理?
    貴有三原因,為什麼懷石料理是最頂級的日本料理?說到日本最高檔料理,大家都知道就是「懷石料理」,一套正宗的懷石料理所費不貲,動輒臺幣數千至萬元。為什麼份量少而精緻的懷石料理可以成為日本料理的頂級代表?吃懷石料理又該注意哪些地方,才能完美享受到它的高級感呢?
  • 懷石料理——京都美食骨子裡的精緻與優雅
    懷石料理極端講求精緻,對餐具和食物的擺放要求很高,擺在面前好像在觀摩一件件藝術品。更不必說優雅的用餐環境和繁瑣而又精細的用餐禮儀了,從客人還在路上開始,服務人員已經早早畢恭畢敬的等候多時。有人說懷石來源於禪道,修行中的禪僧為了在長久聽禪中忍住寒冷和飢餓,將溫石放入懷裡,稱為「懷石」;還有人說在過去,人們想要招待客人卻沒有吃的,就只好將溫熱的石頭放入客人懷裡。這裡面琢磨一下很有意思,最後的美食在開始,是與抵制飢餓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