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浙江省十大民生實事中,第二件就是「研究制定垃圾分類的具體辦法」。垃圾分類與資源化利用,作為破解「垃圾圍城」困境的重要手段,浙江各地一直在不斷地前行與探索,隨著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聽取了浙江關於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匯報,垃圾分類浙江經驗正在向全國推廣,而從中不斷湧現出的地方辦法,也正為垃圾分類制度的完善與推廣提供可借鑑性經驗。
浙江在線金華2月2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單世高)「我們都已經成習慣了,家門口前一黃一綠兩隻垃圾桶,綠色的那只用來放可腐爛的垃圾,黃色的那只用來放不可腐爛的垃圾,我們每天都會進行分類投放。」走進金華蘭溪橫溪鎮橫溪村,當地村民樓雅妮和記者聊起垃圾分類來,顯得非常有經驗。
事實上,橫溪村的垃圾分類方法僅是金華市農村實施垃圾分類減量處理的一個縮影。早在2004年前後,金華就已經在新農村建設中建立了「戶集、村收、鄉轉運、縣處理」的農村垃圾汙染治理模式,解決了農村垃圾的出路問題。
只不過隨著農民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農業生產方式的改變,垃圾產生量越來越大,農家肥使用越來越少,原有的垃圾分類減量處理方法存在著一定的不適應性。
如今的這套垃圾分類方法,是2014年金華市從本地實際出發,走出的一條符合金華(當地情況)的農村垃圾治理新路子。截至2016年12月底,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處理已經覆蓋100%鄉鎮、98.1%行政村。
分類方法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據金華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公室統計,2016年,金華市城區垃圾分類覆蓋面達65%,與金華市農村垃圾分類情況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為什麼農村垃圾分類普及率更廣?金華市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陳宏偉表示,事實上,金華農村垃圾分類借鑑了城市垃圾分類的經驗,之所以農村能夠做到幾乎全覆蓋(90%以上的覆蓋率),最核心的因素是解決了終端閉環處理的問題。
相對而言,城市垃圾分類推進更複雜,人口密度、人群結構、終端閉環處理等都是影響城市推進垃圾分類的重要因素。
據陳宏偉介紹,金華實施的這套垃圾分類方法,事實上也來源於民間的智慧。由於農村人口居住分散,受教育程度不高,因此簡單方便是基本原則。在最初的幾個試點村鎮中,結合農村的實際,大家想到了「會爛」與「不會爛」的問題,於是就從這裡開始了金華垃圾分類的最初探索。
垃圾分類投放點
後來,在此基礎之上,「不會爛」的又想到了廢品回收,於是就有了「好賣」與「不好賣」的再次分類,這就是「二次四分法」。
對於農民來講,只要按「會爛」「不會爛」分類即可,其他的都由村保潔員負責,每年保潔員隊伍都會進行1-2次的培訓,他們會在農戶分類基礎上進行二次分類,將「不會爛」的垃圾再分為「好賣」與「不好賣」兩類,並對農戶分類及時糾錯反饋。
分類後的垃圾處理起來也比較方便,金華以一村一終端為主,鼓勵「多村合建」「村企聯建」和「村校共建」,目前全市已建成陽光堆肥房1937座、微生物發酵器77座,大量「會爛」的垃圾不出村就能就地處理。「好賣」的垃圾由可再生資源公司回收,「不好賣」的垃圾經鄉鎮轉運後由縣市區統一處理。
金華農村陽光堆肥房
記者從金華市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了解到,去年一年來金東區實際測算結果顯示,近70%的生活垃圾留在農村堆肥房,另有10%~15%的垃圾得到資源化利用,剩餘需要轉運處理垃圾只佔原來的15%~20%。
分類後造福於民,還利於民
實施農村垃圾分類後,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村莊變美了,在農村生活更幸福了。
橫溪村村民樓雅妮告訴記者:「特別是夏天的時候,蒼蠅蚊子變少了,環境越來越好,很多在外從商的村民回來建新樓了。」
據了解,目前,金華農村垃圾已經基本實現日產日清,堆放、轉運、處理等環節造成的二次汙染明顯減少,截至2016年10月底,金華全市共有2914個村創建為治亂美化達標村。
除此之外,以垃圾分類為突破點,金華正在系統推進村莊人居環境改善,實現衛生長效保潔全覆蓋,創建美麗庭院6.348萬戶,整治池塘5634口。
隨著農村環境的改善,乾淨整潔的農村美景也吸引了八方遊客,為農民增收帶來新途徑。2016年上半年,金華「農家樂」接待遊客976.7萬人次,營業收入6.9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5%和28.4%。
金華農村新風貌
農村垃圾實施分類除經濟效益外,還帶來了良好的生態效益。陳宏偉告訴記者:「垃圾就地處理,大幅降低了清運處理成本,金華十八裡垃圾填埋場使用年限預計可從5.8年延長到11年,而大量有機肥的就近利用還有效改善了土壤。」
2017年農村垃圾分類「金華模式」如何再升級?
2016年,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文,在全國推廣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的經驗,對於金華而言,是壓力也是動力。
2017年,金華農村垃圾分類如何再升級?省人大代表、蘭谿市靈洞鄉白坑村黨委書記趙社生在今年浙江省兩會期間,結合自身經歷和農村實際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說垃圾分類立法、財政保障等。
記者從金華市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了解到,隨著地方立法權的放開,在2016年金華垃圾分類前期調查的基礎上,目前,金華正在啟動《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條例》立法工作,讓金華農村垃圾分類有法可依,規範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的管理運行。
在財政保障上,2017年,金華市農辦將重點開展終端配套設施查漏補缺,少數簡易堆肥的村莊要配建規範終端處理設施,提高有效覆蓋水平。
另外,在鞏固當前分類效果的同時,要對分類質量進行再升級。陳宏偉表示,將以生活垃圾分類為樣本,系統帶動建築垃圾處理、農藥包裝物回收、過期藥品回收等制度的建立,形成大垃圾分類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