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全市35公裡廢棄鐵路都不會拆 將建慢行道!

2020-12-16 騰訊網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何偉傑

圖/羊城晚報記者 陳秋明

12月25日,廣州市城市更新局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承志上線廣州電視臺《作風建設在路上》節目,對恩寧路微改造、老舊廠房更新等時下熱點話題作出了回應。他透露,目前廣州有廢棄鐵路35公裡,明年將對這些鐵路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將其打造成城市慢行道。

談 恩寧路改造

恩寧路引入商業 將會做更多思考

2016年,停滯了數年的恩寧路改造以「微改造」的方式再次拉開新序幕。在知名開發商萬科的進駐下,恩寧路永慶片區成為第一個「試點」,並最終打造成集眾創辦公、教育營地、長租公寓、生活配套等產業的永慶坊。

然而,自永慶坊對外開放以來,外界對這個以「政府主導、企業承辦、居民參與」的微改造試點褒貶不一。根據記者採訪發現,永慶坊開放後,給老城區帶來了不少人氣,但同時也給當地原住民的生活帶來了困擾。住在永慶大街的王阿姨表示,微改造後,周邊人流增多,餐飲直排汙水。同樣住在附近的街坊馬姨則表示,改造後對面的房子加高了,而且屋頂從原來的45度改成了35度,一下雨雨水就進自家房子裡,跟相關部門反映多次一直未能得到解決。公租房住戶林姨則表示,相關部門向她發出了撤管通知,要求她搬走,這讓她無法接受。

對此,廣州市城市更新局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承志表示,恩寧路是廣州的老城區,承載了市民很多的記憶,這一片的老建築、騎樓、博物館,廣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特別是荔灣區在這一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他表示,在整個改造過程中,當地居民對改造確實有不同的意見,「據我了解,很多居民希望把自己的住宅,特別是一樓的拿出來做商業,因為做商業的價值高一些,當然也有一些居民不願意做商業,還是在這裡用來住。」他坦言,恩寧路在引入商業之後,確實會給原住民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所以未來恩寧路在引入商業的比例上會做更多的思考,儘量滿足大部分居民的要求。

談 舊廠房改造

政府有專門規劃 預計兩年內啟動

在節目中,有廣州橡膠集團的員工表示,如今廣州橡膠廠的廠房已經被夷為平地,但是作為我國第一家橡膠加工廠,希望能保留廠內的一些工業發展元素。

對此,楊承志表示,廣州是我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廣州橡膠廠有1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橡膠產業發展中曾經是「老大」。所以在改造的過程中,整個設計方案中,廣州市城市更新局跟橡膠廠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協商,對原來的有著工業元素的,有著歷史記憶的遺址進行保留,原地塊將新建一個博物館;此外,老的博物館、辦公樓,包括之前橡膠廠裡的老設備都將得到完整的保留。

此外,楊承志透露,廣州市所有的舊廠房,政府都有專門規劃。其中位於老城區、一江兩岸,包括高速公路,主幹道旁的舊廠房,預計將於近兩年內啟動改造。

談 廢舊鐵路改造

35公裡舊鐵路 打造成慢行道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昔日穿梭於市內的城際鐵路逐漸被荒廢。在廣州的西朗、桂花崗、西場一帶仍能看到不少舊鐵路的工業遺蹟。這些荒廢的鐵路何去何從?

楊承志的答案頗有點出乎意料:這些舊鐵路不會拆。

「我們經過摸查發現,目前廣州廢棄鐵路一共有35公裡。」他說,「我們有一個設想,能不能把這些鐵路進行改造,變成城市慢行道,這樣既能保留工業遺址,又能讓環境更加優美,居民又多了一個可以散步的公園。」據其透露,目前市更新局已經請了設計單位在做策劃方案,除了35公裡的舊鐵路改造,該方案還涉及鐵路周邊的舊廠房改造,「我們計劃把鐵路周邊的舊廠房打造成咖啡館、健身房等休閒配套設施。」該項工作明年開始起步,計劃選取位於荔灣區西場附近冷凍廠一帶的廢舊鐵路做示範段,未來再向全市推廣。

(羊城晚報)

轉載自:羊城晚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廣州火車站改造不會大拆大建
    近來,廣州火車站改造成為熱點。廣州市發改委12月6日回應:「十三五」期間,待棠溪站建成後,廣州火車站才啟動改造。改造不會大拆大建,完成後引入高鐵及城際動車,普速列車將主要轉移到棠溪站。  棠溪站計劃明年開工  廣州火車站改造何時啟動?
  • 廣州老南站將建鐵路博物館 去留將尊重專家意見
    新快報記者郗慧晶實習生關俊波/攝   規劃局昨日澄清,老樓其實建於1948年,稱其去留將尊重專家意見  ■新快報記者吳璇 通訊員唐曉玲  廣州南站的多棟歷史建築將被拆除?近日,南站歷史建築的去留成為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
  • 老廣州南站設施被遺忘 廢棄鐵路慘遭盜蝕(圖)
    攝  本報訊 記者田恩祥報導:在荔灣區,從老廣州南站出發,經過西郊泳場、南岸路至東風西路廣雅實驗學校附近,有一條廢棄的鐵路,如今變成了「垃圾分揀中心」和「流浪者之家」,有拾荒者甚至盜走鐵軌變賣……這一切,讓一名年近八旬的老鐵路工人甚是揪心。
  • 廣州將建40公裡生態景觀林帶
    原標題:穗將建40公裡生態景觀林帶 廣州已經實現四季有花,不斷優化花景空間結構,平衡賞花點布局,實現花期無縫銜接,去年種植開花喬木10萬株,培育賞花點20個,重點打造太平鎮藍花楹、海珠溼地宮粉紫荊、天河區兒童公園黃花風鈴木等賞花點,全市累計建成120個賞花點。   森林公園體系日臻完善。開展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修編,完成總體規劃修編34個。新建增城區正果鎮西湖灘森林公園及派潭鎮石龍頭森林公園,全市森林公園達到91個。
  • 長達100多公裡的黔桂鐵路舊線廢棄了,是不是有點可惜?
    黔桂線擴能改造完成後柳州至龍裡段共設車站47個(含客運站1個,中間站20個、會讓站25個、線路所1個),其中新建車站35個,改建車站12個,同時廢棄了42個車站,其中從金城江至麻尾段100多公裡的廢棄站共有北崖、加必屯、拔貢、長山、側嶺、六卡、八圩、關東、瑤寨、關西、拉易、小場、關上、星店、拉麻、東晨、泗亭、鼓裡等計18個站。
  • 時速600公裡!廣深或將建磁懸浮城際鐵路
    廣深或將建磁懸浮城際鐵路金羊網  作者:李曉旭  2019-11-16 該《規劃研究》透露,速度達600公裡/小時的高速磁懸浮列車或將應用到廣深第二高鐵。
  • 開州區濱湖公園慢行道已栽種2公裡藍花楹
    5月8日下午,記者在濱湖公園文峰泵站段慢行道見到,該段柳樹已全部換成了藍花楹,工人們正在回填種植土、恢復原鋪裝。據區城市管理局公園管理處負責人介紹,濱湖公園慢行道原種植的柳樹大面積出現日灼病,導致樹幹空心,極易折斷,不僅影響公園景觀效果,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三縣將建高鐵站!建設全市縣道網97條,總長約1747公裡
    蚌埠將新建三個高鐵站,懷遠,固鎮,五河。規劃全市縣道網97條,總長約1747公裡!NO.1 | 壹三縣都將建立高鐵站,四年建設兩條鐵路近日,在《政風行風熱線》節目中,蚌埠市發改委主任陶廣生答覆了市民詢問的關於咱大蚌埠鐵路規劃建設情況的幾個問題,具體內容我們來看看。
  • 廣州紅專廠不會全拆掉
    B 依法清拆 南區或將建天河區少年宮方案中,南區擬作為公共配套區。資料顯示,紅專廠南區的鷹金錢地塊(紅專廠園區)位於員村四橫路128號,原權屬人為廣州鷹金錢企業集團公司(簡稱「鷹金錢公司」),2007年地塊納入政府儲備用地。由於該地塊當時暫不具備開發條件,政府委託鷹金錢公司繼續管理。
  • 工程之最:廣州南站將建「超級地鐵站」
    ■記者許力夫 陳榮炎  全線設6個站,從廣州南站到佛山西站將只需十多分鐘  備受關注的廣佛環線將在9月開工建設。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鐵路總公司批覆了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一院)設計的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南站段初步設計。4年後,該線路建成通車,從佛山西站到廣州南站,將僅需十多分鐘。
  • 花都將引入兩條城際鐵路
    廣州北站位於中國鐵路南北大動脈京廣高鐵上,規劃預留18臺36線,遠期旅客年發送量達4300萬人次,距離白雲機場直線距離僅10公裡,是華南地區進入廣州的門戶站,與廣州南站構成南北兩大高鐵樞紐站。通過空鐵聯運可把機場腹地範圍進一步擴大到泛珠區域,覆蓋人口超過4.53億,佔全國人口的35%。
  • 深圳至江門鐵路今天開工 將在廣州南沙設站
    深江鐵路途徑深圳、廣州、東莞、中山、江門等 5 個地市,以隧道下穿珠江口。據項目建設單位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江門工程建設指揮部介紹,先行開工的珠江口隧道工程為該項目重點控制工程,位於東莞、廣州之間的珠江入海口,隧道全長 13.69 公裡,計劃工期為 56 個月。
  • 晉江將建28公裡慢行綠道 配建3.5米寬自行車道
    昨天,記者從晉江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了解到,一山一水慢行系統規劃方案已敲定,綠道將晉江的青山綠水串聯起來,營造出「一山一水、一段一景、山水相連、情景相依」的景觀效果。目前,規劃方案已交由晉江市政園林部門組織實施。28公裡綠道串起青山綠水根據規劃方案,慢行系統南端是靈源山,北端是晉江出海口。
  • 廈門《島內公共自行車系統專項規劃》完成 首條前埔-五緣灣慢行道...
    今後兩年,島內將建8條慢行線路,第一期工程前埔BRT樞紐站—軟體園二期—五緣灣片區慢行系統,預計今年內投用。政府會採購800~1000部自行車供市民租用。島內外慢行道串聯全鷺島  廈門市市政園林局總工程師王銓銘介紹,島內的這8條慢行線路總長314.8公裡,可以把廈門的山、海、湖以及大的公園連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網絡,讓市民通過這8條慢行通道,可串行廈門島。
  • 武九鐵路北環線昨日開拆
    這意味著,備受市民關注的武九鐵路北環線搬遷工程正式啟動。記者在橋下看到,和平大道該路段已單幅打圍,不少附近街坊聽說鐵路開拆,紛紛站上高處,遠遠望著即將被切割的鐵軌。街坊們說,他們從小就在這段鐵路邊長大,以前這裡就像是農村,如今武漢第一高樓、規劃高度636米的綠地中心就在幾百米處,周邊更是高樓林立,真的感覺到大武漢城市發展日新月異。
  • 武漢擬籌百億拆鬧市的這段鐵路!你是不是為此忍受了很多年?
    沿線部分居民坦言,鐵路的客運功能已經大打折扣,基本屬於廢棄,鐵路沿線部分區域環境髒亂,早應該將這段鐵路線拆除,再選址新建戰備碼頭和鐵路線。比如武昌沙湖大道、水東路, 青山園林路、建十路等。此外,這條線還從青山、洪山、武昌區的部分居民小區穿過,或緊貼著小區。比如奧山世紀城,就從中間被這條鐵路線割裂。因青山江灘與北環線並行,奧山世紀城的居民若要前往青山江灘遊覽,不得不穿過多個鐵路道口,非常不便。
  • 西成客專四川段昨日開始鋪軌 成都還有哪些將建或在建鐵路
    ,向南在江油站與成綿樂客專接軌後與滬漢蓉客專相連直達上海、與成貴及貴廣高鐵相連直達廣州。  目前,從成都出發乘坐火車前往西安都是走寶成鐵路,最快也需要11個小時。而西成客專的開通將讓成都與西安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如果進展順利,計劃將於2017年年底正式開通運營的目標可以實現。西成客專通車後,從成都乘坐動車到西安只需要3個小時,與現在相比最多節約10個小時,未來,廣大市民上午在成都寬窄巷子喝茶,下午在西安回民街吃羊肉泡饃將成為現實。」西成客專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 廢棄鐵路沿線或建公園 蚌埠西部鐵路公園新建選址曝光
    近年來,隨著「退市進園」工作的推進,鐵路專用線沿線工業企業不斷搬遷,大部分專用線已經或正在退出歷史舞臺。今天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答覆「關於將廢棄鐵路專用線改建成鐵路公園的提案」中提到:蚌埠市發改委已初步組織拆除無利用價值且對城市道路影響較大的廢棄鐵路專用線,積極推進貨場和鐵路專用線等設施布局工作。
  • 廣州金陵臺與妙高臺被強拆:歷史名城如何破解「拆與建」迷局
    廣州金陵臺妙高臺等歷史建築被拆觸發的反思歷史名城如何破解「拆與建」迷局?編者按:「當歌曲和傳說已經緘默的時候,建築還在說話。」這是俄國小說家果戈裡的名言,他認為,建築比詩歌和傳說更能永久流傳。廣州作為一座擁 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散落於城市中心的嶺南風情的歷史建築,是廣州這座城市凝固的歷史、活的名片。然而面對急速的城市發展腳步,它們正面臨著消失的 危險。從近日被開發商強制拆除的金陵臺、妙高臺,到蘿崗區5座先秦古墓被損毀,廣州在城市發展中如何保住自身擁有的豐富歷史文化遺產?南方日報記者展開探 訪,破解現代城市所遇到的「拆」與「建」的迷局。
  • 提升交通樞紐能級,廣州南到廣州站間將建聯絡線
    其中,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白雲機場航線已覆蓋全球234個航點、通達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國際鐵路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鐵路交通中心,廣州境內鐵路運營裡程282公裡,其中高鐵(含城際)198公裡,鐵路旅客年發送量達1.4億人次,年貨運量達2105萬噸,均居全國前列;作為國際航運樞紐,廣州港航線通達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港口貨物年吞吐量和港口貨櫃年吞吐量雙雙進入世界港口前五位;全市道路總裡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