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是歷史上有名的古城,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一站,曾是臺山市**興旺、**發達的商埠和漁港;而今,廣海也是臺山鎮級經濟發展的一朵奇葩,今年上半年,廣海鎮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1000萬元,以70.98%的高增幅位居江門市首位,並創造了連續6個月增幅排名江門**的紀錄。
正因為如此,在記者的印象中,廣海既像一個飽經滄桑的睿智老者,又像一個豪氣沖天的英武少年。事實上,廣海遠不止如此,它就像鑲嵌在南海邊上的一顆明珠,既有資本細數曾經的輝煌,也可自豪地憧憬著廣海灣時代的新圖景。
閒適恬靜的海港風情
9月18日上午8時45分,記者從臺城收費站上高速,驅車前往廣海灣重鎮——廣海鎮採訪。從鬥山出口下高速後,車子轉上省道麻陽線,於9時15分到達著名的廣海鎮門戶——烽火角水閘。記者算了一下時間,正好半小時。廣海鎮對外宣揚的便利交通,名副其實。
到達烽火角時,正好碰上放船過閘。一長串車輛有序地排著隊,司機們則坐在閘欄上,點上香菸,迎著初升的太陽,邊天南海北地聊天,邊留意閘邊垂釣者的神情,一有情況,他們就立即圍上去,和釣者分享收穫的喜悅。
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和老公一起在此釣魚,頗為引人注意。記者下車時,剛好見到她釣起一條大鯉魚。她告訴記者,烽火角的魚好釣,受歡迎,因為水閘這裡是活水,而且是鹹淡水相混。很多外面的人都來這裡釣魚,臺城的、江門的都有。有時候兩個小時可以釣到幾十斤魚。路過的司機,很容易以特便宜的價格帶著一條鮮活的大魚回去。
約15分鐘後,閘門重開。一過烽火角水閘,就是大名鼎鼎的華一五金製品有限公司,一排排標準大氣的廠房,和遠處高低錯落的鎮區民房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個工業小鎮的景象。
旅客、汽笛、晨曦、釣魚人,這就是海港小鎮獨有的風情!
為廣海灣開發做好「後勤服務」
廣海圩鎮的海洋大廈,建於上世紀70年代末,業主是中水集團——中國規模**大、實力**強的綜合性漁業企業。中水集團是中央直屬企業,曾是廣東省第五造船廠,後因廣海海域水位降低,造船業務日漸淡出,改而專門生產海洋捕撈船特用的鋼絲繩。
想當年,這座9層高的大廈,是整個臺山**高的建築,它曾是當年臺山**高標準的服務業代表。廣海鎮黨政辦副主任張國照說:「鋼絲繩廠的老總,開會還得去北京開呢!」
而今,因為體制原因,海洋大廈經營落後,設備簡陋,競爭力喪失,只是承接一些婚慶酒席,但它的經營面積在當地還是無可爭議的大。
張國照告訴記者,前些年,國家大舉建設三峽工程,其中三峽電網建設中需要用到電纜鋼絲,這筆巨大的業務全部交給了廣海的這家鋼絲繩廠,所以那幾年它的日子過得非常好,一直是廣海鎮的納稅大戶。
曾經的榮耀已經過去,廣海人也曾為海洋大廈的沒落而落寞。不過,時光荏苒,屬於廣海的榮耀再次回歸。著名的酒店業巨子陳澤富,又斥巨資打造整個江門服務業的新高度——上川島超五星級御景灣大酒店。
此外,一個名為金碧灣的四星級大酒店,也將矗立在廣海鎮南灣碼頭。該酒店設計樓高21層。廣海鎮副鎮長梅重新告訴記者,這座酒店的主樓地基已經打好,附樓正在建。據他了解,酒店老闆金建明是地道的廣海人,他的公司總部是江門的金髮房地產公司。該酒店預計進行3年的基建,2011年完工,然後還要進行1—2年的裝修,5年後才打算正式營業。
一項並不算太龐大的工程,為何要前前後後建設5年?在這樣一個偏僻的海邊小鎮投資四星級酒店,靠什麼來收回成本?
梅重新透露,金建明投資這個酒店,有著很清醒的認識。他看好的是廣海灣大開發帶來的商機。據介紹,在廣海灣開發規劃中,廣海鎮被定位為生活功能區,該酒店即是以此為長遠目標。從廣海灣的電廠開車來南灣碼頭,只需20分鐘。
「世界鎖王」見證廣海飛躍
文章一開頭就提到的華一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在廣海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公司,但是,在整個江門五邑地區,它是一個特別低調的公司,但它在廣海的地位非常重要,更是臺山市、江門市的一大驕傲。
華一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是廣海鎮旅港鄉親、著名實業家、有「世界鎖王」之稱的伍堅石先生投資興辦的,是目前世界上生產規模**大、設備和管理**完善、**先進的專門制鎖企業,是臺山市企業設計和建設的樣板。該廠能生產各種鎖具近3000多種,月產541萬打,產品質量優良,在中國有20項產品技術專利,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該公司能生產連續開關100萬次而不損壞的鎖,為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軍隊和美國政府規定的郵箱及有些國家總統選舉提供各式各樣的用鎖,產品全部出口國外,成為目前世界上**大的各式各樣的銅鎖、鎖膽、硬鐵鎖、不鏽鋼鎖、合金鎖的生產和供應商。
張國照介紹,廣海每3戶家庭中,就有一戶有人在華一公司上班。華一公司多年來一直是廣海鎮的納稅大戶,而且老闆伍堅石多年來堅持捐助教育事業,還出錢支持廣海鎮的治安管理。如今,伍堅石的公司已經成為跨國大公司,總部是瑞士的KAPA集團,他本人是**大的股東,任董事會主席。華一公司,是KAPA集團在廣海設立的子公司。按照伍堅石的說法:「我不靠廣海人賺錢,也不靠這個廠賺錢,主要是想為家鄉做點事。」
事實上,華一公司只是迅猛發展的廣海企業的一個代表。在諸多企業的拉動下,今年上半年,廣海鎮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1000萬元,以70.98%的高增幅位居江門市首位,並創造了連續6個月增幅排名江門**的紀錄。
如此驕人的成績,得益於廣海鎮厚實的內源性經濟基礎。該鎮人大副主席陳蘇球透露,廣海鎮還將趁此東風,爭取將傳統的南灣漁港,打造成集旅遊休閒、商業和漁業為一體的現代化漁港。屆時,這個臺山歷史上**興旺、**發達的商埠和漁港,必將回歸到久違的盛名——「省五大漁港之一」、「臺山水產品中心批發市場」。
相關連結
廣海「一怪」
廣海灣的芥藍,和別處的不一樣,因為別處種不出這種芥藍。張國照自豪地告訴記者:「哪裡都買不到這麼大的芥藍,很多華僑回來都要專門吃一點廣海芥藍。」據了解,這裡所說的廣海芥藍,其實也只是一處大概10畝的地種出來的芥藍;廣海其他地方的芥藍,也與各地芥藍無異,偏偏這10畝地種出來的芥藍,不僅個頭大,而且有一個奇怪的特點:表面看起來很老,但吃起來卻爽、脆、甜。一樣的種子,拿到別處種,就種不出這樣的芥藍。梅重新說,現在還不清楚這種特性的原因在哪裡,也曾經試著去推廣,但出了這個地域,就是種不出來。據當地人猜測,估計是這10畝地常年比較潮溼造成了這種特性;也有人說是此地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就了廣海此「一怪」。
「鹹魚翻身」
說到廣海,還有一個肯定繞不開的話題——鹹魚。俗語有「鹹魚翻身」之說,廣海的鹹魚還真的歷經了一次「翻身」的過程。
張國照回憶,從前的廣海,鹹魚加工廠遍地開花,到處都是汙水。在央視曝光之後,鎮裡實行了集中管理,形成規模,現在有十七八家高標準的加工廠。政府一直倡導創「高品質」的鹹魚品牌,也很支持老闆們創立品牌,現在**有名的應該是「廣隆」牌。廣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就是當年中央臺曝光中**倖免於難的企業,因為他的老闆很早就有長遠的眼光,堅持走品質化道路。時至今日,廣海的鹹魚加工業,已經建立起確保衛生和環保的全國獨有的「廣海模式」。
「實事求是地講,大家都認為,央視那次曝光,對廣海絕對是一件好事。」張國照由衷地表示。
確實,環保問題不僅成為廣海人吃過的「一塹」,而且也正成為廣海人用以謀求大發展的有力籌碼。2005年6月,江門市政府批准廣海大沙工業區為「統一規劃,統一定點」的製革行業工業園區。如今,大沙環保工業園已引進位革項目9家,配套項目企業4家,共投入4.5億元,其中已建成的有廣揚、中惠、昌榮3家皮革企業,廣揚、中惠兩家企業和日處理汙水4000噸的一期汙水處理廠已正式投產,天然、兆億兩家皮革企業、廣聯供水廠、日處理汙水2萬噸的第二期汙水處理廠正在建設中。浩源皮革企業已通過省環保局環評,現已上馬動工。另外,還有4家企業正在辦理獨立環評,大沙環保工業區二期環評也在申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