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8個字,「食」捺的寫法不可重!

2020-12-17 知哉

今日美文《論語》述而篇二則

原文: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釋文:

孔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不曾吃飽過。

孔子在這一天為弔喪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今天8個字:食、喪、飽、是、日、哭、側、歌

食:撇捺舒展,撇低捺高;良的捺改為捺點,不宜出現雙捺。

喪:上下部分等高;上半部分整體呈三角形。

飽:食字旁撇要長;豎彎鉤橫部分要長。

是:日要小,佔整體約三分之一高;下部的橫與捺起筆位置齊。

日:整個字寫小;最後一橫由彎代替。

哭:兩口與橫略等寬;撇短捺長,捺要向右伸展。

側:中間略寬兩邊窄;中間居中兩側高;豎鉤可寫為長豎。

歌:上下可等寬,中間橫往左伸展;欠起筆位置與哥第一橫等高,底下的人撇短,捺要向右舒展。

相關焦點

  • 橫、豎、撇、捺的寫法
    一、橫的寫法橫有長橫和短橫兩種,短橫又包括左尖橫和右尖橫。寫橫的時候要從左下方向右上方略帶傾斜度。寫長橫和左尖橫要由輕入筆,兩橫的起筆可微頓或不頓。懸針豎可以用在字的中間或是右邊,但是絕不可以用在字的左邊。垂露豎在字的左、中、右邊都可使用。短豎由重入輕、起筆有頓筆,收筆處要含蓄。短豎有時要傾斜使用,如"口"字。如何來正確理解"橫平豎直"?
  • 「正捺反捺」筆畫技巧,掌握寫法還不夠,字體運用很重要
    我們在練字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這樣的問題:當寫某個字的時候,到底是用垂露豎還是懸針豎,是用長橫還是短橫,到底是用正捺還是反捺?許多這樣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正捺還是反捺。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正捺和反捺怎麼寫。正捺,一般分為斜捺和平捺兩種。
  • 楷書橫豎撇捺基礎筆畫,橫豎的寫法決定了撇捺舒展,快來學習下吧
    之前我們講過楷書中一個橫畫和一個撇話長短關係,今天我們給大家說同一個字內,楷書中橫豎的寫法,決定了撇捺的寫法,這是因為還是字的結構來決定的,對於獨體字,豎作為主筆字的時候,一般撇捺都是比較舒展的,對於有一些比如橫豎作為上下偏旁中的一部分,那麼撇捺一般用點來代替的。
  • 書法中的撇畫和捺畫,你知道幾種寫法?
    豎撇的寫法第二種,直撇的寫法。直撇的寫法第三種,弧撇的寫法,也包括蘭葉撇在內。弧撇字體第四種,回鋒撇的寫法。斜捺的寫法第二種,橫捺,也叫平捺。所以有人稱之為「似點非捺」。如果一個字當中上下兩筆畫中都有捺畫,那麼另一個筆畫中的捺畫一般寫成反捺。
  • 捺畫一波三折寫不會?四個技巧帶你學會硬筆書法捺畫的寫法
    為什麼我一定要把捺作為一個專題呢?我們可以先來看一看部分小夥伴的寫法,比如這個字:這個捺寫得相對單調,沒有捺腳,而且伸出去的角度和整字相比略有點不協調,感覺有點伸出腳絆人的意思。這個捺呢,能看到捺腳了,但是整體的流線程度又不夠,行筆過程中沒有打彎,而且捺腳有點過於尖銳。我們講捺是一波三折,這個主要是解釋軟筆書法裡一些帶頭的捺,比如這個:硬筆書寫時,大部分捺是不用寫這個頭的。
  • 《硬筆楷書24小時速成系列講座》第六小時:捺的寫法講解 配視頻
    捺之所以難寫,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點的原因:1、其他筆畫的起筆都可以通過斜向45度頓筆來實現,而這個筆畫,起筆基本上就是45度,所以,用其他筆畫的起筆頓筆的修飾筆畫的方式很難對它進行修飾,所以,如果它的起筆不能藏在其他筆畫之中,而是單獨擺放出來,起筆修飾就是個難點。
  • 行書基本筆畫的寫法:橫、豎、撇、捺、折、鉤、點
    書的基本筆畫的寫法:橫、豎、撇、捺、折、鉤、點   1、橫,與楷書的要求一樣,以掌握細腰長橫寫法為主。主要掌握兩種類型的橫,一種是類楷寫法的長橫,如「亭」字的第一橫。另一種是或下筆或收筆出鋒的橫,如「昔」字的第二橫。這是重點要掌握的,行書中出現特別多。如圖1。
  • 帶「撇」和「捺」的字怎麼寫漂亮?公認的書寫規律!難得練字套路
    帶「撇」和「捺」的字這樣寫才好看,公認的書寫規律,讓人愛不釋手今天就分析撇捺在上部的詳細書寫步驟。上篇文章我講到帶撇和捺得有三種:入字頭、八字頭、人字頭留意不同字頭的寫法:1、人字頭:撇在捺的上面,捺在撇的下面,兩筆畫相連2、八字頭:撇在捺的下面,捺在撇的上面,兩筆畫相離3
  • 書法捺畫的寫法是一波三折,我怎麼覺得是2折啊?
    不少學生問我,書上說書法捺畫的寫法是一波三折,怎麼我看上去覺得是2折啊?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但即使很對專業練字書法的朋友也沒有搞清楚,只知道寫捺畫的時候要一波三折,但具體怎麼折、為什麼是三折卻又表達不出來了。
  • 學書必知:捺的用法詳解
    本號前面幾篇文字講了橫、豎、撇的寫法,加上提的寫法,我們觀察一下,他們的起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起筆斜向切一下,一般的書法教材叫做頓筆,我在《硬筆楷書譜》裡面講到這些筆畫的起筆都是由寫點開始的,叫做「點領千筆」,不管什麼叫法,都是強調一個起筆的修飾,書法是細節美的藝術,如果楷書的起筆不對筆畫進行修飾,是不講究的寫法,尤其在硬筆楷書中,由於少了毛筆的藏鋒這一筆法
  • 一個方法,寫好一百個字(09橫與撇捺,撇捺伸展)
    右邊的「全」,字中的撇和捺就像房頂的兩側,覆蓋住下面的「王」,要把下面的橫畫寫短一些。第一個字「全」,撇和捺要伸展出去,寫長一些,打開寬度。撇捺像房子的屋頂,覆蓋住下面的「王」,「王」的橫畫寫短,寬度不能超過撇捺。第二個字「會」,撇和捺要伸展出去,寫長一些,打開寬度。
  • 解析隸書寫法技
    要想學好隸書,必須從隸書的基本筆畫、結構、章法三個方面去學習。 隸書以扁方取橫勢之美 一、隸書的點畫 (一)平畫 逆鋒入紙,然後將筆鋒轉向右行,注意要做到中鋒行筆。收筆時提鋒回收。
  • 簡析歐楷寫法攻略
    寫法:逆鋒入紙,先向上折,頓筆後轉筆鋒,向左下方運行時逐漸提筆,力送筆端撇出,撇畫應當揮運爽勁、乾淨利落,不可漂浮不定。撇有豎撇如陸斷犀象;有蘭葉撇搶鋒入紙,回鋒出。4、捺法歐體楷書中的捺如金刀,捺腳肥厚飽滿,沉穩勁健、富有力度、氣勢磅礴。寫法:逆鋒入筆,先向左上折,再迴轉筆鋒向右下方行筆,稍駐頓筆,拓滿、鋪開,然後調整筆毫提筆出鋒。捺有直捺直而有韻味,長捺一波三折。
  • 鼎鼎大名的「永字八法」,能否完整概括楷書八種基本筆畫的寫法?
    「永字八法」涉及到八個點畫的寫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忌順鋒平過);豎為「努」(須直中見曲,太直則木僵無力);鉤為「趯」(tì,駐鋒提筆,力聚筆尖);提(仰橫,挑)為「策」(起筆同直畫,得力在畫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畫,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為「磔」(zhé,逆鋒輕落
  • 永字八法:勾趯的幾種寫法,你都搞清楚了嗎?
    你看這個「子」字,左下有個很大的空間,用了平託趯以後,這個白位就不大顯眼了。在褚遂良《陰符經》中,如這個「根」字,這個踆鋒有些特別,豎筆採用了大幅度的弧線,這是隸書的寫法,在結尾處踆鋒用順時針的小圈。然後反時針趯出。
  • 書法一字一講:「鑾」字如何寫好看?實例演示行草書寫法一二三四
    《說文解字》:「鑾,人君乘車四馬四鑣八鑾,鈴象鸞,鳥聲,和則敬也。」有時指皇帝的車駕,或用作帝王的代稱。「鑾」字如何寫才好看?下面麓風軒演示幾種比較好看的寫法:一、寫法一書寫要領:1、頭部是標準的草書寫法;2、下部金字寫得比較開張;3、上下緊密結合,渾然一體;二、寫法二書寫要領:1、頭部又是另外一種草書寫法,比較簡約;2、下部金字儘量寫得比較開張,筆畫輕柔;3、整個字顯得比較文靜
  • 零基礎學《禮器碑》2:豎、撇、捺
    我們看三國或者唐代的隸書,有些撇的寫法,帶有裝飾性的意味,就是收筆處的勾,勾得很尖。特別是上了碑石之後,容易刻得更尖。我們應該怎樣去理解這個勾呢 ?勾,它是撇和捺畫,中間產生了一個連接的筆勢。這個和我們行書的「人」字,一寫快,撇的尾巴就是容易出現一個反勾。原理,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寫撇的收筆時,落筆一推,出來的效果怎麼樣就怎麼樣,大大方方的。有勾沒勾都沒有關係。
  • 撇和捺組合與撇和撇組合有哪些筆勢?
    無論正捺還是反捺,撇捺相交都是交爭勢。《玉堂禁經·啄展異勢》中,撇捺構成的"人"字舉了三個例子,照文意來看,大約就是真書、行草和章草三種寫法,但只有第二種行草寫法有筆勢名稱,其他兩個都不是專稱。"智永草書"改"字,右旁原本是個"攵(pu1)"字,草書中簡寫為"又",取交爭勢來表示。所以這個"改"字,就是奮筆勢加交爭勢。2.2鬥鶉勢如果撇捺分開,看起來撇和捺不相交了,這是鬥鶉勢,八字形。鬥鶉勢表面上撇捺分開。
  • 行書:「冰字」的寫法分析,用在名字中悅耳好聽,十分的大氣響亮
    硬筆行書:「冰字」的寫法分析,「冰字」用在名字中,十分的悅耳好聽,而且也是十分的大氣響亮。帶冰字的名字,「冰」字用在名字中,十分的悅耳好聽,而且也是十分的大氣響亮。「冰」字兩點水加一個水在,字的藝術感在紙上油然而出。把「冰」字用在名字中的娛樂圈也十分常見,比如採用疊字形式的有範冰冰、李冰冰。
  • 書法中草字頭和竹字頭的寫法
    說到一些簡單的橫豎撇捺的基礎筆畫 我們去找一找一些字的偏旁去讀一下貼,看看如何寫的,今天我們找到了一個是草字頭的 一個是竹字頭的的見解,一起來看一下,我們先看一下草字頭的解釋。上寬下窄,左低右高草字頭的寫法包含了我們之前讀過很多的結構教程 比如 左低右高原來也有涉及過的一些說法。我們接著來看兩個草字頭的實例字。是不是有這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