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隸書寫法技

2020-12-25 騰訊網

隸書是從篆書發展而來,用筆特點繼承了篆書的曲線美,以扁方取橫勢,但最大的特點是:大氣、厚重、生動、而且不乏精緻,那如何學好隸書呢?

要想學好隸書,必須從隸書的基本筆畫、結構、章法三個方面去學習。

隸書以扁方取橫勢之美

一、隸書的點畫

(一)平畫

逆鋒入紙,然後將筆鋒轉向右行,注意要做到中鋒行筆。收筆時提鋒回收。平畫大多細瘦堅挺,如篆書中的橫畫寫法相似。如「年″。

(二)、波畫

波橫形狀似蠶頭雁尾,一波三折。寫法是落筆取逆勢,落筆後調整筆鋒向右行,筆鋒飽滿有力度,收筆時逐漸按筆,稍頓向右提筆出鋒,出鋒方向大多上揚,且變化豐富。如「空"字。

(三)、豎畫

豎畫用筆方法與平畫相同,細瘦挺拔,端端正正,切勿寫成楷書中的垂露豎。而「水」字的豎畫則是有粗細變化的。

隸書中豎畫寫法

(五)捺畫

捺畫的寫法與波畫相似,只是行筆方向由右改為向右下方,捺畫大多厚重開張,舒展勁健,具有力度,並多作一字中之主筆。捺畫出鋒不能上揚,切忌:雁不雙飛,如「造」字。

隸書捺的寫法

(六)點

點畫如其他畫一樣,雖然短小,也有起筆、行筆、收筆之分。書寫時落筆都要逆鋒入紙、出鋒因各種點的姿勢不同而各有變化,如「官″字。

(七丿轉筆

隸書中轉筆是由豎畫右轉而大致為橫。其末端的形態與波畫,捺畫相似,用筆漸重,然後再沉穩出鋒。如「見"字。

(八)折筆

折筆是由平畫轉為豎畫,寫法是平畫右行,下轉為豎時不必提筆,如「裡"。

(九)彎鉤

彎鉤是由豎畫向左轉彎,然後收筆,或出鋒或不出鋒,如「字」。

二、隸書的結構

隸書的結構是在線條橫向走勢的基礎上,以扁方取橫勢為基本特徵。

隸書的結構有以下幾個特點:

如何寫好隸書中的結構之法

1、因字立形

隸書的結構隨字的高、矮、大、小、斜、正而自然取勢,要因字而立形,不可強求一致。

2、偏旁獨立

隸書的偏旁一般都能獨立成形。

3、疏密對比,俯仰變化

隸書結構的疏密對比十分明顯,而且偏旁部首都注意寫得富於俯仰變化。

4、避讓與呼應

隸書的偏旁大多寫得要錯落有致,各有情妙。

5、筆斷意連,氣勢一貫。

隸書的點畫之間雖然不像行書和草書那樣有牽絲相連,但都筆斷意連,氣勢一貫。

三、章法

隸書章法之美

隸書的章法是採取縱有行、橫有列的形式。其章法是行間茂密,字間疏朗,給人以美的感受。

以上是隸書寫法技巧,僅供大家參考,謝謝!

相關焦點

  • 福字有多少種寫法?福字的各種寫法
    天下第一福字解析在很多表示吉祥、吉利的喜慶場合或者物件上,大抵都可以見到「福」字,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中,從漢字方面而言,福字應該是最為廣泛,中國漢字的書寫有多種,那麼,福字有多少種寫法福字寫法我們都知道,漢字的發展演變大方向回顧,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僅從漢字演變的這五個階段,福字就有五種寫法。
  • 隸書的寫法與字形、字態應該是「內圓外方,八分扁」,誰做到了?
    隸書作品在此單說說隸書,它到底怎樣寫?到底書寫成什麼樣子才算是合法隸書?才算是繼承了傳統並發揚光大呢?畢竟歷史在前進,時代在發展,如果讓今人反反覆覆照搬著古帖裡的那些隸書內容與字體也是行不通的,畢竟臨帖只能算作摹仿,列位於初級階段,但靠長期仿寫肯定是不能「自成一家」的,也消磨了時光與青春。但是,隸書的寫法是有章可循的。從歷代流傳至今的隸書法帖來看,字形、字態基本上都做到了「內圓外方,八分扁」,橫畫呈「蠶頭燕尾」之勢;某些筆畫也「一波三折、曲折多姿」。
  • |甲骨文|小篆|金文|隸書|寫法_網易新聞
    ▲甲骨文「三」這種寫法,最早或許是從算籌計算中獲得的靈感。「四」的寫法,就與今天有所不同了:▲普通甲骨文「五」不過更常見的寫法就在上面的「五」上下加橫畫,這個寫法也一直保留至小篆:▲秦簡中的「六」如果說上面一到六的寫法還可以接受,七的寫法就讓今天的人看來有點匪夷所思了:
  • 隸書起源新議
    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班固《漢書》:「是時,始建隸書矣,起於官獄多事,苟趨省易,施之於徒隸也。」除此之外,衛恆《四體書勢》也執隸書源於秦說:「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漢因行之,獨符印璽幡信題署用篆。隸書者,篆之捷也。」    上文所見「初有隸書」「始建隸書」「秦既用篆與隸書者,篆之捷也」都可看到其觀點為隸書源於秦始皇時。
  • 淺談隸書筆法特點
    隸書筆法的特點是:橫平豎直,藏頭護尾,波磔挑法,左右分背,雁不雙飛,蠶不雙設,圓轉方折,筆不作結。具體地說,橫畫、豎畫基本如同篆書的寫法。長橫波畫是隸書最富個性的筆畫,要作「蠶頭雁尾」,「一波三折」,起筆向左逆鋒落紙,翻鋒隆起做蠶頭,鋪毫向右行筆,筆盡處頓筆向右上方斜提作雁尾收筆。所謂「蠶不雙設,雁不雙飛」,即在同一個字內,橫畫並列時,只能選一個長橫做蠶頭;形同雁尾的波勢,在同一個字內也只能出現一次或長橫做雁尾,或捺畫做雁尾或走之作雁尾,或豎彎鉤作雁尾。
  • 肩水金關漢簡,篆書、隸書、隸草、草書全都有
    六國文字的日漸草率,正是隸書的先導』 ;裘錫圭指出『從考古發現的秦系文字數據看,戰國晚期是隸書的形成時期』 ,趙平安又補充『本文的看法與裘先生的看法有所不同,一是把戰國時期秦國文字的某些簡率的寫法直接看作古隸,二是把隸書的產生時間明確卡在戰國中期』。由此可見『隸變』發生的上限存在爭議,有待更多的出土文字資料證明,但隸書成熟的大致時期是可以推斷的。
  • 學成語,練隸書,雙收穫(圖文解析系列六)
    隸書字體解析:左部縮緊以襯託右邊部分的主體作用。左上角的口部,忌寫成方框形狀,要上寬下窄。下面止字改寫為左斜右橫折,有隸書的特殊美感。重字部分橫畫排列較多,之間距離要大致相等,這樣看上去比較協調。
  • 隸書有隸法,隸字的來源和變化
    現在有很多這樣的隸書作品,這樣的字望去像不像八分?一點隸書意味也沒有。還有人想:「對,老師說過八分要扁一點」,那就壓扁點。這種作品,都是在真書形體上做文章。八分有雁尾,對;八分左右取勢、字形扁平,對。但這前提是要寫隸字,你在真書上做點手腳,沒有用。好比我把真書的每一筆兩頭改成尖的,這算甲骨文作品嗎?如果算,甲骨文都不用學了,你立馬成為甲骨文專家。
  • 隸書的結構特點和用筆技巧
    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是由篆書演化而來的一種莊重典雅的字體(圖6—4、圖6—5)。隸書體勢寬扁,考究「蠶頭雁尾」、「好事多磨」,因簡捷易學、藝術實用而廣受喜愛(圖6—6、圖6—7)。隸書的學習可從漢隸著手。
  • 書法答疑:漢隸《曹全碑》同一偏旁部首有二三種寫法該怎麼辦?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網友問:在臨摹《曹全碑》字帖時發現一個問題,同一個偏旁部首有不同寫法,例如豎心旁就有多種寫法,對於初學者到底該以哪種寫法為參考呢?《曹全碑》中同一個偏旁的不同寫法確實存在,這恰恰是好事,初學者應按照拓本上的字型將各種寫法都學會。
  • 推薦一個學習隸書書法的好字帖
    推薦一個學習隸書書法的好字帖喜歡隸書的書法愛好者比比皆是,有的喜歡隸書的高古大氣,有的喜歡它的秀美靈動,有的也喜歡其莊重雄渾,不管怎麼說,隸書是秦漢以來書法史上最特別的一個書體,如果說書法藝術的表現手段是書寫性,那麼,隸書則是體現書寫性的傑出代表
  • 隸書臨摹的四大要點,值得收藏!
    ,所以有篆圓隸方的說法,而隸書是比較古老的字體,它的筆畫要寫得古樸、蒼老,給人一種滄桑殘缺美,方勁古拙道出了隸書的概貌。在波橫需要變化時,雁尾也可輕挑出,使筆尖拖長,產生秀氣美,如清代鄭簠的隸書的波橫。寫挑腳應採用提引的方法,這樣筆勢舒展自然;不能「扭甩」出去,否則搖擺、輕浮。筆必三折概述了隸書的筆畫要注意落筆、行筆、收筆三個步驟,亦稱「三折法」 ,藏鋒逆入,有的用「回鋒」 ,有的用「停駐」。
  • 他的隸書,趣味十足
    《隸書五律詩軸》 釋文:遠塔見亭亭,晴光滿北坰。茅簷緣竹翠,桑路映人青。古樹社團神樹,平橋帶野汀。歸來還淡蕩,一葉縱蜻蜓。 《隸書挽鮑敏庵詩冊》 從此冊看,風格比較接近《曹全碑》。
  • 探究隸書的起源及在歷史各時期的發展,怎樣練好隸書:隸書雜談
    儘管人們常常書寫、使用隸書,但很多人對隸書卻並不了解。筆者試著就隸書的起源及在歷史各時期的發展狀況,當代隸書的現狀以及怎麼練好隸書等問題做下回溯與分析,以捋清隸書的起源及發展脈絡。並就如何練好隸書等問題與書法愛好者進行分享和討論。
  • 隸書那些事兒「漢字書法史3」
    篆書筆畫那種彎圓繚繞之感,在初期階段的隸書中逐漸減少。在筆畫趨向直的過程中,還注重粗細肥瘦變化之美,這都是篆書所沒有的特點。從篆書到隸書的轉變史稱,隸變!這個過程是漢字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最顯著的一個變化,徹底改變了漢字的面目!隸變,是漢字發展史上一次最重要的變革。
  • 寫隸書咋入展獲獎?評委解析了13件作品
    觀其隸書在字形的寫法上比「延」字再嚴謹規範些,以及用筆的剛柔、自然的書寫性上稍加感悟。大字隸書創作尤難,作為一位多次以行草書獲獎的作者,今以隸書大字為之,足見其於古人處用心頗多,取法甚廣。為自己寫,不只為入展獲獎而寫。徐渭說「出於己而不由於人」,這就是藝術的本旨。
  • 隸書《曹全碑》的筆畫特點
    隸書《曹全碑》的筆畫特點 《曹全碑》用筆方法直接承襲秦代
  • 從秦漢簡牘帛書看當代隸書創作
    可以說,這兩天,把秦漢一直到2019年中國古今隸書都看完了。 我學習簡牘也有很多年了,今天看了湖南省博物館的古代簡牘帛書,驚嘆讚賞之餘,我一直在反思,我會寫隸書嗎?我也是書法家?自己的作品,形狀像簡牘,十個字有八個要查字典,我覺得自己不能算是稱職的書法家。我是書手?簡牘上有書手某某某,很顯然,書手的功力我也達不到。我只好把自己列入書法工作者或書法愛好者。
  • 寫篆隸,要懂得文字的來源和演變,不能套用正楷字的寫法
    在隸書中,原本竹字頭的字也隸變為兩個十字,許多人就說,隸書中竹字頭變成草字頭了,其實只是竹字頭隸變結果和草字頭一樣而已,並非竹變成草。《乙瑛碑》中這幾個字,看起來好像都是草字頭,這個講法是有問題的,其實這些草字頭表示的意思並不相同,有些跟草根本無關。所以我下面把兩個十字形稱之為橫爻勢,意義跟草、竹脫離,這樣比較中性,也比較科學。
  • 陰陽師鬥技久次良鬥技怎麼克制 久次良鬥技克制思路解析
    陰陽師鬥技久次良鬥技怎麼克制 久次良鬥技克制思路解析 關鍵字: 陰陽師鬥技久次良鬥技怎麼克制 久次良鬥技克制思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