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是從篆書發展而來,用筆特點繼承了篆書的曲線美,以扁方取橫勢,但最大的特點是:大氣、厚重、生動、而且不乏精緻,那如何學好隸書呢?
要想學好隸書,必須從隸書的基本筆畫、結構、章法三個方面去學習。
隸書以扁方取橫勢之美
一、隸書的點畫
(一)平畫
逆鋒入紙,然後將筆鋒轉向右行,注意要做到中鋒行筆。收筆時提鋒回收。平畫大多細瘦堅挺,如篆書中的橫畫寫法相似。如「年″。
(二)、波畫
波橫形狀似蠶頭雁尾,一波三折。寫法是落筆取逆勢,落筆後調整筆鋒向右行,筆鋒飽滿有力度,收筆時逐漸按筆,稍頓向右提筆出鋒,出鋒方向大多上揚,且變化豐富。如「空"字。
(三)、豎畫
豎畫用筆方法與平畫相同,細瘦挺拔,端端正正,切勿寫成楷書中的垂露豎。而「水」字的豎畫則是有粗細變化的。
隸書中豎畫寫法
(五)捺畫
捺畫的寫法與波畫相似,只是行筆方向由右改為向右下方,捺畫大多厚重開張,舒展勁健,具有力度,並多作一字中之主筆。捺畫出鋒不能上揚,切忌:雁不雙飛,如「造」字。
隸書捺的寫法
(六)點
點畫如其他畫一樣,雖然短小,也有起筆、行筆、收筆之分。書寫時落筆都要逆鋒入紙、出鋒因各種點的姿勢不同而各有變化,如「官″字。
(七丿轉筆
隸書中轉筆是由豎畫右轉而大致為橫。其末端的形態與波畫,捺畫相似,用筆漸重,然後再沉穩出鋒。如「見"字。
(八)折筆
折筆是由平畫轉為豎畫,寫法是平畫右行,下轉為豎時不必提筆,如「裡"。
(九)彎鉤
彎鉤是由豎畫向左轉彎,然後收筆,或出鋒或不出鋒,如「字」。
二、隸書的結構
隸書的結構是在線條橫向走勢的基礎上,以扁方取橫勢為基本特徵。
隸書的結構有以下幾個特點:
如何寫好隸書中的結構之法
1、因字立形
隸書的結構隨字的高、矮、大、小、斜、正而自然取勢,要因字而立形,不可強求一致。
2、偏旁獨立
隸書的偏旁一般都能獨立成形。
3、疏密對比,俯仰變化
隸書結構的疏密對比十分明顯,而且偏旁部首都注意寫得富於俯仰變化。
4、避讓與呼應
隸書的偏旁大多寫得要錯落有致,各有情妙。
5、筆斷意連,氣勢一貫。
隸書的點畫之間雖然不像行書和草書那樣有牽絲相連,但都筆斷意連,氣勢一貫。
三、章法
隸書章法之美
隸書的章法是採取縱有行、橫有列的形式。其章法是行間茂密,字間疏朗,給人以美的感受。
以上是隸書寫法技巧,僅供大家參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