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畫學歷史,13幅俄羅斯名畫,見證彼得大帝波瀾壯闊的人生

2020-12-16 公社人瞿宇輝

《彼得大帝肖像》。彼得一世(1672-1725年),歷史上稱為彼得大帝,他在俄羅斯的歷史上佔據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俄羅斯文藝作品的主角之一。彼得是老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維奇的小兒子。老沙皇去世時,彼得只有4歲。

《彼得大帝與智慧女神》。1682-1689年,實權掌握在索菲亞公主手中。1689年,彼得17歲,索菲亞感到了來自他的威脅,便發動了火槍兵政變,未遂。

《索菲亞公主在新處女修道院》,著名俄羅斯畫家列賓的作品。索菲亞被關進了新處女修道院,窗口上隱約可見的身影是絞架上的火槍兵。

《火槍兵臨刑的早晨》,著名俄羅斯畫家蘇裡科夫的作品。彼得大帝獨自理政,開始謀求改革之路,推進俄羅斯的「歐化」。火槍兵再次發生騷亂,彼得嚴厲鎮壓,將參與鬧事的火槍兵判以死刑,其中195名處以絞刑,地點就在莫斯科紅場,由彼得親自監督執行。

《彼得大帝在荷蘭》。為了打開通向西方的窗口,為了從瑞典人和土耳其人手中奪取出海口,彼得需要建立一支艦隊,他率團去西方學習。

《彼得大帝》,著名俄羅斯畫家謝羅夫的作品。作品描繪的是彼得著手建造艦隊時的情景。

《彼得大帝審問阿列克賽王子》,著名俄羅斯畫家格的作品。王子阿列克賽不支持彼得大帝的新政,1716年,26歲的阿列克賽出逃奧地利,企圖借國外勢力奪取政權,1718年,引渡回國,被判處死刑。王子死於獄中。

《彼得大帝在波爾塔瓦戰鬥中》。1709年,彼得率俄軍在波爾塔瓦戰役中告捷,打敗了瑞典人。

《彼得大帝與總參謀部》。作為羅曼諾夫朝僅有的兩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皇帝。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羅斯變成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

《彼得大帝,軍隊和艦隊的改革》。他繼位後積極興辦工場,發展貿易,發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業,同時改革軍事,建立正規的陸海軍,加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

《彼得大帝在北方》。可以說,近代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發展史無不源於彼得大帝時代。

《彼得大帝在散步》。彼得大帝的健康狀況本來相當好,但他那超出常人的活動,夜以繼日的工作,過度的貪杯,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

《彼得大帝在靈床上》。晚年的彼得,心力交瘁,變得不愛與人來往而且容易動怒。他常常一個人幾個小時凝然不動地呆坐,也許是在考慮自己為之奮鬥終生的事業該交給誰吧。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的最美山莊,是彼得大帝「溫柔鄉」,見證莫斯科的昔日榮光
    因此莫斯科從大公時代開始,一直到沙皇俄國,蘇聯,俄羅斯聯邦都是俄羅斯的國家中心,時至如今已經也有著800多年的歷史。莫斯科800年建國歷史,歷史人文古蹟豐富而承載著俄羅斯800年的歷史,自然而然莫斯科就留下了諸多的文化古蹟,它是世界著名的古城,是克裡姆林宮的所在地,是馬爾菲諾莊園的所在地,也是弗拉基米爾聖母教堂的所在地,人文景觀特別豐富精彩,經常會讓人目不暇接,且嘆為觀止。
  • 1.04 億美元天價名畫背後的悽美愛情:凝視一幅畫走向人生盡頭
    最後,競拍的價位被提到了 2.8 萬美金,就當時的世界名畫拍賣來說,這個價位已經到了無人問津的高價了。第三聲詢問過後,木棰落下,這幅畫終於落到了貝蒂的手中。貝蒂捧著畫回到家中。一路上,她的眼淚沒有斷過,她很清楚這幅畫的遭遇,正是史蒂夫一家遭遇的縮影。而自己捧著的,正是那少年的心。
  • 《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破譯名畫背後的「摩斯密碼」
    我從來都相信,那些「不會說話」的存在,都背負著很多很多的記憶,譬如文字、影像、畫作,他們從一個又一個或動蕩不安,或繁華祥和的時代中走來,見過了真正的歷史變遷,也見證了時代和文明的每一次進步。藝術,也是歷史的一種載體,也是人類發展軌跡的見證。《藝術的歷史:名畫背後的世界史》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從藝術的層面來分析名畫背後所承載的歷史片段,或許我們見識過很多欣賞名畫的角度和方法,技巧、色彩、派別……將歷史和藝術聯繫在一起,不僅角度新穎獨特,也有很硬核的知識內容,可讀性很強。
  • 俄羅斯的聖彼得堡也是古都,彼得大帝在夏宮內部留有真跡
    由於俄羅斯距離我們中國較近,有漫長的邊境線,歷史上恩恩怨怨,延綿不斷。我們新中國建立後,與他們經歷過兩次蜜月期,一次是50年代(當時還叫蘇聯),另一次就是現在的普京時代。聖彼得堡足跡縱觀俄羅斯歷史,永遠繞不開聖彼得大帝。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皇帝。
  • 六幅世界名畫的失蹤之謎
    最近,比利時的一個教堂丟了一幅畫,就是下面這幅。 後來,牧師越看越覺得這幅畫有蹊蹺,總覺得這幅畫可能出自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米開朗基羅之手,而在比利時,他的作品也只有一件雕塑而已。 就在失竊事發前幾天,專家們才剛剛對這幅畫進行鑑定——它極有可能是米開朗基羅創作於16世紀的真跡,而且有可能是比利時現存的唯一一幅米開朗基羅畫作。
  • 行走丨彼得大帝的「夢之城」
    這座城市至今有300年的歷史。300年裡形成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條河流、每一座橋梁、每一處建築,都記錄著彼得大帝帶給聖彼得堡、帶給俄羅斯的榮譽與屈辱,也記錄著彼得大帝以及他的繼任者為她所做的一切。聖彼得堡有北方威尼斯之稱。這座建在涅瓦河三角洲上的城市有68條大大小小的河流縱橫穿梭,400多座橋梁點綴交錯。
  • 100年前這幅羅浮宮名畫神秘失蹤,畫作背後到底暗含著什麼秘密
    羅浮宮每天有3萬名訪客,這幅羅浮宮名畫是遊客們必經的一站羅浮宮是世界上收藏藝術品最多的地方,其中就有三個頂級的藝術珍寶,其中之一就是達文西的《蒙娜麗莎》。100年前這幅羅浮宮名畫神秘失蹤,畫作背後到底暗含著什麼秘密而這幅畫其實在100多年前神秘失蹤過,當時的盜賊做的是神不知鬼不覺,連報警器都沒有觸動。這嫻熟的手法只能是內部人作案了,但是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而且這幅畫一直沒有被找到,最後還是盜賊在2年後拿出來賣被發現才破案,背後又暗含著什麼秘密呢?
  • 俄羅斯留學:俄羅斯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詳細介紹
    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俄羅斯留學,俄羅斯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留學國家,教育質量一流,性價比極高,最近有同學諮詢小編去俄羅斯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怎麼樣?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聖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學。
  • 這幅畫只畫了一船一人,為何成千古名畫?一個細節千年無人超越
    在古代釣魚更多的是為了獲得漁獵,是出於生計或者食物所需,形成一種興趣愛好運動的歷史可能並不太久。當然咱們並非是要考證釣魚這事存在的歷史,但如果要考證釣魚史可能還真離不開今天咱們要介紹的一幅千古名畫。古人繪畫釣魚其實很早就被古人繪入畫中,關於釣魚的繪畫就有一幅千古名作,這幅畫只畫了一船一人在垂釣——準確地說應該是畫了一老翁釣魚,除此之外是啥都沒有畫,堪稱古今垂釣第一圖。
  • 這幅畫為什麼能和《蒙娜麗莎》齊名,成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
    我們知道在西方繪畫史中,有三幅畫是名作中的名作,他們分別是分別是《蒙娜麗莎》、《宮娥》和《夜巡》。這三幅畫並稱為世界三大名畫。《蒙娜麗莎》和《宮娥》你也許並不陌生,而《夜巡》相比較而言似乎低調很多,這幅畫為什麼能和《蒙娜麗莎》齊名成為世界三大名畫呢?
  • 冬宮品畫 餘味無窮
    千年俄羅斯的藝術造詣,如武林神功絕藝,出神入化,時時震撼人心。而繪畫,最讓我神魂沉醉。俄羅斯美術主打油畫。歷朝各代,繪畫大師層出如雲燦爛似星,流派紛紜技法各異。有擅自然風光,有專人物肖像,有表宗教主題,有繪市井俗事。
  • 冬遊俄羅斯 之聖彼得堡的宮殿
    冬宮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從1712年彼得大帝遷都到這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時間這裡都是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它是俄羅斯最有歷史遺蹟和歷史積澱的城市,也是俄羅斯最歐化的城市。著名的俄羅斯四大宮殿,除了克裡姆林宮在莫斯科,剩下的三大宮殿都在聖彼得堡。
  • 達文西10大名畫,《蒙娜麗莎》無懸念榜首,你喜歡這幅畫嗎?
    1、《蒙娜麗莎》:《蒙娜麗莎》目前被收藏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畫出了一個女性比較優雅的形象,畫中女人在微笑。這幅畫折射出女性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女性的一種審美理念和審美的追求。2、《吉內薇拉-班琪》:《吉內薇拉-班琪》目前被收藏在華盛頓國立美術館,是達文西1474年在佛羅倫斯時期繪畫的一個經典名畫,這是達文西在那個時期唯一的一幅肖像畫,但是可惜的是目前這幅畫受損被裁切。3、《自畫像》:《自畫像》是達文西的一個素描作品,這幅畫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被譽為素描藝術的典範。
  • 畢卡索畫作等5幅名畫被盜 估值超1億歐元(圖)
    中新網5月2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法國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發生名畫失竊案,一名蒙面賊匪19日晚至20日凌晨間,破窗潛進博物館,避過3名保安員,成功盜走西班牙抽象派大師畢卡索的《鴿子與豌豆》、法國「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的《田園曲》等5幅名畫。警方20日封鎖博物館調查,館方表示,工作人員周四早上約6時50分,發現5幅名畫失竊。
  • 100幅中國名畫欣賞(一)
    100幅中國名畫欣賞  中國畫,簡稱「國畫」,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國畫在古代稱之為丹青,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 中藝匯賞名畫:保羅·高更的人生感悟-「哲學三問」畫
    今天,小編依舊來帶大家欣賞一幅名畫,這幅畫是前段時間小編為大家介紹過的保羅·高更的代表作《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這幅作品體現了高更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是他創作的最大一幅油畫,小編還給這幅畫起了一個愛稱:「哲學三問」畫。
  • 科學網—兩幅「新月」畫
    對上述兩種說法,筆者並不認同,因為筆者曾學過多年國畫,也得到過豐先生的指點,依我的理解,豐先生畫中所指,並非是天象意義上的新月,而是先生心中所見到的新月也。 原來豐先生家鄉那裡的人素來喜歡孵茶館,有時還要喝幾口酒 (飲酒只需花生、茴香頭即可,無須菜餚,故畫中不見菜碟)。逢三五知己相聚,席間談笑風生興致正濃,對已經悄然升起的明月渾然不知。
  • 辛普森亂入名畫,學名畫背後的故事,嗯……這些名畫都可愛極了!
    畫小可在網上衝浪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神仙帳號——fine_art_simpsons。這是一個以經典動畫劇集《辛普森一家》*和知名美術作品為主題的「惡搞名畫」系列。「惡搞名畫」,帶各位小小藝術家來了解畫作以及畫作背後的故事:感興趣的小藝術家們還可以去翻翻看自己喜歡的作品,在增長見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01《夏洛特女子》惡搞作品:
  • 科普聞名世界的74幅名畫
    19、蘇裡柯夫--近衛軍臨刑的早晨,該畫以彼得大帝1698年鎮壓近衛軍兵變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而創作的。歷史上以三王來拜為名的畫不計其數,但表達的意思都是這個,宗教意味較濃。61、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級浪,這幅畫是根據俄羅斯民間傳說創作而成的,你能看出這幅畫妙在哪裡嗎?
  • 【小築在路上】俄羅斯雙城記(二)——金燦燦的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也是自彼得大帝之後200多年內的首都,沙皇俄國最輝煌的年代全部凝縮在這裡。 直到現在也仍然是俄羅斯的科學、文化、藝術、經濟等領域的中心之一。當年彼得大帝從瑞典人手裡搶下聖彼得堡所在的這塊地方後,想的恐怕是「從這裡出海,就可以讓俄羅斯接觸到歐洲啦!」基於這樣的建城目的,聖彼得堡從一開始就與其他俄羅斯城市大不一樣,它非常像一座歐洲城市而不像一座俄羅斯城市。 不信?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