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兩幅「新月」畫

2020-12-16 科學網

 

□林鳳生

 

豐子愷先生有一幅漫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因其意境深遠,蘊涵一種淡泊寧靜之美而膾炙人口。後來有一位瘦谷先生看了豐先生的畫認為畫上畫的並不是新月,而是殘月,因為他記得幼時老師說過的話:新月是呈「鐮刀」形狀,而殘月的凹面正好與之相反,呈『C』之形狀(『C』是『殘』字拼音的字頭),他還稱豐先生就這樣犯了一個「美麗錯誤」。瘦谷的說法,當時贏得了許多人的讚賞,嘆服他的讀畫用心。

 

但後來又出現了另一種不同的聲音:華中師範大學黃濟華教授認為豐子愷畫中的月正是「新月」無疑。而一月之中,只有初三、初四、初五之月才是新月;新月只有傍晚時才能看到它斜掛在西天,不一會兒就下山了。此畫畫的是下午人們在茶館喝茶,傍晚時散去,正好看到一彎新月斜掛在西天。

 

對上述兩種說法,筆者並不認同,因為筆者曾學過多年國畫,也得到過豐先生的指點,依我的理解,豐先生畫中所指,並非是天象意義上的新月,而是先生心中所見到的新月也。

 

原來豐先生家鄉那裡的人素來喜歡孵茶館,有時還要喝幾口酒 (飲酒只需花生、茴香頭即可,無須菜餚,故畫中不見菜碟)。逢三五知己相聚,席間談笑風生興致正濃,對已經悄然升起的明月渾然不知。待曲終人散熄燈之後,只見彎彎的月亮早已掛在天穹,淡淡的月光如水一般,照得室內一片亮白,此時酒酣耳熱的豐先生頓時覺得心中澄清如水, 宋代詩人謝無逸《詠夏境》裡的詩句「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的意境便映現在眼前。如此詩情畫意,實在是令人陶醉。故畫中之新月,乃先生心裡突然感悟到的清澈之明月也。至於此時懸在天上的究竟是新月,還是殘月,我想先生也未必在意。因為中國畫的傳統也就如此,魯迅先生說:「我們的繪畫從宋以來就盛行寫意,兩點是眼,不知是長是圓;一畫是鳥,不知是鷹是燕。」鄭板橋畫竹,畫的也是胸有成竹,而非窗外之竹也。楊振寧說:「中華傳統繪畫所追求的意境,與西方傳統繪畫完全不同,是『觀物取像』的像,不是照相的像;是精神的像,不是形似的像;是『天人合一』的像,不是歌頌自然的像。」此畫便是一個絕妙的例子。

 

楊振寧的話讓我想起了另一幅名畫《月亮升起》,乃是印象派大師凡·高去世前不久的傑作。畫面上扭動升騰的絲柏,呈渦旋狀翻滾的天幕流動於星星之間,山巒如海浪般的起伏,似乎要將那一片寧靜的村莊吞噬!這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星空大相逕庭,顯然是大師幻想中的自然景象,映現出他難以平靜的內心世界。(當時的凡·高正住在聖雷米精神病醫院接受治療,狀態很不好。)

 

然而,令筆者感到意外的是,即使是這樣一幅宣洩焦慮的激情之作,畫中的景物和天象都是真實世界的逼真寫生,這也許是西方繪畫幾百年來形成的寫實傳統吧!不信則有科學的考察報告為準。

 

且說,本世紀初,西方出了一位專門探索世界名畫裡的科技密碼的達人,名叫唐·奧爾森,原來是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的物理學教授,主攻相對論和天體物理學,對人文學科和繪畫亦有興趣。他領導的研究小組對名畫的考察,縝密而周到。他們先查閱了凡·高的信件,獲悉這幅畫是他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聖雷米創作的。凡·高到達這裡的時間是1889年5月8日,而後在同年9月底將該畫寄給了他的兄弟提奧。由此不難算出,在那段時間的晚上,月亮以滿月或接近滿月的形態升起共15次。為調查該畫中的其他情節,小組一行3人來到法國。在聖雷米,他們發現峽谷和農舍果然在那裡,正像凡·高描繪的那樣!如今,麥田已是一個大花園。

 

他們先以田野中的一個點作為參照點,確定峽谷的坐標。然後測量峽谷的仰角及方位,結果測得仰角為4度,方位是東南36度。奧爾森又查閱了1889年5月到同年9月間的天象記錄,以確定那時每日月亮的圓缺。他們還比較了地球赤道、月球和其他天體位置的偏差,因為正是這種偏差導致月球在天空升落方位的變化。最後,他們查看了同一時間有關聖雷米城天氣的歷史記載。上述信息均輸入於一臺計算機,計算機把凡·高能在此間看見月亮從峽谷升起的可能日期,確定為1889年5月16日或7月13日。

 

奧爾森推測,作畫日期不可能是5月16日,因為凡·高在5月給其弟寫的一封信中提到,麥田非常綠。由此,奧爾森斷定,凡·高看到月亮從麥田旁的峽谷上升起,是1889年7月13日晚上9點08分。如此精確的研究報告,實在讓我輩長了見識。看來凡·高的這幅畫面應該定格在這一時刻的景色上。

 

通過對兩幅畫的比較,不難看出東西文化的差異,但對於優秀的畫作來說它們也有共性,即無論是中國畫還是西洋畫,寫實還是寫意,它們都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達到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齊白石語)的藝術境界。

 

《科學時報》 (2011-09-08 B4 文化)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兩幅「新月」畫
    後來有一位瘦谷先生看了豐先生的畫認為畫上畫的並不是新月,而是殘月,因為他記得幼時老師說過的話:新月是呈「鐮刀」形狀,而殘月的凹面正好與之相反,呈『C』之形狀(『C』是『殘』字拼音的字頭),他還稱豐先生就這樣犯了一個「美麗錯誤」。瘦谷的說法,當時贏得了許多人的讚賞,嘆服他的讀畫用心。
  • 豐子愷的這幾幅漫畫 畫的都是啥「月」?
    有問必答提個醒 豐子愷的這幾幅漫畫畫的都是啥「月」? 答: 請根據豐子愷的漫畫來判斷農曆的大致日期和時間。漫畫中月相的畫法是否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 他畫了兩幅「黃金女人」,賣了20億!
    畫中的女人是奧地利19世紀末最富有的女人,也是維也納文化圈中的名人——銀行家和製糖大亨布洛赫·鮑爾的妻子。這幅畫的背景是光彩奪目的金色,主人公戴著一條銀色的貼頸項鍊,穿著一件金色的長袍。 2006年,這幅畫被賣了1.35億美元,約合9億多人民幣,創下了當時單幅油畫最高拍賣價紀錄。
  • 兩幅山水風景,六歲兒童水彩畫!
    最近媽媽經常帶我去公園健身,我發現媽媽總是對山,水,橋很關注,她告訴我,特別喜歡上水風景畫,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畫了起來,因為我最愛我的媽媽了。我要畫了送給她。我一共畫了兩幅,先看看我的第一幅吧!原料/工具彩色鉛筆,橡皮,A4紙步驟第一步:先畫出遠處的山第二步:畫出山下面的水第三步:畫出遠處和近處的樹,我畫的樹有綠樹和黃色葉子的樹
  • 莫奈一生畫過的兩幅自畫像
    莫奈的另外一幅自畫像 莫奈一生中只畫過兩幅自畫像,一件自畫像收藏於日本東京的Bridgestone藝術博物館,而另外一件則是去年在蘇富比拍賣上亮相的《手持調色盤的自畫像》。這兩件自畫像曾經在莫奈的幾次重要回顧展上出現過,比如1983年在巴黎大皇宮和美國大都會美術館舉辦的莫奈回顧展上。在《手持調色盤的自畫像》的畫面裡,藝術家右手拿著畫板,左手拿著畫筆,身著考究的薑黃色夾克....莫奈饒有興致的把自己畫成了一個時髦的紳士。
  • 新娘只畫了半邊,新郎卻左右逢源,這兩幅畫道盡天下男女小心思
    新娘只畫了半邊,新郎卻左右逢源,這兩幅畫道盡天下男女小心思。這幅畫是不是很奇怪?中間有一條細線看到了嗎?左圖才是原畫,右圖是我把原畫鏡像後拼上去的,只是想看看新娘長什麼樣。因為原畫只把新娘畫了半邊。這左圖是陳承衛2016年畫的油畫《大民國 半生緣》,畫面上美人只有一半。
  • 李延軍:沙坡頭是一幅畫
    當夜色把所有景區都融為一體的時候,獨獨地,就有那麼一彎纖細靈巧,像水晶石一樣剔透晶瑩的新月,在細風拂動的柳絮之外深遠的天空,靜靜地沉思,讓我想起,它就是一幅畫。想起一盞桔紅色的床頭燈下,一張少女溫馨的睡態美的臉,是一幅油畫,那已經是很遠很遠以前的青春記憶了……清晨起來,是因為太陽醒得早,早早地通過明淨的大窗,把窈窕濃重的樹影投了過來。
  • 張大千花500兩買一幅畫,細看是幅情報圖,現成禁止出國展覽文物
    既然善於鑑定,自然熱衷收藏了,張大千這輩子收藏的名畫無數,他主張「以畫養畫」,將自己畫作賣出去的錢反過來再購入古畫。雖然到後面張大千的一幅作品能賣出天價,但他本人卻依然沒什麼錢。 他窮到什麼地步呢?直到1945年,張大千才攢下了500兩黃金的買房錢。不過,正當他準備購入一處房產,結束居無定所的生活時,卻發生了一起小插曲。
  • 畫家為慈禧畫了兩幅畫,樣貌卻相差甚大,專家:他不敢拿出原畫
    外國一位名叫華士·胡博的畫家,曾為慈禧畫過兩幅肖像畫,兩幅作品出自同一人之手,而且畫的也都是同一個人,按理說畫中人物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出入。但事實上,這兩幅畫中有很多細節都是不一樣的,不僅是容貌有差別,而且人物的精神氣質也有很大出入。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明明是一人所畫的同一人,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奇怪的現象?
  • 一位僧人畫了兩幅畫,畫沒有流傳下來,而蘇軾的題畫詩卻流傳千古
    蘇軾的這兩首詩是題畫詩,這兩首詩有什麼內容呢?能否根題畫詩作推知惠崇畫作的內容呢?因為惠崇的這兩幅畫作沒有流傳下來,但是蘇軾的題畫詩卻流傳了下來,而且成為傳誦千年,膾炙人口的名詩。
  • 這位窮學生畫了兩幅畫,一舉成名!
    羅中立《春蠶》1980年版 2013年拍賣 4940萬港幣 上面這幅《春蠶》作品,是羅中立上大學時候創作的作品。在此之前,羅中立還創作了另一幅作品《父親》。 羅中立說,《春蠶》這件作品,他總共畫過3張。在1980年創作第一幅《春蠶》之後,這件作品赴美國展出,「不知所蹤」。「我自己都不知道這張作品到哪裡去了,應該是被美國的收藏家收藏了。」
  • 為何這兩幅畫都價值百萬
    最近有兩幅畫成為了熱點新聞,原因是這兩幅畫都很普通,讓人感覺不到什麼新意,但是都拍出了天價,讓人不可思議,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幅畫叫做《紅玫瑰》,展現的是一個新娘和一個新郎,新娘穿著紅色肚兜,新娘邊上的新郎一隻手拿著玫瑰,另外一隻手抓著新娘嬌弱的小手。
  • 豐子愷的這幾幅漫畫 畫的都是啥「月」?
    有問必答提個醒 豐子愷的這幾幅漫畫畫的都是啥「月」? 答: 請根據豐子愷的漫畫來判斷農曆的大致日期和時間。漫畫中月相的畫法是否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 畫竹各出奇招,一個多姿多彩一個像甘蔗,齊白石兩幅畫都慘輸給他
    畫竹各出奇招,一個多姿多彩一個像甘蔗,齊白石兩幅畫都慘輸給他文/一休道在中國3000多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字畫,字畫是文人們的吃飯工具,很多喜歡收藏的人們,字畫是少不了的,因為字畫不僅有價值,而且還非常的具有觀賞性
  • 張大千花500兩黃金,仿了兩幅畫賣1.5億,他更牛仿了一幅就賣8億
    陳洪標|文張大千花500兩黃金,仿了兩幅畫賣1.5億,他更牛仿了一幅就賣了8億!他為此花了500兩黃金,外加20幅名貴字畫,將這幅寶貝收入囊中。董源是五代南唐的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山水畫中的「披麻皴」就是由他所創,米芾稱他的畫「平淡天真,唐無此品」。董源與李成、範寬在中國繪畫史上並稱「北宋三大家」。曾任北苑副使,所以又稱「董北苑」。《江堤晚景圖》(見下圖)是董源傳世作品中最為有名的絕作之一。
  • 趙孟最得意的兩幅畫,你覺得水平如何?
    於是,趙孟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畫了很多幅關於馬的畫,以自喻自己這匹千裡馬終於遇到伯樂了。其中,現存藝術成就最高的要數《人騎圖》和《秋郊飲馬圖》。《人騎圖》看看這畫,主要採用了鐵線描及遊絲描勾勒出外形,筆法細膩,勁健細挺。造型生動自然,確實體現出濃鬱的唐代遺風,但又融入了文人畫的清雅,很好的表現出了作者「作畫貴有古意」的主張。趙孟本人也對這幅畫很滿意,還在畫上題了一句「此圖自不愧唐人」。
  • 外媒:香港陸羽茶室拍賣兩幅張大千畫作 總估值近千萬
    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導外媒稱,香港蘇富比拍賣行9月5日在香港陸羽茶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將在10月初的中國書畫秋季拍賣會上呈現兩幅張大千於20世紀50年代臨別香江的畫作。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9月8日報導,拍賣的兩幅畫分別為《黃山松雲》及《松崖高逸》。據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葉卓敏介紹,逾80年來,陸羽茶室一直是文人墨客雅聚之處,其一室翰墨丹青堪為見證。葉卓敏表示:「今秋中國書畫部榮幸獲陸羽茶室委託,拍賣其兩幅珍藏,其中《黃山松雲》更為張大千臨別香江時特別寫贈陸羽茶室,極為難得。」
  • 山間風景畫:清晨、晨霧、浮雲、新月-弗裡德裡希|美術作品
    山間風景畫一:裡森博格(日出前的山間風景)山間風景畫二:雷森伯吉山脈上方的一輪新月山間風景畫三:山峰上漂浮著雲朵山間風景畫四:波希米亞的山地風景畫>山間風景畫五:山上的晨霧山間風景畫六:山間的早晨山間風景畫七:波西米亞山脈與羅森伯格的風景山間風景畫八:巨大的山脈和上升的霧景觀
  • 短短28個字寫出了兩幅畫,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
    不如就來看看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暮江吟》吧,這首詩是白居易2800首詩中備受稱道的一首,詩人用短短28個字為我們寫出了兩幅畫,美輪美奐,開篇7個字就驚豔世人。詩的一、二句是第一幅畫,畫的是夕陽西下的江景。以「一道殘陽鋪水中 」7個字開篇,一個「鋪」字驚豔世人。殘陽照在水面,本是平常之事,但用這「鋪」字就將那夕陽的柔和、輕盈寫得淋漓盡致,也更顯得夕陽照耀的面積之大。而「半江瑟瑟半江紅」,也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之句,殘陽照射兩種顏色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人不一樣的大氣和美感。
  • 南宋馬元兩幅罕見畫作亮相保利秋拍
    南宋馬元兩幅罕見畫作亮相保利秋拍 記者今日從北京保利獲悉,南宋宮廷畫家馬元兩幅罕見畫作將與黃胄的《歡騰的草原》成為本次拍賣會最重要拍品。  宋代畫作絕大多數庋藏於海內外各大博物館,藏於民間的鳳毛麟角,因此極為珍貴。馬遠《松崖觀瀑圖》、《高士攜鶴圖》成為此次秋拍古代書畫部分最大的欣喜。前者繪一高士酒後半臥在松下,山石用馬遠特色的「斧劈皴」,而松樹則是「拖枝馬遠」的典型畫法。後者則是馬遠「邊角山水」的代表作。